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精品多篇】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精品多篇】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精品多篇】

魯迅的簡介及其主要作品 篇一

關於魯迅的簡介及其主要作品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的主將,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主要作品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寫照。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 篇二

作品通過知識分子“我”回故鄉的見聞,描寫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和人們精神面貌的可悲變化,揭示出造成這種變化的深刻的社會根源。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並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説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

這不僅是作者對當時中國農村生活現實的深刻的思考,集中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性”探索的意義,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刻薄的人小説中魯迅主要表現了兩方面的內容,古訓築成的高牆,一方面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去尋求別樣的人生”。

《故鄉》中有我們所熟知的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形象對比,還有豆腐西施楊二嫂的形象,少年閏土活潑可愛,反映了傳統思想對人的深刻影響。作品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所以要“逃異地,也是對統治中國農民的思想的歷史文化的不滿,也希望年輕的一代有新的生活。突出反映了魯迅對“國民性”的拯救,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使人與人隔膜起來、自私,走異路,機靈能幹,中年閏土則麻木,作品通過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對比。

另一方面,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由一個美麗的女子變為一個庸俗,勞苦大眾精神上受到極大束縛、畏縮。

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説裏紀念他的故鄉,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麼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衝。

這正如地上的路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説裏紀念他的故鄉。”這是很好的格言,希望後輩有他們新的生活,但是深遠得多了,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我想,走的人多了。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是本無所謂有,沒有尼采式的那麼深刻,無所謂無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只剩下了悲哀,也説得很好,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麼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衝破。原文結末雲,也便成了路。

魯迅作品《彷徨》簡介 篇三

《彷徨》是魯迅的小説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説十一篇。首篇《祝福》寫於1924年2月16日,末篇《離婚》寫於1925年11月6日,實際的時間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説集貫穿着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彷徨》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十五版次。此後印行的版本都與初版相同。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小時享受着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敗變得貧困。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但是因為一部影片,深知僅僅醫生是不能拯救人類,從此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説》、《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説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説《狂人日記》,時年38歲。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學院學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説、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小説《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從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説、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2] 《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魯迅的'小説、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户曉的藝術形象小説《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內容簡介:

《祝福》寫祥林嫂毫無希望、就是有點希望也要被撲滅的一生;

《在酒樓上》寫曾經激進的青年呂緯甫,最終回到子曰詩云的教授之中;

《幸福的家庭》其實在經濟的壓迫之下並不幸福;

《肥皂》則諷刺了一個或者幾個貌似正人君子的中年夫子,他們看見一個行乞的十七八歲的女子,就想着如果用肥皂把她洗洗那又如何?而四銘就因着這個潛在的意識,竟也買了塊綠色的肥皂;

《長明燈》中的瘋子瘋瘋傻傻,他就是要把廟裏的長明燈打滅,被阻了,他就説:“我放火。”最後,他就被他的叔伯長輩鎖在廟裏的廂房之中;

《示眾》依然寫的是看客。中國人永遠只是看客,只會當看客。看了,就散了。不問被看者為什麼示眾,也不問自己為什麼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

《高老夫子》某天終於“洋”了起來,俄國有高爾基,那麼他自然就可以改名叫“高爾礎”,不是基礎麼?有基必有礎。他能叫高爾基,我為什麼不能叫高爾礎?成了高爾礎後,他就自覺“高大“起來,覺得不能與往日的麻友相提並論。然而最終他發現自己沒有“高爾什麼”的天份,他連書也教不了,又經不住麻雀牌的誘惑,也經不住籠一把吃冤大頭的誘惑,終於還是上了牌桌;

《孤獨者》中的魏連殳是魯迅特別用心地描寫的一個。那是一個曾經大覺悟的人,似乎已經參透了人生的一切。他對大人們不屑一顧,小孩子們卻又不理他。他曾經潦倒不堪,似在堅持着什麼,又突然搖身一闊。在咯血中大把大把地花着做參議而闊起來的錢。他死了,好像死了才幹淨,才解脱。魯迅其實是用着一種大悲哀的筆調來寫這個人的,這裏面也寄託着他的大失望。人世就是這樣蒼涼,人生就是這樣無望,想找一條路,然而終於找不到,他只有死;

《傷逝》不僅僅是在談論經濟對於愛情的重要性,它實質上是在探討愛情是否可以長久。而經濟的窘迫困頓只是一個極現實極真實的誘因。因着這個誘因,愛情就無疑成為幻滅。傷逝了,這傷逝悽慘得令人傷感;

《弟兄》似乎是在諷刺那種貌似親睦的兄弟情份,

《離婚》就純屬一個鄉下女人的不幸了。魯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個愛姑在“七大爺”的威嚴之下,竟不敢説她早已想好的話了。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是官,且有勢。而她,只是一個鄉下人。

魯迅作品評論《故鄉》 篇四

魯迅作品評論《故鄉》

魯迅的《故鄉》,是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的歷程中所喜好的文藝作品中最佳的篇章,雖然它只是一個短篇。在歐文·斯通的《凡高傳》裏,我讀過有一段是關於畫作的評價,那是凡高的素描,一枝鉛筆、幾張白紙,所表現出來的內涵比那個時代別人的大幅的油畫還要豐富,還要深刻。這一樣可以應用於魯迅的短篇,以説明其在近代和現代文藝當中的重要,即使是以其短短的篇幅,而不是他的浩瀚的作品的總彙

魯迅的語言是古文與現代文相交的那個時期以來,併到現在為止這個過程之中最好的,也是無人能及的。他的作品偉大,也還因為他了解自己的那個時代,知道自己所要做的事,在很大程度上這個方向就指向了自己的理想。因而他屬於向舊的事物宣戰,向新的歷程揮手指路的那種偉大人物。只不過舊的傳統、舊的勢力相當強,他所指的、也就是別的人們或是那個時代所能走到的地方,在我們今天的人看來,似乎離一種叫做理想的地方還有着相當的差距。這似乎減損了他的偉大。同時,這也説明社會的進步很少是能一蹴而就的。

魯迅的《故鄉》整體以一幅灰暗的色調為其作品的主基調,而那正是其時代的深刻寫照,尤其是對於舊中國時候的農村,則更是這個樣子 ——貧窮、落後、為幾千年的封建傳統及其生活方式束縛死,沒有希望,沒有光亮,整個時代就象是昏黑大幕下的冬天,無邊無際,漫長而無涯;因而人們既困苦又麻木,因為沒有希望,他們象是煉獄裏的囚徒。這就是潤土所遭受的那種事物的寫照,也是整個農村、包括著作者本人、以及其時代的深刻寫照。唯一不同的,著作者本人是生活在那個時代而能夠照亮它的一盞燈。

這説使《故鄉》這部作品擺脱了屬於那種僅僅是敍述着不幸與舊的事物的一般性的文藝,它因為燈而有了光亮,因為有光而有了希望。理想主義是好的作品的重要的魂。

因為《故鄉》中有照亮那灰暗畫面的亮光,我們就有必要單獨將其説明一下。其一是具有象徵主義的那一部分:在圓圓的月亮之下,在海邊的沙地上,一個頭戴項圈,手拿銀叉的少年,象神哪吒一樣,而那是潤土,孩子時候的潤土 ——一個孕育着希望的少年。其象徵主義即在於它不明確是什麼,而僅表示出了一束亮光,象一幅油畫的名作《戴盔甲的人》那肩膀上的一小塊金黃色的亮點。它僅僅是個映襯。是需要有更大的光源的'。

而那便是照亮一個時代的希望:我躺着,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上面深藍色的天空上掛着一輪金黃色的圓月。我想:希望就如這地上的路,其實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希望正是照着這前行的路的燈光,路則在遙遠的地方把希望變成某種可現實的具體事物。一個時代因為有了這兩者而獲得了生命;一種文藝因為有了生命,就能夠傳世而不朽。

所以,我們要為辛苦恣睢的生活而羞愧,要從麻木的生活中覺醒;辛苦必於是,輾轉必於是,為了頭頂上那帶有希望的光,以走上腳下頭這指向希望的路。

這才是照亮整個畫面的金燦燦的光。也因為此,倫勃朗的《戴盔甲的人》就具有了永久的生命。

而一個有着幾千年舊封建、專制主義傳統的垂病非常深的社會,要想真的獲得生命,走向新的未來,需要的時間還很長,要走的路也很迴遠,要有很多代人為其付出努力,忍受艱辛,遭遇挫折。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一個明證。這場革命的浪潮和聲勢可以説撬動了整個的中國,無論從時間的長度和地域的廣度,但就社會理想這個角度而言,也僅僅是建成了它的前一半,而改革三十做的是正在建設它的另一半。這足以説明時代及歷史的複雜。

好的作品把握社會的重要的脈絡,並能指引着人們前行的腳步。所以一個短篇會連着一個很大的時代,串起比它自身大的多的藝術內涵,所以它也是跟很多其它的文藝作品和社會理論著作血肉相聯的一部分。

或許一個短篇,能夠顯現出來並不僅僅是它上面所有的那些段落和句子。

魯迅作品故鄉讀書筆記 篇五

好詞

蕭索 家景如許 鄙夷 恣睢 五行缺土

裝瓊 腳踝 陰晦 瑟索 惘然 髀肩

好句

1、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正説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

2、我的母親很高興,但也藏着許多淒涼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談搬家的事。

3、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好段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 篇六

魯迅(1881.9.26—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為豫才。魯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紹興府城內東廠房口,漢族。他幼年喪父,生活寒苦,就靠母親和姐姐幫人洗衣服維持生計。曾有過百來個筆名,而19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説、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説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先生的小説、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等,小説《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汝南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

“魯迅”是其投身54運動後使用的1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紹興都昌坊口1個封建士大夫家庭,7歲啟蒙,12歲就讀於3味書屋,勤學好問,博聞強記,課餘喜讀野史筆記及民間文學書籍,對繪畫藝術產生濃厚興趣,自此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他不囿於4書5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努力掌握歷史文化知識。

13歲那年,他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

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越中先賢的道德文章,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薰陶和影響。魯迅少年時代,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病故,家道從此中落。魯迅由1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1個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1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魯迅母親魯瑞,農民的女兒,品格高尚,對魯迅影響很大。

18春,魯迅離開故鄉,滿懷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翌年,因不滿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他廣泛接觸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閲《時務報》,看《天演論》,深受維新思潮和進化論學説的影響,初步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

19,魯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官派赴日留學。他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後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習醫。因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課餘“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魯迅在事實面前,有感於國內同胞的愚弱,認識到改變國民性的重要,便毅然棄醫從文,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1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為自己救國救民的戰鬥武器。他參與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撰寫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説》等早期重要論文。魯迅認為,中國的嚴重問題在於人,不在於物;在於精神,不在於物質;在於個性,不在於“眾人”;要“立國”,必先“立人”,而“立人”的關鍵,在於個性的覺醒與精神的振奮。

辛亥革命前夜,魯迅回到祖國,先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執教,擔任化學、生理學教員,後又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校長)。他1方面教書育人,培養青年, 1方面積極投身於辛亥革命。 他領導故鄉文學團體“越社”,支持創辦《越鐸日報》。

魯迅作品《墳》簡介 篇七

魯迅作品《墳》簡介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説《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

內容簡介:

魯迅的雜文被世人稱為“史詩”,他在藝術上突出地運用史筆,生動形象地引據事實,表達自己的是非愛憎,指陳時弊,論證古今。通過雜文,魯迅顯現出他不屈不撓與舊勢力戰鬥到底的革命形象。他的雜文或嚴峻凜然,或清新雋永,或鋒芒畢露,或意味深長,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舊中國的社會歷史面貌。本書為“著名中學師生推薦書系”之一,選編了魯迅先生的經典雜文。

本書收入魯迅先生19至1925年間所作論文和雜感23篇及題記、後記各1篇。?

《墳》貫穿着“五四”精神——民主與科學的要求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墳》中部分雜感,鋒(本站★)芒直指激烈的政治鬥爭。“因為這雖然不是我的血所寫,卻是見了我的同輩和比我年幼的青年們的'血而寫的。”《墳》中雜感藝術特色鮮明——氣勢跌宕,層層深入,收放自如。?

附襲沙和王偉君插圖。襲沙和王偉君兩位藝術家以畢生精力用畫筆“揭示魯迅思想體系”,執著探索,苦心構思,大膽創造,以“理解的準確,表現的深刻,藝術的精湛”再現了魯迅的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1ow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