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老舍散文《想北平》及其賞析(精品多篇)

老舍散文《想北平》及其賞析(精品多篇)

老舍散文《想北平》及其賞析(精品多篇)

老舍作品《想北平》賞析 篇一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兒”很濃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從18出生到1966年出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過的。他最有影響的作品,如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都是用北京話寫的,也是以北京為題材的,通過對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和心理特點真切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北京社會風情畫。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北京,老舍覺得很為難:“北平的地方那麼大,事情那麼多”,都寫什麼?他又不願只“憑着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不知道的”,更怕掛一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地羅列,平鋪直敍,寫成一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味道了。老舍決定寫出“我的北平”,通過他與故鄉親如母子的關係,寫出他對北京的無限眷戀。

作品一開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説道:“我真愛北平。”但他馬上又説“這個愛幾乎是要説而説不出的”。這“説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四次重複出現,反覆強調,作者解釋是因為他“不是詩人”,不會“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靈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實際上,並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義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寫,因為即使用盡了“一切好聽好看的字”也難以道盡自己對北京的愛。於是他另闢蹊徑,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將自己對北京的愛喻為對母親的愛。撲克似平常最奇崛,這不僅恰當地道出了作者對北京愛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老舍特別愛自己的母親,是文壇佳話,他將北京喻自己的母親,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幾分,因此,他對北京表達的愛心,也頗有自己的獨特個性。他説,“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他所表現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你”,“你”中有“我”,融中一體,密不可分。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觀描寫,他不僅要告訴讀者北京是個什麼樣子,而且還要人們分享他對北京的愛,他不是在“寫”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但這並不是説老舍對北京的愛是盲目的。這愛中有理性,有認知。寫出一個地方的特點,包括一個人對某個地方的喜愛,往往要通過比較才能看得出來。在文章中,老舍聲言自己“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又聯繫自己豐富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將北京和“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相比較,從城市的整體結構、建築格局、環境氣氛、生活情趣等方面,歷數北京的好處。北京之美,“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圍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而且“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北京“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北京“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總之,北京是大都市,卻保住了鄉野的幽靜,讓人和大自然保持着親近。另外,作者特別説道,北京雖然也是有錢人的天堂,但“你我這樣一個貧寒”的知識分子,仍然可以盡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去寫北京的物產,寫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葉總關情,正是這樣的敍述與描寫表明了作者與北京的親密關係,他真正融進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膚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個觀光客,即使對北京再喜歡,也不可能有如此細緻入微的體驗,當然更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字。難怪他在述説北京的種種好處時不禁“要落淚”,禁不住深情地呼喚:“真想念北平呀!”

這最後一句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這篇散文寫於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説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今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絃。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純淨而又簡潔、親切。通白是為了加強作品的生活氣息,使它親切感人,也是錘鍊語言的結果。作者曾説:“我的文章寫得那樣白,那樣俗,好象毫不費力,實際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關於文學的語言問題》)純淨、簡潔同樣也千錘百煉。比如文章寫到積水潭:“面向着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寫景、狀物,營造氣氛,表現有物情感,都筆筆到位,如同天成。

老舍散文想北平篇二

老舍散文想北平

設若讓我寫一本小説,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於害怕,因為我可以撿着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讓我單擺浮擱的講一套北平,我沒辦法。北平的地方那麼大,事情那麼多,我知道的真覺太少了,雖然我生在那裏,一直到廿七歲才離開。以名勝説,我沒到過陶然亭,這多可笑!以此類推,我所知道的那點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於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説而説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説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討她老人家喜歡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語言是不夠表現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誇獎這個古城的某一點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景名勝,從雨後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裏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隻有説不出而已。

真願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啊!我不是詩人!我將永遠道不出我的愛,一種像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這不但辜負了北平,也對不住我自己,因為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説不出來!

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倫敦的情形;巴黎與羅馬只是到過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沒有去過。就倫敦,巴黎,羅馬來説,巴黎更近似北平——雖然“近似”兩字要拉扯得很遠——不過,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巴黎,據我看,還太熱鬧。自然,那裏也有空曠靜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曠;不像北平那樣既複雜而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着——那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面向着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是的,北平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巴黎有許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與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夠了。

論説巴黎的佈置已比倫敦羅馬勻調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還差點事兒。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幾乎是什麼地方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最小的衚衕裏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是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不遠。這種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經驗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周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況且在街上還可以看見北山與西山呢!

好學的,愛古物的,人們自然喜歡北平,因為這裏書多古物多。我不好學,也沒錢買古物。對於物質上,我卻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種費錢的'玩藝?墒譴説氐?“草花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麼,可是到底可愛呀。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至於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黃瓜,菠菜等等,大多數是直接由城外擔來而送到家門口的。雨後,韭菜葉上還往往帶着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着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着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是的,北平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從它裏面説,它沒有像倫敦的那些成天冒煙的工廠;從外面説,它緊連着園林,菜圃與農村。採菊東籬下,在這裏,確是可以悠然見南山的;大概把“南”字變個“西”或“北”,也沒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點清福了。

好,不再説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老舍《想北平》複習篇三

老舍《想北平》複習整理

《想北平》

1.對本文第(1)—(3)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強調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而自己知道的太少,是為了表明本文是寫“我的北平”。

B.作者用對自己母親的愛來類比對北平的愛,突出了愛的真摯深厚。

C.作者反覆説自己“愛北平”“要説而説不出”,是指“言語是不夠表現我的心情的”。

D.第(3)段中,作者用杜鵑作比喻,是取杜鵑啼聲悲切的特點。

2.下面對本文的分析中,錯誤的兩項是AD

A.本文既表現了作者對北平的感情之深,也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

B.作者在文中把北平比作搖籃,説明北平在作者眼中是個安全的歸宿。

C.老舍的作品市民氣息濃郁,北京味足,有幽默感,本文也不例外。

D.本文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其中關於果子的內容,是為了表現作者對外來果品的不屑。

E.本文結尾很有特點,既乾淨利落的了斷了全文,又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3.文中為什麼要寫到倫敦、巴黎、羅馬和堪司坦丁堡等城市?然後作者選取近似北平的巴黎作比較,二者各有什麼特點?

作者寫這些城市是為了對比突出北平的特點,以此表達作者對北平的喜愛。巴黎的特點:總體上太熱鬧,空曠處太空曠。北平的特點:既複雜而又有個邊際,熱鬧處動中有靜。

4.想北平”的“想”字改成“寫”、“説”好不好?

不好,“想”突出了愛,表明本文不僅告訴我們北平有哪些特點,還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5.閲讀文章第三段,作者為什麼這麼愛北平?

因為我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個古城所賜給的。

6.分析段①中“我能摸着——那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一句在文中的。含意。

表明北平“有個邊際”,表現北平特有的歷史文化內涵,表達“我”對北平的親切感和依戀之情。

7.“搖籃”是比喻的説法,具體指什麼?所指內容在特徵方面與“搖籃”有何相似之處?

具體指北平城。它與“搖籃”的相似之處:一是有個邊際;二是有所依靠,讓人感到安適。

8.段⑥中,作者説“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結合本段內容,概括説明“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①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②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③既能看見人文景觀,又能看見自然景觀。

9. 文章以“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筆,這一筆好在哪裏?

照應了開頭“落淚才足以把內心表達出來”的説法,是文章結構更加嚴謹,把想北平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尋味。

10.文章第二段“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中的“這個”指代什麼?

對北平的愛無法説出。

11.本文第四段中作者為什麼説假如住在巴黎會感到“寂苦”, 而後面又説巴黎“太熱鬧”?

作者要是住在巴黎會因為思鄉而感到寂寞孤苦。“太熱鬧”指的是巴黎不象北平那樣動中有靜,有很多地方使人疲乏,需要酒精和咖啡的刺激。

12.第(4)—(7)段中,作者筆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點,請寫出其中兩個主要特點:(每處不超過10個字)

①既複雜而又有個邊際;②動中有靜使人快樂安適;③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或:處處有空兒可自由喘氣);④花多菜多果子多/物產豐富

13.從第⑥⑦段中,找出與下面句中“感到寂苦”對比着寫的一個句子。

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點清福了。

14.從文章第四段來看,北平的好處有哪些?請分條陳述。

書多,古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

15.説説下列句子包括作者怎樣的感情。

⑴青菜攤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

這些青菜是直接從城外擔來,新鮮、天然,所以很喜歡。

⑵美國的橘子包着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通過比較,自豪感油然而生。

16.為什麼作者説“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

北平雖與巴黎相似,但巴黎太顯熱鬧,有些地方又顯空曠,不如北平恰到好處,適宜居住。

17.第2自然段中,作者説“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請用文中的話答)

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

18.作者説自己在北平“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

態?説説劃橫線句子“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夠了”的含義。

寫出了作者安適的心態。含義:北平是動中有靜,人們能夠在平靜中品味生活,享受安適。

19.第②③兩段在寫北平的特點時,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通過對比的手法寫出北平的特點,並以此表達作者對北平的喜愛,如在説明北平的建築佈置“在認為之中顯出自然”的特點時將“北平”與“巴黎”的佈置進行了比較,又如將北平的“還帶着一層白霜兒”的黑棗、柿子與“美國包着紙的橘子”進行比較來説明北平接近自然的特點。

以下為會考題。

20.請用自己的話寫出第一段中加點的“此”指代的內容。

我居然沒有到過陶然亭這樣的名勝。(或:應該到的名勝卻沒有到過。)

21.第二段開頭寫“我真愛北平”,為什麼接着就寫“我”怎樣愛“我的母親”?

以愛母親又説不出來類比(或比較、為例),説明對北平的情感,言語是不夠表達的。就像

母親給了作者自然生命一樣,北平給了作者精神生命。

22.作者在文中説“我説不出”、“只是説不出而已”、“可是我説不出來”,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簡析這樣寫的作用。

結構上,前後照應,文氣貫通;內容上,反覆強調對北平的情感。

老舍想北平賞析 篇四

老舍想北平賞析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北平,老舍覺得很難:“北平那麼大,事情那麼多”,都寫什麼?他又不願“撿着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掛一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的羅列平鋪直敍寫成一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有味道了,因此,老舍決定寫出“我的北平”,把對北平的感情上升到愛母親的地位,他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通過與巴黎等城市的比較突出北平的特點,表明北平與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的。關係,表達“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

作者愛北平的理由:整體感覺:動中有靜,複雜而有邊際

佈置:在人為之中顯自然

物質上:花多菜多果子多

環境:使人更接近自然

最後一句話的深層含義 :

這篇散文寫於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説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念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絃。

《想北平》老舍的散文有寫景、記人、抒情、説文、論事幾類,文中細節平凡,語言樸素直白。《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山東濟南時寫下的一篇小品文。當年身處異地的老舍,在戰亂的歲月中,更加思念他摯愛的北平。作者抒寫了對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戀,一處景便滲出刻骨銘心的一縷情,他想“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作者描寫一景一物都想着讀者,盡力把自己的情感與讀者溝通,作者在文章中沒有鋪張誇飾北平的豐物美景,而是那麼娓娓地敍談,就使那種眷戀故土的熱情感染着讀者,激起共鳴。

老舍散文《想北平》賞析 篇五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兒”很濃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從18出生到1966年出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過的。他最有影響的作品,如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都是用北京話寫的,也是以北京為題材的,通過對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和心理特點真切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北京社會風情畫。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北京,老舍覺得很為難:“北平的地方那麼大,事情那麼多”,都寫什麼?他又不願只“憑着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不知道的”,更怕掛一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地羅列,平鋪直敍,寫成一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味道了。老舍決定寫出 “我的北平”,通過他與故鄉親如母子的關係,寫出他對北京的無限眷戀。

作品一開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説道:“我真愛北平。”但他馬上又説“這個愛幾乎是要説而説不出的”。這“説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四次重複出現,反覆強調,作者解釋是因為他“不是詩人”,不會“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靈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實際上,並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義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寫,因為即使用盡了“一切好聽好看的字”也難以道盡自己對北京的愛。於是他另闢蹊徑,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將自己對北京的愛喻為對母親的愛。撲克似平常最奇崛,這不僅恰當地道出了作者對北京愛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老舍特別愛自己的母親,是文壇佳話,他將北京喻自己的母親,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幾分,因此,他對北京表達的愛心,也頗有自己的獨特個性。他説,“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他所表現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你”,“你” 中有“我”,融中一體,密不可分。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觀描寫,他不僅要告訴讀者北京是個什麼樣子,而且還要人們分享他對北京的愛,他不是在“寫”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但這並不是説老舍對北京的愛是盲目的。這愛中有理性,有認知。寫出一個地方的特點,包括一個人對某個地方的喜愛,往往要通過比較才能看得出來。在文章中,老舍聲言自己“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又聯繫自己豐富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將北京和“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 相比較,從城市的整體結構、建築格局、環境氣氛、生活情趣等方面,歷數北京的好處。北京之美,“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圍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而且“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北京“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北京“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總之,北京是大都市,卻保住了鄉野的幽靜,讓人和大自然保持着親近。另外,作者特別説道,北京雖然也是有錢人的天堂,但“你我這樣一個貧寒”的知識分子,仍然可以盡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去寫北京的物產,寫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葉總關情,正是這樣的敍述與描寫表明了作者與北京的親密關係,他真正融進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膚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個觀光客,即使對北京再喜歡,也不可能有如此細緻入微的體驗,當然更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字。難怪他在述説北京的種種好處時不禁“要落淚”,禁不住深情地呼喚:“真想念北平呀!”

這最後一句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這篇散文寫於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説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今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絃。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純淨而又簡潔、親切。通白是為了加強作品的生活氣息,使它親切感人,也是錘鍊語言的結果。作者曾説:“我的文章寫得那樣白,那樣俗,好象毫不費力,實際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關於文學的語言問題》)純淨、簡潔同樣也*千錘百煉。比如文章寫到積水潭:“面向着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寫景、狀物,營造氣氛,表現有物情感,都筆筆到位,如同天成。

讀老舍的《想北平》,有一種親切的感覺,這種親切的感覺不僅是對作者老舍,因為作者地地道道的北京口語給人温馨的感覺,而且還在於作者筆下的北京給人一種真實的細膩感,即使那些沒在北京待過多長時間甚至沒去過北京的讀者也會產生一種自然和諧甚或沉醉其中的真切感。這其中最大的妙處就在於作者以景繪情的意象的選擇與自然真切的意境創設上。

正如作者所説:“但要讓我把北平一一道來,我沒辦法。”這一方面屬於事實,沒有任何的大手筆能夠把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的大都市寫得滴水不漏,這也不符合文學創作的規律;但其實這又是作者的一種非常謙虛説法,作為一位關心國家心繫民生的受人愛戴的作家不可能不比常人更瞭解北京,但作者真的是拋開了大家司空見慣或是耳熟能詳的北京的名勝古蹟,而是選擇能夠表現“母親”的那些“微笑”與“眼淚”等再自然不過的事物來加以描繪,因為作者懂得“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表現我的心情”,他明白“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

意象的選擇細索而真切。作者選取什剎海的蜻蜓、葦葉上的嫩蜻蜓、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水中的小蝌蚪、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等,這些意象給了人們親近自然的直覺形象,儘管作者沒怎麼進行具體的描繪,但是給讀者的想象提供了馳騁的舞台,這些簡單而常見意象的組合彷彿給人提供了一種身臨其境的藝術之美,在這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裏,難怪作者自己就説“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即使就是描寫大一點的城市佈局,也沒有站到一個宏觀的角度進行枯燥的描繪,而是採用簡單的對比手法,抓住了近處的“院子與樹”以及遠處的“北山和西山”,簡單的幾個意象就把“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周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等特點自然地描繪了出來。

意境的創設清新而自然。作者在文中説:“面向着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這裏面究竟包含着怎樣的樂趣,作者沒再展開細緻的描繪,這就給人了極大的想象空間:這其中不僅只有視覺的景象,不僅有動靜的結合,甚至還有幾聲青蛙的名叫,齊白石的名畫“蛙聲十里出山泉”,就只是畫了幾隻小小的蝌蚪,在這裏,老舍的語言描繪與齊白石的色彩組合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能不讓人叫絕。行文的最後,作者寫到了城市居民與農家的樂趣,然而這只是讀者通過意象的巧妙組合後的想象的產物:居民如何在自家的院裏打點花草,農民們又是多麼興高采烈地把青青的蔬菜以及各色的水果挑到了城裏的,城市鄉村的居民又是如何體驗着討價還價的樂趣的等。這是怎樣的一副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温馨的畫卷啊!

讀罷這短小的美文,深深為這位德高望重的“人民藝術家”的藝術所薰陶。選取小的角度作深刻雋永的美文,《想北平》真可謂鄉思美文中的典範。

老舍散文《想北平》賞析 篇六

想北平

老舍

設若讓我寫一本小説,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於害怕,因為我可以撿着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讓我把北平一一道來,我沒辦法。北平的地方那麼大,事情那麼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雖然我生在那裏,一直到廿七歲才離開。以名勝説,我沒到過陶然亭,這多可笑!以此類推,我所知道的那點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於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説而説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説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討她老人家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語言是不夠表現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誇獎這個古城的某一點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景名勝,從雨後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裏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隻有説不出而已。

真願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啊!我不是詩人!我將永遠道不出我的愛,一種像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這不但辜負了北平,也對不住我自己,因為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説不出來!

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倫敦的情形;巴黎與羅馬只是到過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沒有去過。就倫敦、巴黎、羅馬來説,巴黎更近似北平——雖然“近似”兩字要拉扯得很遠——不過,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巴黎,據我看,還太熱鬧。自然,那裏也有空曠靜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曠;不像北平那樣既複雜而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着——那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面向着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是的,北平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巴黎有許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與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夠了。

論説巴黎的佈置已比倫敦羅馬勻調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還差點事兒。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幾乎是什麼地方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最小的衚衕裏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不遠。這種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經驗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周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況且在街上還可以看見北山與西山呢!

好學的,愛古物的,人們自然喜歡北平,因為這裏書多古物多。我不好學,也沒錢買古物。對於物質上,我卻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種費錢的玩藝,可是此地的“草花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麼,可是到底可愛呀。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至於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黃瓜,菠菜等等,大多數是直接由城外擔來而送到家門口的。雨後,韭菜葉上還往往帶着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着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着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是的,北平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從它裏面説,它沒有像倫敦的那些成天冒煙的工廠;從外面説,它緊連着園林,菜圃與農村。採菊東籬下,在這裏,確是可以悠然見南山的;大概把“南”字變個“西”或“北”,也沒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點清福了。

好,不再説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想北平閲讀答案高中 篇七

①倫敦、巴黎、羅馬與康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都城”。我知道一些倫敦的情形;巴黎與羅馬只是到過而已;康司坦丁堡根本沒有去過。就倫敦、巴黎、羅馬來説,巴黎更近似北平——雖然“近似”兩字要拉扯得很遠——不過,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巴黎,據我看,還太熱鬧。自然,那裏也有空曠靜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曠;不像北平那樣既複雜而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着——那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面向着積水潭,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是的,北平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巴黎有許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與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夠了。

②論説巴黎的佈置已比倫敦、羅馬勻調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還差點事兒。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幾乎是什麼地方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最小的衚衕裏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不遠。這種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經驗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圍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況且在街上還可以看見北山與西山呢!

③好學的、愛古物的人們自然喜歡北平,因為這裏書多古物多。我不好學,也沒錢買古物。對於物質上,我卻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種費錢的玩藝,可是此地的“草花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麼,可是到底可愛呀。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至於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黃瓜,菠菜等等,大多數是直接由城外擔來而送到家門口的。雨後,韭菜葉上還往往帶着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着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着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④是的,北平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生產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從它裏面説,它沒有像倫敦的那些成天冒煙的工廠;從外面説,它緊連着園林、菜圃與農村。採菊東籬下,在這裏,確是可以悠然見南山的;大概把“南”字變個“西”或“北”,也沒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點清福了。

⑤好,不再説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選自1936年《想北平》有刪節)

【注】文中説的“北平”是1928-1949年間對北京的舊稱。

1.文章題目是“想北平”,為什麼要寫到倫敦、巴黎、羅馬和康司坦丁堡?巴黎和北平各有什麼特點?(4分)

2.分析第①段中“我能摸着——那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一句在文中的含義。(4分)

3.第②段中,作者説“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結合本段內容,概括説明“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4.文章以“好,不再説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筆,這樣寫好在哪裏?(4分)

答案:

1.作者寫這些城市是為了和北平對比(1分),突出北平復雜有邊際、幽靜自然的特點,表達作者對北平的喜愛、思念之情(1分)。巴黎的特點:總體上太熱鬧,空曠處太空曠;(1分)北平的特點是:既複雜又有個邊際,熱鬧處動中有靜。(1分)

2.“能摸着”表明北平有個邊際(1分),“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表現北平特有的歷史文化內涵(1分),全句表達我對北平的親切感和依戀之情。(2分)

3.(1)既不擠得慌,也不太僻靜(2)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3)既能看見人文景觀,又能看見自然景觀(一點2分)

4.(1)點明題旨,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2)直抒胸臆,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動人心絃,引起了人們心靈上的共鳴(3)戛然而止,耐人尋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lyj5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