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

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

第1篇: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

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

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

家庭教育是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終與家庭小集體有密切的聯繫。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一)緩解與孩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當今不少家長已經開始意識到孩子在青春期的身心特點,但在方法上還不能很好的掌握,尤其是目前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平時只注意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在家裏習慣寵愛他們,而一旦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甦醒,並向習慣的家長權威挑戰時,家長們的反應只能是不知所措。如何教育引導這一時期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處理與孩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1、尊重孩子,採取鼓勵為主的這種教育方式。

把孩子當成人來對待,將言論權還給孩子,把選擇權、決策權部分的交給孩子。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讓孩子參與討論與決策。對孩子的優點和取得的成績及時肯定,在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多鼓勵、少批評。

2、轉變固定的思維模式。

試圖從當今時代的角度來理解孩子。對某些現象和觀念家長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為了讓孩子服從而堅決反對。

3、防止出現兩個極端。

一是過渡縱容,一是一味壓制。兩者都不會有好的教育結果。

因此,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家長必須堅守基本的道德原則,以此來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離正確的人生軌跡。

4、家長本身的自律意識要強。

要求孩子的首先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則。否則反而會引起孩子的極度反感,甚至強烈叛逆。

(二)鼓勵學生主動接觸社會,瞭解社會。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脱離低級趣味、培養高壓情趣。社會應該在某些方面加強輿論引導,如:中學生應如何正確看待流行文化?在當今價值多元的時代,中學生該如何選擇?顯然,一味的強調課堂知識的重要性不是明智之舉,主張課堂知識主動積極的向課外延伸,學生通過走出校園,一方面是為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瞭解社會,同時培養競爭意識和堅定意志,學會與人交往,體會成功和挫折,培養心理承受能力。從挫折和困難中逐步成長,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關注每一個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特別是心理的健康成長,加強法制教育。

可針對八年級年級的特點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內容側重從青春期性知識、人際交往、學習適應性、學習方法、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等方面入手。通過提供給一種瞭解他人、溝通社會的正確途徑,以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使他們能更好的面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困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出現的種種煩惱。

同時不論是家庭、學校、社會都應加強對這一時期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四)加強家校聯繫,多與班主任、學生溝通。

俗話説“隔行如隔山”,為了整合家校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作用,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聯繫是必不可少的。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而學校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或多或少的老師的關注會有所側重,因而也容易產生一些忽視。那麼如何加強家長與學校的聯繫與溝通,做好對小孩的教育工作,不僅是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更是家長培養健康健全少年兒童的必然途徑。當今,人們在忙碌的同時又無不渴望“子成龍,女成鳳”,可是由於忙碌,加上自身的條件,使他們對孩子只有愛的“渴望”,卻缺乏愛的“能力”,於是乎,孩子的教育出現了種種怪異的現象,要麼放任自流,不管;要麼,心急如焚,卻又管不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覺得重視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們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

實踐證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讓我們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橋樑,實行家校聯繫,相互配合,促進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五)家庭教育的合適分工。

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只是在教育的時候有分工,有區別,教育男孩子,母親只要盡到管理好孩子的生活,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就完成了任務了,而父親則負責教育孩子分辨善惡是非,教成孩子正確的思維方法,養成孩子堅毅果敢的男人性格,一個男孩子教育不好,責任完全在父親,而不能埋怨母親更多。如果家庭的孩子是女孩子,母親的責任就是基本上的全部,父親的任務就是掙錢養家而已。

現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很殘酷,一個人可能在賺錢養家上投入的力量更多些,往往忽視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甚至把孩子的教育往妻子身上一推了事,這是特別錯誤的。如果為了掙錢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那麼掙的錢再多也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奉勸為賺錢而忽略孩子的教育的人們一句話:不要捨本逐末,不要因小失大,任何時候,未來都是最重要的,而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全部希望!

(六)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對進行孩子的“做人”教育。

父母要把孩子“做人”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父母們都知道:教育孩子絕不僅僅是智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灌輸,而更重要的應該是做人的教育,特別是做一個現代人、健康人的教育。要為孩子塑造一個健全的人格,絕不能把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孩子是否進步的唯一標準,“做人”的教育也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課題。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平時的言傳身教都會或大或小的影響孩子。這就要求父母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榜樣。在對全國傑出青年成才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後得出:父母在做人方面給他們的影響最大,其人格因素,尤其是誠實、進取、勤奮、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深刻影響了他們,使他們終生受益。相反,如果父母由於自己的工作繁忙而疏忽了對孩子的引導致使孩子走入誤區,那最終會讓這些父母們追悔莫及。

(七)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心靈的成長需要宣泄。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接觸了許多這樣的孩子,他們的許多心裏話不願讓同學們知道,與父母無法溝通、亦或父母沒耐心聽,他們找我談心時説:老師,我再不找人説説就要瘋了(當然沒那麼嚴重,但足以説明他們向人傾訴的願望)。談過之後,看着學生輕鬆、可愛的樣子,讓我感到了傾聽的巨大作用,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力量。

因而,家長閒暇之餘,也聽聽孩子的呼聲。父母總有一個理由:忙。我多次在家長座談會上和家長們談:幹好工作是你分內的事,可教育好孩子也是你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拼命的工作,不就是希望孩子們過的幸福嗎?可如果孩子不能健康成長,那就得不償失了。

給足了孩子吃喝費用,就算盡到責任了嗎?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應該坐下來,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對孩子遇到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引導和解決防患於未然,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擁有一顆輕鬆、快樂、積極向上的心態,來迎接未來的挑戰。

(八)相信孩子,給予孩子自信心。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説的一無是處,孩子也不例外,傳統的家長制作風已不適應時代需要,父母要學會激勵孩子。適當的激勵會燃起孩子奮鬥的激情。我班曾有一位學生,聰明但貪玩,開始成績只是中等水平,她喜歡找我聊天,她對我説:老師,跟我媽簡直無法溝通,我一説話,她就諷刺我。後來,從與家長通話中我瞭解了母女二人的談話內容。女兒説:媽,我覺得我有潛力。媽媽卻説:有潛力咱也不挖,等大學聯考完了再挖……瞭解了事情的真相後我沒對學生提及此事,而是把她叫到辦公室談心,我告訴她:你本身素質不錯,聰明、工作能力強、又有潛力,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為什麼不把潛力挖掘出來,老師還盼着你取得好成績呢……!她低着頭默默地聽着,等抬起頭時已經淚流滿面,一臉堅毅地説:老師相信我,我一定把潛力變成實力。

後來,我有意識的引導,她最終以598分的成績跨入重點線的行列,當她聽到自己的成績時,摟着我的脖子又跳又笑,我也會心得笑了。那麼,如果家長也給孩子肯定,她會不會更優秀、更早嶄露頭角呢!因而,作為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説聲:孩子,你真棒,你一定行。對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增強鬥志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縱觀古今成才之士,無一例外與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引導有很大關係,教子成功的父母都注意到:在教育子女方面,應該引導他們的性情,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才能、樹立他們的志向、鼓勵他們的鬥志、糾正他們的過失六條都不能偏廢。

第2篇: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

這就是你要找的中學生家庭教育建議範文,邏輯嚴謹,脈絡清晰。

國中生家庭教育的方法

今天看到一篇好的文章不敢獨自享用,現轉載供大家參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的氣氛與孩子的態度、情感和個性特徵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當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首先考慮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的氣氛與孩子的態度、情感和個性特徵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當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首先考慮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問題,而不應當指責孩子怎麼不如別人的孩子有出息。一個人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品質的形成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個是遺傳,一個是環境。對一個小孩子來説,父母集中了這兩種因素的影響。從遺傳方面來説,父母知道夫妻雙方個性上的不足,在培養孩子時應努力加以矯正;從環境的角度講,父母應該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在家庭裏給孩子的積極行為以獎賞,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朝着家長和社會希望的方向健康成長。孩子上中學以後逐漸進入青春期,他們面臨着許多新的問題,內心經歷着深刻的變化。家長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特徵,因勢利導地教育孩子。

一、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青春期前後,孩子在形體上更接近於成人,在內心裏也向成人靠攏,類似成人的願望在他們心裏大量湧現。同時,他們正在從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經驗都缺乏,內心經常處於矛盾衝突之中。因此,我們要了解存在於他們自我意識中的幾組明顯矛盾。

1、獨立和依賴的矛盾

上中學以後,孩子們不再象國小時那樣遵從老師和父母的指示,天真地接受別人的評價。他們開始意識到,以往自己的許多觀念並不是自己的,而是從師長那裏 1

得來的。於是,他們開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我的女兒就經常批駁我的一些言論,糾正我對一些事物的解釋。孩子很想獨立,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願再和家長一起活動。但是他們很清楚,自己還不能完全獨立,還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還缺乏獨立於社會的資本和經驗。所以,在他們自我意識中存在着矛盾。

2、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對於自己未來和關於人生的美好理想,隨着他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他們也看到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較大差異,在他們的自我意識中產生了矛盾。有時候,孩子過於理想化的傾向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結果。父母極力讓孩子看到生活的積極面,把消極面掩蓋起來,一旦孩子自己發現,便處於困惑之中。有些父母本身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傾向,凡事有絕對化的要求,這也導致孩子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加劇。

3、自負和自卑的矛盾

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開始象旁觀者一樣進行自我觀察和評價。這種自我評價可能是依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也可能與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較,或者完全是內心的自我分析和評價。這些評價具有相當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常常容易發生極端變化。例如,有的學生只因受到老師的幾句批評就萎靡不振,而有的人為了別人不經意的誇獎而得意洋洋。從妄自菲薄到自高自大似乎只有一牆之隔,而較多的時間裏處於自負與自卑的內心衝突之中。

4、溝通和封閉的矛盾

青春少年渴望與同齡人交流思想、溝通內心體驗,排遣日益增長的孤獨感。從青春期開始,孩子體會到了孤獨的滋味。他們既充滿了各種幻想和憧憬,又會萌發許多孤獨和感傷,並且有自我封閉的傾向。在實際生活中他們渴望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桌櫃,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記本、信件像冊等“私人物品”,不喜歡

別人特別是父母向自己問這問那,不願表露自己的內心感受。父母為了瞭解孩子的內心活動,有時對孩子的私人物品發生興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此時,父母與孩子的“代溝”表現比較明顯,這種現象其實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識的矛盾之一。家長應該平等地與孩子討論問題,以教訓的口吻和孩子説話最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家長不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

二、積極互動的親子關係

1、身教重於言教

所謂教育孩子,實際上是教孩子怎樣生活、怎樣做人。每個作家長的人都應該明白,當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如何時,應該注意到我們自己是否正在身體力行地實踐着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觀色,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習生活。有的時候,孩子做作業累了,抬起頭來看到我們在玩牌、在喝酒、在閒聊,他的學習意志也會減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於工作上的事情、忙於學習提高、忙於勞作,孩子也會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有的家長辭去了工作,想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學習。結果,孩子反而更加消極、懶惰,拋開其它因素不談,家長丟掉了自己的工作,就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不積極地生活的榜樣。如果家長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儘管年紀大了,生活和工作的負擔很重,仍然保持進取精神。孩子會得到某種啟示。不要讓孩子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理想。

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所謂家庭氣氛是指家人相處時的關係、家庭與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研究報告指出,家庭氣氛與子女的適應狀況有很大關係。在一個温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長的子女,比較開朗樂觀、積極自信,人際關係比較好,適應能力比較強;相反,在一個冷漠敵視和壓抑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縮,缺乏安全感;有的則容易出現攻擊行為,搞不好人際關係,不易產生積極進取的願望。從另一方面來看,子女也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家庭的影響。有些孩子家庭環境不太理想,要比其他孩子

付出更大的個人努力以應對環境的挑戰。因而他們的注意力、忍耐力、堅韌性和靈感、奮鬥精神等自我拯救能力都勝過同齡的孩子。由此可見,家庭環境不夠理想的孩子,應該發揮自我能動性,增強自我拯救能力,也是可以起到補償作用的。

2、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對子女過於嚴格,處處訓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動,使孩子言聽計從。這樣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養的,但因他們的獨立人格沒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現出自我抑制,沒有信心的個性特點;相反,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任何要求都盡力給以滿足,結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蠻橫的品質,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家長應該平等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又要讓他們逐步學習成年人的行為,按照一般人際關係準則行事。父母的錯誤態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3、正確地給以強化

在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對孩子的行為給以正確的強化是教育孩子的關鍵。許多家長承認自己教育失敗,主要原因是強化不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許多願望,隨後就會向家長提出。這些願望或要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家長是否應該滿足,應該如何滿足,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一般來講,不合理的要求應不予理睬或加以拒絕。有些家長不恰當地滿足了孩子的無理要求,無意識中強化了孩子的非理性。對孩子的合理要求,除了必須迅速給以滿足的要求之外,儘可能地延緩滿足,使孩子為實現他們的願望而付出努力。讓他們明白,任何願望的實現必須以付出為代價,藉以塑造他們的積極行為。一定要讓他們的積極行為得到獎賞,這種獎賞可能是物質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許多環節中,都應該利用強化的原理。對孩子的教育應該以積極的鼓勵為主,批評過多往往使孩子無所

適從,甚至“破罐破摔”出現對抗行為。孩子報告成績後家長的反應。考試前後家長的表現。

4、給他們交往的空間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傾聽自己的話。這種需求較少能從父母那裏得到滿足,而同齡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對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點,容易溝通、更可信賴。同齡朋友可以幫助青少年增進對自我的瞭解,可以幫助青少年肯定自我的價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緩解不良情緒。另外,青少年正在學習適應社會,與朋友交往是他們學習人際關係能力的開始,進一步發展獨立的人格。做家長的還應該告訴他們朋友交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要明辨是非,選擇好朋友交往。要讓孩子懂得,不是每個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發現自己交了壞朋友,就要拿出決心和勇氣,堅決離開他們。其次,和朋友相處要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長處,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短處,朋友之間要取長補短。要學習人家的長處,幫助別人改進不足。嘲笑朋友的缺點是最傷感情的。另外,朋友之間要保持獨立性,才能建立對等的朋友關係。有的孩子形影不離、不分彼此,久而久之,只能給雙方帶來心理負擔。

我們都喜歡自己的孩子,愛自己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快快成材,這只是我們的美好願望。美好願望的實現需要用心去思考,需要作出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6r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