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通用多篇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通用多篇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通用多篇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 篇一

一詞多義

①使

(1)數通使相窺觀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第一個“使”:出使。

(3)單于使使曉武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②語

(1)以狀語武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單于語:説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食:吃。

(3)廩食不至食:糧食。

(4)給其衣食食:食物。

⑤發

(1)方欲發使送武等發:打發。

(2)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發:發動。

(3)恐前語發發:被揭發。

⑥乃

(1)見犯乃死,重負國乃:副詞,才

(2)恐漢襲之,乃曰乃:副詞,於是、就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 篇二

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古義:抵押。今義:差不多。

2.皆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幸蒙其賞賜。賞賜:古義:照顧。今義:獎賞物品。

5.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因為這個。

6.獨有女弟二人。女弟: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8.武等實在。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9.稍遷至栘中廄監。稍: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遺: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1.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義:牽連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3.會論虞常。論:古義:判罪今義:常作議論

14.以貨物與常。貨物:古義:財物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着“的意思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假:古義:臨時充任今義:虛假

17.來時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義:對去世的委婉説法。今義:指災禍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後一年。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 篇三

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板:同“版”;字版。名詞。“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暴:同“曝”曬。動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

不:同“否”;不。副詞。“或師焉,或不焉。”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察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讎:同“仇”;仇敵,仇人。“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從:同“縱”;合縱,聯合抗秦。動詞。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從:同“縱”;與“橫”相對,“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從:同“縱”;與“橫相對,“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

當:通“擋”;抵擋。動詞。“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

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一夜飛度鏡湖月”’

而:通“爾”;你。人稱代詞。“某所,而母立於茲。”

反:同“返”返回。動詞。“人窮則反本。”

奉:同“捧兩手託着。動詞。“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漿的瓦器。名詞。“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拂:同“弼”;輔弼。動詞。“入則無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名詞。“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幹: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詞。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麼。疑問代詞。“蹈死不顧,亦易故哉?”

衡:通“橫”與縱相對,“外連橫而鬥諸侯。”

華: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詞。“混黃華葉衰。”

皇:通“惶”;恐俱,驚慌。形容詞。“贏得倉皇北顧。”

皇:通“惶”;恐懼,驚慌。形容詞。“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火:同“夥”;古代軍隊的組織,十個為“一火”“出門看火伴”。

簡:同“揀”;挑選。動詞。“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見:同“現”暴露,露出來。動詞。“圖窮而匕首見。”

見:同“現”;呈現,露出來。動詞。“風吹草低見牛羊。”

景:同“影”;影子。名詞。“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具:通“俱”;全,都,引申為詳細。副詞。“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距:同“拒”;把守。動詞。“距關,毋內諸侯。”

累累:通“壘壘”;形容墳墓一個連着一個的樣子。形容詞。“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離:通“罹”;遭遇。動詞。“‘離騷’者,猶離憂也。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詞。“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

俛:同“俯”;低頭,表示服從。動詞。“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

繆: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為姓。“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莫:同“暮”;日落的時候,晚上。名詞。“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內:同“納”接納。動詞。“距關,毋內諸侯。”

女:同“汝”;人稱代詞。“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最新 篇四

我有一個夢想

1、字詞

煎熬、束縛、歧視、壓榨、兑現締造、履行、侈談、磐石、颶風

蜕變、贖罪、真諦、匿跡、坎坷祈禱、巍峨、蜿蜒

2、成語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義憤填膺:胸中充滿義憤。

安之若素:(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裏急得像火燒一樣,形容非常着急。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 篇五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2)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説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XX,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

閲讀現代文答題模式 篇六

1、開放型試題:評+引+析+結

2、談看法或補敍結尾:感悟+引申

3、原因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

4、詞語的表達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確性+結構性

5、聯想感悟型:a.感:根據文本,聯繫全文

b.悟:聯繫實際,結合自身,另舉一例,提出建議

6、句子的作用:a.思想內容上:聯繫本句含義+突出強調內容或揭示段意+聯繫中心、態度、感情+用了修辭或表現手法的要揭示表達效果

b.結構上:引起下文、設置懸念、伏筆、渲染氣氛、照應前文、總結上文、使結構嚴謹、承上啟下、揭示文章脈絡層次

7、關鍵句子理解:抓句中關鍵詞+聯繫上下文

8、寫x為什麼要從y寫起:揭示x與y的關係+引出寫作主體+突出主體特點

9、怎樣論證:論證方法+論證過程

語文閲讀有答題模板 篇七

一、修辭格與體會文章表達。

1、讀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地描寫了……,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②擬人:……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與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③誇張:……採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聯想奇特,富於形象感。④反問:……採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語氣更強烈,表達的思想也更強烈。⑤排比:……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的情景,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節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⑥對偶:……採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抒發了作者對……的感情,節奏明快,富於音樂美。

二、插敍的作用。

1、讀出插敍的語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聯繫。

2、公式:……採用了插敍的寫法,既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補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題(或豐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歸納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寫人為主:記敍了……讚揚了……表達了……②記事為主:記敍了……(批評了)歌頌了……表現了……③寫景狀物:採用了……手法,藉助……描寫,讚揚了……抒發了……④遊記:描寫了……表達了……感情⑤議論文:文章論述了……闡明瞭……

四、記敍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時間:以……的時間為序(或線索)來寫,使記敍的過程更清楚。②地點:以……的轉換為序來寫,為人物提供活動環境。③事件:以……的事件來寫,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豐富鮮明。④人物:以……的活動來

高一年級語文必修四知識點 篇八

01、古之成大事業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02、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03、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菜根譚》)

0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韓非子)

05、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

06、夕雲乍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

0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08、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

0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0、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

1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12、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14、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高一語文知識點歸納 篇九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其槁暴,不復挺者。(有:同“又”。 暴:同“曝”,曬乾。)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天賦,資質。)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盤繞。)

9、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10、自餘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二、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低於)

3、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攻佔)

4、順流而東。(東進)

5、卧而夢。(做夢)

6、故為之文以志。(寫文章)

7、外與天際。(交會)

(二)名詞作狀語。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

5、日與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詞用作狀語,向四面;數詞用作形容→←詞,相同)

(三)形容詞作名詞。

1、其曲中規。(彎曲的弧度)

2、吾未見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縈青繚白。(青山,白水)

4、自遠而至。(遠處)

5、窮山之高而止。(頂點)

(四)形容詞做動詞。

1、不知東方之既白。(顯出白色)

2、窮回溪。(走到盡頭)

3、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五)使動用法。

1、舞幽壑之潛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婦。(使?哭泣)

(六)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2、而恥學於師。(以?為恥。)。

3、孔子師郯子。(以?為師。)

4、侶魚蝦而友糜鹿。(以?為侶,以?為友。)

5、始指異之。(以?為異。)

三、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 古義:把?做成 今義:認為

2、金就礪則利。 古義:文中指金屬製成的刀劍等 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4、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古義:不一定 今義:不需要

6、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7、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8、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許多人

9、國小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國小教育的階段

10、徘徊於斗牛之間。 古義:鬥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義:一種遊戲方式

11、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今義:二十四節氣之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d1y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