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範本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範本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範本

隨着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傳統的觀光旅遊已經難以滿足旅遊者多樣化的旅遊需求。公益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形式,將公益事業和旅遊產業有機結合起來,具有奉獻愛心和休閒放鬆的雙重屬性,越來越受到旅遊者的青睞,因此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於一些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1

第一章 總論

一、項目名稱:___文化小鎮項目

二、承辦單位概況

1、承辦單位:___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2、承辦單位基本情況

___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__年12月01日,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元,主要經營範圍:項目投資諮詢;

旅遊管理;

文化學術交流;

會務及展覽服務;

酒店管理;

餐飲、住宿、娛樂等。公司地址:___市溮河區十三裏橋鄉八家畈黃灣村信應公路東側。

公司始終堅持用户至上,堅持用自己的服務去打動客户,堅持“誠信為本,客户至上”的宗旨,本着“品質為本,精益求精”的經營銷售理念,力求給客户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的同時,也使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期待與各位業界新老客户攜手共進,共創輝煌。

三、建設地點:___市溮河區十三裏橋鄉,一期規劃佔地面積3700畝。

四、建設內容與建設規模

項目建設規模及建設內容為三大板塊。

第一大板塊:___文化產業園區,佔地1700畝,包括:1、根親文化園佔地400畝,主要建築物有根親博物館、華夏根親壇、姓氏紀念館等,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

2、民俗名人文化園佔地100畝,主要建築物有名人塑像、名人紀念館(二層)、茶社等,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

3、萬國植物博覽園佔地500畝,栽植各類植物50000株;

4、騎獵園佔地300畝;

5、水上樂園佔地400畝,主要是安置水上樂園設施。

第二大板塊:休閒商業區,佔地1200畝,包括:1、餐飲文化園佔地200畝,主要建築以仿古式和現代建築相結合等,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

2、漫步風情街佔地90畝,主要建築物以二至三層建築為核心,建設步行街,以商店、古玩店、餐飲為主,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

3、歷史文化長廊佔地100畝,主要建築以壁畫形式展現古文化、傳説文化及近代文化等獨特的民俗風情等,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

4、休閒度假村、民宿酒店佔地300畝,單體以二層建築為主,設游泳池、商店、古玩店、餐飲店等,建築面積100000平方米。

第三大板塊:養生、養老公寓區、旅遊度假酒店、民宿佔地1310畝,主要包括:1、港灣社區佔地400畝,建築物以2+1層為主,建築面積150000平方米,入住人員以建設區原有住户為主;

2、醫療康復中心佔地200畝,主要建築物有醫技門診樓(三層)、住院部(三層)、康復綜合樓(三層)等,建築面積68600平方米;

3、養老社區佔地200畝,主要建築物有老年公寓樓(三層)、綜合樓(三層)、醫療保健中心(三層)、娛樂中心(三層)、餐廳等,建築面積58000平方米;

旅遊度假公寓510畝。

五、建設年限:5年,其中建設期3年,完善期2年。

六、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本項目一期計劃投資200018.0萬元,其中,工程費用179466.0萬元,其他費用6756.0萬元,預備費930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4496.0萬元。

項目所需資金全部由項目單位自籌解決。

七、結論和建議

1、結論

1)該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及地方的有關政策,對於提高___文化小鎮整體功能,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起着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該項目建設是必要的。

2)該區域環境優美,是人們旅遊、休閒居住的絕佳場所,該項目的建設可以有效提升___市溮河區景區品位和改善遊樂條件,為___文化小鎮景區發展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本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比較好,項目所需的各項建設條件均己具備,本工程可以順利實施和達到預期投資建設目標,應積極開展實施。

經以上分析論證,該項目選址得當,規模合理,規劃科學,建設方案可行,建設條件具備,資金來源可靠,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因此,項目建設具有必要性,技術上具有可行性,經濟上具有合理性,同時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建議

1)與本工程相關的工程設施的建設應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以保證本工程建設後的正常運行。

2)建議大力推廣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做到功能適用、流程科學、經濟合理。

3)要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精心組織,科學施工,規範管理,加快進度,力爭建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社會滿意的工程。

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一、項目的背景

(一)項目區概況

1、___項目坐落於___市溮河區十三裏橋鄉,溮河區在2016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區,___風景名勝區雞公山、南灣湖都在溮河區,溮河區也定位為生態旅遊功能區。

2、十三裏橋鄉是溮河區重點旅遊鄉鎮,市、區、鄉三級政府旨在十三裏橋鄉打造幸福健康小鎮,落實城鄉一體化大概念,把城市建在山水間,作為___旅遊名片。

3、十三裏橋鄉支柱產業有1)花卉苗木基地;

2)生態旅遊景點;

3)高效觀光農業:萬畝草莓種植和5000畝黃金甲魚養殖為重點項目;

4)特小鎮生態旅遊。

(二)項目建設背景

1、特色小鎮的內涵、特徵與發展理念

特色小鎮並不是一個行政意義上的城鎮,而是一個大城市內部或周邊的,在空間上相對獨立發展的,具有特色產業導向、景觀旅遊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項目集合體。特色小鎮既可以是大都市周邊的小城鎮,又可以是較大的村莊,還可以是城市內部相對獨立的區塊和街區,其中部分服務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

特色小鎮的核心是特色產業,一般是新興產業,如私募基金、互聯網金融、創意設計、大數據和雲計算、健康服務業,或其他智力密集型產業。特色小鎮也是一個宜居宜業的大社區,既有現代化的辦公環境,又有宜人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的人性化交流空間和高品質的公共服務設施。

特色小鎮建設將秉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將佔地面積控制在1~3km的範圍內,打造一個高度產城融合的空間,並體現其特有的地域文化。

同時,特色小鎮建設要達到AAA級以上景區標準,休閒旅遊類小鎮須以AAAAA級景區標準作為建設硬指標。總之,特色小鎮是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藴和生態稟賦,“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打造特色休閒小鎮,首先是要文化找“魂”,找到特色小鎮的特色,要文化特色、主題特色。找到文化之“魂”後將其梳理轉化為體驗產品,轉化成可互動的模式,結合進行遊憩方式的獨特設計與特色小鎮效益優化,並運用互聯網+思維,達到特色小鎮設計提升的最優化。應遵循六大理念:景觀主題化、景觀遊樂化、景觀生態化、景觀情境化、景觀本土化與景觀動感化。

2、旅遊扶貧開發的重要意義

(1)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深化旅遊體制改革

在貧困地區發展旅遊業,不僅要講求旅遊業本身的效益,而且還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旅遊業的帶動功能,使更多的地區、更廣的人民羣眾脱貧致富。因此,為配合旅遊業的發展,要對當地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如圍繞景區旅遊的客觀需要發展以種植、養殖為主的農業,以茶園、藥材園等為主的觀賞性農業。而且,由於資金、人才不足等原因,貧困地區發展旅遊,一般起步水平較低,農民自發辦的.家庭旅遊、餐館、購物攤點,難於上檔次、形不成規模,適應不了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需求。

旅遊扶貧要有所突破,必須深化體制改革,引導農民由分散的個體經營向規模經營轉變,建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旅遊集團公司或選擇有經濟規模的企業來經營貧困地區的旅遊業。

(2)利於貧困地區脱貧

在我國,貧困地區面積很大,且這些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和社會發展緩慢,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但是這些地區也有自己的優勢,即旅資源豐富,發展旅遊業的自然環境條件較好,非常適合發展旅遊。在以往的扶貧活動中,因多侷限於救濟性扶貧的形式,扶貧效果很差。後來也曾嘗試過交通扶貧、教育扶貧的形式,但短時間內難以見效。另外,還採取過工程項

項目扶貧,對口扶貧(針對貧困户)等形式,儘管都收到一些成效,但脱貧不徹底,甚至脱貧後又返貧。而旅遊扶貧具有目標明確、項目清晰、脱貧見效快、受益面廣、受益期長的特點,可以説是對扶貧措施是一個最有效的補充。

(3)利於地域經濟結構優化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旅遊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且今後仍將大力發展。旅遊扶貧開發實際上是通過在貧困地區發展旅遊業的形式,達到脱貧致富的目的,這與我國大力發展旅遊、大力發展地區經濟的要求是相符的。另外,隨着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地域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將成為必然,尤其是那些地區經濟嚴重封閉,經濟發展水平很低的地區更是如此。那種靠粗放式經營對資源掠奪性、破壞性利用,以自給自足為主的地區經濟發展道路越來越行不通。因此,在有條件的貧困地區發展旅遊,本質上符合我國地域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的客觀要求,是貧困地區經濟開發形式轉型的新探索。

3、鄉村旅遊發展迅速

鄉村旅遊是以旅遊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遊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旅遊形式。隨着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近幾年圍繞鄉村旅遊提出很多原創新概念和新理論,如:遊居、野行、居遊、詩意棲居、第二居所、輕建設、場景時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論的提出使鄉村旅遊內容豐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緩解了鄉村旅遊同質化日益嚴重的問題。

讓“美麗鄉村”建設附加上有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把文化融合進來,把城市周邊遊融合進來,把生態農業融合進來,讓農民、新村民、遊客共建共享與共榮,把真正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核心優勢挖掘、展示出來,推廣宣傳出去,形成鄉村旅遊的良性發展循環。

目前,鄉村旅遊作為旅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成為了旅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在國家、省市高度重視、積極鼓勵和大力扶持下,鄉村旅遊得到了快速發展。

4、民俗旅遊。

民俗旅遊是指人們離開常住地,到異地去體驗當地民俗的文化旅程。民俗文化作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晶,藴含着極其豐富的社會內容,由於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遊資源開發的靈魂,具有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因而,從某種意思上來講,民俗旅遊屬於高層次的旅遊。

目前,民俗旅遊作為旅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成為了旅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在國家、省市高度重視、積極鼓勵和大力扶持下,民俗旅遊得到了快速發展。

(三)PPP模式建設特色小鎮

PPP模式建設特色小鎮是我國城鎮化的一種重要形式,具有以下優勢:1、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產生補短板、調結構效應。當前,我國以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空間有限,推動以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特色小鎮建設,在建設形態上不搞“大而廣”,堅持“一鎮一風格”,從而以較少的財政資金撬動龐大的社會資金。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推動經濟新舊動力切換,既可以達到穩增長的目的,促進投資與消費並舉,也可以起到補短板、調結構,助推經濟去槓桿的獨特效應。2、發揮要素集聚和擴散作用,降低和分散投資風險。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一是創新,二是公共產品和服務,PPP模式是兩者的混合動力。政府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引進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對投資、建設過程中相關責任邊界進行明確劃分,基於當前PPP模式的推廣與成熟,社會資本可以自身先進的技術和靈活的管理經驗,通過集約、節約、綠色的發展模式,提高特色小鎮建設的效率和效益,扭轉各類資源過度向行政等級高的城市中心區集中的局面,從而提高小鎮的凝集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區域經濟發展。3、擴大社會資本的投資領域。在經濟新常態下,民間投資增速減速明顯,社會資本通過投資特色小鎮,除了可以獲得直接的經濟利益,還可獲得其他衍生利益。例如參與特色小鎮的商業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日常經營和管理,獲得較為合理的經營性收入。

PPP模式建設特色小鎮的具體路徑:1、打造“產、城、人、文”一體化的運營平台。特色小鎮不同於以往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鄉鎮建設,也不是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旅遊區等功能的簡單疊加。在保留區域自然稟賦、特定人文底藴等作為項目的標的基礎上,聯合規劃設計、通過對不同專業機構的導入,以締約形式破除原有模式的各種利益壁壘,形成“產、城、人、文”一體化的運營平台。2、構建靈活的體制機制,培育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在產業謀劃與定位上突出自己的比較優勢,打造一種“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小而特、小而強”,或是旅遊業,或是養老產業,或是手工藝產業等產業生態圈,實現城鎮化與服務“三農”的產業化融合。

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對___旅遊發展有重要意義

___旅遊在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進程中,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有一系列強有力的旅遊品牌來支撐旅遊產品線的完善與發展。___文化小鎮的定位,在於提供集吃、住、行、遊、購、娛、泡浴、度假、養生、尋根、商往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於___市旅遊結構和旅遊品質的完善與提升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

2、是拉動___旅遊業飛速發展的一重要新生力

___旅遊業的發展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同時面臨着不少困難和嚴峻挑戰。一方面,___旅遊資源、旅遊項目開發深度不夠,很多景點開發處於粗放狀態,旅遊景點面臨老化,新景點開發不夠,知名度不高,競爭力不強,市場化、專業化水平低、對高端市場過分依賴,旅遊管理經營人才缺乏,旅遊產業鏈短、綜合效益不高等問題;

另一方面,周邊城市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既與___旅遊形成優勢互補,又對___旅遊形成巨大的衝擊和嚴峻的挑戰。___必須發揚自身旅遊資源的特色,另闢蹊徑,突破負面的遮蔽影響。

優美的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___文化小鎮完全可以建設一個集客屬交流、朝拜、休閒、娛樂、度假觀光為一體的旅遊服務設施,以亮麗的景觀,高檔次的服務,淳樸的鄉情來吸引眾多的遊客。可以彌補___大型旅遊勝地的的欠缺,提高旅遊資源質量。

3、是弘揚客家文化的一面亮麗旗幟

由於歷史的原因,客家人播衍於世界各地,所謂"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為有助於鄉誼的溝通、鄉親的互助,特別是客家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從20世紀起,不少客屬有識之士就積極探索和實踐以適應於這種要求和目的的載體,所以,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各種血緣、地緣、族緣和業緣的客屬社團和組織。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緣起於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總會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20世紀基本上每兩年舉行一屆,21世紀以來每年舉辦一屆,已在亞、美、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了28屆,規模逐漸擴大,由單純的懇親聯誼,發展為融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於一體的活動載體。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以"弘揚客家精神,增進海內外客家人的團結,促進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為最基本的指導思想。目前,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已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播中華文化、聯絡客屬鄉誼的知名盛會,是海內外客屬鄉親聯絡鄉誼和進行跨國跨地區交往的重要載體,也是各國各地區客家人開展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4、項目區自然環境及發展的必然結果

___被譽為山水茶都,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這裏交融,形成了___獨特的人文環境。___是全國唯一連續八年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最美城市等頭銜。

2015年6月5日,涉及鄂豫皖三省、___市全境,規劃區域總面積達10.86萬平方公里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正式獲批實施。___作為此次規劃的核心區域和明確支持發展的重點區。2016年9月6日,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與河南省副省長王鐵分別代表農業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同支持國家級___茶葉市場建設合作備忘錄》。

___近年來經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國民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然而,對比研究發現,在___,除了毛尖、華英鴨等產品以外,在地方品類辨識度、旅遊項目開發等地標性名片建設,尚無全國乃至全球都能有着廣泛認知度和辨識度的帶有___特質的符號級別作品。___,需要一個經典的作品!成為帶有___特質的符號,在全國以及全球成為品類需求的首選目的地。___文化小鎮項目,對於提升___旅遊形象、完善旅遊結構、優化旅遊品質等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本項目屬於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因此,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中第一類“鼓勵類”,三十四、旅遊業3(3、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及旅遊信息服務)的範疇;

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

2、項目建設符合《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即2017年中央1號文)的要求

《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即2017年中央1號文)提出:“將大力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打造“一村一品”升級版,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村。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程,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建設一批地理標誌農產品和原產地保護基地,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支持各地加強特色村鎮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風貌等建設。將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3、項目建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大力發展旅遊業,深入實施旅遊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支持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休閒旅遊、山地旅遊等。積極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專業化、規模化和網絡化發展。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融合發展,鼓勵發展針對個性化需求的定製服務。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創新,鼓勵搭建資源開放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國家信息經濟試點示範區,積極發展分享經濟。推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線上線下結合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

3、項目建設符合《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

《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市場需求引領、重點產業帶動、服務能力提升,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以現代物流和現代金融引領生產性服務業跨越發展,以精細化、品質提升為導向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提速發展,突出新業態發展、新熱點培育、新技術應用,促進服務業比重提高、結構優化、競爭力增強。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打造一批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特色旅遊精品線路和品牌景區,塑造國際國內旅遊形象品牌。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完善旅遊公路、旅遊廁所、遊客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打造一批智慧旅遊酒店、旅遊景區、旅遊城市。積極創建國家公園,培育2—3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新增5—8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支持有條件的省轄市、縣(市、區)發展全域旅遊。強化體驗活動創意、農事景觀設計、鄉土文化開發,大力拓展農業的生態美化、旅遊休閒、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科普教育等功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實施農村精品旅遊線路和休閒觀光農業品牌培育計劃,建設一批特色旅遊村鎮。”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2

一、概

(一)、項目名稱及建設單位

1.項目名稱:某某鄉村旅遊

2.建設單位: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3.註冊資金:50萬元

4.項目負責人:某某

5.項目主管部門:鄉鎮政府

(二)、項目總投資

1500萬元。近期500萬元。

(三)、資金籌措:

公司籌資300萬元;銀行貸款500萬元;項目合作700萬元。

(四)、建設期限

三至六年

(五)、編制單位

某某規劃設計院

二、某村基本情況

某村位於某鄉的最南端,北臨下港鄉 村,東接 鎮、西靠 鎮。

距市中心約35公里。全村總面積為2200畝,人口2226人,8個生產組,13個自然村,438户人家。民風純樸,社會治安很好。主要經濟來源為種植業、養殖業和外出務工。該村人均收入3400多元,在全鄉處於中上游水平。主要產業是林果業,佔總產值的70%左右,其中板慄佔50%,杏佔20%。養蠶户70多户,已初步形成規模產業。目前,村子引山泉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來水。

某村空氣潔淨、負離子含量高、食品和飲用水無污染,是人們理想的居住地。該村共有人口976人,其中80歲以上的老人30多位,90多歲的老人6位,是有名的長壽村。

本區域小梯田眾多,田內種植糧食作物,田邊種植杏、花椒、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木。農林間作,很有特點。

自給自足的田園經濟是本區域最典型特色。家家都有小菜園,且以分佈在房前屋後最多。這裏的蔬菜不打藥,不施化肥,是名副其實的綠色蔬菜。

石磨、碾子分佈較多,是村民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也是發展民俗旅遊不可缺少的重要“原生態”資源。

三、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1.興村富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旅遊業是富民興村的產業,某村需要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家庭、小康社會。

通過某村的旅遊發展,形成典型的示範效應,帶動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2.提升替代傳統產業,保護水源地的需要

某村地處市水源地黃前水庫上游,對水環境的要求高。當前某村的產業是林果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產值不高,效益一般。其中幾十個養雞大棚對水環境造成威脅,需要進行替代。通過旅遊業這一“無煙工業”的發展,替代傳統的養殖業的發展,既提高經濟效益,又提高環境效益。

3.弘揚和保護某村民俗文化的需要

某村民俗有自己的特點,目前基本沒有展示和整理,不利於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通過旅遊業,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整理保護和利用。

(二)、可行性

1、區位交通相對便利,市場條件好,可進入性強

從某村區位看,該村地處兩城市交界地帶,有公路直接與都市區相連,城區是規劃區的主要客源地,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車程都在1-2小時左右,旅遊區的可進入性較強。某村旅遊東線經過此處,從宏觀旅遊地理位置看,本旅遊區發展旅遊業的區位優勢顯著,可以藉助多層次、高密度的旅遊交通網絡充分發展旅遊業。

2、生態資源相對豐富,有較大吸引力

某村四面環山、獨特的小盆地自然環境,形成獨特的山地小氣候。山間植被繁茂,林果品種繁多,以板栗和杏樹為主,谷底春來

早,一年三季花飄香。自然生態資源相對豐富,以“山泉小溪流水人家;杏花板栗鳥語花香”為其主要特色。盆地周邊基本沒有工業污染,內部基本沒有污染源,加之植被茂密,一年四季空氣清新,可謂天然氧吧,村內八旬以上老人30多位,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這一切對城市居民有較大的旅遊吸引力。

3、上級政府部門重視和支持

隨着旅遊的經濟效益和關聯效益的突顯,有關政府部門對鄉村旅遊發展給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支持。在制定全區經濟發展時將旅遊業提到戰略高度,提出“旅遊興區”的指導思想。此次,將某村作為民俗村開發試點,投入50萬資金,支持某村旅遊開發,有區、鄉政府的重點扶持,本區必然將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4、旅遊規劃已經制定

通過緊張的野外考察,旅遊規劃專家充分挖掘了某村的社會文化與自然內涵,設計了較為全面的方案,制定了《某某鄉村旅遊概念性規劃》,為今後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5、管理體制較先進

某村旅遊管理,一開始就設計了公司+農户的模式,體現了政府主導,更體現了市場主體的原則,調動了方方面面的積極性,管理體制的安排較科學合理。

總之,某村有條件、有能力發展好旅遊業,實現農業與旅遊業的結合,農民、農村與旅遊業的結合,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當地文明水平,旅遊業會成為某村興村富民的重要產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做出表率和示範。本項目的實施會帶來可觀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本項目是可行的。

四、項目發展總體定位

(一)戰略定位

近 期:生態休閒、三農樂園

中遠期:以鄉村風情為特色、以度假、休閒、娛樂為主體的綜合旅遊地

(二)戰略品牌

鄉間小路、世外桃源

(三)旅遊形象定位

某村杏花村——下港某村(主要用於春季、夏初)

某村民俗村——下港某村(常年使用)

(四)目標市場定位

依託周邊城鎮居民市場;吸引分流來某村的遊客市場;利用特色專題旅遊產品拓展省內外專項旅遊市場。

五、規劃項目佈局

根據旅遊資源的地域組合結構、類型結構、開發利用方向,某村旅遊總體佈局採取“一區三溝” 格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一)、“一區”:即某村鄉村旅遊休閒中心。

規劃形象為“古樹老屋、桃源人家”

功能定位:以山村民俗、三農體驗、服務接待的綜合服務旅遊區。

又可分為以古樹、人家為主題的鄉村風貌旅遊區、以桑蠶、紡織為主題的民風民俗旅遊區、以盪舟、垂釣為主題的水景觀光休閒旅遊區,以及提供農家餐飲、住宿為主的服務區。

(二)、“三溝”即通溝林果生態旅遊區、東嶺根林下休閒旅遊區、姚家溝山澗奇石休閒探險旅遊區。其中通溝為近期規劃的重點。 1.通溝林果生態旅遊區。規劃形象:杏花村

功能定位:以林業觀光、山果採摘、山泉嬉戲為主題的動感之旅遊區

重點抓住這一品牌,借“春花”、“夏實”兩個高峯期,開展林業觀光活動,把發展果品生產經營與發展生態旅遊結合起來,把傳統農業與觀光農業結合起來,建成城市居民休閒遊憩、養生、體驗田園樂趣及鄉村居民農閒娛樂的好去處。2.林下休閒旅遊區。

規劃形象:綠色幽境,悠然南山

功能定位:以林下休閒、娛樂,體驗自然為主題的悠然之旅遊區

3.山澗奇石休閒探險旅遊區

規劃形象:山澗奇石、快樂老家

功能定位:以賞石戲水、溪谷探險的激情之旅遊區

六、環境保護

(一)現狀分析

某村位於黃前水庫的上游,是黃前水庫的水源地之一。水質優良,局部地區存在生活垃圾、排泄物。 (二)旅遊業發展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某村旅遊環境保護應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走出一條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的新路。

1、大力宣傳,提高居民和遊客的環保意識和素質

2、用科學的手段和技術進行防治

3、用法制(包括鄉規民約)的約束來達到長久的治理。

七、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近期投資估算

某村近期旅遊開發建設投入估算,見7-1:

表7-1:近期旅遊項目投入估算(單位:萬元)

10%計算,另需要46.6萬元。近期總投資為512.6萬元,作為概算,我們做取整處理,近期總投入約為500萬元。

(二)資金籌措

政府扶持+銀行貸款+招商引資+資本市場融資+自籌資金

八、效益評價

(一)經濟效益

營業利潤:近中遠期期末年利潤為151.2、488.3、1385.1萬元。估計6年左右可以基本收回投資。 (二)生態效益

1、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

2、保護水源,淨化溪谷,打造黃前水庫的潔淨水源地。 3、保護古樹名木。 (三)社會效益

1、擴大就業面。

約計到2010年可安置160人直接參與旅遊,到2014年可安置約350人,到2020年,安置約750人。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2、扶貧。

有利於增加鄉村居民的收入。

3、保護傳統的農村生活、生產方式,對延續傳統歷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九、結論和建議

從對某村鄉村旅遊的分析來看,該項目的前景較好,符合產業結

構調整的政策和環境保護的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定會成為市鄉村旅遊的示範,有利於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本項目投資風險小,各種效益較好,實施單位有能力落實,能有效帶動本地的就業和收入的提高,帶動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從項目本身來看,該項目指導思想明確,設計科學,技術可行,預算合理,預期效益較好,符合項目立項的規範和要求。建議儘快立項建設。

項目建議人:

某某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3

第一章 項目總論

一、項目背景

二、項目概況

三、項目建設意義

四、主要財務指標説明

第二章 旅遊行業市場

一、宏觀環境分析

1、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2、當地經濟發展

3、政策環境

二、旅遊業發展現狀

1、我國旅遊經濟發展概況

2、旅遊消費羣體分析

3、旅遊業發展趨勢

三、旅遊業市場規模預測

第三章 項目建設單位介紹

一、項目建設單位介紹

1、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2、公司發展歷程

3、公司股東介紹

4、公司近幾年主要財務指標

二、企業經營理念(宗旨、文化)

三、組織架構

三、主要管理人員介紹

第四章 項目規劃與建設規模

一、項目總體規模

二、項目功能規劃

三、項目建設規模(估算旅遊項目可接待人員能力)

第五章 項目建設條件

一、項目選址

二、地理位置

三、交通條件

四、基礎設施

五、人文環境

第六章 工程建設方案與總圖佈置

一、工程建設基本原則

二、總圖佈置方案

三、建設經濟指標

第七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一、項目實施階段規劃

二、項目實施進度表

第八章 建設投資估算

一、投資估算範圍

二、資金使用計劃

三、分年投資計劃表

四、資金籌措

第九章 項目財務評價

一、基本財務數據假設

二、銷售收入預測與成本費用估算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財務評價結論

第十章 項目綜合評價

一、項目建設建議

二、項目結合評價結論

温馨提示:因每個項目投資企業實施細節不同,投資地的具體產業政策及環境有所差異,本內容本着傳播知識、服務大眾的目的,報告目錄框架僅供參考,一諾美太投資諮詢不承擔您當前所閲覽的此目錄產生的任何有關責任;若有疑問敬請諮詢中國項目諮詢網在線客服人員。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4

一、項目區基本情況

__鎮__自然風景區海拔2303米,由於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佈,使項目區形成灌叢,森林和亞高山草甸三大生態系統,是華北保存最完好的生態區域,素有華北“小西-藏”之稱,是避暑休閒和旅遊的最佳地方。項目毗鄰北京,除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外,環境優美,氣候温和,通訊便利,交通方便,開發的`市場和潛力巨大。

二、項目建設的依據

__鎮是中華三祖文化的發祥地,古文化遺址修護及人文旅遊景點初具規模,每年到__尋根祭祖的遊人絡繹不絕,而與之相匹配的休閒生態遊才剛剛起步。為此,__鎮黨委、政府將旅遊產業化做為今後幾年的優先發展方向,尤其將__九龍窪避暑休閒開發做為三祖文化旅遊產業的延伸,使旅遊產業真正成為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從國際看,在全球逐步變暖的趨勢和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避暑型氣候資源已經屬於越來越緊缺和珍貴的生態環境資源。目前,香港佳頓集團有限公司就對項目區及其周邊地區開發表示了濃厚興趣,並與鎮政府簽署了有關協議。

從國內看,隨着全國氣温的不斷上升,許多城市已成“火爐”,甚至包括一些北方城市。而__自然風景區卻以涼爽宜人的氣候,打出“清涼氣候牌”吸引着國內“火爐”城市的人們紛紛湧入。針對這一現象,__鎮可以打造依託森林草甸資源、氣候資源,在項目區修建避暑山莊、酒店、鄉村旅舍等高中檔的住宿場所和狩獵嘗跑馬場等休閒娛樂設施。

四、項目建設內容

1、擬修建避暑山莊一處。

內設四星級酒店二處、當地特色的農家小院十處、旅遊產品專營店一處、綜合管理辦公樓一座;

2、新建狩獵嘗跑馬嘗過山索道各一處;

3、附屬設施:道路、台階、護欄等。

五、項目建設期限

從2010年起至2013年止,共計4年。

2010年,為規劃設計階段;2011年,為主體施工建設階段;2012年主體完善和配套建設階段;2013年試點運營和投入使用階段。

六、項目建設投資與資金籌措

預計總投資2億元,其中主體工程1.6億元,附屬設施0.3億元,其它0.1億元。

項目建設資金由承擔單位統一籌措。其中擬貸款1.5億元,自籌0.5億元。

七、經濟效益分析(略)

旅遊發展大會建議書5

一、概

(一)、項目名稱及建設單位

1.項目名稱:某某鄉村旅遊

2.建設單位: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3.註冊資金:50萬元

4.項目負責人:某某

5.項目主管部門:鄉鎮政府

(二)、項目總投資

1500萬元。近期500萬元。

(三)、資金籌措:

公司籌資300萬元;銀行貸款500萬元;項目合作700萬元。

(四)、建設期限

三至六年

(五)、編制單位

某某規劃設計院

二、某村基本情況

某村位於某鄉的最南端,北臨下港鄉 村,東接 鎮、西靠 鎮。

距市中心約35公里。全村總面積為2200畝,人口2226人,8個生產組,13個自然村,438户人家。民風純樸,社會治安很好。主要經濟來源為種植業、養殖業和外出務工。該村人均收入3400多元,在全鄉處於中上游水平。主要產業是林果業,佔總產值的70%左右,其中板慄佔50%,杏佔20%。養蠶户70多户,已初步形成規模產業。目前,村子引山泉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來水。

某村空氣潔淨、負離子含量高、食品和飲用水無污染,是人們理想的居住地。該村共有人口976人,其中80歲以上的老人30多位,90多歲的老人6位,是有名的長壽村。

本區域小梯田眾多,田內種植糧食作物,田邊種植杏、花椒、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木。農林間作,很有特點。

自給自足的田園經濟是本區域最典型特色。家家都有小菜園,且以分佈在房前屋後最多。這裏的蔬菜不打藥,不施化肥,是名副其實的綠色蔬菜。

石磨、碾子分佈較多,是村民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也是發展民俗旅遊不可缺少的重要“原生態”資源。

三、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1.興村富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旅遊業是富民興村的產業,某村需要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家庭、小康社會。

通過某村的旅遊發展,形成典型的示範效應,帶動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2.提升替代傳統產業,保護水源地的需要

某村地處市水源地黃前水庫上游,對水環境的要求高。當前某村的.產業是林果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產值不高,效益一般。其中幾十個養雞大棚對水環境造成威脅,需要進行替代。通過旅遊業這一“無煙工業”的發展,替代傳統的養殖業的發展,既提高經濟效益,又提高環境效益。

3.弘揚和保護某村民俗文化的需要

某村民俗有自己的特點,目前基本沒有展示和整理,不利於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通過旅遊業,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整理保護和利用。

(二)、可行性

1、區位交通相對便利,市場條件好,可進入性強

從某村區位看,該村地處兩城市交界地帶,有公路直接與都市區相連,城區是規劃區的主要客源地,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車程都在1-2小時左右,旅遊區的可進入性較強。某村旅遊東線經過此處,從宏觀旅遊地理位置看,本旅遊區發展旅遊業的區位優勢顯著,可以藉助多層次、高密度的旅遊交通網絡充分發展旅遊業。

2、生態資源相對豐富,有較大吸引力

某村四面環山、獨特的小盆地自然環境,形成獨特的山地小氣候。山間植被繁茂,林果品種繁多,以板栗和杏樹為主,谷底春來

早,一年三季花飄香。自然生態資源相對豐富,以“山泉小溪流水人家;杏花板栗鳥語花香”為其主要特色。盆地周邊基本沒有工業污染,內部基本沒有污染源,加之植被茂密,一年四季空氣清新,可謂天然氧吧,村內八旬以上老人30多位,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這一切對城市居民有較大的旅遊吸引力。

3、上級政府部門重視和支持

隨着旅遊的經濟效益和關聯效益的突顯,有關政府部門對鄉村旅遊發展給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支持。在制定全區經濟發展時將旅遊業提到戰略高度,提出“旅遊興區”的指導思想。此次,將某村作為民俗村開發試點,投入50萬資金,支持某村旅遊開發,有區、鄉政府的重點扶持,本區必然將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4、旅遊規劃已經制定

通過緊張的野外考察,旅遊規劃專家充分挖掘了某村的社會文化與自然內涵,設計了較為全面的方案,制定了《某某鄉村旅遊概念性規劃》,為今後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5、管理體制較先進

某村旅遊管理,一開始就設計了公司+農户的模式,體現了政府主導,更體現了市場主體的原則,調動了方方面面的積極性,管理體制的安排較科學合理。

總之,某村有條件、有能力發展好旅遊業,實現農業與旅遊業的結合,農民、農村與旅遊業的結合,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當地文明水平,旅遊業會成為某村興村富民的重要產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做出表率和示範。本項目的實施會帶來可觀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本項目是可行的。

四、項目發展總體定位

(一)戰略定位

近 期:生態休閒、三農樂園

中遠期:以鄉村風情為特色、以度假、休閒、娛樂為主體的綜合旅遊地

(二)戰略品牌

鄉間小路、世外桃源

(三)旅遊形象定位

某村杏花村——下港某村(主要用於春季、夏初)

某村民俗村——下港某村(常年使用)

(四)目標市場定位

依託周邊城鎮居民市場;吸引分流來某村的遊客市場;利用特色專題旅遊產品拓展省內外專項旅遊市場。

五、規劃項目佈局

根據旅遊資源的地域組合結構、類型結構、開發利用方向,某村旅遊總體佈局採取“一區三溝” 格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一)、“一區”:即某村鄉村旅遊休閒中心。

規劃形象為“古樹老屋、桃源人家”

功能定位:以山村民俗、三農體驗、服務接待的綜合服務旅遊區。

又可分為以古樹、人家為主題的鄉村風貌旅遊區、以桑蠶、紡織為主題的民風民俗旅遊區、以盪舟、垂釣為主題的水景觀光休閒旅遊區,以及提供農家餐飲、住宿為主的服務區。

(二)、“三溝”即通溝林果生態旅遊區、東嶺根林下休閒旅遊區、姚家溝山澗奇石休閒探險旅遊區。其中通溝為近期規劃的重點。 1.通溝林果生態旅遊區。規劃形象:杏花村

功能定位:以林業觀光、山果採摘、山泉嬉戲為主題的動感之旅遊區

重點抓住這一品牌,借“春花”、“夏實”兩個高峯期,開展林業觀光活動,把發展果品生產經營與發展生態旅遊結合起來,把傳統農業與觀光農業結合起來,建成城市居民休閒遊憩、養生、體驗田園樂趣及鄉村居民農閒娛樂的好去處。2.林下休閒旅遊區。

規劃形象:綠色幽境,悠然南山

功能定位:以林下休閒、娛樂,體驗自然為主題的悠然之旅遊區

3.山澗奇石休閒探險旅遊區

規劃形象:山澗奇石、快樂老家

功能定位:以賞石戲水、溪谷探險的激情之旅遊區

六、環境保護

(一)現狀分析

某村位於黃前水庫的上游,是黃前水庫的水源地之一。水質優良,局部地區存在生活垃圾、排泄物。 (二)旅遊業發展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某村旅遊環境保護應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走出一條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的新路。

1、大力宣傳,提高居民和遊客的環保意識和素質

2、用科學的手段和技術進行防治

3、用法制(包括鄉規民約)的約束來達到長久的治理。

七、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近期投資估算

某村近期旅遊開發建設投入估算,見7-1:

表7-1:近期旅遊項目投入估算(單位:萬元)

10%計算,另需要46.6萬元。近期總投資為512.6萬元,作為概算,我們做取整處理,近期總投入約為500萬元。

(二)資金籌措

政府扶持+銀行貸款+招商引資+資本市場融資+自籌資金

八、效益評價

(一)經濟效益

營業利潤:近中遠期期末年利潤為151.2、488.3、1385.1萬元。估計6年左右可以基本收回投資。 (二)生態效益

1、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

2、保護水源,淨化溪谷,打造黃前水庫的潔淨水源地。 3、保護古樹名木。 (三)社會效益

1、擴大就業面。

約計到2010年可安置160人直接參與旅遊,到2014年可安置約350人,到2020年,安置約750人。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2、扶貧。

有利於增加鄉村居民的收入。

3、保護傳統的農村生活、生產方式,對延續傳統歷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九、結論和建議

從對某村鄉村旅遊的分析來看,該項目的前景較好,符合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和環境保護的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定會成為市鄉村旅遊的示範,有利於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本項目投資風險小,各種效益較好,實施單位有能力落實,能有效帶動本地的就業和收入的提高,帶動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從項目本身來看,該項目指導思想明確,設計科學,技術可行,預算合理,預期效益較好,符合項目立項的規範和要求。建議儘快立項建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pp5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