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閲讀答案及賞析精品多篇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閲讀答案及賞析精品多篇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閲讀答案及賞析精品多篇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練習題 篇一

(1)如果為這首詞擬一個題目,你認為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閨怨 B.梳粧 C.相思 D.送別

(2)請對“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一句作簡要賞析。(2分)

(3)曾經的經歷與該詞中主人公的境況有相似之處的詩(詞)人是( )(2分)

A.李清照 B.李賀 C.李白 D.李紳

參考答案

(1)D

(2)運用反襯手法。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

(3)A

《菩薩蠻》閲讀練習及答案 篇二

閲讀下面的元曲,完成後面的題目。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着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本詞上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3分)

(2)、這首詞表達感情含蓄委婉,請結合下闋對此簡要賞析。(3分)

參考答案

(1).描繪了一幅春天煙雨迷濛中,草木生機勃勃(1分),漁翁醉眠橋畔(1分)的閒適自得(1分)的圖畫。 (3分)

(2).下閨抒情含蓄委婉。一方面借用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典故,表明自己對自然、田園的渴慕之情;另一方面借問答收束全詞,通過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達田園風光美好,嚮往歸隱之意,意味無窮。(3分)

賞析

據此詞原序所説,這首《菩薩蠻》當是戲擬王安石集句詩之作。

開首二句以極自然輕盈的筆法描繪了一幅閒適悠雅的溪橋野漁圖。一片氤氲迷濛的山嵐水霧中,是煙是雨,叫人難以分辨,真是空翠濕人衣。溪邊橋畔,有漁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闃無聲息,沒有人來驚破他的好夢。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化用杜甫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西郊》)和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絕句二首》)這句詩。兩句詩不僅從字面看放這裏十分熨貼,而且從原作的意境看,也與這首詞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過這詩句的媒介,將讀者導向了杜甫的詩境,這些詩境又反過來豐富了這首詞本身的意藴。這樣便活畫出整個風光明媚生機勃勃的春世界。

江山如有待為作者移用的杜甫《後遊》中的詩句,作者嚮往大自然的美好,卻推開自己不説,而從對面着筆,將自己熱烈的感情移植到無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過擬人化的描寫,表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那種人與自然交流相親、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緒。這樣,詞上下片意境相應,只將前面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詞意發展為對自然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開隱逸風氣的陶潛,遂又隨手拈來了杜甫的另一句詩此意陶潛解(《可惜》),將自己對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實到對這位拋棄榮利的田園先哲的景仰上,從而挑出了全詞隱逸的主題。

杜甫感歎生不逢時,恨不能詞的最後二句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接住杜甫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杜甫《可惜》)詩意,表明自己的態度,他不學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後塵。作者決心歸隱,但到底去何方,卻無可告,不過如隨之而去,一定會明白他的'蹤跡。這一結語將上面貫串下來的情志意趣,結束得非常工穩,飄逸而含蓄。

這首詞全靠直接剝錄他人詩句而成,雖非作詞之正道,卻也頗有移花接木之妙。

《菩薩蠻》閲讀練習及答案 篇三

菩薩蠻

韋 莊①

人人盡説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②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注】 ①韋莊(836~910),字端己,長安人,生活年代為唐末五代戰亂時期。所作詞語言清麗温婉,多用白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②壚:酒店裏安放酒缸的土台。

(1)江南好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詞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寄託着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江南景色明麗,生活悠閒,人物美好,遊子流連忘返。

(2)對江南的留戀與讚美,故鄉因戰亂而景象淒涼,使人傷心斷腸,寄託着有家難歸的深沉感喟。

《菩薩蠻》閲讀練習及答案 篇四

菩薩蠻①

[宋]張元幹

三月晦②,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珠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註釋】①選自《全宋詞》。②晦: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18、下列詞作表達的情感與本詞最接近的一首是()

A.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B. 《江城子·密州出獵》

C.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D. 《卜算子·詠梅》

19、下面是根據本詞改編的湖本片段,請填寫橫線處的內容。

友人:又是一年春去也,又老了一歲嘍!(搖頭)唉……

詞人:老朋友,雖然我們擋不住時間的流逝,但是①_______

友人:(悲傷地)看看,看看,你我的鬍子都白啦!

詞人:②()這些不妨事,阻擋不了我們留住春天的精氣神嘛。(高興地,舉杯)來來來!一起來!別讓花兒笑話咱們。

【答案】18. B 19. ①。 ①即使年老,我們的精氣神也可以像年輕人那樣啊。 ②。 ②摘花插在頭上,翩翩起舞。

【解析】

【分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

本詞,通過插花起舞、把酒留春,表達了詞人壯志依存,不服老的襟懷。作者投閒的二十餘年,並未忘掉中原遺恨,但又是抱着“心存自在天,腳踏安樂地”的曠達情懷。

A.《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表達了作者為國效力壯烈情懷,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以及對苟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

B.《江城子·密州出獵》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C.《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D.《卜算子·詠梅》表達了詩人感歎人生的失意坎坷的悲觀情緒,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和高潔人格的自許之情。

就詞人不服老的精神狀態,不忘中原遺恨,報效朝廷的豪情來説,B項的詞作與本詞的情感最接近。

故選B。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詩句內容的能力。

首先讀懂整首詞的意思,然後結合相關的詩句填寫合適的語句。注意上下文連貫。

(1)根據“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珠未妨”分析,第①空可填寫“即使年老,我們的精氣神也可以像年輕人那樣啊”。

(2)根據“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分析,第②空可填寫“摘花插在頭上,翩翩起舞”。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原www本站uawen.本站cn文 篇五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粧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賞析 篇六

這首《菩薩蠻》,為了適應宮廷歌伎的聲口,也為了點綴皇宮裏的生活情趣,把婦女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也寫得十分嬌柔,彷彿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

詞學專家周汝昌先生認為:此篇通體一氣。精整無隻字雜言,所寫只是一件事,若為之擬一題目增入,便是“梳粧”二字。領會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粧者,以眉為始;梳者,以鬢為主;故首句即寫眉,次句即寫鬢。

小山,眉粧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樣盛行,見於《海錄碎事》,為“十眉”之一式。大約“眉山”一詞,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時時見於當時詞中,如五代蜀祕書監毛熙震《女冠子》雲:“修蛾慢臉(臉,古義,專指眼部),不語檀心一點(檀心,眉間額粧,雙關語),小山粧。”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時孫光憲《酒泉子》雲:“玉纖(手也)淡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粧時。”亦正寫晨粧對鏡畫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謂淡掃蛾眉,實與韋莊《荷葉杯》所謂“一雙愁黛遠山眉”同義。

舊解多以小山為“屏”,其實未允。此由(1)不知全詞脈絡,誤以首句與下無內在聯繫;(2)不知“小山”為眉樣專詞,誤以為此乃“小山屏”之簡化。又不知“疊”乃眉蹙之義,遂將“重疊”解為重重疊疊。然“小山屏”者,譯為今言,謂“小小的山樣屏風”也,故“山屏”即為“屏山”,為連詞,而“小”為狀詞;“小”可省減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為屏,又以“金明滅”為日光照映不定之狀,不但“屏”“日”全無着落,章法脈絡亦不可尋矣。

重,在詩詞韻語中,往往讀平聲而義為去聲,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為定。此處聲平而義去,方為識音。疊,相當於蹙眉之蹙字義,唐詩有“雙蛾疊柳”之語,正此之謂。金,指唐時婦女眉際粧飾之“額黃”,故詩又有“八字宮眉捧額黃”之句,其良證也。

已將眉喻為山,再將鬢喻為雲,再將腮喻為雪,是謂文心脈絡。蓋晨間閨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縷,掩於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雲也,雪也,構為一幅春曉圖,十分別致。

上來兩句所寫,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緊接懶起,起字一逗——雖曰懶起,並非不起,是嬌懶遲遲而起也。閨中曉起,必先梳粧,故“畫蛾眉”三字一點題——正承“小山”而來。“弄粧”再點題,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鬢之腮雪而來。其雙管並下,脈絡最清。然而中間又着一“遲”字,遠與“懶”相為呼應,近與“弄”字互為註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遲”字,多少層次,多少時光,多少心緒,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盡矣。

梳粧雖遲,終究須有完畢之日,故過片重開,即寫梳粧已罷,最後以兩鏡前後對映而審看梳粧是否合乎標準。其前鏡,粧台奩內之座鏡也;其後鏡,手中所持之柄鏡也——俗呼“把兒鏡”。所以照者,為看兩鬢簪花是否妥恰,而兩鏡之交,“套景”重疊,花光之與人面,亦交互重疊,至於無數層次!以十個字寫此難狀之妙景,盡得神理,實為奇絕之筆。

詞筆至此,寫梳粧題目已盡其能事了,後面又忽有兩句,又不知為何而設?新貼,新鮮之“花樣子”也,剪紙為之,貼於綢帛之上,以為刺繡之“藍本”者也。蓋言梳粧既妥,遂開始一日之女紅:刺繡羅襦,而此新樣花貼,偏偏是一雙一雙的的鷓鴣圖紋。閨中之人,見此圖紋,不禁有所感觸。此處之所感所觸,乃與開頭之山眉深蹙,夢起遲粧者相應。由此一例足見飛卿詞極工於組織聯絡,回互呼應之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5q4d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