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普通話的由來資料(精品多篇)

普通話的由來資料(精品多篇)

普通話的由來資料(精品多篇)

普通話的由來資料 篇一

漢語語音在宋元易 代前後發生過一次重大而影響深遠的變化。北方原金朝統治區內的主流語言較之北宋時的官方語言產生了如下 差異:全濁音聲母依據聲調(原聲 調)轉化為阿爾泰語系中相對應的送氣清音和不送氣清音;與入聲有緊密關聯的複雜的輔音韻尾歸併轉化,成為簡單的元音韻尾和鼻音韻尾,入聲在北方從此消亡; 清代女真族第二輪湧入中原,進一步胡化華北官話的語音,大量清洗官話中的古漢語詞彙,致使言文脱離現象日趨嚴重,最終奠定今天北方漢語以及日後的普通話的基礎。

與它們交叉折衷,形成西南官話和江淮 (下江)官話這兩種分支,並憑藉政 治優勢,深刻地影響了吳、湘、粵、贛、客、閩等南方漢語的語音、語彙和語法,在數百年間推動着江淮官話 ——吳語、西南官話——湘語之間的 地理界線向對方地域分別移動了數百公里和一千多公里,從而形成了今天中國漢語語種地理的基本格局。

明代先後以朱元璋故里的江淮官 話和北平地區的華北官話作為官方語 言;大量平舌擦音和舌頭音變為阿爾泰語系語言中特有的翹舌擦音;部分原來的入聲非重讀變調 音轉變為新的讀法——輕聲;兒化音 發展成熟。這種新興的語音結合從契丹、女真、蒙古語借用來的大量動詞、形容詞、代詞和介詞以及簡化了 的漢語語法,成為了一個新的語種 ——官話。

隨着元滅南宋、統一中國,官話 方言漫過原先的宋金邊界向長江流域 及以南地區擴展傳播,進入湘語、吳語這兩種南方漢語的使用地區,入聲好像音樂裏的鼓點,能增強語言的節奏感 。

“普通話”一詞,是朱文熊於1906年首次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説法,並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本站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説明: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範,確定標準。“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本站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拓展延伸】

一、普通話聲調介紹

聲調是音節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決定的。音樂中的音階也是由音高決定的,因此,聲調可以用音階來模擬,學習聲調也可以藉助於自己的音樂感。但要注意,聲調的音高是相對的,不是絕對;聲調的升降變化是滑動的,不象從一個音階到另一個音階那樣跳躍式地移動。

描寫聲調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標記法:立一豎標,中分5度,最低為1,最高為5。

普通話有四個聲調

1、陰平念高平,用五度標記法來表示,就是從5到5,寫作55。聲帶繃到最緊,始終無明顯變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輝 春天花開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陽平念高升(或説中升),起音比陰平稍低,然後升到高。用五度標記法表示,就是從3升到5,寫作3 5 。聲帶從不鬆不緊開始,逐步繃緊,直到最緊,聲音從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

人民銀行 連年和平農民犁田 圓形循環

3、上( shǎng )聲 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後升,用五度標記法表示,是從2降到1再升到4,寫作214。聲帶從略微有些緊張開始,立刻鬆弛下來,稍稍延長,然後迅速繃緊,但沒有繃到最緊。例如:

彼此理解 理想美滿 永遠友好 管理很好4、去聲 念高降(或稱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標記法表示,是從5降到1,寫作51。聲帶從緊開始到完全鬆弛為止,聲音從高到低,音長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報告勝利 創造利潤

二、上聲的變調

上聲在跟上聲相連或跟別的聲調相連的時候,都要念變調。

1、念半上 ── 上聲在陰平、陽平、去聲前面念半上,調值由214變成21或211,也就是隻降不升,由於上聲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調。例如:

每天 mětiān 每年 měinián 每月 měiyuè

2、念直上,像陽平一樣 ── 上聲跟上聲相連,前面的上聲變成升調,跟陽平一樣(或近似陽平)。調值由214變成24或35。例如:

美好 měihǎo 廠長chǎngzhǎng 領導lǐngdǎo

普通話的由來資料 篇二

“普通話”這個名稱,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極分子朱文熊提出來的。他在1906年寫了一本叫《江蘇新字母》的書,把漢語分成三類,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他還註明:普通話是“各省通用之話”。當時人們又稱“普通話”為“藍青官話”。元、明、清以來,北京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地赴京應考、做官、經商的'人很多,天長日久,他們也學會了普通話,但他們的北京話,卻又多少雜有地方口音,人們就用“藍青”比喻它(“藍青”比喻不純粹)。開始,這種話只能在官場使用,所以稱“官話”。後來,會説官話的人越來越多,稱官話不合適了,民國初年又有了一個新名,叫“國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d1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