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童年的發現》【多篇】

《童年的發現》【多篇】

《童年的發現》【多篇】

《童年的發現》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胚。豈。痴。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閲讀課文,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大膽發現的精神。

2.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並結合這句話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準備:

1.查閲有關作者的資料。

2.瞭解達爾文進化論的基本觀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在人長大或變老以後,常常會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事呢?(板書:童年的發現)

二。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根據閲讀提示自學課文。

(1).我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

(2).舉例説説你對課文中這句話的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

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3)自己是否也有過童年的發現。

2.小組合作學習。

三。抓住重點,讀悟結合。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

a.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這個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1)有疑就問,(2)反覆思考,(3)大膽想象。

b.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13自然段。可以先自由分角色讀,再指名分角色讀,評價後再練習。

2..舉例説説你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根據課文,説説“我”的發現使“我”面臨着什麼?

(2)。説説你知道的其他例子。

四。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2.説説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現。

3.總結全文: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侯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板書設計:

發現規律——受到誤解——明白道理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胚”、“豈”、“痴”、“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時代求知若渴、尋根探究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麼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在人長大或變老後,常常會回鄉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 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事呢?

二、按閲讀提示自學課文。

三、就下面三個問題中感興趣的問題與同伴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説説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俄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個發現,一是敢於提問,二是反覆思考,三是大膽想象。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第3——13自然段。

2、舉例説説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俄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結合作者的故事,談對這一句話的理解。

(2)結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談談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六、説説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現。

七、總結

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候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第二課時

一、比一比,再組詞。

{鈎( ) 構( )

{防( ) 妨( )

{競( ) 竟( )

{嬰( ) 櫻( )

{遙( ) 搖( )

{軀( ) 驅( )

二、把下面的歇後語補充完整,補充的成語在課本中找。

唐憎唸佛——

傻子堆積木———

孫猴子耍金箍棒——

走路摔胳膊——

三、寫近義詞。

奇妙—— ( ) 妨礙—— ( ) 禍患——( ) 情不自禁——( ) 絞盡腦汁—— ( ) 隨心所欲——( )

四、縮句。

1、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人的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

2、我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3、我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某些特徵。

五、把下面的兩個句子合成一個句子。

1、老師同意。 / 汪波小組組織這次班會。

2、這件事不能完全怪她。 / 他不小心。

3、同學們歡迎潘晴。 / 潘晴給大家講故事。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三

教學理念

1、以學生為本,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與多樣的讀書興趣,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讀懂,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欣賞,得到潛能的教育。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學會“容、易、研、究”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會按課文內容表演,評議。

教學程序

一、複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2、我們繼續學習《有趣的發現》,學生齊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領悟課文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細讀第一自然段

2、討論:達爾文是個怎樣的人?“著名”是什麼意思?

3、小結:小朋友,達爾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記住着他的名字,這就是著名。

4、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

(二)、學習課文2至3自然段

提問:課題是有趣的發現,那麼達爾文到底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呢?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2至3自然段。

2、誰來説説達爾文發現了什麼?

3、討論交流。

4、出示: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麼翅膀特別大,要麼就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5、指名讓同學讀好這句話,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奇怪在那裏?

6、指名回答

7、達爾文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會想些什麼呢?(現在你就是達爾文,你正在小島上考察。如果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會想些什麼呢?)

8、討論交流

是呀,為什麼島上的昆蟲要麼翅膀特別大,要麼就沒有翅膀呢?那些翅

小的昆蟲哪裏去了呢?

9、朗讀第二自然段

10、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達爾文又是怎樣做的呢?

11、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2、思考後互相交流,合作學習,然後彙報。

出示句子:原來,島上經常颳大風——便逐漸消失了。

13、讓學生説説這段話中講了哪幾種昆蟲?用自己的話分別説清三種昆蟲的情況。

14、思考後討論

出示句式訓練: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所以——

翅膀特別大的昆蟲因為——所以——

翅膀小的昆蟲因為——所以——

15、讓學生表演2至3自然段的內容,集體評議。

16、那麼,達爾文是如何找到答案的呢?

板書:反覆 觀察 比較

17、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細讀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朗讀

是啊,達爾文通過反覆、觀察、比較,終於明白了“只有適應島上環境的昆蟲才能生存下來。

即—適者生存,這才是達爾文最有趣最有意義的發現。這個有趣的發現對達爾文的科學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幫助。

三、學習生字

“容 、究 、易 、研”

①觀察“容、究”兩個生字有什麼共同之處?

②學生髮現回答

③説説怎樣記住“易、研”這兩個字。

④學生交流

⑤老師範寫生字,學生監寫、描紅。

四、複述課文

1、老師指導複述

考慮發現—觀察比較—得出結論

2、學生自己練習複述

3、同桌自己練習複述

4、指名複述

板書設計:

7、有趣的發現

反覆 觀 察比較

達爾文 由於……就……

終於 找到 答案 因為……所以……

由於……便……

《童年的發現》 篇四

這是我第二次教學《童年的發現》這篇文章。備課時,第一次教學這篇文章的種種不足就浮現在眼前,因此,無論是對教材的分析,還是對學情的估計,我都進行了較為周密的考慮,盼望能有所突破。

也許是準備充分的原因,前面的課堂效果較為理想,我心中頗為得意。沒想到,意外出現了。當我問:“你們在生活中也有過許多發現,來,説説吧!”(我預先認為這將是一個精彩的瞬間)剛才還熱鬧的課堂一下子沉寂了下來,一個個默不作聲,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突然,我腦中靈光一閃,何不講一講自己童年的發現來啟發啟發學生。我馬上想到“蜘蛛在雨天結豎網,晴天結橫網”,面帶微笑對學生説:“這樣,我先來講一個我童年時候的發現吧!”“好!”頓時,全班同學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講到:“小時候呀……”話音剛落,教室裏便慢慢地嘀咕開了。但這時學生説出的發現多是用眼睛看到的,這種情況下,我讓學生回憶課文,讓他們説説作者的童年發現是什麼,是用什麼發現的,從而讓他們知道發現可以是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甚至可以用腦子想。這樣學生的觀察就會是多角度的,對他們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將很有作用。 課堂中的這個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常會遇到學生思路不暢的情況,首先,教師切忌動怒,必須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駕馭感情,保持冷靜。“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這是應用教學機智的原則之一。冷靜,能讓我們的頭腦更清楚,思維更敏捷,能讓靈感在剎那間迸發出來,更能恰當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其次,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中的意外情況。我們雖然可以在課前作好充分準備,但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料到課堂偶發情況的出現;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為偶發情況事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因為教學環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交流的情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我在備這一課時,就根本不覺得讓學生説自己的發現是一個難點,反而覺得只要教師一提出這個問題,學生就能很快説出很多發現來。因此,完全沒料到學生會出現思維障礙,出現冷場。但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用我自己童年時的一個小發現來拋磚引玉,打破了僵局,喚醒了學生生活經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這一點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同時也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機智是多麼重要。

當然,一個教師的教學機智並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思考──實踐,再學習──思考──實踐,長期堅持,循環往復,經過艱苦磨礪和用心領悟而來的。它像一個人的語感一樣,是屬於個性化的範疇,是一種駕馭課堂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它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開闊的心胸、敏捷的思維、豐富的閲歷、迅捷的反應力等。因此,我們不能不永遠當“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1kr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