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論語的生活智慧》識人16章詳解

《論語的生活智慧》識人16章詳解

《論語的生活智慧》識人16章詳解

《論語的生活智慧》識人16章詳解

識人(1)陽貨第十七篇P509

第三章、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只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教育和環境改變不了他們。”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認為上智與下愚不容易改變。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孔子這一句話,是感慨教育的侷限性,並不是否定教育和環境的功能。對中人來説,性相近,習相遠,可以透過教育和環境來加以塑染和改變。對於中人以上的上智,和中人以下的下愚,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力,相對地減弱。提示上智的人,少自作聰明;而下愚的人,也要少自以為是。即使是上智或下愚,也應該終生學習。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在孔子心目當中,真正中人以上的,十分罕見。我們最好把自己當作中人,也就是中等的平常人。勉勵自己不斷地學習,以期一天比一天進步。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上智的人。

(二)就算真的是下愚,也應該困而學之,比別人加倍努力,做到學天時習之,以求不斷充實、提升,至少也要變成中人。

(三)有人認為孔子“唯上智與下愚”這一句話,是接續上一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而來的。實際上智愚和德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不宜混為一談。下愚者多行善事,上智者常做壞事,是我們常見的現象。智慧的高低和品德的好壞,不一定完全一致。往往智慧高的,反而更需要加強品德修養,才不致濫用知識,而危害人羣社會。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把自己當作中等的平常人,不要和上智和下愚扯在一起。用心學習,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2)為政第二篇P34

第十章、子曰:「視其所以,視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先看一個人做了些什麼事,再瞭解他做這些事的動機,最後審察他做了這些事是否安心、快樂?一個人是邪還是正,怎麼掩藏得住呢?怎麼掩藏得住呢?」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論知人的方法。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人是羣居的動物。日常生活,難免與他人互動。瞭解一個人的正或邪,成為十分必要的能力。瞭解他人,最好按照次序,一層一層深入。從最淺層的行為看起,然後深一層探尋他的動機。行為看得見,比較容易觀察。動機是內在的,看不見,所以比較難以猜測。最後還要更深一層,看他做這些事之後,內心安不安,樂不樂?這樣一來,就更加有把握。通常看一次不夠,要多看幾次,這樣才可以明辨。

所以就是動機,所由則是所採取的途徑。先辨明動機,再審視所採用的方法,比較容易判別行為的善惡。所安已經是習慣,不論好事、壞事,一旦習慣成為自然,那就很不容易改變。這樣一層層考察,當然要設法掩藏也逃不了明亮的法眼。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不要憑第一印象,就來論斷一個人的正或邪,因為太危險了,很容易評斷錯誤。把好人看成壞人,卻把壞人當成好人。一方面冤枉好人,一方面也害了自己。

(二)由淺及深。先看行為再判斷其動機,最後看他的感受,這樣才做出初步的判斷,暫時有答案。還要多看幾次,才下結論,當然不致看錯人。但是,人是會變的,所以時時都要十分謹慎。

(三)這種方法,同樣可以用來反省自己。做這件事的動機是什麼?所採取的方法對不對?做完以後自己的感受怎樣?然後據以改進,自然能夠不斷提升自己。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由淺入深,是一種很好的原則。交朋友、做學問、學技能,最好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能急躁求猛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3)雍也第;六篇P166

第十九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中等資質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的道理。」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説明因材施教的原則。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孔子把人區分為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三種。不是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天生資質的不相同。

但是,孔子把中人和中人以上的資質,都當做中人看待,用意在提醒大家,最好把自己當做中人,不要將自己視為中人以上的人,以免自大自滿而阻止了成長。因為孔子認為「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陽貨篇),一旦自己認定是上人,豈不是和下愚一樣,不可能再成長了嗎?

中人可以接受誘導而成為上人,所以高深的道理,對中人十分有用,只要聽明白了,又能盡力實踐,當然很有助益。中人以下,屬於不容易改變的下愚,高深的道理,根本聽不懂,因此不必多費口舌,白白浪費時光。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以中人自居,將自己看做尚有成長空間的人。對於高深的道理,必須用心學習,務求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自我提升。

(二)依據年齡、生長背景和生活體驗,推測對方的程度,給予不同的教材,才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原則。

(三)説話時最好因人而異,見什麼樣的人,説什麼樣的話,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活用,並不是不誠實的表現。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用心調整自己的説話內容,力求做到適人、適事、適時,又適地。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4)述天第七篇P203

第二十五章、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聖人,我是見不到的,能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又説:「善人,我是見不到的,能見到有恆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本來沒有卻要裝作有,本來空虛卻裝作充實,本來窮困卻裝出富裕的樣子,這樣要想達到有恆,實在很難!」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勉勵弟子有恆才是入道的基礎。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孔子主張名實最好能夠一致,所以不輕易讚美任何人、事、物。他所推崇的古聖先賢,都已經蓋棺論定,聖就是聖,賢便是賢,不會再有所改變,可以放心地説出他們的姓名和事蹟,供大家當做學習的典範。

當代的人,都還活着,還有改變的可能。就算有很好的品德修養,也還不敢直接稱之為聖人。萬一產生變化,要怎樣交代?所以孔子説他見不到聖人,不但不輕視當時的人,反而是一種期待和鼓勵,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有一天逝世以後,被大家尊稱為聖人。他認為人活着的時候,能夠被大家當做君子看待,已經十分不容易。因此坦承能夠看見君子,便相當滿意了。他自己一再謙虛,不敢自認為聖人或仁者,可見孔子對自己和對別人,所採取的衡量標準是一致的,並沒有對別人嚴格而對自己寬鬆的差異性待遇。善人,並不是指常常為善或者偶爾行善的人。只有心中有善無惡,而且恆久如此的人,才夠資格稱為善人。這樣高的標準,難怪孔子看當代的人,也看不出有什麼善人。他寧願退而求其次,認為誠實可靠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內心空虛,卻裝出充實的樣子;窮困裝得很富裕。這樣表裏不一的假象,想要誠實可靠,應該是十分困難的。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人活着的時候,我們最好暫時不要加以論斷。對活人説三道四,基本上是不禮貌的行為,最好能夠避免。

(二)人死了,蓋棺論定。大家才依據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做出整體的判斷。原則上以品德修養為基準,先分出君子或小人,再評論其他。

(三)聖人和善人,都是全面性的總結。單方面或某些方面特別有表現的人,頂多是賢人。孔子不隨便稱許某人為聖人、善人或仁者,其態度十分嚴謹。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讚許他人,必須根據事實。現代人出口便説「俊男、美女」,不值得欣喜,更不能信以為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5)里仁第四篇P102

第十七章、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看到賢德的人就想要和他一樣,看到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不好的行為。」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教人要反求自己。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聖賢由修養而來,所以人人都需要修養。最好的方式,便是把別人當做一面鏡子。看到別人的言行,就反過來看看自己。比自己好的,想辦法向他學習,以求努力趕上。比自己差的,看看自己有沒有和他同樣的缺點,有的趕快加以改善。這樣不斷自我精進,應該能夠修養得和賢者一樣。當然,先決條件,還是有志氣要向賢者看齊。

見賢思齊,並不是樣樣都要向賢者看齊,更不是樣樣都要比別人高明。人有個別差異,各有不同的傾向,不必也不能勉強求其相同。所以我們把見賢思齊界定在品德修養方面,因為品德修養並不因人而異,是可以共通的。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見賢思齊,大部分指品德修養而言。因為品德修養,和專業沒有什麼關係,屬於人人共通的素養,大家都可以學。

(二)至於知識、技術方面,不能説樣樣都可以見賢思齊。必須在相同或相關的領域,才能夠向比自己高明的人學習。完全不同的領域,有時候很難強求,有一定的難度。

(三)不論賢或不賢,對自己來説,都具有反省的作用。覺得自己不如的地方,檢討改進。認為不如自己的地方,自我加強。主要的作用,不在於和別人比,而在於自我提升。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看到自己,必定想想別人,才不致自私自利。看到別人,反過來想想自己,可以幫助自己長進。這樣一來,任何事物對自己的修養,都有相當助益,千萬不要輕易放過。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6)子罕第九篇P260

第十七章、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我不曾看過愛好道德就像愛好美色那麼深切的人!」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感歎世人不能誠心好德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世間的事物,大多是相對的。有看得見的美色,便有看不見的道德。一般人對於看得見的美色,莫不十分喜歡。認為自己有欣賞的眼光,更有愛好的欲求。至於看不見的道德,不知道什麼緣故,總是產生了不同樣的熱忱!

孔子這一句話,並不是敍述句,而是感歎句。他看到這樣的情況,卻非常不以為然。認為大家最好提高警覺,至少應該做到好德如好色,以提高道德的水平。

這裏所説的“德”,和《學而篇》“民德歸厚矣”的意思並不相同。後者只有事實意義,不提出價值判斷。這裏的“德”,則具有價值判斷,只有良好的品德,才稱為“德”。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美色是有形的,凡是有形的,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愈來愈褪色,愈來愈難看。道德是無形的,反而由於無形,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往往愈變愈好,愈受到歡迎。

(二)美色容易使人目眩神迷,錯失了人生的正途。道德令人心智成熟,不斷反省改進,獲得自由和自主,提升生活的價值。

(三)人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不在於美色,而在於美德。我們無法因為欣賞美色,便改變自己成為美人。我們有了道德典範,倘若加以仿效,很快就能提升自己的道德。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促使自己,至少要好德如好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7)憲問第十四篇P423

第三十三章、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不事先預想別人的詐欺,不事先猜想別人會失信,但是卻都能及時發覺,這樣的人是一位賢者吧!"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教導弟子要心地光明。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一般人總認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孔子則以為賢者不必如此,因為一旦有了防人之心,就不能以平常心來看待他人。好比戴着有色眼鏡,看起來似乎每一個人都不盡可靠。於是自己先產生偏見,明明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也可能疑神疑鬼,豈不是反而欺騙了自己?

孔子認為既然是賢者,對於人的真偽,自然有高度的警覺性。不逆詐,便是不必預先加以猜測。只要在別人使詐弄巧時,能夠看出破綻,也就夠了。

中國人普遍警覺性很高,所以懷疑心也很重。如果時時以防人之心不可無來加強自己的心防,恐怕很不容易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孔子説這一番話,是不是提醒我們,不必過分猜疑別人的動機,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偏見呢?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上一次當,吃一回虧,我們會同情他。若是連續上當吃虧,我們便笑他實在很愚笨。警覺性低,當然不算是賢者。

(二)一天到晚懷疑別人,把所有的人都當成壞人,這樣的心情,怎麼同人家精誠合作呢?何況人家看出我們的懷疑,本來不打算耍詐的,很可能也因此而不真誠了。

(三)警覺性高,是良好的先覺。平時不用,必要時能夠自動及時啟動,這才是真正的賢者,不致自己嚇自己。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害人之心當然不可有,防人之心卻應合理的發揮,千萬不要過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8)季氏第十六篇P491

第五章、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使人受益的有三種愛好,使人受損的也有三種愛好。愛好行事以禮樂為節度,愛好稱道別人的優點,愛好多結交有賢德的朋友,都會受益;愛好驕矜傲慢,愛好閒散遊蕩,愛好沉迷酒食,都會受損。”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説明人心的愛好各有説明。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快樂是大家所喜歡的,也是眾人所追求的。有人喜歡這樣説:快樂就好。但是快樂所帶來的,有益處也有害處。最好加以辨別,以求獲益而減少受害。

合理的禮樂、稱揚人家的善良行為,以及多多結交賢能的朋友,所獲得的快樂,有益無害,可以放心去做。

以驕傲為樂,以懶惰為樂,或者以飲食、酗酒為樂,必然有害無益,最好儘量避免。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自然界的聲音,充滿了生的樂趣。為什麼人所創作的音樂,反而有正有不正?真正合乎禮的音樂,必須講求道德心靈的啟發,令人產生內心自然流露的悦樂。

(二)現代人過分重視感官的刺激,殊不知官能愈受刺激,就愈顯得麻痺。必須不斷加強,才能有所感受。而不斷增強刺激的結果,卻是嚴重地喪失應有的反應。

(三)當一個人,不論怎麼刺激,都不快樂的時候,這個人已經喪失快樂的反應,再也快樂不起來了。這種狀況,是不是自作自受呢?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保持適度的刺激,以免由於過度刺激而產生不好的後遺症,得不償失。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9)雍也第六篇P155

第九章、子曰:「賢哉,回也!一簞(dā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顏淵真賢良啊!吃一小筐飯,喝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房子裏,別人受不了這種貧苦,顏淵卻不改變他行道的樂趣。顏淵真是賢良啊!」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讚美顏淵安貧樂道。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君子謀道不謀食,不因為物質條件低劣,而憂愁喪志。顏回做到了,在實際生活中,真實地表現出來。孔子讚美他,認為他有資格稱為賢良。

顏回住在簡陋的小房子裏,不但不憂愁,不覺得苦,反而生活得十分快樂。這是什麼道理?他所樂的,是內心充滿了仁義禮樂,不致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由仁義禮樂而來的樂,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經由不斷的修養而得的。我們如果想要仿效,只要努力修造自己,人人都做得到。

(二)孔子只主張安貧樂道,並沒有要求大家樂貧。樂於貧窮,好像有消極的、不爭氣的味道。安於貧窮,表示不反對富裕,也不以富有為恥辱,完全沒有反富、仇富的念頭。

(三)在窮困的生活當中,仍然樂於行道,不覺得困苦,實在是難能可貴。孔子的意思,並不是鼓勵我們過顏回那樣的生活,而是激勵大家,學習顏回安貧樂道的精神。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千萬不要把物質享受,列為人生追求的第一要事。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10)顏淵第十二篇P347

第二十章、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子張問:“一個士人要怎麼做才算是通達呢?”孔子説:“你説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諸侯的邦國,一定有名望,在卿、大夫的家,一定有名望。”孔子説:“這是名望,不是通達。所謂通達的人是:本質正直講求道義,能剖析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臉色,總是謙退而處處居於人下,這樣他在邦國內必定通達,在卿、大夫家裏,也必定通達。所謂有名望的人,可能只是表面上愛好仁德,行為卻不如此,自己以仁者自居而不加疑惑,這種人他在國內一定騙取名望,在卿、大夫家裏,也一定騙取名望。”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辨明「聞」和「達」的差別。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聞”的意思,是名聲傳播出去,讓大家聽得到。我們常説聞名世界或舉世聞名,就是有名聲的人,連不相識的人都知道,也稱為有名望的聞人。

“達”的意思,是通曉事理而且看開一切,很容易獲得大家的協助而達成他所想要做的事情。

有名望的人,同樣有陰有陽。也就是有真的,便有假的,就好像君子那樣,有真君子也有偽君子。名副其實的聞人,大多能夠通達。名不符實也就是虛有其名的聞人,很快就會被揭露、被扯穿,被大家視為騙子。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人怕出名豬怕肥,因為豬肥了,很快會被宰殺,以便食用。人出名了,就有很多人動腦筋,想要利用這個人的名聲,來做一些不一定有利於社會的事情。或者出售一些假冒或不好的貨品,甚至於藉着這個人的名來行詐騙的實。

(二)愈有名望,愈需要謹慎小心,以免被利用。然而防不勝防,所以不能隨便答應人家,接受人家的請託,或者未經查證,便傳達或傳播某些訊息。

(三)實至名歸,才是安全的正道。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便名聞社會,很可能變成一種負擔。這時候趕緊充實自己,格外小心,更為謙虛、禮讓,才是預防出醜的有效途徑。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不能求名,更不能想盡辦法要求出名。不斷充實自己,以待實至名歸,才合乎水到渠成的道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11)衞靈公第十五篇P450

第八章、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有志於仁道的讀書人和具有仁德的人,不會為了保全性命而傷害仁德,只有犧牲性命來成全仁德。”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勉勵弟子做志士仁人。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志士的特色,在於依據自己的意志,不摻雜任何感性的成分,完成自主自律的德業或事業。把認為應該做的事情,無條件地實踐出來。生命當然很可貴,但是為了完美人格的展現,即使殺身成仁,也在所不惜。

仁人懷有仁義的信念,為了成仁取義,就算殉道,也奮不顧身。表面上看來,是殺身,實際上卻是完成了仁義的理想。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求生存是人的本能,但是不能為了求生存而喪失做人的理想。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才是求生存的真正目的。

(二)我們常説好死不如歹活,充分顯示求生的精神。活着就應該像個人的樣子,至於困苦、貧窮,那是可以忍受的。

(三)生活再困苦,也不能自殺。然而為了仁義的理想,居於國家、民族的需要,就算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也應該慷慨捐軀,這才是志士仁人的英靈浩氣。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死有重於泰山,也有輕於鴻毛。對於自己的生死,應該有合理的抉擇。平日確立信念,才不致屆時報握不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12)陽貨第十七篇P520

第十二章、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yú)之盜也與!”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臉色嚴厲,內心怯懦,這種人如果用小人來譬喻,大概就像挖洞翻牆人室盜竊的小偷吧!”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感歎當時的人表裏不一。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孔子這一番話,是針對那些欺世盜名,卻居高位,握有權勢的人。説他們外表嚴厲,內心卻十分軟弱,簡直像挖牆洞的小偷。

這樣的人,為什麼能居高位,握有權勢呢?我們只能説是時代的不幸,人民的不幸!除此之外,又能説什麼呢?孔子感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八佾篇》),這裏又説出這樣的話,可見當時的社會十分混亂。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欺世盜名的意思,是欺騙世人而竊取名譽,不論是徒有其名,或名過於實,只要蒙過當時的人,便能夠竊取虛假的名譽,甚至於流傳到後代。

(二)我們常説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便是每一個時代,都可能出現欺世盜名的人,必須通過嚴格的考驗,較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夠相信。

(三)色厲內荏已經成為通用的成語,意思是外貌剛強而內心怯懦。看起來很威嚴,實際上十分軟弱,根本承受不了壓力,通過不了嚴格的考驗。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最好實至才名歸,以免色厲內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13)陽貨第十七篇P523

第十五章、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庸劣的人可以跟他一起事奉君主嗎?當他沒有得到職位的時候,唯恐得不到。已經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它。假如害怕失去它,便會無所不用其極了。”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勸導弟子不要有患得患失的庸劣心態。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患得患失”是一句通用的成語,意思是得失心很重,經常很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態,使人唯利是圖,不理會合理不合理。尚未獲得機會,憂心搶不過別人。已經得到官位,又憂心什麼時候被擠掉。一個人只要擔心害怕會失去官位,恐怕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豈不是十分可怕!

當官的人,若是患得患失,就不敢忠言直諫。對於君主的失誤,完全不敢置評,也不敢有什麼建議。這樣的庸劣小人,可以擔任公職嗎?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患得患失的人,對長上只好忍氣吞聲,因此表現出虛假的忠誠。一天到晚擔心害怕失去職位,難免不擇手段來保持自己的位置。

(二)有機會就掌握,沒有機會便繼續充實自己。得也愉快,失也不覺得痛苦。這種隨遇而安的心態,才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勇者。

(三)不患得患失,才能不怨天也不尤人。一旦患得患失,必然怨天尤人。這樣,下學還可以,上達就做不到了。要想知命、知天,簡直不可能。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從自己做起,由小事情着手,培養不患得也不患失的良好心態。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14)陽貨第十七篇P534

第二十五章、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孔子説:“只有婢妾和僕人是難以相處的,親近了便會無禮,疏遠了就會怨恨。”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感歎侍妾、僕人難以相處。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孔子這一句話,經常被人拿來大做文章,痛加鞭撻。説孔子守舊、重男輕女,加上一大堆罪名。

實際上孔子再了不起,也是人而不是神。他和我們一樣,有喜、怒、哀、樂。這一句話流傳得下來,正好表示《論語》的親和性和真實性。否則老早就被篡改或刪除掉了,哪裏會保留這樣的記載。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所指的“女子”,應該是婢妾這一類人自己沒有什麼修養,卻依仗主人的權勢,難免作威作福。“小人”則專指僕人,由於狐假虎威,所以太接近時就不恭敬,而太疏遠時就會懷恨。

這一番談話,感慨的成分比較濃厚,原來就不是事實的敍述,或者實證的記錄。有些女子與小人確屬如此,有些則未必然。我們把它當作一種提示,遇到時不至於生氣,也不必憤怒,豈不是多一面鏡子,多一種參考?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男女兩性,都有修養良好的,也都有修養很差的。不能以偏概全,説什麼天下的男人沒有一個有良心的,或者凡是女人都很難養。

(二)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是很多人都會有的不良反應。我們拿來反省自己,改善自己,才是明智之舉。

(三)男人和女人,是有很多差異的。男人説女人,女人説男人,難免有一些成見或偏見。不必過分敏感,平靜一些,反而容易溝通。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多少有一些「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的心態,想辦法改正,才是當務之急。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15)子張第十九篇P554

第一章、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子張説:“讀書人遇到國家危險,便要獻出生命。遇到有利可得,便要顧及是否合乎道義。祭祀的時候,想着要誠敬。居喪的時候,想着要哀慼。這樣大概就可以了。”

本章的主旨是:子張説明讀書人的品行。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士”是讀書明理的人,也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君子。子張列舉四大要件,分別為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都是孔子平日所傳授的教誨,子張把它當作士的基本要件

《憲問篇》記載:“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見危授命”,意思是國家興亡的緊要關頭,能不顧自己的生死,慷慨捐軀,可以説是成人了。

《季氏篇》説君子有九思,把“見得思義”列為其中一項。能夠見到利就想到義,當然是明白事理的君子。

《八佾篇》記載:“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行禮時缺乏敬意,居喪時沒有哀慼的心情,是不可取的。現在反過來説,祭思敬,喪思哀,是同樣的見解。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我們常説:“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看見財富,不能不顧道義,極力想取得。大難臨頭,不能只想到保住自己的性命,極力逃避。可惜一般人剛好相反,只知道臨財苟得,臨難苟免。

(二)儒家重視三祭:祭天地、祭祖先、祭聖賢。天地代表自然,祖先表示血緣,而聖賢象徵文化。我們以誠敬的心,祈求與天地、祖先、聖賢的人格精神相感通,藉以提升我們自己的道德修養,所以不能請人代勞。

(三)人死後往哪裏去?迄今未能獲得肯定的答案。但是生活在一起那麼久的親人,忽然逝世,相當於離我們而去,在感情上難免悲傷哀慼。所以喪思哀,才顯得真情。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拿着四個君子要件來要求自己,並且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其中的道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識人(16)述天第七篇P191

第十四章、冉有曰:「夫子為衞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本章用今天的話翻譯過來是:

冉有説:「老師會幫助衞國的國君嗎?」子貢説:「好吧,我去請問老師。」

進去見孔子,問:「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説:「是古代的賢人啊。」子貢説:「他們相互推讓,不肯做國君,後來有悔恨嗎?」

孔子説:「他們求仁德而終於得到仁德,又怎麼會悔恨呢?」子貢走出來,説:「老師不會幫助衞國國君的。」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教導弟子辨別是非、伸張正義。

本章的現代觀點是:

冉有不直接向孔子請教,卻向子貢提出問題。可能認為問這樣的問題,並不妥當。也可能認為這樣的問題,由自己發問,不如由子貢提出,比較合適。當然,還有一種不太可能的可能,那就是冉有故意問子貢,讓子貢去問孔子,看看有什麼結果。

子貢並沒有直接了當地,把冉有的問題,向孔子提問。他拐了一個彎,改口問伯夷、叔齊的事情。這兩者是不是相似或相關,實在很難講。孔子回答以後,子貢又拐了一個彎,自行研判孔子的決定,説是夫子不為也。這樣推論,到底是不是符合孔子的原意,也很不容易下定論。

溝通本來就很困難,加上大家喜歡添加許多枝節,當然更難溝通。往往溝而不通,還認為溝通效果良好,產生很多誤解。

本章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有人向我們提問,我們要自行斟酌,能不能解答?若是能力不足,或者缺乏資訊,最好不回答。至於要不要轉問別人,也要看當時的情境,做出合適的決定。

(二)問問題,要先弄清楚問題的準確性。問得不清楚,人家怎麼回答。若是答非所問,到底是哪一方的失誤?會不會問問題,問得恰當與否?會不會引起反感?能不能獲得正確的答案?最好在發問之前,先仔細想一想。

(三)鼓勵發問,或者禁止發問,都沒有必要。問的人和答的人,都事先想一想,想妥當才問,想妥當才回答。這樣的問答,才不算浪費時間,才能有所收穫。

學習本章的建議是:不要害怕提問,也不要隨便發問。提問題是考驗自己的實力,給答案是考驗對方的實力,雙方都要慎重。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復古,而是要做到古為今用。

孔子這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的。

由於萬事萬物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變,所以現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

學習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時空,共同感受《論語》的智慧和魅力。

標籤: 識人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ljd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