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毛遂之死的歷史故事新版多篇

關於毛遂之死的歷史故事新版多篇

關於毛遂之死的歷史故事新版多篇

毛遂之死 篇一

毛遂自薦後不久,燕國趁着楚國大戰剛停,無力應戰之際,派兵攻打楚國,楚國求救於趙。派誰掛帥應敵呢?趙孝成王立即想到立了大功的毛遂。

趙孝成王在歷史上很有意思,他這個人不出名,辦的事卻極有名氣。趙國將軍趙括飽讀兵書,但沒有實際作戰的經驗。他的父親,名將趙奢認為他只會説説而已,沒有真本事。他的母親更是力勸趙孝成王,千萬別讓趙括帶兵打戰。但趙孝成王認為趙括父母不識真才,堅持讓趙括出征。結果趙括打了一個大敗仗,還留下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趙孝成王不知用人之道,同樣的錯誤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但他自我感覺很良好,為人剛愎自用,不聽他人勸導。毛遂與他不同,毛遂不僅口舌厲害,還貴有自知之明。毛遂的外交能力確實強,但這不意味着他其他方面能力也很強。當知道趙孝成王要讓他掛帥時,趕緊去找趙孝成王,推説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騏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貓。逞三寸舌我當仁不讓,仗三尺劍實非我能,][豈敢以家國安危來試驗我之不才之處。”

按説這番話在情在理,趙孝成王應當聽見去才是。可趙孝成王為標榜自己求才若渴,任人唯賢,硬是逼着毛遂領兵應敵。毛遂拗不過君主,只好領命出征。結果如他所説,儘管毛遂身先士卒,殫精竭慮,他所領導的軍隊還是被燕軍打得落花流水。戰事慘敗,毛遂自慚,跑到山林裏拔劍自刎。

毛遂的一生頗具悲劇色彩,他本人沒有政治野心,不貪圖功名利祿,他有自知之明,也懂“自慚”,但他沒能碰上一個賢德的君主,最後在最意氣風發的時候,孤零零地自刎而死。

以上就是毛遂之死的故事。

人物介紹 篇二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戰國時期趙國(今河北雞澤)人,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毛遂猝後葬於距雞澤縣城西北15公里的永年區境內,毛遂墓墓冢高大,被永年列為“平幹八景”之一,稱之為“毛遂高峯”。由政府撥款重新修砌了墓冢,豎起“毛遂之墓”的新墓碑。

2008年,中國毛氏研究會給邯鄲市雞澤縣政府頒發證書,認定毛遂為毛姓的始祖,毛亨、毛萇為毛遂後人,確認邯鄲雞澤是毛遂故里,韶山毛氏是雞澤毛遂的直系後裔。而邯鄲雞澤以“毛”命名的僅此一村,這表明毛官營即毛遂故里得到確認。

毛遂自刎的故事是真的嗎 篇三

毛遂自刎應該是虛構的,是後人編造出來的東西,無論是史書還是野史都沒有關於毛遂自刎的記載。

雖然毛遂怎麼死的我們不知道,但是關於當時燕軍侵略趙國的記載還是有的燕軍和趙國交戰的結果並不像流傳的那樣,在歷時三年的作戰後,燕軍都城被圍攻,燕王不得不向趙國求和,最後燕國割讓自己的土地才換來的安全。

可見毛遂所經歷的燕國抗擊戰似乎是不存在的,而且和趙國實力相必,燕國就差多了,當時趙國還有廉頗這樣的大將,又怎麼會派一個文人當將軍上戰場,難道趙國沒有人了嗎。

關於毛遂我們只知道他自薦的事,對於他是不是自刎我們都不知道,既然沒有史料考證我們就要還歷史人物一個真相,那些説毛遂子自刎的人希望擦亮眼睛,再來評判歷史人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qjq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