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中英語優質課評課稿【精品多篇】

國中英語優質課評課稿【精品多篇】

國中英語優質課評課稿【精品多篇】

國中英語優質課評課稿 篇一

這是一堂清晰實在的英語課。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老教材的教單詞方法為 基礎,充分體現新舊結合的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旅遊相片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自己的旅遊相片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激活,而且很自然的導入此堂課。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以旅遊相片為主線。教師教新單詞時,用相片呈現,讓學生用形容詞來描述畫面上的內容,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本堂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通過形容詞的練習,鞏固新的`語言知識,再引申至解答學生們自己的問題。這樣循序漸 進的方式既可幫助學生練習之前所學的句型和詞彙,又鞏固本課的教學重點。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同時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於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本課中值得探討的地方:本堂課中,老師在佈置任務前或句型操練前,未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導致學生操練時場面不是很熱鬧積極。而且操練過程中,對學生的放手太快,有時學生沒有回答完整老師就説OK。沒有給學生更多的表述機會。再者,話筒和音響也不好,教師的聲音聽起來模糊不清。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二

內容摘要:課後反思是英語學科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對及時分析、總結教與學的狀況,對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改進教學、提高自身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課後反思的作用、形式、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等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課後反思就是我們平常寫的課後教學小結,即教師在每上完一節課後,通過自己教的過程和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反饋,認真進行反思,把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教學中的失誤、教訓,以及學生在課上出現的疑難、錯誤,獨到的見解,教師從中受到的啟示和今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改進的想法等等,一一記錄下來。以此作為知識及時補救的依據,今後教學改革的借鑑,從而達到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吾日三省吾身”牭戎晾礱言早已深入人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有深刻的借鑑意義。有的教師執教多年,卻長進不快,有的教師雖然剛涉足教壇,卻能後來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教者是否善於思考、探索和總結。正如名教授葉瀾曾經説過的一句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寫課後反思不失為一種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課後反思的作用

1、自我診斷,完善教學

課後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我診斷的一種方式,它可以使教師及時根據教與學的情況,對下一階段的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便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可以隨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採取積極措施,彌補疏漏,改進教學。

2、總結經驗,提高效益

在教學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對教師來説都是財富。課後將這些寶貴的財富及時進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再來指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可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增強教學的自覺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益。

3、促進學習,提高自身

經常進行課後反思,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多種能力,促進教師積極主動的學習教育理論,學習專業知識,有利於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課後反思的書寫形式

課後反思的書寫形式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是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適當的形式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札記式:

這是教師用的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就是用隨筆的形式記下教學中的點滴體會,記錄新的發現,有感而發,是教師總結教學經驗的可貴素材。

(2)圖表式:

用統計圖表的形式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直觀的表示出來。如學生做某道題的正確率和錯誤率,可以積累數據材料,以便日後分析研究。

(3)評價式: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對教學工作進行全面性的評價。這是一種自我評價的極好的方式,便於教師揚長避短,不斷提高。

(4)疑問式:

在教學中發現疑問,解決疑問,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引以借鑑。

(5)探索式:

跳出侷限,積累深化,綜合分析,探索新法。

三、課後反思的內容

1、記成功之處

就是記在教學過程中達到預期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如在教學句型What’s…plus/minus…?It’s…時,我設計了一項小組間的造句比賽,給出一個數字,讓學生們根據這個得數説出不同的算式,同學們爭先恐後,在競賽中學習、鞏固新知,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後,我就把這段反思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記失敗之處

即使是再完美的課堂教學設計也難免有疏漏和失誤之處,如在時間的分配上,遊戲的組織方面等,把這些教學中的“敗筆”記錄下來,進行回顧,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時吸取教訓。如在教學Shopping一課時,在鞏固練習中我設計了學生分散到各個點去購物這一活動,課前,我自認為這個活動設計的很好,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課堂一片混亂,學生們興奮得以至於忘形,大家都往玩具店去買東西,而冷落了其餘購物點,口語操練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課後我反思,主要原因是我沒有考慮到學生們的喜好,也沒有強調好活動的秩序。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變教訓為經驗,相信今後再有這樣的活動,我會組織得有條不紊。

3、記學生獨特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一些獨到的見解以及一些奇思妙想,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思路、好想法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教學的豐富素材。記得剛教學音標時,我在黑板上寫出幾個學生沒學過的單詞的音標,讓學生進行拼讀練習,當檢查到[faind]時,我班的周雯同學不僅準確的讀出了這個單詞,而且還正確的拼出了這個單詞F-I-N-D,我很驚訝,問她是怎麼拼出來的,她説我是根據音標才得到這個單詞的。

因為字母f發[f],字母i一般發[ai],字母l發[l],字母d發[d],所以我拼出[faind]是F-I-N-D,她的一翻話使我和在座的每一位學生為她鼓掌,對我的感觸也很深,課後,我把她單詞拼讀的方法記錄下來,重新修改了我對音標教學的計劃即每當教學新單詞的讀音時,把單詞的拼寫、讀音與相應的音標結合起來教。一學期下來,我把48個音標提前教完,而且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掌握。

英語教學指導老師評語 篇三

今天聽了趙靜老師四年級三班的一堂生動有趣的英語課,感受頗深。趙老師執教的這一堂課是一堂清晰實在,紮實系統,動靜結合的國小英語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遊戲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TPR活動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激活。接着教師利用遊戲引出新詞教學,自然有效。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形式多樣。應該説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貫徹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歌曲,謎語,遊戲,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趙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於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四

在國小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有時往往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經常會利用遊戲,因為遊戲受到學生的喜愛。課堂上唱唱跳跳,説説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

但時間一久,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原有的最初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正逐漸地不復存在,他們會因為有些遊戲的重複,而顯得無精打采。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遊戲組織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這樣的教學次序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生捧着課本迷惑地望着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學習和掌握書上的哪些內容。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課堂環節安排不合理,所學的知識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大家都不滿意。面對如此頻頻告急的教學危機,這不能不引發我們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激發學生對學科興趣的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我們更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遊戲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們設計的遊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

二、組織得法,嚴謹有序

做好遊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國小生天性愛遊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首先,有開始遊戲之前講清規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積極講清楚,在集體活動中,大家應該遵守規則。

三、適時適

我認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容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上成遊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課堂遊戲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當他成為一種擺設,或者是為遊戲而遊戲的時候,課堂遊戲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

課後反思是教師在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效果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等及時進行總結。例如,這節課是否實現了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反思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中是否注重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否對學生滲透了學習策略的培養等。下面以兩種類型教學反思為例:

1、面面俱到

將全面反思自身的教學技能做為切入點,例如:我成功駕馭本課堂了嗎?學生樂於接受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嗎?我的教學行為是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的板書設計是否生動、有趣、合理?半數是否對學生認讀生詞起到了提示和強化的作用?我的課堂用語簡單明瞭嗎?我的身體語言能否起到補充説明的做用?這中面面俱到的反思能幫住新教師從各方面發現自己的不足,找準努力的方向,從而優化課堂教學。

2、以小見大

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時可以從若干小的切入點出發,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如:

(1)記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做法記錄下來,如巧妙呈現、趣味操練的精彩活動設計等;

(2)記失敗之處:

將課堂中處理不當、安排不妥、或難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設計等記錄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加註意;

(3)記教學機智:

把教學過程中偶爾出現的靈感或有效處理“意外”的方法記錄下來。

(4)記學生問題:

記錄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的疑惑點、任務活動中的欠缺之處,以便在短期內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

(5)記學生的見解:

把學生在課堂中的“智慧”(富有創意的英語句子、任務活動中的最佳合作方式等)記錄下來,為今後的教學補充新鮮血液。

以上是僅僅是兩個例子,老師們在教學中還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將教學實踐與教育理論相結合。使自己的教學得到更大的提高,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受益。

教師們在可後互動交流時的反思可參照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1、教學是否按計劃進行?假如不是,哪裏出現了問題?為什麼?

2、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怎樣判定?

3、學生是否喜歡這堂課?怎樣判定?

4、學生的反應與你的期望一致嗎?哪裏不一致?為什麼?

5、對這堂課,你自己最滿足的是什麼?不滿足的是什麼?為什麼?

6、假如有機會,哪些地方你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五

實施“生活英語”,體驗英語的實際用途。

在以往的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語言知識和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繫。學生學會了英語語言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與知識應用的脱節。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重視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語言知識來設計富有趣味性、科學性的英語活動,是學生切實感到身邊有英語,用英語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英語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一、技能訓練“生活化”。

技能訓練“生活化”要求課堂語言操練要着眼於學以致用,而非學以致考,訓練材料要儘可能的來自生活。例如,在教“A Birthday Party”的語言知識時,我故意定在班上某位同學過生日的那天來教學。首先,以“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曲開場,讓同學們祝賀生日;接着,按照生活中的習慣,同學們為他送上生日禮物説:Here’sapre sent for you.最後以遊戲形式結束晚會。整個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連,充分體現了英語交際活動的“生活化”。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圍繞購物、找人、春遊等話題開展了多次英語教學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日常生活“英語化”。

日常生活“英語化”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英語已進入我們的生活,要處處留心觀察英語,養成事事、時時吸收運用英語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英語、創新性運用英語的積極性。例如,開展收集電話號碼、汽車牌照活動來學習運用英文數字;收集國旗圖樣、世界著名景觀學習英語國名;收集服飾品牌學習英語字母;收聽國際台天氣預報學習表示天氣的英語習慣用語等活動,使學生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去,與實際生活相接軌。

通過一段時間的體驗性學習試驗,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師生關係融洽民主,學生的英語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對過去的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種回憶、思索、評價的過程。它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思,同時又是做出新計劃和行動的依據,以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進步和提升教師專業化素質發展為目的。

其實,教師由不成熟到專業成熟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反思完善的過程,完全不反思的教師是不存在的。總結過去的工作,吸取教訓,推廣經驗這不是反思是什麼?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會因此成就自己的專業化。區別就在於教師的這種反思是自發的還是自覺的。二者都應該包括兩個過程:

第一,回顧教學事件。

第二,尋找更好的辦法。但自發的反思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感覺到了某一方面做得成功或感到失敗,於是,確認好的辦法或是尋找更好的辦法。自發性反思有自己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沒有標準就不可能有成功,失敗的感覺,但這個標準是不完整的,不繫統的,也可能是不夠科學的。而且這個標準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潛意識的,因為教師並沒有教育教學必須反思的意識,所以,成功感或失敗感就只能稱為感覺,跟着感覺走的結果也只能是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思考,這樣的反思不具有持久性,因為沒有科學的評價標準。

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它可以使一個教師走向成熟,卻不會讓一個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有質的飛躍。在新課標實施以前的反思大部分都屬於這一類型。自發性反思可能使教師正確總結經驗,接受教訓,從而在反思中不斷成熟、成長。但也可能出現相反情況,即經過反思產生自以為正確而實際上並非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自覺的反思是理性的,應該是教師已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尋求正確理論的引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持續不斷地批判性的思考。

二、自覺性反思的特點

教師要打造自己的專業底氣,提高專業化水平,要進行自覺的反思。自覺的反思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必須有在正確教育理論基礎上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因此,每位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新課標理念,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的評價標準。

第二,反思是一個不斷髮現、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覺性的反思應是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反覆循環的過程,最終的結果是達到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教師的學習是反思的基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是職業行為,具有經常性的特點,教師的反思也應該持續不斷地進行,當然這種持續性不是簡單地循環,它是在一定計劃指導下的有目的地向着既定目標攀升,這有點像爬盤山公路,教師在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中自覺尋求一定的教育理論作支撐,向一定的教育理論專家討辦法,所學的理論得以內化為教師個人的思想,教師也能以自己的實踐反思着、充實着、豐富着、論證着或修正着某種理論,這種理論又去指導新的理論實踐。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教師的專業成長就是這樣實現的。

第三,自覺性反思應該表現為一種寫作文體。思考的結果如果不形成文字,就會有漏洞,就會出現邏輯錯誤,就不會是成熟的。這種文體形式可以是教育日誌、教育敍事、教育教學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記、體會、感想、啟示、教後記的形式。

三、教學反思的內容

1、反思教學態度、行為。

杜郎口中學的教室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沒有教師的講台和講桌。二是黑板多,三是面牆上全是黑板,有的還在門外的走廊上也設了黑板。沒有了講台與講桌,教師不能再高高在上,讓教師走入學生中間,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組織者與引導者;沒有了講台與講桌,預示着教師已不是喋喋不休地講授。三面都是黑板,使教室從一個面向變為多個面向,而且黑板的功能已經發生了變化,黑板是學生展示自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成果、提出自己學習問題的地方,而不是老師板書佈道的場所。

這樣的環境,看起來只是形式的變化,實質上為新型師生關係的形成提供了條件,讓教師走入學生當中,與學生成為平等的、民主的學習共同體,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幫助、引導與服務,以黑板為媒介,學生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當中。

四、組織形式之變——引導小組合作課堂新秩序的產生。

在杜郎口的課堂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課桌椅分小組相對集中擺放,一般是6至8個學生為一個小組,相對而坐,教室沒有固定的前後之分。教學不再是教師“一對多”地講授,而是以小組為教學的基本單元,這樣的組成方式讓教學的關係變得複雜起來:一是小組內成員之間的獨立學習、交流與討論,二是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三是教師與小組及全體學生之間的關係。

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帶來了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更有利於學生明確任務,自主參與學習和交流討論,這樣的方式更有利於學生參與,從而形成任務引領型課堂,改變那種學生參與不夠、要靠紀律整頓的現狀。二是更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從而實現“兵教兵、兵強兵”,互相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三是更有利於教師角色的轉變,使教師從教變為導成為可能。

五、管理之變——把教學改革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要把學習權利還給學生,要以人為本,關注生命。有了這樣的理念,如何才能落實?教學管理新機制便是保障。以課引課。在改革的初期,在教師們的認識與行為還不能跟上改革的思路及步調的時候,學校除了出台管理上的硬性要求,如“10+35”的課堂教學時間分配要求、課堂教學評價的要求等,還實施了多方面的課堂推動。首先是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觀摩課,在觀摩課以後,學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每一位教師上達標課。而對於那些轉變相對較慢的教師則要上過關課。

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提出了“一談二警三停”的整改措施,對那些第一次課不達標的教師,學校領導要進行談話,目的是讓他們明白新理念和課堂教育新要求,第二次還不達標的要在學科組會上給予警告,第三次還不達標的,就要停課一週,專門進行聽課學習,業務主任還要對其進行專題輔導,然後再上提高課。觀摩課、示範課、達標課、過關課、提高課,層層推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所有的教師儘快適應新的課堂教學要求,轉變教學行為,並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對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

英語教師評課評語 篇六

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了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並展示出了教師關愛學生、循循善誘等方面的教學特點。特別是在知識的引入過程中,十分注重啟發學生思維,並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益友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教學環節設計安排清晰明瞭,過渡自然。 能結合學校分組分享教學法和英語教學的學科特點,有效開展分組活動。

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並能充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英語表達; 合理運用教學資源方面做得比較好。教師能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 每個教學環節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清晰準確地交代教學任務。

認真備課,精心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教師關注問題導入,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氣氛活躍。教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思路清晰,傳授知識的量適中,突出重點,教學目標達成。加強情感交流,注重教學互動。點評學生把握很好。引人自然、合理,學生容易接受。

教學過程由淺到深,易於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點。將語法點與例句相結合,生動形象,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板書思維嚴密,邏輯性強,淺顯易懂。便於帶動學生的思維跟着教師走。教師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生互動活躍,從而帶動了課堂的學習氣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層層深入,逐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

小組討論,不僅可以拂去閲讀時的沉悶,同時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思維,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能力。

這節課屬於任務型教學,整節課老師與學生關係融洽,互相配合,默契度非常之高。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老師熟悉新課標標準,面向全體同學,在達到要求的基礎上,讓不同學生有不同發展,同時也以學生為中心,整節課利用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學習,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課程。

這節課屬於任務型教學,這節課屬於任務型教學,整節課流程流暢,任務直接斜街非常好,學生清晰明白老師的教學流程,學習任務。可見老師的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也看出老師的教學專業素質高。

整節課有活動在支撐,自始至終的活動教學,梯度有序的學習過程,自始至終的形成性評價,有效的獎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示,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積極嘗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kze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