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童年的發現》第二課時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童年的發現》第二課時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童年的發現》第二課時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童年的發現》課堂實錄 篇一

《童年的發現》雖然是略讀課文,但因為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我在上課前以為學生自學時一定有話可説,我也就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

於是,整堂課都是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進行:

開始便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課題的板書,引發學生的思考;並以此作為切入點提出兩個問題:①你從作者的發現過程中能發現什麼?②對“我”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學生便開始分組讀議。

借用文中的一句話“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我想説孩子的領悟力也是驚人的。他們在閲讀時能從文中領悟出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像沈志偉談對課文最後一句"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的理解時認為這是"我"的自嘲;盛建平則能引經據典地聯繫到中外一些科學家的遭遇。但在同學們敍述、爭論時,我總感覺到不夠盡興。學生的一些感悟好象都程式化,所説的都與教學參考差不離,似乎與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離。

我想要的應該是精彩紛呈的"哈姆雷特"。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是癥結所在。像這樣的課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該如何理解"學生能悟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挑起矛盾”。

這裏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老師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課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於“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既促進學生髮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童年的發現》課堂實錄 篇二

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瞭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後的心理感受。

2.瞭解課文是怎麼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範讀,邊想一想“我”為什麼那麼痴迷於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瞭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並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 縷 芳 籲 耍 訓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颼 撩 梳

衰 絹 僑 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並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 :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課文圍繞梅花發現哪幾件事?

2.判斷: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一件事。( )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三件事。(√)

3.小組討論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麼?

3.從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1)小組輪流讀一遍,討論。

(2)發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麼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裏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你體會出什麼?

5.通過你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一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髮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

《童年的發現》課堂實錄 篇三

本系列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課文的練習題,家長和學生可以下載打印做一下,鞏固課上學到的知識。

《童年的發現》一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燁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那裏。

1、我會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迷戀(    )   輕盈(     )   舒展(   )

2、用“—”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

3、小作者夢中飛行到了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也做了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發現》二

我的臉由於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漲得通紅。只有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説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1、我會查字典填空。

要查的字

音序

音節

部首

除部首外還有幾畫

字義

困窘

①窮困;②為難

驅逐

①追逐;②趕走,強迫離開③依照先後次序

2、短文中的破折號表示(   )

a、意思轉折   b、聲音的延長   c、解釋説明   d、特別強調

3、找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我”的臉漲得通紅的原因是(    )

a、老師當着同學們得面把握轟出教室。

b、我為自己的發現興奮得臉兒發紅。

c、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4、我會按照對短文的理解填空。

(1)“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説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這句話是對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了誇張,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之所以這樣安慰自己,是因為他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卻被老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像一些偉大的科學家為了他們的發明、發現而付出慘重的代價一樣。

5、從“我”的自我安慰中,你體會到老師給“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處理那件事?

《童年的發現》教學實錄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澄澈、困窘、天賦”三個詞語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大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麼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師出示一些關於胚胎髮育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生自由回答)師:“這叫做胚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這麼小小的一個胚胎髮育形成的。人胚胎髮展的規律現在對你們來説還比較難懂,但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究竟他真的發現了什麼,又是怎麼發現的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他童年的發現。”(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學習生字。

指名讀詞語,正音。

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賦(fù)、豈(qǐ)止、絞(jiǎo)盡腦汁(zhī)困窘(jiǒng)

理解“澄(chéng)澈、天賦(fù)、困窘(jiǒng)”的意思

2.帶問題默讀課文,找出“我”的“發現”是什麼,畫出相關句子。

生彙報: “我”的“發現”集中在第十三段

三、循果查因,理解“發現”的過程

1.師:“作者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果呢?是誰告訴他的呢,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2.仔細閲讀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畫出“發現”過程的相關信息並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總結出“發現”的流程圖。(10分鐘)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做必要的指導並維持課堂紀律和注意時間的把握)

3.推選小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一個清晰的過程

① 我做夢總迴夢到自己在飛翔,而且發現其他同學也一樣,於是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藉助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是否有過同樣或類似的經歷,大膽想象)

② 我們一起請教老師,請老師回答我們的問題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通過這些一連串的句子讓學生感受“我”的求知若渴。)

③ 老師的回答沒有完全揭開“我”心中的謎,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於是通過抓魚等的活動進行探究。

④ 通過自我思考,終於找到的答案。

流程圖: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從圖中的信息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這一偉大的“發現”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引導學生平時要大膽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舉例科學家的例子説明這個道理。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 老師解答問題 勇於發現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思考問題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童年的發現》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篇五

一、讀拼音,寫詞語。

pēi tāi       huò  huàn     huāng bì     tiān fù       táo qì

(        )  (        )  (        ) (        ) (        )

fán ài        qǐ zhǐ        chī mí       lí mǐ       xiū  kuì

(        )  (        )  (        ) (        ) (        )

xìng kuī      huá xiáng      qū zhú       pò hài    suí xīn suǒ yù

(        )  (        )  (        ) (        ) (            )

jiǎo jìn nǎo zhī      yùn zhuǎn zì rú      fān lái fù qù

(                )  (               )  (              )

二、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情不自禁(jīn  jìn)   禁(jīn  jìn)止

折(zhē  zhé  shé)合   折(zhē  zhé  shé)騰   折(zhē  zhé  shé)本

三、選字填空。

瞪    澄    蹬    橙

(    )眼   (    )澈  (    )車  (    )子  (    )紅

(    )腳   (    )碧  (    )圓

四、近義詞

懲罰(       )  迷戀(       )    輕盈(       )    天賦(       )

誤解(       )  驅逐(       )

五、反義詞

獨立(       )  澄澈(       )    輕盈(       )    淘氣(       )

進化(       )  安靜(       )    明白(       )

六、把詞語補充完整。

發現(       )    (    )(    )大笑    (         )的草地

(        )的湖面    (       )的身體    一(    )正經

(    )(    )作聲     情不(    )(    )   (        )的臉色

不懷(    )(    )

七、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

1、隨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樣就怎樣。(            )

2、形容費盡心思。(            )

3、形容很規矩,很莊重。(            )

八、選詞填空。

1、發明   發現

(1)我為自己(        )了胚胎髮育的規律而興奮不已。

(2)電燈的(        )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2、危險    風險

(1)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往往面臨着受驅逐與迫害的(       )。

(2)這條路崎嶇難行,車開進去太(        )了。

九、寫出句子中省略號、破摺好的作用。

1、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2、“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裏出去!……”

(                                               )

3、“豈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                                               )

十、按照“我”的發現經過,下面句子排列的順序應是(                     )

(1)老師給我們解釋夢中飛行這個奇妙的問題。

(2)老師的解釋是“我”渴望弄明白人是怎麼來的。

(3)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隨心所欲地飛。

(4)“我”對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進行大膽猜想,併為此感到格外高興。

《童年的發現》教學實錄 篇六

[這堂課準備較充分,還準備了小黑板,所以雖然學生還是老樣子,但我卻從容多了,自信多了,而課堂的容量也得到了較明顯的擴充]

一、導入

師:每個兒童都會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與疑問。我有一個同事,他有一個孩子,三歲,他在“空間”裏記下了孩子的許多問題:

充滿好奇與疑問。我有一個同事,他有一個孩子,三歲,他在“空間”裏記下了孩子的許多

1.我怎麼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2.劉翔為什麼不跑了?

3.四川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4.人為什麼必須吃飯?

5.車子餓了吃什麼?

6.奧運會上,為什麼都是女孩和女孩比賽,男孩和男孩比賽?

7.火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輪子呀?火車為什麼比汽車跑的快?

8.祖祖(曾祖父)為什麼不長牙齒呀?

本書的作者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在他的童年時代又有着怎疑問和發現呢?

(出示小黑板,學生齊讀作者的發現)

二、作者的發現

1,提出問題

師:既然有發現,就必定先有疑問。作者首先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

生:人為什麼總是在夢裏飛行。

師:作者由這個問題引出了另一個重點探究的問題?

生: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師:第一個問題來自文中何處?

生:文中第三、四自然段。

師:(板書)齊讀第三自然段。

生:讀

師:此段寫得很美,在自學時有畫記的同學舉手?(16人)在邊上寫批註時有寫到這段語言很美的同學舉手?(2人,羅縈和蘇婷)其中還運用了一種修辭手法?

生:排比

師:讀了之後你覺得飛的感覺怎樣?

生:奇妙

師:那請你帶着“奇妙”的感受再讀一讀。

師:全體同學帶着“奇妙”的感受讀。大家要圈記以下詞語:青青的草地、澄澈的湖面、雙臂舒展、雙腿彈動。

2,探索答案

師:作者是怎樣去探索答案的?

生:問老師 獨立思考……(答不上來了)

師:老師提示你一下:第四自然段

生:問夥伴

師:第十二自然段,

生:觀察動物

師:你從魚概括到了動物,誰再概括一下

生:觀察生物

生2:觀察環境

生3:觀察自然。

師:觀察環境讓我想到了三單元學到的一句名言。

生:從無字句處讀書(師板書)

師:沒錯,從大自然中尋找知識。從作者探索答案的歷程,你體會到什麼?

生:我們要善於質疑。

生2:我們要學習作者尋根究底的求學精神

生3 :我們要善於向我們身邊的同學學習

師:昨天老師去某同學家家訪,就説了其中一個觀點:要想提高成績,一定要多問。

3,得出結論

師:答案找到沒有

生:因為他在生長。

生2:從簡單的生命進化而來的?

師: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的

生:兩次分別是11和14自然段

師:具體得出結論的過程,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瞭解,老師就不細講了。請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齊讀

生:讀

師:這段話是本文的總寫。老師讀三遍,你聽聽,領悟這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分別重讀“七八歲”“胚胎的規律”“獨立思考”。

生:作者很小的時候就服自己的發現。

生2:作者的發現很了不起

生3 :作者靠獨立思考有了發現,非常的自豪。

二、“發現”的風險

師:讀第二自然段,作者受到了什麼懲罰?是怎麼回事?用自己的話説[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生:(略)

師:事情發生在哪些段落。

生:14-19

師:劉讀

生:讀

師:此處我們要重點學習作者的最後一句話,畫記沒有。

生:畫記了

師:看了作者的經歷以及這句話你有什麼感想?

生: 我想到了愛迪生。他在火車上做實驗,結果着火了,列車長便將他從列車上趕了下來,還給了他一耳光,將他的所有實驗設備摔壞了。

師:還有沒有

[沒有學生回答了,他們課外知識很欠缺。老師補充事例:布魯諾和司馬遷的故事]

板書設計:

16.童年的發現

為什麼總是在夢中飛行?   問夥伴                   1,因為人在長身體

問老師

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觀察自然             2.是由簡單的生命進化來的

獨立思考

(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童年的發現》課堂實錄 篇七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雙臂、天賦、妨礙、豈止、痴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迫害、隨心所欲、運轉自如、釐米、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拓展與延伸】尋找生活中的疑難問題,談一談自己“童年的發現”。

【重、難點突破】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以題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到課文題目,你們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提示:可能會提出“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即發現的過程)”、“結果如何”幾個問題。

好,我們就按上面的幾個問題來自學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在課上交流。

提示: 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2、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問題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交流。

提示: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反覆讀書嘗試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跟大家交流討論。對於涉及到的生物學的知識,可告訴學生以後上中學時會學到,有興趣的同學可課外查閲資料解決;跟理解課文有關的問題,可引導學生深入讀書,展開討論來解決。

3、附課文句子理解舉例:

①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進化論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創立的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説。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我們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強調:“九歲”“完全”“獨立”等詞,這些詞語無不在顯示着“我”這個發現的不同凡響,和對這個發現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讀這句話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作者這種想法不是沒有來由的,因為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作者説“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而後面的句子,恐怕才是作者真正要説的意思,作者的語言不乏幽默,後面也有類似的句子(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説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童年這段故事讓他在自豪之餘,也有着絲絲的憤懣。這種複雜的感情,要反覆地朗讀課文才能體會到。

另外,這樣的開頭,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閲讀期待,製造了懸念,足以激發起讀者的讀書慾望,這是作者寫故事的高明之處。

③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本來,我已經為自己的發現而格外高興了,現在知道這發現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簡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絲毫沒有惡意。

那麼,為什麼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從課文中看,這位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講的又是“人的發育和進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婚姻和性,可能這位老師對這類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講課時是“一本正經板着面孔”。“一本正經板着面孔”,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控制學生不許胡思亂想,事實上也達到了這個目的,“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所以老師認為我“不懷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説,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這句話可以作為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説吧。當然,話裏不乏憤慨的成分。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胚胎髮育的規律”

夢中飛行——產生疑問、請教老師——人的進化———獨立思考、生物課上——得出結論、得到證實——受到“驅逐”和“迫害”

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童年的發現》教學實錄 篇八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我”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卻在後來因此受到懲罰。然後具體敍述“我”發現有關胚胎髮育規律的前後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罰,但“我”從中獲得感悟。本文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並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了孩子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知識的渴求。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胚胎、痴迷、絞盡腦汁”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默讀、想象、概括小標題等方式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

3.通過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繫有關科學家的例子,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一位俄國作家,他的名字叫:費奧多羅夫。板書:費奧多羅夫。指讀。

費奧多羅夫的童年天真爛漫、多姿多彩。在他童年的時候,發生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童年的發現》。

板書:童年的發現。齊讀。

2.看着課題,你最想了解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小結板書: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

二、初讀。學習“我發現了什麼”。

1.打開課文,你會發現這篇文章挺長的,快速標上自然段序號,共19自然段。

2.這麼長的文章怎麼讀好呢?可以採用默讀,也可以輕聲地、快速朗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後,想想:

(1)我發現了什麼?用“——”畫出來。

(2)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我發現的過程?做上記號。

3.交流:

(1)我發現了什麼?(指讀第一句,板書:胚胎髮育的規律。)

讀詞:胚胎。

你知道什麼是胚胎嗎?(指讀註釋)

誰能講得簡單明白些?(其實我們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是從一個小小的胚胎髮育成胎兒的。胎兒在媽媽肚子裏的成長過程就是胚胎髮育的過程。)

(2)課文中有一段話比較具體地描述了我所發現的胚胎髮育的規律,你能找到嗎?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指名讀。這就是我的發現。那年我才九歲,所以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自豪。——帶着這份高興和自豪讀讀我的發現。

(3)關於我發現的胚胎髮育的規律,其實有位叫達爾文的科學家專門進行過研究,還得出了一個觀點,你能找到這句話嗎?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指名讀——齊讀。

我的發現和科學家的發現竟是如此的相似,怪不得我為自己的發現而感到自豪呢!

4.齊讀第一自然段。

5.瞧,我們已經讀懂了“我的發現”是什麼了,這個問號應該可以擦去了吧。

三、再讀。學習“我是怎樣發現的”。

1.那麼我又是怎樣發現的呢?先快速找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我發現的過程?(3-13)

2.認真默讀3-13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非常簡單地説説發現的過程嗎?

(1)自由説——指名説後,隨機板書:夢中飛行   老師    想

(2)我們能把這個發現的過程讀成如“夢中飛行”這樣的幾個詞語嗎?

(3)交流,完成板書:夢中飛行---請教老師-----大膽猜想

(4)誰能看着板書把這個過程連起來説成一句話。

(5)這就是“發現的過程”。這個問號也應該可以擦去了吧。

四、精讀。讀懂“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讀到這兒,一個怎樣的小男孩浮現在了你的腦海裏?請你再次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chéng)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1.請同學們自己輕聲地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像一下這段話所描寫的情景。

2.指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

在夢中我是多麼的——自由、開心、高興、驚奇……

3.帶着這種感受,一起朗讀這段話。

4.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出現在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充滿幻想)

5.齊讀,感受這份奇妙的幻想。

●“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我以為在同學中間只有我一個人具有飛行的天賦(fù),可是,有一天我終於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們也都會在夢中飛騰。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裏飛行,説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説。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麼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qǐ)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lǚ)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1.同桌讀讀我和老師之間的對話,你感受到了什麼?(追問,急切,打破沙鍋問到底,喜歡刨根問底)

2.師生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指名板書: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是一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一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鄉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麼是九個月呢?”我絞(jiǎo)盡腦汁(zhī)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釐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瞭,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1.“渴望”——非常希望弄明白。

2..“痴迷”——哪裏看出他的痴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是呀,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在田野裏抓到一隻青蛙,我就會——

以至於看到猴子,我就會——

3.教師領讀:我就這樣絞盡腦汁地想,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哈!

4.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五、迴文總結。

1.正因為我是一個敢於大膽提問、留心觀察、積極思考、大膽想像的孩子,所以 ——齊讀第一自然段。

2.如果我們也給自己這樣一雙善於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我們也會有新的發現。

3.作者童年的發現有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同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我總是隻在課後感歎:為什麼又白白走了一遭?循規蹈矩、一板一眼——不靈動的課;淺嘗輒止、蜻蜓點水——不深入的課;平均施力,輕描淡寫——不出彩的課,這些頑症總在我的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示。如何克服?“痛定思痛”,暫且先明確以下這一點為努力方向,盡力改正:在目標引領下,務必要有選擇地對精彩語斷進行重錘敲打,充分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言訓練的層次感。

其實,聆聽各位指導老師的點評後,細究文本,《童年的發現》一課還是有許多語言訓練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

如第13自然段關於發現內容的具體描述:“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目標定位只是“瞭解‘我的發現’的具體內容,找到相關句子讀一讀。”因此,教學過程極其簡單。而細讀此段,正如郭老師和周老師所言,抓住“推算”一詞,讓學生具體説説“我是怎樣進行推算的”,不僅能讓學生清楚地瞭解“我”所理解的胚胎髮育的過程,而且一個善於思考、敢於大膽想象的小男孩形象也浮於眼前。然後再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剛才同學們的具體描述都寫於文中和文本中只用“推算”一詞進行高度概括的寫法的不同,習得簡練、準確的語言表達方式。

又如5-11自然段的對話描述,

“夢裏飛行,説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説。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麼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qǐ)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lǚ)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張老師指出這一對話的特點是“我”的三個問題之間互有聯繫,後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因此只要讀好了這段對話,一個“刨根問底”的小男孩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郭老師提及的第3自然段也是值得細細推敲的一個典型語段。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chéng)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借鑑老師們的建議,對此環節作一重新設計:

1.輕聲地讀讀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飛行”意思的詞語畫出來。(學生讀書,邊讀邊畫詞語。)

交流畫了哪些詞語?(輕輕躍起、飛向空中、滑翔、盤旋)讀詞。

2.把這些表示多姿多彩的飛行方式的詞語放入句子中再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交流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指名讀。抓住“輕盈、運轉自如、舒展”等詞讀出飛行時的隨心所欲、自由快樂。

3.老師也來讀讀這段文字,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感受那夢中飛行的無拘無束和興奮驚奇)範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4.不僅“我”會在夢中飛行,我的小夥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畫出這個詞語,説説飛騰是一種怎樣的飛行?小夥伴在夢中飛騰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自由練説——指名説。我的小夥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                。

5.多麼快樂的一羣孩子!讀到這兒,一個怎樣的“我”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充滿幻想)

這一設計可能不夠完善,但我想努力地試着通過讀書、畫詞、想像、朗讀、練説等語言實踐,一層一層地進行語言訓練,讓教學更富有層次感,讓言語習得變得更加厚實、有實效。

文本總有其精彩之處,對此進行重錘敲打,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我們的課堂方能有些亮堂。

《童年的發現》課堂實錄 篇九

教學內容:

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是的一項科學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認識“胚、豈、痴、嬰、窘”5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佈置學生收集一些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佈置學生收集一些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構想:

課前,佈置學生收集一些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主要是指導學生自讀自悟,通過閲讀提示,圍繞重點、難點分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在人長大或變老以後,常常回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趣的是什麼事呢?板書課題,齊讀。

二、按閲讀提示自學課文。

三、投影出示問題,分小組進行討論: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的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説説對“我明白——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

1、“我” 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的規律的?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這個發現,一時敢於提問,二是反覆思考,三是大膽想象。

2、説説對“我明白——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結合作者的故事,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2)結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談談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

五、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1、先自己練習朗讀。

2、再讀給同伴聽。

六、説説自己有趣的發現。

1、分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

2、選擇最有價值的發現,在全班交流。

3、教師提出表揚。

七、你還知道哪些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八、教師總結:

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候會被別人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課時,老師卻希望每個同學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和研究的開始。

作業設計:

1、把自己閲讀課文後的感受寫下來。

2、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進行背誦練習。

板書設計:

17*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 —— 教師解釋 —— 大膽猜想

《童年的發現》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篇十

教學目的要求: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理解發現過程,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理解發現過程,體會句子含義,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準備:收集科學家發明創造遭受磨難的故事;達爾文的進化論知識。

教學方法:問題解答法與自主研讀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師:童年是一首詩,童年是一首歌,童年裏珍藏着每一個人五彩斑斕的夢想,童年裏包藴着每一個人多姿多彩的追求。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自己可歌可頌的精彩故事。都有自己可圈可點的難忘回憶。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童年的發現是——

生:胚胎髮育的規律。

師:本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費奧多羅夫的童年,緊緊圍繞課後的兩個問題:作者是怎樣發現這個規律的?(板書“?”)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板書“?”)深入解讀文本,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含義,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生:自由朗讀3----13節,思考作者是怎樣發現這個規律的?

師:作者是這樣發現這個規律的?

生:他每天晚上都要做夢,夢見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飛翔,於是他就約了幾個和他做同一樣夢的同學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他們,夢裏飛行,説明他們在長身體。之所以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是因為我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侯人還是飛鳥。老師還告訴他們,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老師的話激發了他的想象力,他如痴如醉的觀察,絞盡腦汁的思考,終於想出了胚胎髮育的規律。)

師:能不能抓住要點,用簡潔的話告訴大家?

生:我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問老師後仍沒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觀察思考,發現了胚胎髮育的規律。

師:能用自己的語言,抓住文章的要點簡潔的回答問題,非常不錯。同學們讀書就應該這樣讀:會讀書的人既能把詳細的內容概括化,也能把概括的內容具體化,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讀書方法,今後讀書時,試着用一用,這對提高自己的閲讀能力非常有用。

師:“作者是怎樣發現這個規律的”這個問題弄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老師相機擦去第一個問號)

師:很好,現在請同學們按分好的四人學習小組,合作閲讀3—19節,思考:你從這一部分內容中讀懂了些什麼?發現了些什麼?你可以抓住一個詞語去體會;也可以圍繞一個句子去理解;可以發現標點符號的巧妙用法;還可以發現組段方式的新奇美妙;不管你採用什麼方式去讀書,只要有收穫都可以,明白嗎?

生:明白。(學生合作閲讀,拿筆在書上圈點勾畫,寫自己的讀書收穫,交流讀書收穫,遇到不懂得地方問同學,查資料,存留在課堂上集體解答或老師講解)

師:誰能把你剛才的讀書收穫説出來大家分享?

生:我發現作者描寫自己夢中飛翔這一節非常有趣。我想給大家美美的讀一讀。

師:真能幹,好吧!同學們邊聽邊想,你從中知道了些什麼?

生:聽了同學的朗讀,我認為飛行的感覺真爽,讓人舒心愜意,留念忘返;夢中飛行真是易如反掌,只要你想到哪裏,你就會飛到哪裏,飽覽那裏的無限風光;

生:我感覺到夢中飛行的花樣真是精彩紛呈,可以輕輕躍起,可以着地滑翔,可以長久盤旋,可以雙臂舒展,可以雙腿動彈,那簡直是隨心所欲;

生:我從“雙腳一點,輕輕躍起”這兩個詞彷彿看出他非常輕鬆的離開地面向空中飛去,只有在月球上才會這樣,讓人感覺到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幫助他。這裏的“點”和“躍”字用得特別好,很傳神;

生:我從“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這句話讓我彷彿看到他一會兒上天,一會兒下地,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讓人感到非常自由。這些詞用得精妙絕倫,讓人心曠神怡。

生:我發現這段話是按總分順序來寫的。“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是一個總起句,後面具體寫我夢中怎樣飛行的。

師:體會得真好,收穫真多!把書捧起來,讓我們一起輕聲地把這一節讀一讀吧,別把美夢驚醒了。  生:齊讀第二節。

師:還有什麼發現嗎?

生:我發現課文裏的人物對話非常有趣,我想請我的同桌一起,把這部分內容讀給大家欣賞欣賞。

師:挺有自信,大家歡迎他們!

師:聽後,你們有什麼想説的嗎?

生:我認為她讀得很美,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過我想如果把我們去問老師的語言加進去朗讀,就更完美了。

師:你真不錯!你打算加些什麼內容呢?

生:我想加“尊敬的老師,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着我們,你能不能幫我們解答一下呢?”等問話,請我的好朋友一起再把這部分內容讀給大家欣賞欣賞。

師:創造性的朗讀,很好,這,就是讀書的收穫。掌聲有請!

生:創造性的朗讀。

師:還有什麼要説的嗎?

生:我認為作者是一位渴求知識的人。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他發現自己在夢裏老做飛行之類的夢,於是他就約了幾個和他做同樣夢的同學去請教老師,説明他求知若渴;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善於提問,敢於提問的人。

師:從哪裏知道的?

生:我從當老師的講解讓他們不太理解的時候,他接連提了三個問題: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人怎麼會是鳥呢?人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知道的》

師:真會讀書,還有想説的嗎?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善於探索的人。

師:有自己的見解,説説你的理由。

生:為了弄清楚人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他想得着了迷,抓來一條魚他也要翻來覆去的看個究竟,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什麼;

師:太有才了,讀書就應該這麼讀,從課文裏歸納出來,然後又回到課文裏去。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富有想象力的人。

師:何以見得?

生:因為他從畫地圖聯想到了人的變化過程,並且把每個階段分了時間摺合成月正好是九個月,他是這麼想象的:“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正好九個月”。他的這種奇思妙想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師:非常不錯!還有想説的嗎?

生:我認為他是一個風趣幽默,非常樂觀的人。

師:理由呢?

生:因為在六年級的一節生物課上,當老師的講解與他的發現一樣時,他高興得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當老師把他叫出去站在走廊上時,他還在想幸虧老師沒有容他解釋。。。。。。笑塌房子。他把自己的發現與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等量齊觀,想了一個自我安穩的理由: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都站在教室外了,他還有那樣的想法,説明他樂觀,幽默。

師:分析得不錯,第二個問題——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知道了嗎?

生:知道了!(老師相機擦去第二個問號)

師:誰能把這個問題總結起來説一説?

生:我認為作者是一位渴求知識,敢於提問,非常善於探索,很富有想象力的人。

生:我認為作者不僅是一位渴求知識,敢於提問,善於探索的人,而且是一位很富有想象力,風趣幽默,樂觀向上的人。

生:我認為課文最後一句話非常有意思。我想請同學們跟着我一起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生:齊讀句子“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師:老師也認為這是課文裏的點睛之句,需要我們好好地體會體會它的意思。

師:理解句子的方法很多,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你打算用哪種方法來理解?

生:我想採用“先理解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再疏通句子的意思”這種方法理解句意。

師:很好,重點詞語突破法。你怎麼理解的?

生:我覺得這個句子中“驅逐”和“迫害”兩個詞語比較難理解,我在預習時查閲了詞典,“驅逐”的意思是:趕走。“迫害”的意思是:壓迫使受害。因此,這個句子我的理解是: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候還會受到被趕走和被壓迫甚至犧牲生命的危險。

師:可以這麼理解,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我採用的是“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師:不錯,聯繫內容理解法。怎麼講?

生: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通過翻來覆去的觀察,絞盡腦汁的思考,發現了胚胎髮育的規律,結果當我暗自竊喜時卻被老師誤認為不懷好意,我被趕出了教室,站在了走廊上。

師:挺好的,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我採用的是舉個例子的方法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師:可以,實例理解法,你準備舉哪個例子呢?

生:我舉的是哥白尼的例子。16世紀,波蘭傑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根據30年的天文觀察和推算,認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在每時每刻地環繞太陽運轉。但那時歐洲的封建教會不支持這樣的觀點,誰提出這個觀點,就會遭到教會審判異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臨死前,才把自己關於“太陽中心説”的著作發表。)

生:我也想到了這樣一個例子。意大利的科學家布魯諾,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説。他指出宇宙中有許許多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系,而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由於熱情傳播這一新天文學説,他被教會推到審判異端的宗教法庭,在監禁7年後被活活燒死。

生:我也收集了這方面的資料:伽利略也有這樣的遭遇。17世紀,意大利的天文學家伽利略,非常贊同哥白尼的觀點,他尋找方法,給這種觀點以科學的證實。但是他還是遭到了教會的譴責。宗教法庭把他傳去,不斷地審訊他,折磨他,讓他跪下宣誓放棄自己的觀點。但是當伽利略站起來後,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後來,伽利略被監禁在家中,不許外出。)

師:這就是“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遇到的驅逐和迫害。

師:哦!你還想補充嗎?請説吧!

生:我認為這個句子有一語雙關的作用:一方面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中的某些真實情況,像哥白尼等科學家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另一方面是我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説誰讓我有這樣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

生:這句話也説明我對老師的做法有點不滿

生:這句話是説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風險,但是我們要敢於冒風險,勇於面對各種風險。

師:同學們的理解都非常到位,方法也特別值得好。讓我們帶着對發明發現者的無比崇敬愛戴之情齊讀這句話吧!

生:學生齊讀句子

師:是呀,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候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令自己非常痛苦的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去發現,每個人都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發現。你能把你童年發現的快樂講出來讓我們一起分享嗎?

生:我發現要下雨了,天氣很悶熱時,魚兒都要爭先恐後的浮到水面上來吸氣。

師:觀察中的發現。

生:有一次,我在小區的花壇邊玩耍,偶然中發現了一隻蚯蚓,我用瓦片把蚯蚓斷成了兩節,我細細的觀察被我弄斷的蚯蚓,發現它的一頭又長出了一點紅紅的東西,我發現蚯蚓的再生能力真強。

師:玩耍中的發現。

生:我發現了炎熱的夏天對着太陽往空中噴一口水,會出現小小的彩虹;

生:我發現了寫好作文的祕訣是多讀,多看,多練筆;師:寫作中的發現。

生:我發現第二單元的課文內容都是寫的關於童年的事情。

師:讀書中的發現。

生:我發現這篇課文的第一節有開門見山,點明題目的作用。

......

師:同學們透亮的雙眼真會發現,這些就是你們創造、研究的開始,孩子們行動起來!駕着童年的發現這艘充滿創想的航船認真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將來造福社會,造福人類吧!

師: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

開心練習。

一、句子加工廠。

1.我們的童年難道不是一首充滿幸福和歡樂的歌嗎?

改成陳述句:

2.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改成“被”字句:

3.老師對同學們説:“夢裏飛行,説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

改成轉述句:

4.同學們聽説我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

改成肯定句:—————————————————。

5.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

用“只要……就……”造句———————————。

二、根據課文內容,判斷對錯,對的畫“√”,錯的畫“×”。

1.“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

2.“我”的發現始起於一本科幻書。(     )

3.按照達爾文的觀點,母腹中胎兒再現了人的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     )

4.老師在上生物課時,講人的起源問題,逗得“我”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

5.“我”被轟出教室,“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我理由,世界上的重大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

6.作者的發現,是從實驗中得到的。(       )

三、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把序號寫在括號裏。

( )牛頓見了,覺得很奇怪,他想:“這個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呢?”

( )“那一定是因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語地説:“可是為什麼蘋果只向地上落下,而沒有向天上飛去呢?也不向左或右邊拋開呢?”

( )牛頓是世界上有名的發明家。

( )牛頓發現了這個問題,便專心研究。後來,終於發現了蘋果向下落的祕密是因為地球有引力。

( )一天傍晚,他坐在蘋果樹下,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落在他的身邊。

四、點擊課文。

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1.“驅逐”是指             ;

“迫害”是指                       。

2.破折號的作用是                   。

3.請舉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

十、練筆新時空。

童年是人生記憶中最完美的一頁,其間發生了許多有趣的、好笑的事。小朋友,你在童年時是否也有什麼發現呢?拿起你的筆寫一寫吧。

—————————————————————————————————————————————————————————————————————————

板書設計:童年的發現

胚 胎 發 育 的 規 律

?         ?

觀察       思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k9q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