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鄧稼先》閲讀答案【多篇】

《鄧稼先》閲讀答案【多篇】

《鄧稼先》閲讀答案【多篇】

《鄧稼先》閲讀答案 篇一

《鄧稼先》

鄧稼先簡介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國小,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祕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後方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着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説"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徵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説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薰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衞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中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衞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係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祕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採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着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繫於一髮的危險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 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裏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裏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牀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説:"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週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楊振寧簡介

本文作者楊振寧,在中國是一位家喻户曉的人物,他是物理學家,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獎,以後又多次獲科學技術獎。

楊振寧為中國為世界的學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表彰楊振寧教授在理論物理研究中的傑出貢獻,中國有關方面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申請,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於1975年11月26日發現的,國際正式編號為342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楊振寧星",已獲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正式批准,這是一項崇高的榮譽。"楊振寧星"將在浩瀚的宇宙中永遠閃爍。

本文不同於一般的人物傳記,更不同於一般寫人的記敍文,而是以中華幾千年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來民族情結,50年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沒有系統介紹鄧稼先的事蹟,文中還插入了古文、詩歌、電報等內容,但主題是集中的:中華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他這類傑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篇文章分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背景上推出鄧稼先。

第二部分,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

第三部分,在同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對比中來寫鄧稼先。

第四部分,作者寫自己得到消息,中國的原子彈工程沒有任何外國人蔘加,是自力更生搞出來的,因而感情受到極大震盪,一時熱淚滿眶。

第五部分,先描繪鄧稼先工作地點的荒涼,揣測鄧稼先在這樣的環境中率領部下奮鬥犧牲的時候是什麼心情;接着指出鄧稼先從事這項工作需要物理直覺、教學見地、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鄧稼先肩負重任,在關鍵方案上簽字時手有沒有抖。接着寫鄧稼先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在層出不窮的問題前,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氣概。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寫給鄧稼先夫人的電報書信中的幾段話。這些話是對鄧稼先的總評價也是對全文的總結。

學習本文首先通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思路,瞭解文章結構,理解文章內容。

一、字

給下列漢字注音

鞠( ) 瘁( )勛( ) 氫( )

聘( ) 垠( )縈( ) 摯( )

殷( ) 凜( )鋌( ) 撐( )

二、詞

1、解釋詞語

宰割:比喻侵略、壓迫、剝削。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小心謹慎貢獻全部精力,到死為止。

2、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自己不會寫的或者比較生疏的,把它們記下來,作為自己日常積累的一部分。

三、學習本文內容

1、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麼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説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2、為什麼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着寫?

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着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3、"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試闡釋這兩句話。

"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指鄧稼先與鋒芒畢露的奧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優秀的部分,並變成了自己的氣質品格。"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是指"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文革"中能説服兩派羣眾組織,能説服工宣隊、軍宣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領導、團結廣大人民一起前進,鄧稼先就是把這些奉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因此他是理想黨員。

4、"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試説説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所以作者説,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人生,還會這麼走。這兩句話總寫出了鄧稼先的偉大之處。

5、全文六個部分之間有什麼聯繫?

第一部分可以説是全文的"小引",等於是個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説是全文的總結。第二部分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第三部分可以説是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它是以同奧本海默對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現了鄧稼先的旗幟、品格和奉獻精神。第四部分從另一角度,寫出了鄧稼先貢獻之大。這一部分也可以説是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則是重點寫出了鄧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國男兒歌》中的"男兒"一類的人物。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

6、為什麼作者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蹟和巨大貢獻沒有作詳細介紹?

按理説,鄧稼先是"兩彈"元勛,文章應百重點放在敍述鄧稼先對研製"兩彈"的巨大貢獻上。現在這樣寫,原因在於:第一,作者是大科學家,科學家寫科學家,着眼於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氣質、品格、價值觀、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具體細節的描寫上,第二,作者與鄧稼先有着50年的友誼,寫這篇介紹鄧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對老朋友的不盡的思念;同時,寫鄧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滲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與鄧稼先相同的東西。因此,這篇文章常常從作者自己與鄧稼先的交往這個角度寫,這樣勢必就不會着力介紹事件的具體細節。第三,作者與鄧稼先雖然有50年的友誼,但分隔大洋兩岸二十餘年,對鄧稼先工作的具體情況不可能很瞭解,掌握材料不會很多。加上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鋪開來寫。因此,像現在這樣寫,揚長避短,是很高明的。

四、問題探索。

1、學完本文後,同學們覺得鄧稼先有哪些打動自己的地方,請把它寫出來,與其它同學們交流。

會考解析

閲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各是兩國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為人卻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説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哥廷根鎮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説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上講台拿起粉筆説:"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我認識奧本海默時他已四十多歲了,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斷別人的報告使演講者難堪的事仍然時有發生。不過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少。

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民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我想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領導各階層許許多多工作者,為中華民族作了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1、(1)給紅色字注音

哥廷根( ) 婦孺皆知( ) 難堪( )

(2)結合句意解釋詞語

截然不同:

鋒芒畢露:

2、這是一篇關於鄧稼先的人物傳記,然而作者卻用了大量筆墨寫奧本海默,其用意何在?

————————————————————————————————

3、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鄧稼先具有怎麼樣的性格特徵?

————————————————————————————————————————

4、這段文字的結構關係是( )

A總--分 B總--分--總 C分--總

5、鄧稼先能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其根本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

{考點}:閲讀的綜合能力

[分析]:1、答案:

(1) tíng rú kān

(2)界限分明,像割斷一樣;指人的才幹、鋭氣全部顯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氣,好表現自己

2、答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着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

3、答案:忠厚朴實真誠坦白,從不驕傲,心胸開闊。

4、答案:B

5、答案:選文最後一句話,就略作改動。

《鄧稼先》閲讀答案 篇二

課 時 計 劃

備課時間:( )周星期( )

教出時間:(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總第(  )課時

計劃  課時

第  課時

課題:                  鄧稼先

教學目標 :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詞,並理解兩個古詩文小段。

2.體會課文語言乎實、感情真摯的特點。

3.能夠靈活運用速讀、默讀、朗讀等閲讀方式閲讀課文。

4.深切體會鄧稼先的人品風貌,並學習他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的崇高情懷。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方法:引導     討論        理解

教學資料:網絡下載有關鄧稼先的資料打印成材料發給學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課文背景 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

一、背景説明。

1.關於“兩彈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衞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衞星。

2.關於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3.關於楊振寧

1922年9月22日出生於安徽合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因與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湧現出來的一代傑出物理學家中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

二、解釋下列詞語,並給加點字注音。

鄧稼jià先 元勛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盡瘁cuì 選聘pìn

無垠yíng 殷紅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讚美,使人感動的流淚。形容事蹟英勇悲壯,非常感人。歌:歌頌,讚歎;泣:流淚。

元勛:立大功的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兢兢業業,不辭辛勞,直到死了為止。形容辛勤地貢獻自己的一切。鞠躬:彎着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瘁:辛勞。已:止。

當之無愧: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沒有愧色。當:承當,承受;無愧:不慚愧。

家喻户曉: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瞭解;曉:知道。

截然不同:斷然不一樣,形容毫無共同之處。截然:分明地,顯然地。

馬革裹屍:用馬皮包裹屍體。指英勇作戰,死於沙場。

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層:重迭,重複;窮:窮盡。

三、總體內容把握。

本文共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設有小標題。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過列舉 1898年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情況,讓讀者管窺百年中國的屈辱歷史。然而~個世紀後,中國人站起來了,就在這新中國剛剛誕生的早晨,新中國帶着從黑夜走出的迷們,披着朝陽的霞光,迎來了從海外歸來的一位對祖**親有拳拳之心的兒子——鄧稼先。

第二部分,簡述鄧稼先的生平。寫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特別是對中國核武器設計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第三部分,寫了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的比較,以凸現鄧稼先的人品。奧本海默是一位出類拔草、鋒芒畢露,在美國家喻户曉的原子彈工程領導人。鄧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羣、忠厚朴實,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説,鄧稼先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最有奉獻精神的兒子。

第四部分,通過寫鄧稼先的誠懇周到及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所創造出來的成就,激起了作者複雜的情感,作者為民族而自豪,為稼先而驕傲。

第五部分,高度讚揚了鄧稼先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堅定、執著與勇敢。通過回顧學生時代課本中的《弔古戰場文》,描繪了沙漠戈壁的荒涼與悽惋,同時也指出了從事這項偉大工作需具備超凡的直覺判斷、嚴謹的邏輯思維、果敢的膽識、堅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令常人難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險。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給鄧稼先的讚歌和輓歌,同時也是〔〕一首唱給祖國的頌歌和戀歌。

四、作業 :

完成課後題1

《鄧稼先》閲讀答案 篇三

教學目的:

1.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讚美鄧稼先的語句,探究在記敍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3. 體會課文語言平實、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重點:

1.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記敍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教學難點:

1. 理解兩個古詩文小段。

2 體會課文語言平實、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經歷着偉大而深刻的變遷。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是一般人無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卻不為人所知。這些鮮為人知的傑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偉大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就是這樣一位高尚的,偉大的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回憶性散文《鄧稼先》。

(一)、背景説明

1.關於“兩彈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衞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衞星。

2.關於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二)、解釋詞語,並注音:

鄧稼jià先 元勛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盡瘁cuì 選聘pìn 無垠yíng 殷紅yān

詞:見課文。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結構, 説出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討論交流。

3. 教師評議學生髮言,歸納討論意見:

三、分析理解

1、文章的結構形式有何特點?提示:由一個引子和冠以小標題的三部分主體內容共同組成。

2、課文主要表現了鄧稼先什麼精神?

提示:(1)對祖國、對民族鞠躬盡瘁,無私奉獻。

(2)幹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犧牲、不求名利、甘當無名英雄。

(3)為人真誠謙虛、樸實坦誠。

(4)搞科研有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定的意志和堅強的信念。

3、文中多處寫到核武器研製的艱苦環境,有什麼作用?

提示:文章突出環境的艱苦,更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崇高精神。

本文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熱情讚美鄧稼先為國家=民族建立的功勛,表達了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

四、作業:

思考課後第一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明確本節課教學要點

二、整體感知:

1.從文中找出直接讚美鄧稼先的語句,圈出其中的關鍵語句。

(瀏覽課文,找語句,圈出詞語。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找出的語句。)

第一部分最後一小節;

第二部分最後兩小節;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節;

三、研讀欣賞:

1.以第三部分為範例,探究在記敍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a.以上語句或語段,大多運用議論、抒情表達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達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現在,我們通過第三部分的探究來認識這一點。]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兩小節中的關鍵詞語,説明這些詞語各自概括了這一部分的那些內容,説一説這樣表達思想感情有什麼好處。

b .四人合作小組討論2—3分鐘,然後組織全班討論交流。

c. 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評議、肯定: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概括並讚美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樸實”。 “奉獻精神”,“理想黨員”——概括並讚美鄧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沒有私心”。 品格使人們絕對相信他:説服兩派繼續工作,製成氫彈;説服工宣隊、軍宣隊隊員。

2.默讀第一部分,説説本段的作用?

3.默讀第三部分,分析鄧稼先的精神,並説説他的性格特點。

四、拓展延伸:

1.學生自主選擇其他部分,探究在記敍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在徵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着重研究兩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2. 全班討論:你認為鄧稼先的那些品質值得我們終身學習?

3. 敍述你收集的鄧稼先的故事,加上簡要評論,表達你對他的情感。

五、總結課文:

(一)、深刻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二)寫作特色:

1、樸實無華、平白流暢的語言風格,結合長短變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藴含了深厚的情感,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2、作者採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六個部分各有各的重點,同時又連成一個整體。

《鄧稼先》閲讀答案 篇四

 【教學創意】

 此課的教學創意是:發現閲讀。

 發現閲讀,就是在閲讀過程中,發現課文中自己認為很精妙貼切的美點,然後用自己的話按照一定的表達句式把它表達出來的一種閲讀方法。它要求學生在較為充分的預習和閲讀課文的基礎上,用審美的眼光閲讀審視課文,從中提取精美的詞、句、段、修辭等內容,然後用“我發現……用得好(精美、貼切、美妙等),它好在(精美、美妙在於,寫出了)……”的句式品評出這些內容的精妙之處,以達到深刻領會課文的閲讀目的。

對學生進行發現閲讀訓練,既突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以教師的指導、點撥為輔,雙邊活動熱烈。同時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探索態度,體驗發現的樂趣,培養創新精神。它要求教師全面佔有材料,精心備課,指導、點撥要有步驟,有層次,力爭達到少而精。“發現閲讀”教學方式一般適用於課文內容較為淺顯、文質優美、情感豐富的一類課文的教學。

【平台展示】

下面請看根據此創意而設計的《鄧稼先》的主要教學過程 。

1.教師:請同學們快速閲讀課文,先把你認為比較精美的詞語用小圓圈標示出來,然後按照“我發現……詞語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組織好語言,準備精彩發言。

同學們閲讀課文,然後發言討論,教師補充完善,歸納出下列詞語的妙處:

任人宰割:我發現“任人宰割”這個成語用得好,它好在寫出了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時代中國遭受列強的侵略、壓迫而不圖反抗的現狀,讀來讓人悲痛、傷心,更為當時中國的處境擔憂。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發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成語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當凝練的語言,對鄧稼先兢兢業業、不辭辛勞,為中國的核武器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光輝一生作了概括性總結,讓我們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2.教師:請同學們運用跳讀的方式再次快速閲讀課文,先用波浪線把你認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標示出來,然後按照“我發現……句子或段落寫得美妙,它的美妙在於……”的句式組織語言,準備再次閃亮登場發言。歸納學生髮言:

①我發現“對這一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於這句話在本部分的末尾,顯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鄧稼先這位科學家放在中國一個世紀的歷史背景上,運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鄧稼先的特寫鏡頭推到讀者面前,形象地表明瞭對“中國人站起來了”這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影響最深遠的巨大轉變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就是鄧稼先,指明瞭核心人物,突出了寫作的中心,開啟下文。

②我發現“事後我追想自己為什麼會有那樣大的感情動盪,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一句寫得美妙。它的美妙在於這一句作者運用兩個表選擇關係的設問句,充分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引起的感情震盪,它含蓄地告訴讀者,作者既為中華民族感到自豪,更為稼先領導國內學者和技術人員獨立地設計出中國的原子彈而感到驕傲,語言簡練,藴含豐富。

③我發現“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這兩段寫得美妙,它的美妙在於這兩句話分兩段陳述,起突出、強調作用,高度讚揚了鄧稼先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境界。讀完這兩句,不由得使人在內心深處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④我發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自己走過的路。這是他的性格和品質。能這樣估價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們應為稼先慶幸”這一段寫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於這一段話作者直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對鄧稼先進行高度的評價。鄧稼先把獻身祖國的國防事業作為自己終身的奮鬥目標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從來沒有彷徨、沒有矛盾過,至死不渝,無怨無悔,他執著追求、竭力奮鬥的輝煌的一生將在歷史長河中成為永恆,永不磨滅。這樣的人不多,“我們應為稼先慶幸”,他是我們永恆的驕傲。

3.教師:同學們肯定還有許多發現,諸如在修辭手法上、標點符號上、結構安排上、描寫方法上等,請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語言陳述出來。

學生髮現文中的對比、排比等修辭方法和細節描寫等,並爭先發言。教師總結歸納出下列內容:

①本文在語言運用上頗具特色。排比的運用,節奏感鮮明,增強了語言氣勢;對比的運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長短句的結合,又使文氣活躍,抒情味濃厚,感染力強。

②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採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並列的結構,將鄧稼先的生平事蹟和傑出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讀來令人仰止。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用的是發現閲讀法,它也是一種科學的閲讀方法,是寫讀書筆記的一種模式。閲讀散文、小説等形象性的文學作品會經常用到它,它能讓我們體驗到閲讀發現的樂趣,培養我們的閲讀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望同學們在今後的閲讀中多加實踐。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標籤: 鄧稼先 多篇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oqwk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