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名人讀書的方法經驗【多篇】

名人讀書的方法經驗【多篇】

名人讀書的方法經驗【多篇】

名人讀書的讀書方法 篇一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很會讀書,也很講究讀書方法。他的“三讀”讀書法即“復讀法”、“抄讀法”、“遊戲法”。他給自己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分別複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複習,把閲讀和複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記憶力。

在每次複習時,他面前放一本書,請別人也朗讀同樣一本書,他邊聽邊默記。如果發現自己默記的同朗讀的有出入,馬上查書,立即糾正,再復讀幾遍。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這種學習時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效率。

名人讀書的讀書方法 篇二

孟子關於讀書方法的論述,是我國早期形成的系統的讀書方法論之一。與孔子讀書法一樣,它對中國讀書史發生了深刻而有益的影響。其讀書方法論的精義是:

(1)自求自得。

孟子認為,讀書學習須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説:“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盡心上》),“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孟子·告子下》)他還進一步發揮説:“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離婁下》)。就是説,老師讓學生深造的方法,也應該是啟發調動學生的內部動機,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慾,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去獲得。

(2)專心有恆。

孟子説:“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旨在反對三心二意的讀書態度。曾舉奕秋教人學棋為例,強調“不專心致志,則不得”(《孟子·告子上》)的道理,指出一個人學習不能得到滿意效果,往往並非其“智弗若”(不聰明),而是不能專心的結果,孟子還指出,專心還必須有恆。他以掘井作喻道:“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盡心上》),説明不堅持讀書終將落空。

(3)盈科後進。

即循序漸進。孟子説:“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盡心上》)又説:“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孟子以水喻學,道出逐漸積累知識、循序漸進的重要性。

(4)重思存疑。

孟子認為,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維才能認識客觀事物,有聞見而不思,等於無聞見。他説:“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這實際上是要求不能只把認識停留在感性階段,而必須通過思維得到事物的真實內涵(本質)。孟子還提出了“讀書存疑”的主張,強調“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上》)。

(5)以意逆志。

這是一種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説:“故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對這種方法,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清人的`解釋。如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緣起》一文中認為:“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詩論詩”,即應就作品論作品,以作品實際去分析推求作者思想。另一種是漢以來多數人的解釋。認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讀者的“意”(思想、知識、經驗等)。如趙岐《孟子註疏》解釋為“以己之意逆詩人之志”,朱熹《四書集註》則解為“當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朱自清《詩言志辯》解為“以己意己志推作者之志”。

(6)知人論世。

另一種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認為,要正確理解作品,還必須知人論世。他強調:“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要真正讀懂作品,必須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經歷,思想感情,為人品德,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環境

(7)詳説返約。

孟子説:“博學而詳説之,將以反説約之”。(《孟子·離婁下》)這裏的“詳説”,是指對讀物要精細研究,詳細闡釋,即所謂“把書讀得厚”;這裏的“説約”,指對讀物內容的簡明概括。詳説返約,就是要求讀書治學必先深入細緻鑽研,再在此基礎上歸納概括,直至明確掌握。

孟子讀書法的基本精神:

(1)“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盡心上》)也就是説,讀書求學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應根據規律來確定正確的讀書方法。

(2)著行察習。即應該明白自己學習過程的本身,這樣才可以“知其道”,即掌握住學習規律,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使之合乎規律。如果“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那就會成為平庸的讀書人。

名人讀書的讀書方法 篇三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他説:“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在歐陽修的親身實踐中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eg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