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黨課:聚焦新質生產力,賦予人才新活力

黨課:聚焦新質生產力,賦予人才新活力

黨課:聚焦新質生產力,賦予人才新活力

黨課:聚焦新質生產力,賦予人才新活力

黨員同志們:

今天我們黨課的主題是“聚焦新質生產力,賦予人才新活力”。新質生產力作為時代發展的核心動力,其進步與壯大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與培養。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如何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是我們黨及全體黨員需要深入探討和實踐的重大課題。

一、認識新質生產力與人才的關係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實質上是科學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創新驅動的過程,而人才則是這一過程中的首要驅動因素。人才所擁有的先進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是催生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才在新質生產力成長中的決定性作用。

一是科學技術進步無疑是新質生產力孕育的源頭活水。它以知識更新為脈絡,技術突破為引擎,不斷拓寬人類認知邊界,顛覆傳統生產模式,催生出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新興業態與產品。然而,這些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理論構想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離不開具備深厚專業素養與敏鋭洞察力的人才羣體。他們憑藉對科技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將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從而有力地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

二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路徑,其背後同樣凸顯出人才的戰略價值。面對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深度調整與重構,人才以其卓越的跨界整合能力,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構建起更具競爭力與韌性的現代產業體系。他們通過對市場趨勢的敏鋭洞察,戰略規劃的高瞻遠矚,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設計,助力產業結構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為新質生產力的茁壯成長開闢廣闊天地。

三是創新驅動已成為新時代背景下新質生產力提升的核心動力,而人才正是這股動力的源泉。他們憑藉豐富的創新思維、敢於挑戰的精神以及高效的執行能力,持續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挖掘新的增長點,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無論是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還是應用技術的迭代升級,乃至管理方式、制度機制的改革創新,都離不開人才的智慧火花與創新實踐。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深刻內涵,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二、聚焦人才培養,激活新質生產力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推進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偉大進程中,我們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深刻認識到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關鍵引擎。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使之成為驅動國家繁榮富強、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動力。其次,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機制,是打造高效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理論教學與實踐鍛鍊深度融合,培養具備紮實專業知識、過硬技能素質和良好職業道德的新時代人才。在人才引進上,我們要建立公正透明、便捷高效的准入機制,簡化手續,提高效率,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在人才使用環節,我們要打破身份壁壘,破除論資排輩,實施更加開放、靈活的用人制度,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在人才激勵方面,我們要構建多元化、差異化的激勵體系,包括物質獎勵、精神激勵、職業發展機會等,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是推進教育改革,培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要對接產業發展前沿,鼓勵和支持高校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育人平台,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產業環境中學習、探索,提前感知並適應未來的職場挑戰。其次,科學調整並持續優化教育結構。面對新經濟形態下多元化、個性化的人才需求,教育體系應打破傳統的學科壁壘,倡導跨學科交叉融合,構建靈活開放、層次分明的專業集羣。此外,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實習、創新創業競賽、國際交流項目等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豐富的實踐場景,提升其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的適應力與競爭力。

三是加強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提升現有人才的新質生產力素質。對於企業而言,它們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不僅肩負着推動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重任,更應在人才培養與知識創新中發揮關鍵作用。企業應主動打破行業壁壘,積極尋求與高校及科研機構的戰略聯盟,通過共建實習基地、聯合研發項目、共享教育資源等方式,將前沿理論研究與實際業務場景緊密結合,為員工提供豐富的在職學習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拓寬視野,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其次,高等院校作為知識傳播與創新的重要陣地,應當進一步強化其開放性與服務性,積極融入終身學習體系的建設之中。一方面,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學術優勢與師資力量,開發高質量的在線課程、微學位項目、職業培訓課程等多元化學習資源,供社會各界人士按需選擇,實現個性化、靈活化的自我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應深化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引導教師與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實際課題研究與技術攻關中,讓理論知識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昇華,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具備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複合型人才。再者,科研機構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也應在構建終身學習的平台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應充分發揮自身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領域的深厚積澱,與企業、高校攜手打造高端智庫、創新實驗室等新型學習空間,為各類人才提供接觸最前沿科技動態、參與重大科研項目的寶貴機會。此外,科研機構還應積極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普及,通過舉辦科普講座、研討會、工作坊等活動,幫助廣大公眾提升科學素養,激發創新思維,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日益複雜的全球挑戰。

三、賦予人才新活力,引領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

一是搭建多元化發展平台,讓人才在實踐中釋放潛力。為充分激發人才潛能,構建一個能夠滋養才智、激勵進取、促進卓越的生態系統,我們深信,人才的成長離不開實踐的磨礪與挑戰的洗禮。因此,我們要不遺餘力地搭建廣闊平台,為各類人才提供更多深度參與重大項目的寶貴機會。這些項目不僅是國家或行業戰略的關鍵節點,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與影響力,更是人才錘鍊專業技能、拓寬視野、提升領導力的理想舞台。無論是前沿科技的研發,還是大型工程的建設,抑或是重要政策的制定,我們都將確保人才能夠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直接面對複雜問題,引領團隊協作,推動項目成功落地,從而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實現個人價值與職業發展的雙重躍升。

二是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人才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其價值與潛能的充分發揮,對於提升國家競爭力、促進科技創新及社會進步具有決定性意義。然而,現實中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機制障礙,無形中束縛了人才的手腳,阻礙了他們才華的充分施展與潛力的有效挖掘。因此,我們必須以堅定的決心和切實的行動,系統性地破除這些制約人才發展的桎梏,為各類人才營造一個公平、開放、充滿活力的成長環境。

三是弘揚愛國奉獻精神,引導人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價值體系不僅是我國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團結進步的精神紐帶,更是引領國家長遠發展的思想燈塔。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這兩種精神是驅動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源。科學家精神,體現在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對未知世界的無畏探索、對科研倫理的堅守以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它是嚴謹求實的態度、開拓創新的勇氣、無私奉獻的胸懷的高度凝練,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高峯,以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總結起來,聚焦新質生產力,賦予人才新活力,既是黨對人才工作提出的時代要求,也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以人才之新活力,鑄就中國發展之輝煌未來!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v83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