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南昌繩金塔導遊詞

南昌繩金塔導遊詞

南昌繩金塔導遊詞

南昌繩金塔導遊詞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英雄城南昌,大家可以叫我小熊,今天我來為大家當一次導遊,接下來我們要去古樸無華的繩金塔參觀。請大家注意:在參觀過程中,把瓜皮果殼扔進垃圾桶裏,讓我們做一個文明遊客吧!

繩金塔座落在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傳説建塔時,挖到一個鐵箱,裏面有四根金繩,三把古劍(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舍利子三百粒,這就是繩金塔名字的由來。

遠遠望去,繩金塔的葫蘆銅頂金光透亮,硃紅色的欄杆和青色的琉璃瓦,黑色的角和白色的牆,非常簡樸。繩金塔高有50.86米,塔身七層八面,每層塔身均設有四面真門洞、四面假門洞,門洞的形式各層也不盡相同。第一層為月亮門;第二、三層為如意門;第四至七層為火焰門。

繩金塔層層“飛檐翹角,銅鈴高掛”,每層銅鈴一個音階,七層七音,微風吹過,叮叮咚咚,就像彈奏一首美妙的樂曲,非常悦耳動聽。

繩金塔的旁邊還有一座戲台。每年廟會的時候,那裏都非常熱鬧。台上表演採茶戲,台下人山人海,人們一邊吃小吃,一邊看戲,有説有笑,快樂無比。

好了,景點到了,請大家帶好相機,去裏面細細觀賞吧!

南昌繩金塔導遊詞二: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英雄城南昌旅遊,今天由我帶領大家遊覽名勝古蹟-----繩金塔參觀,希望你們能留下美好的印象。

繩金塔風景區坐落在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原古城進賢門外,始建於唐天祐年間(公元904~907年),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隻,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繩金塔古樸秀麗,具有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為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為七層八面(明七暗八層)內正外八形,其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及鑑金葫蘆型頂,有濃重的宗教色彩。繩金塔飄逸的飛檐上懸掛銅鈴,每層一個音階,七層七音,微風吹過,悦耳動聽。葫蘆銅頂金光透亮,通身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古樸無華。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面真門洞、四面假門洞,各層真假門洞上下相互錯開,門洞的形式各層也不盡相同。第一層為月亮門;第二、三層為如意門;第四至七層為火焰門,三種拱門形式集於一塔,這種做法是不多見的。

繩金塔巍然聳立在進賢門外已經一千多年了,它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世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那葫蘆形的塔頂終年熠熠生輝,金黃金黃的光澤永遠也不會褪去,這是什麼原因呢?據説這是一個“寶鼎”。傳説在建塔的時候,地仙郭璞用風火寶銅在煉丹爐裏錘鍊了九九八十一天;安裝的時候,禪月大師設壇祭天,花了九九八十一天才裝上去的。此鼎裏層是九九八百一十斤風火銅,外層是八八六十四兩黃金。鼎內裝有八卦,鼎壁畫有水族水獸,鼎底刻有“驅風鎮火,降妖伏魔”八個大字。因為有了這個寶鼎,南昌才避免了風、火、水三災。

如今的繩金塔也是聲名遠揚,每年國慶前後,繩金塔廟會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特產、小吃雲聚於此,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成為全國有名的廟會之一。如果大家有空,歡迎你們再來南昌!

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可以在繩金塔周圍的古街走一走、逛一逛,希望你們能夠有不同的收穫。謝謝!

南昌繩金塔導遊詞三:

各位遊客你們好!你們可以叫我支導

今天我們去繩金塔公園,請大家隨我的腳步遊覽,參觀一下聞名中外的繩金塔,它與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相媲美。

這個塔建於唐朝,當時人們在繩金塔下挖出一個寶箱,裏面有金繩喝三把古劍,上面發佈刻着驅風、鎮火、降蛟字樣

我們現在來到了繩金塔公園的南大門,請大家隨我進園遊覽。在我們右邊有一口大鐘,重達7.9噸,名為“金塔鐘”。

左邊的這幢建築是新修復的塔下寺,曾名為“千佛寺” 寺裏金碧輝煌,裏面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幾千尊佛像,他們閃閃發光。

再往裏走,我們就來到了繩金塔的下面,抬頭仰望。但見它高聳入雲,風姿綽約,它是南昌僅存的高層古建。談談這個塔的歷史,此塔,時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南昌城,它毀於兵火之中。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繩金塔可謂是面貌煥然一新,維修工作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既維護修理,又保持原貌。高為50.86米,共七層,第一層為月亮門,第二、三層為如意門,第四層至第七層為火焰門。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面真門洞和四面假門洞,繩金塔葫蘆銅頂金光透亮,通身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塔頂上懸掛着56個銅鈴,這些銅鈴看似一樣,但實際上是有差異的。有什麼差異呢?它們的差異是每層風鈴的音階不同,一層一個音階,共有七個音階,當微風吹拂時,銅鈴產生的聲音,自然形成和諧動聽的音樂。

現在我已向各位遊客介紹完畢,請大家自由到公園的各個景區細細的遊覽,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5gq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