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人才需求請示通用多篇

人才需求請示通用多篇

人才需求請示通用多篇

最新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篇一

一、調研背景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臨牀新知識、新技能的湧現,人民羣眾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對護理人員的數量、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職畢業的護生難以滿足臨牀發展的新要求,以致人才市場提供的中職畢業生崗位日益減少。無論是中職護生還是家長都希望繼續接受教育。雖然當今中職護生繼續深造的機會較多,如參加技能大學聯考,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但名額有限,真正能升入高職的人數較少。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3+2”中高職分段培養)即國中畢業生在中職學校學習3年,然後經考核部分或全部轉入掛靠的高職院校深造兩年,畢業以後享受與三年制普通高職畢業生同等待遇的一種高職教育辦學模式。其實現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溝通,是推進高職,拉動中職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湖北省教育廳於2014年9月發佈湖北中高職人才培養一體化改革試點通知[1]。為深入貫徹《湖北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辦法》,本着深入行業,緊緊把握用人單位及學生需求的原則進行此次調研,為高職院校開設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3+2”中高職分段培養)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提供參考。

二、調研基本情況

(一)調研內容

1、明確襄陽市各級醫療衞生機構臨牀護理領域人才結構現狀、人才需求狀況、崗位對從業人員知識及能力等方面要求。

2、瞭解襄陽市中職護生及家長對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的認知與需求。

(二)調研方式與對象

走訪:走訪襄陽市各級醫院,瞭解其發展現狀。

問卷:在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及護理行業專家指導下,設計調研問卷,通過醫院各科室護士長,人力資源負責人填寫問卷,瞭解襄陽市各級醫院護理人才結構現狀;通過對襄陽市中職護生及家長髮放問卷、座談等,瞭解其對五年制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

座談:通過與各級醫院科室護士長、護理骨幹進行深入座談,瞭解當今護理行業發展現狀及對本行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學歷、資格證書等的要求,並徵求對五年制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意見或建議。

(三)調研結果與分析

1、護理行業人才結構現狀與需求分析

根據地理分佈和經濟發展情況,分別抽取襄陽市三級醫院3家,二級醫院5家,一級醫院4家,圍繞醫院的規模與人員結構、人才需求及規格等進行調研。

(1)各級醫院牀位數與牀護比

以上數據顯示,襄陽市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的牀位數與護士比分別在1:0.5以上和1:0.4以上,比“十一五期間”有所提高,而一級醫院仍未達到1:0.4的最低配置標準。衞生部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指出:到2015年,全國100%的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的牀位與護士比分別不低於1:0.8、1:0.6。通過與醫院領導及人事部門的訪談,預計未來三年,三級醫院招聘大專畢業護理人員平均每張牀0.08人,二級醫院平均每張牀0.16人,一級醫院平均每張牀0.12人。所以襄陽市各級醫院對護理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仍很大。

(2)醫院護士年齡與學歷結構

調研顯示,三級、二級醫院中20~30歲護士所佔比例最高,一級醫院中,41~50歲護士所佔比例最高。在與醫院的訪談中瞭解到,在過去的10年中,三級醫院、二級醫院新招聘護理人員數目較多,且招聘護士的起點學歷為大專,而一級醫院近年來新招護士較少甚至難以招到新護士。

(3)人才需求規格

在當今醫患關係緊張的醫療背景下,隨着醫療、護理技術的不斷髮展,對護理人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通過與行業專家的交流總結如下:

知識規格:具備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掌握必要的基礎醫學知識和理論;掌握常用護理和各專科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瞭解護理理論與技術的新進展。

能力規格:具備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力;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規範完成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的能力;能進行常見病、多發病的病情觀察,應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具有對急危重症病人初步處理和配合搶救的能力;具有專科護理方向發展基礎。

素質規格: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具有公平競爭的意識和健康的身心素質。

(4)醫院護理人才需求情況分析

綜合上述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各級醫院對護理專業的人才需求量較大,特別是一級醫院牀護比例不達標和護士崗位缺編的問題嚴重。但二、三級醫院招聘護士的起點學歷均為大專,尤其是三級醫院會逐漸增加本科、碩士學歷護士的招聘比例。這就造成中職護生的就業空間很小。有必要對護理教育佈局作出相應調整,大力發展五年制高職護理教育,以滿足目前各級醫院需要,保證護理工作質量,促進護理學科發展。

2、中職護生及家長對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認知及需求

選取湖北省襄陽市的襄陽市護士學校,南漳縣職業教育中心,谷城職教中心的2012-2014級護理專業學生及家長為調研對象,各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學生問卷186份,回收率93%,回收家長問卷180份,回收率90%。

(1)中職護生調研結果及分析

近幾年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就業壓力較大。通過對中職護生的調查,60.22%的中職護生表示願意接受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並表明希望通過繼續學習提高學歷,爭取較好的就業機會。有調查顯示,中職生的內心學習期望並不低,其實他們渴望成才,渴盼有成就,有時只是學習目標不明確。少部分學生因對五年制高職護理教育認識不全面或厭學心理而處於拒絕或猶豫狀態。

(2)中職護生家長調研結果及分析

調查中80%的學生家長表示願意讓孩子接受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因中職護生大多來自於農村或城市貧困家庭,父母學歷低,加之當前家庭中子女較少的現狀,父母望子成龍的願望強烈。且五年制高職護理不用參加大學聯考就有“直升”大學拿專科文憑的機會,因而父母希望子女通過繼續學習,提升學歷,為就業創造更好的條件。

綜合上述調研結果,在當前中職護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的環境下,無論是中職護生還是家長對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都有較高期望與需求。同時開設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是加快建設湖北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和完善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

三、關於開設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的思考與建議

(一)做好培養目標的銜接

為有效地做好“3+2”階段的銜接,分清階段目標至關重要。中、高職培養目標上,中職教育是培養中等技能型人才,高職培養的學生要具有高職業性和高層次性,突出“中高職一體、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因而應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和檢驗標準。

(二)確保課程銜接

課程銜接是實現中高職有效對接的核心和落腳點,應達到二者課程相對獨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和不重複浪費的一種有機結合的狀態。在護理專業課程結構銜接的設計上要貫徹和遵循“中職為基礎,高職為主導”的原則。

課程內容的制定,首先根據崗位需求和學生髮展確定課程,制定從政府、行業、學校等多個角度,多層面參與的課程開發制度,其次組織中、高職院校一起編寫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銜接的基於工作過程的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教材。

教育教學的執行結合學生的專業經驗和認知發展規律。定期開展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教師教學研討會,統籌課程設置,合理統一安排各門課程教學計劃與內容。中、高職相同部分之間採取立體式聯通方式進行融合,即中職階段學習掌握的內容在高職階段以複習為主。高職階段考慮到學生已經具有臨牀實踐經歷的特點,採取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解決中高職課程內容重疊、技能訓練重複的問題。

(三)建立質量監控、評價體系

成立中高職一體的教學督導,全面監控中職和高職階段的教學進程和教學質量管理。構建“334”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衞生行業院校合作工作委員會、護理專業合作建設委員會三級指導,學院、醫學院、護理研究室三級管理,行業、企業、學校、學生四方監控與評價。

人才需求請示 篇二

汽車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着汽車專業人才社會需求的日趨旺盛,我院的汽車專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x年汽車專業設置以來,招生規模逐年大幅遞增,截止目前,我院現有汽車類專業兩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在校生700多名,16個教學班,需開設專業課程近20門次,而我院現有汽車類專任教師僅3人(且其中1人為20xx年新進大學生),專業師資極度匱乏,師生比也嚴重失衡,這給我們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也已經成為制約我院汽車專業發展的瓶頸。為此,我係特向學院提出引進汽車專業人才,加強汽車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這對於推動我院專業建設的整體健康發展與汽車專業國家示範院校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有着必要而深遠的意義。

經我係多方考察、挖潛和論證,現向學院推薦2人,供領導研究:

一、推薦人選

1. 方應明,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許昌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專業帶頭人,副教授,教學科研能力均較強,且具有20xx年企業兼職經歷,實踐經驗豐富,是當地多家汽車維修企業的技術總監,汽車維修培訓師;

2. 白紅(女),本科學歷,現在鄭州某汽車學校兼課,汽車維修技師,從業10餘年,曾在多家汽車修理廠、品牌汽車4S店歷任車間技術主管、車間主任、技術總監、培訓師等,並多次獲獎。具有較強的理論功底與實踐技能,是典型的“雙師素質”教師,屬於汽車行業高技能人才(20xx年此人曾來參加我院招聘,但因故未果)。 (以上2人詳細資料,請見附後的個人簡歷)

二、推薦理由

1. 符合我院國家示範院校建設方案中關於引進汽車專業帶頭人和高技能人才的承諾以及我院20xx年人才引進規劃,對國家示範院校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與完成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2. 與引進應屆大學生相比,可快速改善我院汽車專業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能力結構、年齡結構等,快速充實師資力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 由於以上2人都具有多年的企業專(兼)職經歷,實踐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因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我院汽車專業實踐指導教師匱乏的不足,改善實踐教學環節,利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4. 有助於提升汽車專業在教學、科研方面的整體實力,特別是對現有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會起到很好的帶動與示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汽車專業教學團隊的“雙師素質”,進一步做到結構合理,素質優良。

5. 可更大限度地發揮我院汽車專業實訓設備的效益,提升我院的社會服務功能。由於以上2人均有多年的企業實踐經驗,特別是在汽車修理方面有着明顯的技術優勢和特長,因此,利用我們的教學實訓設備,在首先滿足學生頂崗實習、改善實踐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可充分發揮我們的資源優勢(如師資優勢、技術優勢、設備優勢等),更好地面向社會開展技能培訓、汽車修理等社會服務,為學院贏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三、被推薦人提出的引進條件

1. 解決方應明及其家屬的工作安排、編制問題,其家屬吳玉蘭,專科學歷,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現在新縣林業局工作(事業單位,有編制),有多年植保工作經驗(做實習指導教師或到圖書館等部門工作均可,個人簡歷附後);

2. 白紅的引進待遇、條件同前(由方應明負責做其動員工作);

3. 解決臨時住房問題(可不要求產權)或提供住房補貼(最好是前者)。

以上請示是否妥當,請領導予以批示。

附件:上述3人的個人簡歷。

汽車建築工程系

20xx年x月x日

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篇三

1.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標準以及企業家的人才觀,對高校人才培養機制進

研究與分析,促成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接軌,更好地整合學校教學資源,促進學校提高自身服務質量

2.調查內容

到服裝企業找負責人瞭解服裝企業對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並且完成“關於企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問卷”。

3.調查時間

調查集中在7月6日、7月7日、7月8日,這3天進行。

目前,服裝行業發展勢頭猛進。通過走訪調查顯示,服裝設計人員為數不多,高檔的服裝設計人才更是微乎其微,從走訪的温州服裝企業所瞭解現有的服裝設計人員其中本科生佔極少的比例,畢業生的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工作能力都還有待於提高。這種狀況,對於服裝行業向着更高、更遠方面發展是一種阻礙。廠家們反映,畢業生,掌握了理論知識,又會操作,技術比較全面,但技術熟練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缺乏實踐。這説明在校訓練的機會少,應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要求教學內容要更新,這就建議讓學生應拓寬視野多參加實踐。我們應該把握自己的優勢——在學校重視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切不可浪費時間!我們比很多人都幸運,有良好的學習機會。在大學這個小型社會學習溝通能力,加強人生觀,職業道德和勞動態度方面的修養。

調查問卷顯示企業對本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趨勢。但在調研中發現:如今,在温州一些企業裏已開始“淡出”學歷、資歷、經驗方面的框框,主張“適用才是硬道理”,將擁有業績、成果、具備真才實學、為市場檢驗證明具有創新思維和發展潛質的人才,納入引進的主視野。如果擁有高學歷但無法在起職位為企業創造價值,那麼對企業來説是無用的。只要略加留意温州的報紙、網絡和琳琅滿目的招聘廣告,經常可見“至少2年以上工作經驗”、“無工作經驗免談”等招聘內容,“有工作經驗”常常成為了應聘的門檻。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在人才的選擇中,既要注重人才的文憑、證書及身體狀況,更注重人才能力及綜合潛質等,不同崗位有不同的需求,最重要的是適用。事實上,採用了“適用即人才”的標準,是企業務實發展思想的迴歸,這也代表了目前許多企業的用人策略。

訪問的服裝企業對大學生最多的評價是:大學生在學校所學與社會需求脱軌,但要求高,又缺乏實際能力。其實現在的企業都很現實,看重工作經歷和技術,希望員工能儘快為公司創造價值。有誰希望把自己的企業給員工當練兵場呢?因此在校大學生要有危機感,不要以為一步入社會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應明確自身的價值和定位,你有什麼能力能讓你找到好工作。很多大學生找工作都存在這樣的誤區:一個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質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自己沒有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這是大多數企業給我們大學生的忠告。

我們只要瞭解了社會的需求和自己所長,就會很快找到自己社會中的位置打好人生中漂亮的一仗。現代大學生缺少社會知識和信息,在學校時從不關注社會中的情況,甚至連新聞都懶得看,更不用説社會鍛鍊,所以當他們邁出校門的那一刻就迷失了方向,拿着自己的簡歷不知何去何從,只知道自己學的是什麼專業,卻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以至於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找不到工作;因為大學生缺少社會鍛鍊,空一肚子墨水卻不知如何用,很多用人單位不願招聘應屆畢業生,都願吸取有工作經驗者,因此大學生的就業率也越來越低!有的學生辛辛苦苦學了數十年的專業當走進社會時卻找不到任何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工作,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這就是不瞭解社會的需求所造成的。

所以我們要發起倡議,為了我們今後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社會當中去,為了我們早日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為了能夠更順利的工作用自己的所長服務於社會,讓我們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吧!

最新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篇四

一、“世界工廠”對電氣自動化人才的巨大需求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聞名的“世界工廠”,已成全球主要的生產製造業基地,是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機械、汽車、電子、通信等現代製造領域,均需要機電一體化方面的工程技術人員,與此相關的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等專業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通過對佛山地區的考察,我們發現家用電器、電子通訊、電腦配件等行業已發展成為佛山的支柱特色產業,需有一大批電工、電子、通信與自動化技術人員進行支持。目前,在佛山地區及其周邊地區聚集的家電整機及其配件生產廠有五千多家,還有電力電子設備製造、機械製造、電機制造、通信設備製造等企業近八千家。在人才需求方面,根據我們對科龍集團、美的集團、格蘭仕公司、廣東北電、廣東天樂、順德特種變壓器廠、順德電機廠等多家企業的調查,從總體來看,這些企業的人才需求增長率為每年20%左右。主要崗位是現場生產工藝、產品工藝、質量檢測、質量控制、物料採購、設備安裝、運行、管理、維修、售後服務等。

二、新興支柱產業高速發展擴大了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需求

在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等地區有眾多的電子企業,是我國電子產品,如通訊設備(程控交換機、手機、電話機等)、家電(電視機、音響設備、空調、冰箱等)、計算機及配件(主板、顯示器、電源、驅動器等)主要的設計、製造基地之一。

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十五”期間,廣東新興支柱產業中技術含量相對高的電子信息業、電器機械及專用設備業發展迅速,投入及產出增長均處於領先地位。2005年電子信息業、電器機械及專用設備業資產總計為5623.68和3704.82億元,比2000年增長1.98和1.41倍,年均增幅24.4%和19.2%,資產佔全省工業的比重分別由2000年的13.2%和10.7%提高到2005年20.8%和13.7%。增加值為2095.27和1322.39億元,比2000年增長2.66和2.19倍,年均增幅29.7%和26.1%,高於同期全省工業平均增速,增加值佔全省工業的比重分別由2000年的16.7%和12.1%提高到2005年22.3%和14.0%。兩大產業已成為廣東省生產規模最大的支柱產業,這兩大支柱產業的高速發展擴大了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需求。

三、在傳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以高新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的過程中,增加了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數量

珠三角電子行業已從勞動密集型行業逐漸向技術密集型行業轉變。其次新技術、新工藝、新元件、新材料、新設備不斷湧現,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步伐加快,技術含量不斷提高。 產業的發展必然帶來對人才需求的增長,技術的進步必然要求人員素質的提高。

在傳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以高新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進行設備的更新與改造,需要大量既懂技術、管理,又具備操作技能的面向生產一線的技術人才。企業最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也最清楚這些人需要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而且企業最清楚這些人才將在什麼樣的崗位上工作。但是,企業卻沒有太大的精力去培養自己所需要的技術人才。

珠三角地區的電子產品製造業主要是以加工業或製造業為主,行業的發展在最近幾年出現了新的趨勢,一是合資企業的比例正在不斷地增大;二是電子整機產品加快國產化;三是各企業都向專業化發展,以求取得規模效益;四是企業為技術改造投入的資金大幅度增長。

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電子行業主要從事來料加工,生產設備、元器件、原材料大多依靠進口,主要承擔產品勞動密集型工序,技術含量低,生產工藝相對簡單,對生產一線從業人員(如生產線操作工、質檢工、調試工等)的知識面、技術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要求不高,結果沒有受過正規職業教育的初、高中畢業生經過短期培訓後也能基本勝任生產一線的工作。

但是近年來,珠三角電子行業生產、經營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從“來料加工,三來一補”過渡到了“研發、設計、製造”階段,珠江三角洲地區已逐漸成為我國電子產品設計、製造的重要基地,許多領域(如家電)產品的技術含量、生產工藝、更新換代步伐已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珠三角電子行業已從勞動密集型行業逐漸向技術密集型行業轉變。其次新技術、新工藝、新元件、新材料、新設備不斷湧現,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步伐加快,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產業的發展必然帶來對人才需求的增長,技術的進步必然要求人員素質的提高。許多企業一方面為了提高人員效率而精簡缺乏專業技能的宂餘人員,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專業技術人員。據有關部門統計,全省需求從事技術工種崗位人員達800萬人,技術工人缺口超過400萬,其中電子信息行業缺口約130萬。從近幾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看,各個行業中,電子信息行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一直處在前列,2006年市場需求最大的十種職業中電子技術行業的技術工人名列第一。

四、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相對落後,迫切需要提高職業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而目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短缺的,這一層次人才的培養就要靠高等職業教育。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高職要發展不能光靠學校和教育部門本身,更要與勞動保障和人事部門共同聯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接受高職教育學生的就業問題。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要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成為企業生產服務一線迫切需要的技能型、應用性人才。要以能力為本位構建培養方案,對職業崗位進行能力分解,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崗位工作技能為支撐,明確專業領域核心能力,並圍繞核心能力的培養形成專業領域課程體系。培養方案要體現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以使學生畢業時確實具備相應的上崗能力。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僅需要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也需要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職業教育承擔着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責任。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相對落後,迫切需要提高職業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據悉,教育部、勞動保障部、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交通部、衞生部等6部門共同啟動了“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以緩解勞動力市場上技能型人才的緊缺狀況,提高職業教育對社會和企業需求的反應能力,促進整個職業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綜上所述,珠三角地區對電氣自動化及其相關專業人才有着巨大需求,我校位於珠三角地區中心城市廣州,培養能為珠三角企業服務的高技能型人才工作顯得尤為迫切。通過對相關企業的走訪與調研,對電氣自動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養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認識,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專業教學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篇五

一、調研目標

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是決定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因素,本次調研的目的是瞭解行業企業對建築工程技術相關崗位人才需求的側重點,職業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職業崗位對該專業學生需要具備的素質要求等,進而為編制20xx級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完善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提供參考依據。

二、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採用一手資料調查和二手資料調查相結合的方法。

一手資料的調查主要是專業教師通過走訪行業企業,對企業專家進行訪談,企業專家填寫調查問卷,通過調研結果的整理得出調研結論。

二手資料的。調查主要通過網絡調查和電話調查方法。網絡調查主要是通過向被調查企業發調查問卷電子郵件,通過回收問卷進行調查結果分析,電話調查主要是專業教師給被調查企業專家打電話,瞭解調查問題。同時通過網絡調查行業企業相關動態資料,為調查結論的分析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

三、調研過程

本次調研主要由建築工程技術專業部分任課教師進行。首先在4月初確定調研目標,然後依據調研目標設計調查問卷,4月中旬依據調研目標和調查內容確定調查企業,然後通過網絡、電話展開二手資料調查,4月28日-30日三天,參與調研的教師實地走訪被調查企業,5月整理調查資料,總結調查結論,撰寫調研報告。

四、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被調查樣本包括秦皇島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開發區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島正源工程建設諮詢事務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發出問卷20份,回收有效問卷20份,結合網絡二手資料的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對應的工作崗位羣。

通過二手資料的調查和與被調查企業的訪談,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對應的崗位羣包括施工技術員、造價員、材料員、資料員、工程監理、鋼結構詳圖設計等。通過畢業生的瞭解,大部分學生從事的崗位均為以上崗位。

2、近3年內職業崗位對高職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

(1)需求人數

近3年內職業崗位對高職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75%的企業專家認為其所在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是1-3人,15%認為是4-6人,5%認為是6-10人,5%認為是更多。

(2)需求變化趨勢

人才需求變化趨勢40%的企業專家認為呈上升趨勢,35%的企業專家認為呈下降趨勢,25%的企業專家認為不變。

(3)薪酬標準

70%的企業專家認為將來崗位的薪酬標準在2000-3000元/月,20%的企業專家認為在1000-2000元/月之間,5%的企業認為1000-2000元/月,5%的企業認為在1000元以下。

3、職業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

100%的企業專家認為建築工程技術職業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更多薪酬1000元以下1000-2000元5%5%15%近三年內職業崗位對高職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更多人5%6-10人5%4-6人1-3人75%1-3人4-6人6-10人更多人需求變化趨勢40%所佔百分比20%系列10%系列1上升40%下降35%變化趨勢無變化25%上升下降無變化薪酬標準2000-3000元70%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0-3000元更多薪酬施工技術、施工管理;80%的企業專家認為建築工程技術職業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還應該包括質量檢驗、編制預算、資料管理、材料管理,50%的企業專家認為建築工程技術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還應該包括工程監理、工程項目管理。

4、職業崗位對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要求。

從調查結果看,就專業知識能力而言,企業專家認為學生應主要具備施工技術管理能力、編制預算的能力、工程資料整理能力,從核心能力而言學生應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和溝通能力。

5、職業崗位對該專業學生需具備的職業能力要求。

90%的企業專家認為建築工程技術職業崗位學生需具備施工技術能力,75%的企業專家認為需具備資料整理能力,68%認為需具備預算編制能力。少數企業專家還對於學生的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監理等能力提出了要求。

6、職業崗位對該專業學生應獲取的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95%的企業專家認為你學生應具備施工員職業資格證書,70%的企業專家認為學生應具備資料員證書,50%的企業專家認為學生應具備安全員證書,45%的企業專家認為學生應具備造價員資格證書,10%的專家認為學生應具備會計證。

7、關於該專業學生在培養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的建議此處調查主要是開放式問題的調查,綜合專家的建議,關於該專業學生在培養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

一是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走上工作崗位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鍛鍊才能夠適應工作任務的需求;

二是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較差,遇到新的問題不會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是學生的溝通能力有待提高。

五、調研結論與建議

1、調研結論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對應的崗位羣主要是施工員、資料員、質檢員、預算員等,企業對職業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施工技術、施工資料整理、施工項目管理與監督、編制預算,職業崗位對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主要包括能進行施工技術指導、能進行施工項目資料整理、能進行預算軟件操作、能編制預算等,職業崗位對專業學生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要求主要有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能力、施工技術的能力等,學生需要獲取的資格證書主要是施工員證書、資料員證書、造價員證書、安全員證書等。

2、建議

此次調研是通過實際調查企業專家,結合二手資料調查進行的,調研結果具有一定的客觀性、準確性,是專業編制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依據。根據調研結果,專業一方面在課程體系的設置方面應當重點考慮企業專家對職業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將企業專家普遍認為重要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對應的課程設為專業核心課程,另一方面針對企業專家提出的學生實踐能力差、自我學習能力差、溝通能力差的問題,專業應當引起重視,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課堂及課下團隊合作與溝通等學習形式的開展,及教學方法上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來解決現階段學生在能力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後,建議專業能夠挖掘社會資源,開發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能夠在在校期間儘早接觸企業實際,縮短學生與就業崗位之間的距離,加強學生就業的適應能力。

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篇六

一、建築業的基本情況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作為始終伴隨着人類社會文明發展而發展的產業,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目前為了發展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建設任務,建築業發展前景廣闊。

地處中國的西南部,位於成渝經濟區中心地帶。近年來的建築行業得到了飛速地的發展。尤其是隨着中央國務院工作座談會的勝利召開,會議將工作提升到了關係黨和國家全局工作的特殊重要戰略地位,為確保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及優惠政策,其中包括加快為各民族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因此我省建築行業也必將迎來快速的大發展時期。

然而,據統計,從事建築行業的人數達百萬,在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約達萬人,許多技術崗位是由沒有受過專門教育、僅僅經過短期崗位培訓的人員佔據着,這一現象是制約建築業發展的瓶頸,是造成建築質量低劣、建築事故不斷髮生的根源。建築業的產品多數是公共產品,其質量好壞直接關係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事故影響極壞,甚至影響社會安定。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迫切需要加快建設教育事業的發展,以滿足生產一線對建設人才的需要。

從社會發展趨勢看,科學技術進步和知識經濟的出現,將使建設行業的科技水平、生產技術和手段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我國面臨的是一個經濟全球化、信息國際化、知識產業化、學習終身化的時代,建設行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手段的巨大變化迫使我們必須加快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以適應時代發展和建設事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從教育本身看,高職教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出現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養的是生產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職因起步較晚,建築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還不能滿足建築行業的需求。

二、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分析

《四川省建築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四川建築業具體發展目標是:2015年建築業總產值超過8000億元,建築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全社會從業人數達到500萬人。

隨着建築業的迅猛發展,建築工程施工專業人才的短缺問題日漸突出。目前,四川內建築企業生產一線的專業畢業生很少,即使有一些也不太安心生產一線的工作,加之是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智力流失相當嚴重,建築企業生產一線基本留不住本科生;同時,由於本科是一種更加註重理論教學的普通高等教育,其過多的理論在施工現場派不上用場,而動手實踐能力的薄弱又讓施工企業覺得本科生眼高手低使用起來極不方便。而高職層次的畢業生理論知識夠用,比中專生強;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又較本科生優秀,上崗即能頂崗,加之心態正常能安心在一線工作,完全適應施工現場的工作環境、內容要求,對企業而言,也不影響企業資質評定,是層次和類別最理想的學生。

對用人市場的調查統計(多項選擇)分析顯示,對各種學歷層次的需求狀況是:研究生10%、本科生42%、大專生34%、高職生39%、中專技校生3%,除本科生以外,對高職畢業生的需求量排在了第二位。但是培養建築施工企業中層管理、技術人才的學校本來就不多,有能力培養適應一線工作的高職層畢業生的學校更少。由於畢業生偏少,許多建築企業不得不使用本科生或降格使用中專畢業生擔任生產一線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中專畢業生在建設行業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面前,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機具面前已明顯感到吃力,並且覺得自學困難,發展後勁不足,不得不返校進修成人大專課程。

因而本專業的高職畢業生就業前景看好。

三、培養目標的調研

據調查在建築業行業中,幾乎所有的建築公司在招聘員工時,很注重其工作能力,其次是工作經歷,然後才是其學歷等等。根據多家企業調研分析我們確立了建築工程施工專業培養目標:

1、較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法律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協作能力,具有一定文化基礎、外語及計算機應用知識;

2、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術業務能力和創新能力;

3、具有較紮實的製圖與識圖、測量、建築材料、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工程預算、合同管理等知識;

4、掌握工程材料及製品的技術性能與檢驗方法,具有常用工程材料檢驗、使用和保管的能力;

5、能夠識讀建築工程施工圖;

6、瞭解建築施工過程,掌握建築施工技術及質量標準、安全要求,具有組織施工的能力。

7、參加崗前培訓,參加實訓和實習,積累工作經驗,具有畢業及時能上崗能力。

四、總結和分析

隨着我國“十二五”計劃的實施,國家將鼓勵房地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職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將會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近幾年來,國家制定宏觀財政政策,用以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其目的就是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來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事實證明,這種帶動作用無疑會增加建築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目前,全國建築市場急需一支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職業化的建築工程管理隊伍。然而,由於建築類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過分專業化、學科化,現在社會上建築類高等職業教育又出現空檔,中職教育層次偏低等原因,這樣集專業、管理、經濟、法律、計算機等知識為一體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建築人才變得緊俏起來。以發達國家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佔整個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達到20%~50%,而我國尚不足10%,因此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薪酬待遇(月薪):施工員/技術員:3千~5千元;工長:3千~6千元;技術質量管理經理:5千~7千元;項目經理:5千~1萬元。我省對土木建築方面的人才需求會進一步的增加。但是對人才的需求不會只僅限於傳統的房屋建築工程方面,而是具有較為全面的土木工程基礎知識的應用型人才。這對我們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上述調查結果僅為四川局部的數據,相對我國東部較發達地區較為保守,隨着國家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四川對建築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會進一步的增加。但是對人才的需求不會只僅限於傳統的房屋建築工程方面,而是具有較為全面的建築工程管理知識的應用型人才。這對我們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綜上所述,在未來十多年中,建築也將會有一個更大更快的發展,社會對建築工程人才的需求將逐步轉向高職高專培養出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本專業的教學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有着直接的推動作用。望學校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多多培養出國家需要的建築業人才。

最新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篇七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推進、國家基礎工程的加速進行和國內外平等互動競爭平台的搭建,促使我國農業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而現代農業的發展是與科學技術的前進、農業產業化的迅速發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緊密相聯的。在這大的背景下,我國農機業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農機及為適應農業發展的各種設備已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科技開發、生產製造和推廣示範體系,農機產品及附件進出口增長趨勢明顯,我國農機化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機遇期。

十五屆三中全會的報告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實現農科教結合,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注重人才培養,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轉到寄託科技前進和提高勞動者本質的軌道上來。”這充分説明,“十二五規劃”的農業職業教育,任重道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等農業職業教育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尤其在改革招生與分配合製造度,調整專業設置,拓寬服務領域,擴大辦學規模及開展多種形式聯合辦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為顯著。除此之外,為順應形勢要求,各中等農業職業學校在教學改革方面也作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為了深入瞭解市場,獲取社會對農機人才需求變動情況的瞭解,明確學校農機使用及維修專業的學生培養方向,對多家企業進行了有關人才需求在培養目標與專業課程設置方面的調查。

一、調查的方式與內容

1、抽調學校部分領導和農機教研組老師深入農機公司、農機市場以及農村,召開我校歷屆畢業生和應屆實習生座談會,並進行問卷調查,通過這種方法,我們掌握了畢業生的從業情況,瞭解了畢業生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課程體系及實習環節的設置等方面的意見,聽取了用人單位對中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建議。

2、對全體農機專業教師和班主任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內容有:

①畢業生就業崗位分佈及從業情況。

②承擔企業職工培訓的課程內容。

③農機行業近幾年較為廣泛使用的新設備和新技術。

④對農機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建議。

⑤如何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

⑥如何開展學生專業思想教育。

二、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通過上述各方面的調查,我們得到了大量的反饋信息,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機使用與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與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備農業機械構造與原理、農業機械的電器控制與智能控制、農業機械管理、農機使用、農業機械銷售等基本知識,掌握農機使用、維護、檢修、安裝調試等職業能力,面向農業機械的使用維護、檢修、維修、營銷、安裝調試以及管理等崗位需要的從事農機使用、維修、售後服務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農機運用及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

1、畢業生情況與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要求

通過調查反饋的信息,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主要是農機設備的使用、保養、維修、售後服務、

銷售和管理等。畢業生就業後崗位變換較頻繁,隨着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畢業生感到基礎知識單薄,文化素質不高,適應能力較差。究其原因有:

①初高中階段學習基礎就普遍較薄弱,由於社會、家庭及其個人的某些原因,他們在國小、國中時期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刻苦鑽研精神,再加上基礎知識相當薄弱,甚至有的學生加減乘除都沒學好,因此,在中職階段的學習中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這就給中職學校教學帶來了不少障礙。

②由於生產設備日趨現代化,智能化,原來設置的課程和教學內容已經滿足不了畢業生從業的需求。

③在知識面方面,畢業生技術基礎面不寬,原來課程體系專業課口徑窄,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以致畢業生難以適應就業崗位的變換。

④學校實驗實訓的儀器、設備不足,學生動手機會少,實際操作能力差。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從事本行業的人文化素質普遍低下,生產管理無序、非正確維護與不斷技術更新的設備的高要求所構成的矛盾,嚴重困擾本行業的發展,因此本行業急需具有一定技能中專畢業生加入,同時要求中專畢業生有比較全面的素質。首先,要求畢業生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一上崗就能適應企業的崗位要求,順利地頂崗操作,希望畢業生能較快地理解和接收新知識、新技術,適應企業及公司崗位的轉換。另外,企業要求畢業生有較高的思想境界,良好的精神狀態,健康的心理素質。中專畢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有相當一部分提拔為企業部門領導和車間一級技術人員,更要有語言表達、文字表達能力,有組織協調能力和業務交往能力。

2、農機使用及維修專業人才的主要知識

通過調查統計,市場要求學生在農機基本知識、農機具的使用、農機具機械維修與保養、農機具的電器控制與智能控制方面的能力普遍具有較高的要求,其次是農機具安裝與調試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再次之是農機具檢測、農機營銷與管理等能力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學生時要特別加強學生農機具維修的能力。

3、農機使用與維修專業人才的主要技能

市場期望學生對農機具操作、維護的基本能力要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學生時要加強學生對農機具、設備操作實際的動手,增強實訓環節的教學,對學生重在突出一至兩項技能訓練,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實訓設備增加實訓技能課程,建立校企合作方式,學生根據崗位任務進行專業實習,採用工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專業重點掌握農機駕駛及作業能力、農機維護及保養能力、農機故障診斷與排除能力、農機檢測能力、農機修理能力、農機的調整與檢測能力、農機裝配能力、簡單機加工能力、簡單焊接件焊接能力、產品推銷能力、市場調研與分析能力,

4、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

對於本專業,企業均期望學生熱愛本職崗位、熱愛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職業道德優秀,創新意思強,同時具有良好的品質意識和心理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學生時要繼續加強對學生的愛崗敬業教育,誠信教育,學生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在畢業前希望學校加強對公司管理制度的培訓。

5、農機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本次調查就畢業生對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需求程度廣泛徵求教師、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意見,大家比較一致地認為中等職業教育應使畢業生具有比較紮實的文化基礎知識,比較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以適應學生將來就業與崗位轉換的需要。文化基礎知識:語文要突出應用寫作和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政治要重視法律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就業指導;英語和數學首先要複習鞏固國中的知識,英語教學同樣要為本地經濟服務,教學內容要結合日常用語,計算機用語、外貿英語、農機專業科技用語。產品説明書、進口設備説明書均可作為學生補充練習。數學重點是三角函數部分。計算機已普遍使用,要重視操作技能實訓。

專業知識是指崗位羣所必須的專業技術知識,要求學生既具備一技之長,又能掌握本專業比

較全面的知識。教學內容應刪減理論研究性內容,突出實用性和地方特色。具體有:機械基礎中工程力學部分從簡,重點是機械傳動、常用機構、軸系零件,特別是齒輪傳動和軸承。液壓傳動相對比較複雜,但應用日趨廣泛。鉗工突出裝配工藝、機修鉗工。另外還需開設電工電子技術、拖拉機汽車電器修理技術、作業機械使用與維護、柴油機拆裝與維護。選修企業管理、農機產品銷售等課程。還應增加一些社會知識方面、個人修養方面的講座。在進行農機專業的教學設計時,應以文化基礎知識為前提,以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為重心。做到基礎知識要厚實,專業技能要精湛。

6、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

通過調查,瞭解畢業生對能力的培養表現十分迫切與關注,如農機具操作能力、農機具維修能力、新技術應用能力(農機檢測技術等)以及其他相關能力都是畢業適應職業崗位應該具有的實際能力。

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是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農機專業畢業的能力結構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認識能力、表達能力和其他相關能力,那麼如何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使學生具有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實際操作能力。

(1)按要求開設有關課程的實驗,保證一定的實驗開出率。如電工和電子技術。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即獲取知識的能力,觀察判斷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技術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抓技能實訓、下企業實訓實習,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即拖拉機汽車電器修理技術、作業機械使用與維護、柴油機拆裝與維護、農機具使用與維護能力。

(3)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抓課程的綜合練習和實踐,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即語言表達、文學表達和計算、識圖、繪圖能力。

(4)通過興趣小組、主題班會、參加社會實踐等手段培養學生其他相關能力即協同合作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業務交往能力。

總之,能力結構要以實用為主,突出專業技能和實踐技能,要以適應職業崗位為目標加強技能訓練,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

(三)關注農機行業的技術發展,體現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前瞻性

密切關注農機技術的發展,通過校企合作、聘請企業人士及專家講座等形式,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將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補充和更新到專業教學內容中。使學生在紮實掌握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及時瞭解本領域的新技術發展,並掌握相關技能,實現專業教學基礎性與先進性的統一。

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篇八

1、前言

“民以食為天”,食品和食品工業與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充足的食品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優質的食品是國民健康的保證,所以,食品工業是人類的生命工業,在世界經濟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食品工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歷經坎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有了很大的發展,近年來,國家也已經將食品工業的發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這為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開闢了光明的道路。

眾所周知,食品專業人才是推動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大力發展我國食品專業人才的培養關係到千萬國民的健康營養。而國家高等院校的食品專業正肩負着培育這種人才的重任,目前眾多職業院校的食品專業以培育高等應用型專業人才為目標,為企業培養出大批的一線操作技術人才,切實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鑑於此,本文對食品行業的緊缺工作崗位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旨在為高職院校食品專業學生的就業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2、我國食品工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隨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要求也越來越高,進而推動了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從表1可以看出,近10年食品工業的總產值一直保持增長趨勢,從1997年到20xx年食品工業總產值從5317億增長到24430億元。

國內外經濟學家公認:在未來5~10年內,中國將是全球收入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期間至少有1億家庭(約有3億多人口)將進入年收入l萬美元以上的行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消費市場。由此看來,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空間非常大,食品專業技術人才市場的前景也是樂觀的。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的預測,今後食品工業發展的六大趨勢將是有機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專用化和國際化。中國食品工業企業必須振作精神,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同時,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也為我國食品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通過對我國食品工業現狀的分析與探討,能夠很好的把握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趨勢,促進我國食品工業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加快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速度。

3、我國食品工業從業人員情況及食品專業畢業生從業情況

依據20xx年食品工業年鑑的數據,當年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食品工業從業人員為200~300萬人,在全國的食品行業中隨機抽選20家企業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見表2、表3和表4。表2是20家大中型食品企業從業人員情況,從表2可以看出,目前企業的人員主要還是大中專及以下學歷,主要從事生產操作。表3是食品專業大中專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從業情況,大部分畢業生都從事一線生產操作。通過調查發現,目前食品專業就業不存在市場飽和問題。很多企業現在還緊缺高級管理人才及生產、銷售人才。表4是食品企業目前的人才需求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企業現在急需管理型人才,其次,則是生產操作及銷售人才。

4、我國食品專業未來人才需求預測

當前,我國的食品工業正朝着規模化、產業化、系列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通過進行調研發現,食品專業人才需求量大,特別是新形勢下人才需求的崗位類型發生了變化,其中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出現較大缺口,從事食品加工和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除了需要掌握相應的現代食品貯藏、加工、管理、營銷等相關理論知識外,更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這就要求培養食品類專業人才的院校必須加強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

4.1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急需大量的專業人才

1996年完成的全國第三次工業普查顯示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在全國工業部門總產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從1997年至今,我國食品工業的產值始終在gdp總量中佔第一位,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企業對食品專業技術人才需求的持續增加。調查發現,企業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產操作人員、銷售人員的需求比較大,其中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出現較大缺口。食品企業的職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產操作工、銷售人員、食品檢驗工、食品製作工、食品包裝工、一線qc、基層管理人員、食品加工設備操作工這幾個崗位。

4.2提高食品的營養與安全作用急需大量的專業人才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食物結構將迅速發生變化,這就要求現代食品加工行業必須改造傳統的食品生產方式,進行食品深加工、開發新產品,提高食品質量和減少營養損失,為人們提供大量經濟、安全、高質量的食品。

因為食品安全問題關係着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因此近年來食品安全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20xx年9月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佈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規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具有相應的食品生產加工專業技術人員,檢驗人員必須取得從事食品質量檢驗的資質,食品檢驗人員實行職(執)業資格管理制度。通過對業內有關人士的調查表明,目前我國食品安全人才缺口達80萬。因而,培養優秀的食品營養與安全方向的人才勢在必行,功在千秋。

5、對職業院校食品專業教學改革的意見及建議

人才培養需要符合行業需求,要適合企業口味,學校在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更加需要更多創造實踐、實習實踐的條件與機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grr8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