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家鄉的名片山西精彩多篇

家鄉的名片山西精彩多篇

家鄉的名片山西精彩多篇

家鄉的名片作文 篇一

朋友,你來過張掖嗎?如果你來過,那你一定要去看張掖的標誌性建築——大佛寺。如果你來過張掖而不曾看過大佛寺,你一定會感到遺憾。

大佛寺,原名“迦葉如來寺”明宣德賜名“寶覺寺”清康熙賜名“弘仁寺”因內有中國最大的室內泥塑卧佛,故爾又稱大佛寺。

幾年前,我曾隨爺爺奶奶進去參觀、遊覽過大佛寺。來到大佛寺前,雄偉的山門便呈現在我眼前。山門上方,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親筆書寫的“大佛寺”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一進大門,沒幾步,便是一座歷經滄桑的木質牌坊。穿過牌坊,是一個寬闊的由青磚鋪成的甬道,甬道兩旁古木參天。沿着甬道向前走,有一個供人們上香的香爐。再往前,就是放置卧佛的卧佛殿了。殿旁立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西夏國師嵬眻在此掘出一翠瓦覆蓋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云云,詳細講述了大佛寺的來歷。整個寺廟佔地約1。5萬平方米。等我走出來,腳已經開始出汗,腿也酸了起來,不用説,我走得疲乏了。

據稱,現存的大佛寺建築,歷經上百年的歲月洗禮,面積僅剩初建面積的四分之一了。為了重現大佛寺當年的風貌,市政府採取措施對原有建築進行了整修,並在大佛寺正門前修建了大佛寺廣場,以期達到保護文物的目的。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保護這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吧!

家鄉的名片作文 篇二

我的家鄉坐落在東部沿海,提起我的家鄉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座城市的名字。可是如果我説出我們家鄉著名的景點的話,恐怕全國人民都知道。我們家鄉有一處非常著名的景點,這處景點就是花果山。可以説我們家鄉就是孫悟空的老家,隨着《西遊記》的廣泛流傳,花果山的名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所以每年都可以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到花果山上進行遊玩。

剛進花果山大門就可以看到比較大的門,在門上面還有一個猴子的雕像。走進門之後可以發現附近有一些賣魚食的小商販,因為在我們前進上山的路上,旁邊有一個比較大的小河,河裏面養着許多的金魚。這些金魚的個子非常大,只要我們往一處投放魚食的話,那麼這些金魚都會聚集在一起爭搶着吃。如果大家不想經歷上山的磨難的話,可以在山門的入口處乘坐觀光車上山。從山底到山頂只需要20多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到了,但是如果不坐車自己獨自上山的話,那麼起碼需要三四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且上山的道路比較崎嶇艱難,首先第一道就是18盤。在這裏面需要走過許多的台階,有時間剛剛走過比較長的台階竟然才發現前面還有更長的台階在等着我們。

不過在上山的道路上也有一些比較有趣的景點,等着大家去發現,在山的中央就有三四處的佛廟等着大家去發現。而且在佛廟裏面還有生長數百年上千年的銀杏樹,這些銀杏樹的枝幹非常的繁茂和粗壯。如果大家想要繞遠路去觀看其他的場景的話,也可以看到比較有趣的場面,比如説有的人扮演西遊四人組,還有一匹白馬在等着大家前去乘坐。總而言之,我還是非常希望大家能夠來到我的家鄉參觀遊玩的。

家鄉的名片山西 篇三

“三千年文明看陝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如果説,山西有一張名片的話,我想,它一定是這樣的:

山,便是名片的最中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傳遍了中華大江南北,呂梁山與太行山,就這樣走入我們的視線。想必,陸游途徑山西之山時,也被這番奇景所折服吧。釀一壺酒,以月光下酒。遠處山層巒疊嶂,國破家亡無歸處,正是不得志之時。但他並沒有放棄,他堅信,他的人生、他的仕途,也會像這景一般,雖身處逆境,但走下去就會出現光明與希望的新世界。

水光瀲灩,山水相接。我想,湖,就應在名片的下方。蕩一湖漣漪,嘖口古鎮就這樣悄悄然盪到了我們身邊。記得上次與它會面時,是在初秋的傍晚。那詩人因秋而發的愁思,我卻一絲都提不起來。如果説哪句詩最應景,想必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陶淵明的悠然自得,説的最好不過了。小酌一杯清茶,吹着愜意的秋風,任由髮絲在頰間,癢癢的細細的。閒適淡泊陶冶情操,小小的人兒竟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浮躁的世上,要唯我,獨靜。

倘若嘖口鎮的湖襯不出這山,那我便以馬倫草原補了吧。沒想到,處於黃土高原的山西,竟有這番美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那位南北朝的作者,想必也是得此美景而抒詩一首吧!一碧如洗的藍天伴着輕飄飄的白雲兒,草香花香與雨後的土香,衝進我的鼻腔,就這樣在身體裏氤氲開來,彷彿下一秒,就要一同與這景色歸去,歸向另一個美好的世界。

歲月失語,唯石能言。“軟景”着實令人着迷,但這“硬景”——喬家大院,才是名片的鎮“片”之寶。俗話説,“皇家看故宮,民宅看喬家”。古老的瓦當,精雕細琢的門樓,雖然褪色但還不失鮮豔的木廊……從高空俯視院落佈局,是一個象徵着大吉大利滿分作文網的雙喜字。被稱為北方居民建築的明珠,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説,當今人民的智慧是一塊完好無瑕的碧玉,那麼,現代人民的智慧便是一顆東方明珠。

人文,是最令我痴迷的了,所以,它應當鑲嵌於景與景之間,情與情之上。逛累了?不如來一碗豆角燜面!碧色的豆角赤色的醬,是最能勾起食慾的,可別忘了添點咱山西的陳醋!再順便小酌一杯那“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竹葉青。“晚酌東窗下,流鶯覆在茲”,賞着景兒再品點酒,你品你細品!還不滿足,再就塊兒咱山西保賢的牛肉!酒與肉下肚,又乃人生快意之事!

其實,我們才是山西名片的底色。厚積而薄發,我們正在默默努力着!什麼?我們怎麼可能成為名片?沒錯,我們就是山西名片。沒有咱山西老祖先的智慧,我們哪裏能品嚐的到這八珍玉食?又哪裏欣賞的到這旖旎風光?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西人,我們更應該積極向全國人民、世界人民,去介紹美好的山西!山西,特別沉默,但因我們大家的努力,會特別耀眼!

若要説名片中更為濃重一筆的話,莫過於現今勇去武漢抗疫而歸的戰士們了!是他們,勇敢替國家效力,為國家分流。“等我出去,我們就結婚!”“我還願意為醫生們效力,每天的早飯,不要錢!”……一樁樁一幕幕,雖然已是過去之事,但現在回想,仍然淚目。如果,這樣的英雄氣魄,還算不上山西名片的話,那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所稱頌、所學習的呢?山西人,就像那深層下古老的煤塊,經過血雨腥風的歷練,才鍛造的這般無私,這般沉穩……

如果非要説山西名片是一幅動情的畫的話,我倒不希望它是花花綠綠的靜,我希望它是一份永不靜止的紀錄片,交通在發展,信號在變強,人民逐漸富裕,山西逐漸繁榮!山西在變好!山西在變強!山西在成長!山西名片,是你,是我,是大家!

家鄉的名片作文 篇四

旖旎古堰,掬水留香。我的家鄉都江堰是一座美麗的旅遊城市,風景名勝數不勝數:有功在當代,利存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有科學泄洪的魚嘴……但我認為最能體現家鄉風貌的,還要數那靜靜匍匐在岷江內江上的南橋了。

南橋建立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前。起初,這座石橋是供河兩岸居民通商用的。人們挑着擔子,紛紛在這裏出售自己的物品。它就像一位老人,濁眼微睜,靜靜地見證着都江堰這座城市的繁榮興衰。夕陽終歸是要落了,一對父子神氣地規劃着龐大的水利工程。在這岷江內外江的分界點,它,自是禁不住水流的日夜衝撞。終於,在一個黎明,伴隨着日出的光華,它消失了。

日月如梭,都江堰漸漸地變成了舉世聞名的旅遊城市。離堆公園初建成,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這個公園在河南岸,北岸的居民若是想前來遊覽,就得橫穿整個誠市。明明近在咫尺,卻為水流阻擋,於是,有人想到了它。數個日日夜夜後,南橋又回來了。它更加牢固,更加宏偉,更加巧奪天工。

如今,本是用來作為道路的南橋已成了都江堰又一道靚麗的風景。橋上搭建了封閉的橋頂,兩邊的橋檐上都刻了古代的詩詞句畫。走在橋上,人們也不由得駐足。享受着清涼沁人的江風,賞閲着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文化,何樂而不為呢?橋上還開闢了主橋道和側橋道。各式各樣的商鋪,小吃攤,紀念品店便落腳在了側橋道上。南橋,這繁華的風景,將歷史與現代化元素完美融合,獨一無二。

縱然都江堰的風景名勝數不勝數,但在我眼中,南橋才是家鄉的名片。

旖旎古堰,掬水留香。繁華南橋,華而不揚。南橋,是家鄉的名片,是世界的篇章。

家鄉的名片作文 篇五

我承認,至少在我的國小時代,是不喜歡那些“依依呀呀”的腔調的。完全不理解郭沫若“聽罷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尋常。”的心情。好吧,是自己不懂得欣賞傳統,只是飄在那類空想的世界裏,證明內涵是怎樣消失不見的。

到我上國中之後,告誡自己要做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於是在奶奶的引領下,開始瞭解我們山西的特色——晉劇。晉劇,又叫“山路梆子”,亦稱“山西梆子”,解放後定為晉劇。它與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並稱有山西四大梆子。晉劇的流傳範圍很廣,受各地區人民的欣賞。收到這裏,不免有一種自豪感,即便它並不屬於自己,卻也是一種來自於家鄉的驕傲。

晉劇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就已盛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記得在老家的農村裏有一個大戲台,小時候過節的時候經常跑去湊熱鬧。戲台兩邊掛着大紅燈籠,台上有一些老式的桌椅,枱面寬大,卻沒什麼裝飾。記憶中最為清晰的是一場《打金枝》,雖然自己也聽不懂唱的是什麼,可是演員的裝束、動作和唱腔,也引得我興趣盎然。小時候嘛,這些新奇的玩意兒,也夠我探究興奮上幾天的。

晉劇,即使你不明白它唱的意思,也會為它的表演所折服,正如我的家鄉山西一般,也是一個會令人讚不絕口的地方。

晉劇約有四百餘個傳統節目,以鬚生、青衣、花臉、汰門的唱功戲為多。在長期的藝術發展過程中,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和北路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而且又具有婉轉細膩的風格,善於表現氣勢雄壯的場面,也能演出風趣活潑的場面。

晉劇中亦有不同的特色,老一代表演家十三寬厚的唱腔;蓋天紅背宮音的演唱;老三兒生的走台步;説書紅高文翰的耍碗特技等。

當我開始瞭解晉劇的時候,才知道,這些古老的文化的魅力在於可以讓人用心去傾聽歷史,去感悟。正因為它帶有家鄉的味道,又更顯親切。晉劇,山西的動態名片,耳目一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gpq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