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3年元旦是幾月幾日 元旦節的起源通用多篇

2023年元旦是幾月幾日 元旦節的起源通用多篇

2023年元旦是幾月幾日 元旦節的起源通用多篇

元旦的習俗 篇一

元旦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在我國也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從古代開始説起,歷朝歷代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燃放炮竹、舞龍燈、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對掛春聯、書寫福字、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悦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當然時代不同,元旦對我們的意義也變得不一樣,在中國古代元旦習俗,即現如今的“春節”的習俗。

現如今,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曆紀年法,並把每年1月1日定位信念的開始,並將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為了全國人民的節日。會組織集體的文藝晚會、元旦聯歡等。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與春節比較,重要性小的多。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一家人團圓,聚一餐,一些地區,民間仍舊保留這種傳統的慶祝方式。

2020年元旦高速免費嗎?2020年元旦節高速收費。 篇二

因為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時間範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共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

元旦的由來 篇三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中國歷史上的“元旦”之名稱指的是夏曆(陰曆,又稱農曆)正月七年級,有現存文獻記載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

辛亥革命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或“公曆年”。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七年級。有現存文獻記載的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正月七年級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七年級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七年級)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佈。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佈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就職誓詞中,孫中山以“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為結尾。這就是中國“元旦”的來歷。

2020年元旦是幾月幾日:1月1日,星期三,農曆臘月初 篇四

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1912年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2020年元旦的日期:2020年01月01日星期 篇五

2021年元旦放假3天,從2021年1月1日開始,一直到1月3日,共三天,其中1月1日是元旦法定假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j3r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