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淺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的人物形象

淺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的人物形象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為數不多的正面人物之一,是以作者自己的原型寫成的。在眾多曲折的故事情節中,展現了杜少卿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淺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的人物形象

首先,他是助人為樂、扶危濟困的尚義任俠。

杜少卿的出場是經他的堂兄杜慎卿介紹的。小説三十一回中堂兄這樣向鮑廷璽介紹杜慎卿:“他名叫做儀,號叫做少卿,只小得我兩歲,也是一個秀才,我那伯父是個清官,家裏還是祖宗丟下的些田地,伯父去世之後,他不上一萬銀子傢俬,他是個呆子,自己就像十幾萬的,紋銀九七他都認不得,又最好做大老官,聽見人向他説些苦,他就大捧出來給人家用。”從這些語言描寫中可見杜少卿是從不吝惜錢的。後面敍述的情節中也驗證了這一點。

在那個恨不得視糞土如金錢的時代,他卻一反常態視金錢如糞土,對於錢財,他持着一種灑脱的態度,黃大修房需要錢,臧三給人買秀才敗露需要銀錢打理,騙子張俊民的兒子應考需要銀錢買路,還有婁老爹的兒子孫子,他都給銀子。對於錢財,他的態度是誰有困難就給誰,何須考察是真是假,只要有困難,我就會幫。家產變賣之後,他帶着家奴前往南京,路上,家奴王鬍子見杜少卿沒有多少油水可以撈田了,拐了二十兩銀子跑了。杜少卿卻只是微微一笑。

在南京生活期間,即使他自己生活極為貧困,捉襟見肘的現象不斷出現,也不改其豪爽仁義的性情。他的表兄餘有達來南京探望,他無力為其接風,幸虧莊濯江送來節禮,這主人才做得成。

其次,他是淡泊功名,蔑視權貴的瀟灑文人。

杜少卿出身於“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是作者極力稱讚的人物,淡薄功名,講究“文行出處”,對朝政有清醒的認識。在科舉制度和八股毒害的社會裏,科舉成為求取功名仕途的唯一途徑,極少數人一躍而上,一旦成名就變身為魚肉百姓、貪得無厭的假名士,一味追逐功名富貴,從而“把那文行出處都看輕了”。杜少卿與之完全不同,他是真儒名賢,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他蔑視科舉,瞧不起功名富貴,第三十二回他説:“學裏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當臧蓼齋對他説出補了廩就可以坐堂、灑籤、打人時,他笑罵説:“你這匪類,下流無恥極矣。”李巡撫薦舉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抱了頭裝病不去。有人要同他去會知縣,他説:“王家這一宗灰堆裏的進士,他拜我做老師我還不要,我會他怎麼!”這些言行,與《儒林外史》上追名逐利的風氣恰成鮮明的對照。

再者,他是尊重婦女,反對封建的謙謙君子。

在當時社會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世人皆以“三從四德”來約束女子。杜少卿卻不顧封建禮法的束縛,以平等身份對待妻子,時時尊重妻子,反對約束的“三從四德”。別人勸他納妾,他卻引用晏子的話説:“今雖老而醜,我固反見其姣且好也。”他反對納妾,説:“娶妾的事,小弟覺得最傷天理。天下不過是這些人,一個人佔了幾個婦人,天下必有幾個無妻之客。小弟為朝廷立法:人生須四十無子,方許娶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別嫁。”他用普通的人情解釋《詩經》,説:“《詩經》上《溱洧》之詩,也只是夫婦同遊,並非淫亂。”他反對多妻制,認為破壞了人類的自然平衡。他敢於在封建社會那個窒息的時代在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遊山飲酒。他力排眾議,稱讚沈瓊枝的反抗行為,説:“鹽商富貴奢華,多少士大夫見了就銷魂奪魄。你一個弱女子,這就可敬極了。”這是一個具有一定程度個性解放思想的人。

少卿敢於對某些封建權威和封建禮俗提出大膽的挑戰,表現了離經叛道的可貴勇氣。高翰林指斥杜少卿“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與”,這恰好説明杜少卿眼裏沒有封建的等級名分和尊卑秩序,不屑於封建正統的“正經人”。

當朱熹對經書的註釋被欽定為標準答案的時候,他敢於挺身説只依朱注是“固陋”,認為“朱文公解經,自立一説,也是要後人與諸儒參看。而今丟了諸儒,只依朱注,這是後人固陋。”他寫了一部《詩説》,竟敢與朱熹唱反調。一點微小的學究式的勝利,這是在批駁理學教條,捍衞自己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生活信念。

最後,大家肯定注意到杜少卿在扶危濟困的同時,散盡了家財,沒有守住祖業,這其中是他沒有經濟頭腦的原因,但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本就把錢財看淡,從不放在心上。瀟灑的幫助別人,他就是豪爽的性情中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3gl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