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課外文言文短篇(新版多篇)

課外文言文短篇(新版多篇)

課外文言文短篇(新版多篇)

短篇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篇一

雜説一·龍説

韓愈〔唐代〕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譯文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着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云,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

多麼奇妙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周易》説:“雲跟隨着龍。”那麼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着它啊!

註釋

龍説:選自《雜説》,為其首篇,題目為編者加。

噓:噴吐。龍吹氣成雲是古代的一種傳説。

固:本來、當然。

景:通“影”。

神變化:語出《管子·水地篇》“龍生於水,被五色而遊,故神。欲小則化為蠶(蠋),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

水: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汩:淹沒

雲從龍:語出《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從:隨,跟隨。

伏:遮蔽。

無以:沒有可以用來。

信:確實、的確。

短篇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篇二

杞人憂天

《列子》〔先秦〕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譯文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説:“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裏活動,怎麼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説:“天如果是氣體,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

開導他的人説:“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麼。”

那個人又説:“那地陷了又怎麼辦呢?”

開導他的人説:“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麼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註釋

杞:春秋時期國名,在今河南杞縣。

崩墜:崩塌,墜落。

身亡(wú)所寄:沒有地方存身。亡,同“無”。寄,依附,依託。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之,的。憂,憂愁、擔心。

曉:開導。

若:你。屈伸:身體四肢的活動。

終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氣體裏活動。行止,行動和停留。

果:如果。

日月星宿(xiù)不當墜耶: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即使。

中(zhòng)傷:打中擊傷。

奈地壞何:那地陷了(又)怎麼辦呢?

地積塊耳: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

四虛:四方。

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行止:行動和停止。

奈何:為何,為什麼。

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

精選10篇最短文言文集錦 篇三

詠雪

劉義慶〔南北朝〕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們講解文章的義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説:“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説:“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説:“不如比作柳絮憑乘風飛舞。”太傅大笑起來。她就是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註釋

謝太傅:即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為太傅。

內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內。

兒女:子侄輩們。

講論文義:講解文章的義理。

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驟:急,緊。

欣然:高興的樣子。然:……的樣子。

何所似:像什麼。何,什麼;似,像。

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趁、乘。

即:是。

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

賞析

始出於東晉謝安與其子侄輩們的一段即興對話。言簡意賅地勾勒了疾風驟雪、紛紛揚揚的下雪天,謝家子女即景賦詩詠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輕鬆和諧的畫面。文章通過神態描寫和身份補敍,讚賞謝道韞的文學才華,並因此而流傳千古,成為一段佳話。《詠雪》作為清談名士的教科書,特別注意傳達魏晉清談家的獨特的語言形象,重視人物語言的潤飾,“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古今絕唱也。”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文章第一句交代詠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個字,涵蓋的內容相當多。東晉的謝氏家族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簪纓之家,為首的是謝太傅即謝安。在這樣的家族裏,遇到雪天無法外出,才有“講論文義”的雅興。召集人兼主講人自然是謝安,聽眾是“兒女”們。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全都説到了。接着寫主要事件詠雪(其實是主講人出題考聽眾)。主講人何以有此雅興?原來是天氣發生了變化:“俄而雪驟”,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這使主講人感到很高興,於是“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記錄下了兩個:一個是謝朗説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韞説的“柳絮因風起”。主講人對這兩個答案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作者也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賞及讚揚謝道韞的才氣,並寫出了謝道韞是“詠絮才”。

為何説謝道韞作的詞句更好呢?柳絮,作為春時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風而起,飄忽無根,滿天飛舞的特徵。晉伍輯之《柳花賦》曾形容:“揚零花而雪飛,或風回而遊薄,或霧亂而飆零,野淨*而同降,物均色而齊明。”謝道韞將此來比擬北風吹起漫天飛雪,堪稱契合無間。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點明當時的“雪驟”之景,而“因風起”更指出它隨風飄舞,漫無邊際的自然特點。(宋代的賀鑄《青玉案》詞有“滿城風絮”句。)由此較之,雪花柳絮,可謂是異跡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鹽空中”的比方,則未免有侷促見肘之嫌了。比喻更講究神似:鹽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來不及,何談欣賞?無美感可言。比作柳絮,一掃滯重之感,因風而起,漫天飄飛,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飄飛的季節是春暖花開之時,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寫出,更見詩意。

精選10篇最短文言文集錦 篇四

司馬光砸缸

佚名〔宋代〕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譯文

司馬光和一羣小孩子在庭院裏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註釋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現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學家,編撰《資治通鑑》等書。

庭:庭院。

甕:口小腹大的一種容器。

皆:全,都。

棄去:逃走。

光:指司馬光。

破:打開,打破。

迸:湧出。

精選10篇最短文言文集錦 篇五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南北朝〕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嬉戲玩耍。他們看見路邊李子樹上果實累累,把樹枝都壓彎了。許多孩子都爭相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説:“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的確如此。

註釋

王戎:西晉琅琊(今屬山東)人,自幼聰明過人,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尚書令,司徒。

嘗:曾經。

諸:眾多。

遊:嬉戲玩耍。

子:李子。

折枝:壓彎樹枝。

競走:爭相地跑過去。

競:爭逐。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確實如此。

典故

晉文帝時,在琅邪這個地方,有一個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吳國有功,被封為安豐侯。他是竹林七賢其中之一。

傳説,王戎從小就非常聰明。他7歲時,有一次和幾個小夥伴一塊兒外出遊玩,發現路邊有幾株李樹,樹上的枝條上,結滿了李子,都把樹枝給壓彎了,而且看上去一個個都熟透了。

小夥伴們一見,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於是,一個個高興地競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動也不動。

同伴們覺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問王戎:“喂,王戎,你為什麼不摘啊?又大又圓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着回答:“那樹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來也不能吃。你看,這李樹都長在道路旁,上面結了那麼多李子,卻沒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會這樣嗎?”

“道旁苦李”一成語便出於此,也做“路邊苦李”,意義相同。

短篇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篇六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註釋

答:回覆。謝中書:即謝徵(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舍人。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談:共同談賞的。

五色交輝:這裏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青林:青葱的樹林。

翠竹:翠綠的竹子。

四時:四季。

俱:都。

歇:消散。

亂:此起彼伏。

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實:確實,的確。

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 界、無色 界。欲界是沒有擺脱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樂: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復:又。與(yù):參與,這裏有欣賞領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異。

精選10篇最短文言文集錦 篇七

薛譚學謳

列子〔先秦〕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徹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藝,就自以為已經學完了,於是就告辭回去。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設宴送行。秦青打着節拍,高聲歌唱悲歌。高昂的歌聲振動了林木,美妙的嗓音響徹了雲霄。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至死也不敢再説要回去。

註釋

薛譚、秦青:傳説中秦國兩名善於唱歌的人。

謳(ōu):徒歌(無伴奏)歌唱。這裏指唱歌。

於(第一個):向。

窮:盡、完,用完。這裏指學完。

技:本領。

謂:以為,認為,自認為。

盡:學盡,學完。

遂:於是,就。

之:代詞,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辭:告辭,告別。

歸:回去,回家。

弗:沒有,不。

止:挽留,阻止。

餞:用酒食設宴送行,設酒送行。

郊:城外大道旁。

衢(qú):大路,四通八達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邊。

悲歌:慷慨悲壯的歌。

振:使。振動。

響遏行雲:遏,使。停止,阻攔;行雲,飄動的雲彩。形容歌聲嘹亮。

謝:道歉。

反:通“返”,返回。

撫節:打着節拍。輕輕地打着拍子。

於(第二個):在。

言:説。

啟示

這篇古文告訴人們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千萬不可有成功就驕傲自滿的心態,不要淺嘗輒止的學習,學習必須虛心、持之以恆。犯錯誤不要緊,知錯就改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因為有一點皮毛知識就驕傲自滿,要努力刻苦地學習,超越自我。因為學海無涯,永遠精進。

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虛心求教,要沒有止盡地學下去。不能驕傲自大,要知錯就改。

這個故事説明了學習必須虛心,持之以恆,不能驕傲自滿。同時這裏也給我們以啟示:一方面可以説恰當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當反過來用它來指導學生實際時,就應具體化、形象化,教師的引導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針對往往容易產生自滿的同學,這樣的導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使其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讓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發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為“四有人才”,進而激勵他們鋭意進取的可貴精神。

精選10篇最短文言文集錦 篇八

囊螢夜讀

晉書·車胤傳〔唐代〕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譯文

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淵博,學問精通。他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燈油。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只螢火蟲照着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着。

註釋

此文選自《晉書·車胤傳》

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

囊: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袋子裝”。

胤恭勤不倦: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

恭:謹慎的意思。

博學:學識淵博。

通:通曉。

練囊:用白色絹子做袋。練:白絹,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白絹做"。

以夜繼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學習)。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車胤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環境有多麼惡劣,我們都要勤奮苦學,這樣日後必有成就。

精選10篇最短文言文集錦 篇九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葱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註釋

答:回覆。謝中書:即謝徵(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舍人。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談:共同談賞的。

五色交輝:這裏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青林:青葱的樹林。

翠竹:翠綠的竹子。

四時:四季。

俱:都。

歇:消散。

亂:此起彼伏。

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實:確實,的確。

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 界、無色 界。欲界是沒有擺脱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樂: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復:又。與(yù):參與,這裏有欣賞領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異。

鑑賞

《答謝中書書》是作者寄給謝徵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

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峯入雲,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淨,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餘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這十句作者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組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統觀全文,語言精練。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頹”,勢在必然。“沉鱗競躍”,變化突然。分析文章結構,亦不失巧妙,雜而不亂,結合有序。

《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國曆最黑暗的時期,因為各種矛盾非常尖鋭,政局極度動盪,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旨圖從自然美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們常在書信中描述山水,來表明自己之所好,並從而作為對友人的問候和安慰,這類作品雖然沒有表現出多麼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是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觸,創作了具有相當高的美學價值的文學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較高的鑑賞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867m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