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元節習俗與包袱寫法(小編整理)精品多篇

中元節習俗與包袱寫法(小編整理)精品多篇

中元節習俗與包袱寫法(小編整理)精品多篇

潮汕中元節七月半習俗 篇一

潮汕中元節七月半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節”。中元節潮俗稱“鬼節”、“七月半”、“祭孤”,潮人有祭祖、搶孤、放焰口、演戲、遊燈等民俗活動。

1、恤孤

潮汕民間俗稱此節為“七月半”,圍繞此日為中心各地各選取不同日子、時間進行形式多樣的“恤孤”活動,祭拜的對象是死前沒有家屬、死後沒人奉祀的無主鬼魂之類羣體,所以叫做“施孤”。

在潮語土話中,稱“施”音為“薛”,比如詞彙“閃失”等發音就是如此,因此時至今日,民間稱呼“薛孤”的發音詞語其實正是指這項祭祀活動。

2、祭拜祖先

潮俗在中元節,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這一天;不過這一日是正日,比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會等組織善信備辦三牲粿品到義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舉行盂蘭勝會,搭孤棚(祭壇),陳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飯、紙錢、紙紮衣物,請和尚、道士到來念經、主祭。

祭品除上述食物外,還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還有活豬、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後,散發實物,或編號散發竹籤牌子,讓觀眾去搶,這就是所謂搶孤。

3、做七樣棵晶

惠來縣中元節要做七樣棵晶:新婦仔、荷葉包、三角樓、六角樓、雞規團、石榴仔和另一件普通果品。

潮安中元節也製作多種果品,其中有一種叫“鯉魚果”,用糯米皮包米餡,捏成鯉形狀,皮為紅色,點綴節日的拜祖物品。

4、拖死鬼

“拖死鬼”即通過神巫請死去的人來對話。這個神巫通常是婦女,人們用布蒙上她的眼睛,點上香,周圍的人唸咒,使其入迷。神巫就成了人鬼對話的媒體,人們可以通過她同死去的人談話。當“死鬼”拖完時,即念“日落西山是冥昏,家家處處人關門,雞鵝鳥鴨上條了,請阮童姐回家門。”這樣才能使神巫解除昏迷狀態,讓其清醒復原。

這種民俗顯然是一種迷信活動,但民間信者不少。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請神巫“拖死鬼”。

5、放焰口

在放大焰口時,要派船溯韓江至距城百餘里的三河壩,趕在儀式開始前,邊返航邊點燃一隻只用大陶缽製成的豆油燈,並把它們放下江裏,意在引領八方孤魂野鬼前來受祭。

當法師高坐祭台之上,敲響引鍾,帶領座下一幫僧眾誦唸經文後,便將座邊一盤盤面桃子及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便稱為“放焰口”。“焰口”傳説是印度的一種餓鬼的名稱。這種鬼喉頭細如針孔,常出口噴火焰。法師誦經是使他們的喉頭放開擴大,才能咽得下食物。

6、遊燈

過去,潮安等地中元節此日午後,小孩子忙着趕製鯉魚燈,他們要模仿上元(元宵)節遊燈,做一個小小的遊樂。有些人把家中的竹箸,豎上一個鯉魚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香枝、蠟燭,點起火來,便算是簡單的小鯉魚燈了。

不過,七月十五給人們認為是“鬼節”,因此這一夜,大人不準孩子在附近遊玩至深夜,而且要早點睡覺,這樣,在遊燈戲樂上,不免披上一層灰色的陰影。

7、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着秋收稻穀豐登。

於是,孩子們常喜歡悄悄跑到別家門口偷割“稻穀”,並常因此而引起家長們的爭吵和動武。清乾隆《普寧縣誌》載該縣中元節“至夜插香列燭於路”、“農民插竹掛紙錢于田中以祈谷”。七月半正值水稻揚花季節,此俗或許是農民祭稻穀之神,或許是祈鬼靈以助農事。

農曆七月半“普渡”風俗:施孤

潮汕地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有一種稱為“普渡”的風俗活動。普渡,即普渡眾生,也叫“施孤”。施孤,即施捨食物給孤魂餓鬼,也有施捨於孤寡之意。《海陽縣誌》記載:“七月賽盂蘭會,謂之施孤,又曰普渡”。由“普渡”及“施孤”的字義理解,是一種高尚的人文主義關懷情操,跟封建迷信應一分為二看待。

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節,俗稱鬼節。

道教典籍記載:道教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由此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道教認為,中元節這天,是地官判定人間和陰間善惡的一天,道士要在這一天誦經畫符咒,為囚徒和餓鬼解脱罪惡,使囚徒能悔罪,又使孤魂野鬼獲得施濟後,不再到人間作惡。

佛教的盂蘭會恰好與道教的中元節在同一天,不僅日子相同,內容亦相似,其主旨皆是普渡眾生救苦救難,施濟飢餓和救助孤苦。

盂蘭會,又稱盂蘭勝會或盂蘭盆會。“盂蘭”是梵文的譯音,意為“救倒懸”。“盂”是盛液體的器皿,潮汕話把這類器皿稱為“盆”,所以又稱“盂蘭盆會”。佛教典籍記載七月十五是為佛祖釋迦牟尼寄生節,又稱報親恩節,最後則轉變為“救倒懸”的盂蘭會。“救倒懸”的典句來自釋迦牟尼弟子的目連,佛教典籍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目連救母之後佛祖接受建議,將報親恩節轉成為盂蘭會,佛家弟子在七月十五這天修孝道,以報答父母祖宗養育之恩。自南北朝至唐代之後,佛教盛行於中國,盂蘭會蔚為全國的民間風俗。

施孤也叫祭孤,是指人間把祭品施捨給陰間的孤魂餓鬼。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在舊社會潮汕城鄉普遍大辦施孤。但施孤的日期不限於這一天,七月十五前後甚至七月內都可以。為什麼施孤可以不限具體日子?傳説七月整個月,陰府的地獄門開放,地獄裏的孤魂餓鬼可以走出挨飢忍餓、慘遭折磨的地府,到人間享受香火。有“七月七年級開孤門,七月三十關孤門”的俗談。潮人把七月十五作為施孤的正日,故也稱這一天為鬼節,而把七月稱為鬼月。

由於迷信鬼神,以前人們對七月總是懷着一種恐懼的心理,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深信夜幕降臨之後,幽靈就會四處飄蕩。許多家庭,不準孩子們夜間出家門,偶爾家中有人患了急症,往往懷疑衝撞惡鬼,於是禱神拜佛,祈求驅邪祛病。據説那些“陰氣重”、“陽光低”的人,也必須關在家裏,這些人不僅夜間在外面要和鬼碰撞,還會白日見鬼。人們相信鬼的存在,對度鬼節也就更誠心了。

潮汕的施孤,其來源是上述的宗教原因,但各地舉行的施孤儀式卻不盡相同。一般在城鎮或較大的鄉村,都要搭孤棚,由善堂或道觀主持,台上佈置經座,懸掛神仙佛像,擺設一些法器,然後把大量的五牲裸品、酒、飯、紙錢、水果和冥衣物等搬置棚上,燒香點燭,由和尚或道士等神教人物登台誦經作法,舉行施祭儀式。儀式結束後把那些可以拋擲的祭品撒到孤棚下,讓那些貧苦者搶拾,俗稱搶孤。一些不能拋擲的祭品,則編號散發竹籤牌子,由搶到籤牌者對號領取祭品。

澄海、普寧等地在施孤時還用竹、紙紮塑一或二尊兩三丈高身披白甲的青面獠牙鬼王,俗稱“孤王”,置於孤棚旁或庵堂門邊(根據施孤地點定位),其意義是鎮守施孤祭壇,監視及制服那些搗亂的孤魂惡鬼,保證施孤禮儀的了頃利進行。施孤結束後孤王與紙錢一起燒焚送上天。

在許多地方由於參加施孤的人家很多,孤棚無法容納千家萬户的祭品,還需在孤棚下面擺設大量的飯桌,供各户人家陳放祭物。飯桌有主辦單位籌借的,也有自備的。施孤人家都把香燭分散插在祭品,施孤之後祭品同樣分給貧窮者。

另有些地方在河邊設道場,請僧尼、道士唸經,晚上又在河邊放水燈。飯食和其他祭品則用竹篾製成的盤子裝着,食物下面奠着剪紙的花,食物有擺在桌上的,也有擺在地下牆角的。沒有集體舉行施孤祭禮的村落,施孤時或把禮品擺在門口,或擺至巷口。祭品有互贈的,也有施濟窮人的,依各村風俗而定。

施孤正日,好些鄉鎮還演潮劇或紙影(木偶戲),用陽氣壓陰氣,以吉祥衝邪惡。

“施孤”、“搶孤”之風,過去潮陽最盛行,汕頭市在昇平路頭,也曾於七月間擇日高搭彩台,聘請高僧,誦經普渡孤魂。善男信女“施孤”的祭品很多,堆得如小山一樣,故有面線山、包山、飯山、肉山等的稱謂。孤棚上在拜祭之後,主持人便將祭品或對物牌子向棚下拋擲,任憑搶奪,名叫搶孤。搶孤者有將織成漏斗形狀的網袋,用竹圈將口張開,裝上柄,名叫“孤承”,以承接棚上拋下的東西。孤棚前要立一紙糊的青面獠牙鬼王(也稱孤王)。據説是過去施孤,各方餓鬼雲集,互相搶食,秩序很亂,觀音大士想加制止,誰也不理他,結果他只好變成鬼王,展威彈壓,處理了一些欺凌弱者的惡鬼,才恢復秩序。因而每次施孤,就一定要糊孤王鎮壇。

“施孤”活動一般為:

農曆七月七年級日下午,家家户户都在家門口置放各式各樣食物,焚香遍插每一種食物,並焚化紙錠、冥衣冥鏹,俗稱拜“開獄”。這天地下閻王把關在陰司監牢裏的孤魂餓鬼統統放出來,去吃食民間施捨的祭品。

農曆七月三十(小月二十九),用同樣的方式祭拜,稱為拜“禁獄”。這一天,閻王又把那些孤魂餓鬼統統關進監牢裏,施孤活動至此結束。在此期間,還有兩次活動,一次為七月十五中元節日,這一天除家家户户祭拜祖先外,還要施孤;另一次是各鄉、社或地段,自行選定一個日期進行施孤(有的與中元節合一),這次活動稱為某地“施孤正日”,即所謂“盂蘭勝會“,禮儀十分隆重。

除了各家各户備辦祭拜的禮品要特別豐盛外,當地還集體高搭採台,聘請僧人做清醮誦經、普流孤魂。採台左側,用竹、紙紮塑一尊數丈高的白衣大士化身的青面獠牙鬼王,俗稱”孤王“,以制服孤魂鎮壇;右側設無祀孤鬼之位;四周紙製幢幡低垂,陰森姜冷,令人有置身鬼蜮之感。

中元節習俗與包袱寫法 篇二

中元節習俗與包袱寫法

謝五八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來臨,按民間風俗,各地都忙於“接公公奶奶”回家祀奉。但也有一些人對中元節習俗知之甚少,特別是一些年輕人,或者平時接觸這種儀式不多的人,就不知怎麼“接”,怎麼“送”,怎麼“祭”,怎麼寫封包。有些人知道我是研究民俗的,於是,每年都有人跑來問我,或打電話問我,我就我所知道的,一一作答。但這都是個對個解答,不夠大眾瞭解,為了普及,在此作文以答。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三元”之説,即: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慶新年,吃元宵;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穀物新熟,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食寒食,紀念賢人。《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稱:“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為萬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題解稱:“一切眾生,生死命籍,善惡錄,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過,毫分無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檢勾;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檢勾;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檢勾。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統攝。”賜福天官叫紫微大帝,赦罪地官叫清虛大帝,解厄水官叫洞陰大帝。又説,這“三元”又分別是這“三官”的生日。另外,八月十五日稱中秋節,攜老登高,為敬老日,但不在“三元”之內。

一、中元節概説

一般地説,認為中元節源出於道教。據《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脱。”道教《太上三官經》又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認為:上元節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節是地官赦罪日,下元節是水官解厄日。所以中元日要赦免亡魂的罪責,普渡孤魂野鬼。這就説明,至少在東漢時期就有“鬼魂解脱回家探親”的文字記載了。其實,農曆七月十五日,正值“立秋”時令前後,所以叫“小秋”時節。此時,已有若干農作物開始成熟,有小量秋收了,為不忘先人,民間用新米等供奉祭祖,向祖先報告秋成,讓先祖“嘗新”。因此每到七月十五日的“小秋”時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這樣就形成了中元祭祖的民俗。只是道教產生之後,把這一民間習俗上升為理論,並加以神化而已,因此中元節的真正起源要遠遠早於道教產生的東漢,應當是由狩獵社會轉化為農業社會時期。因為中元節有用新成熟的農作物祭奠祖宗這一背景情節,只有農耕社會才有“新谷祭祖”的物質條件與“祭祖衝動”或“思想動機”——見新思舊——見谷思祖的動因。

中元節的時間,一般為農曆的七月十五日,但有些地區為七月十六日,有些地區為七月十四日。如湖南中部的梅山地區所屬縣市就是七月十四日,在七月十四日這一天傍晚就要將先祖送走。先祖拿着後代打發的錢財,先到揚州街上看“竹子戲”,然後才回地府。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也叫“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每年到七月初(梅山地區是七月初十),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封包。民間傳説,七月七年級開鬼門,閻王爺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讓他們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歸人間檢查後代們的善惡情況,在陽間的人們就舉辦一些祭拜活動來款待他們,尤其是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以此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鬼魂。在梅山地區,中元節也不叫“中元節”或“鬼節”,還是直接就叫“接公公奶奶”或“七月半”。

農曆進入七月七年級至七月十五日期間,每天正午前焚香,由家中男丁用金屬“錢戳”打印紙錢。紙張是用竹子造的的專用紙,叫“燒紙”,大小規格為9cm×17.5cm。十幾張紙為一疊,每疊紙在打印時,只能打印三排,每排打七個或九個戳印,要成單數。戳印狀如古代銅錢,一排戳印代表一串錢,三排戳印就是一吊錢,為三百緡。打印好後,把緊疊的紙一張張鬆開,便於焚化時燃燒。然後按需要以三、七、九、十一、十三„„等單數為一疊,用小包袱紙包好。現在市面上有現成的機械打印錢紙買,省去了許多事。

二、怎樣接送與祭祀祖先

1、接先祖。到了七月七年級或初十,在傍晚時分,拿一掛鞭炮,三根香,一疊蓬鬆的散錢紙,由家長帶領一家老少,在屋前坪裏或屋前路口,燒錢紙,焚香,行鞠躬禮,作揖,恭迎先祖,為首者要説恭迎先人禱告詞,如:“公公,奶奶,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我們全家在此恭迎你們回家,希望你們吃好、玩好,並保佑全家老少健康平安„„”等等。然後鳴炮,一路燒紙錢引先祖回家。

2、祭祀先祖。先祖接到家裏後,在桌子上擺上荼水、果品、點心等,侍奉剛進屋的“老客”。以後一日三餐都要侍奉好茶、好酒、好飯菜。侍奉的茶杯、酒杯、碟子與飯碗的數量,按習俗不同,有些地方是八個,有的地方是三個(取《道德經》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在這裏,三,表示無限多)。用八個的,桌子四方每方擺二個;用三個的,三個並排擺放在上座位(即所謂的“正位置”,一般在房門對應的方位)。農村有廳堂的,如果在廳堂的方桌上敬祖,杯碗碟則擺放在神龕位置(大門所對方位)。祭祀的秩序,一般是先焚香燒紙,禱告,先祭酒,次祭飯菜,再祭茶。祭祀時在每個碗上擺一雙筷子,然後在每一個碗上用筷子點一下菜,口雲:“請公公、奶奶、父母喝酒,吃飯,呷菜。多呷點。”十分鐘至半小時後撤掉飯菜。先拿下碗上的筷子,然後把碗筷移開,邊撤筷子時邊説:“請放下。”然後換上茶杯。口雲:“請公公、奶奶、父母喝茶。”十分鐘後撤掉茶杯,口雲:“請放下。”祭祀的茶、酒、飯都不要太滿,茶、酒盛杯子的三分之一,飯盛一勺,就可以了。天天如斯。先祖吃過後再陽間的人吃,就吃祭過先人的飯菜,據説先人吃過的東西有保佑作用,活人吃了好。

3、送先祖。送先祖的儀式與接先祖差不多。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祭過晚飯後,等到傍晚,就開始送公公奶奶了。先擺上水果茶點,家長進行禱告:“今天是中元日,是公公奶奶在陽間的最後一天,今天晚上你們就要打轉了,我們打發你們一些金銀財寶,你們拿到陰家去用。包袱上都寫了名諱,各自莫拿錯了。公公奶奶要保佑子孫內外發達,全家身強體健,官運亨通,財源滾滾,無災無難。小孩子好養好帶,老年人無病無痛,讀書的考上重點大學,當官的連升三級,經商辦企業的早成億萬富翁„„”然後燒紙焚香,家長拿着燃燒着的紙錢在前面引路,其他人拿着鞭炮、香燭、封包、引火助燃用的稻草在後,從家裏魚貫而出,到達屋前的路口停下來(引路的紙錢不能熄滅,一疊快燒完了再點燃一疊,次第向前引),先鋪上稻草,再把裝有紙錢、元寶、衣物的包袱放在稻草上,在旁邊插上香燭,然後點燃香燭、稻草、包袱,作揖、鞠躬。並祈禱、告別:“公公奶奶,父親母親,中元節就要結束了,你們又要回到地府去,我們儘管捨不得,但沒有辦法,只有多打發你們一點錢物,你們在陰家好受用。現在時間尚早,你們先到揚州街上看了戲再回去。明年中元節再會。”還有一些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體己話都可以告白,誠如活着時告別一樣。

三、怎樣寫包袱

在中元節期間,要為先人準確一些金錢財物,如金條、元寶、冥錢、鈔票、衣帽、鞋襪、日用品管。現在還有美元、歐元、英鎊、人民幣、汽車、電視、電腦、手機等現代物品,陰家也與時俱進了。這些東要用用包袱包起來,便於攜帶與郵寄。有的用籠箱裝起來,顯得更客氣。包袱或籠箱的封面就要寫上姓名地址、物品名稱、數量等,便於投遞與收執。但是現代人對這種老格式比較陌生,不會寫。現在市面上有現成的包袱買,印上了格式,但一些人還是不會填空。下面介紹包袱的寫法。

包袱又叫封包, 原本指的是兩種東西,前者指封緘,亦指封緘着財物、文書等的封套。後者指用布包起來的衣物包裹。後來兩種含義重疊了。如:唐代元結《心規》:“其甚也,則須封包裹塞,不爾,有滅身亡家之禍。” 又如。宋洪邁《夷堅三志·胡廿四父子》:“乾道元年冬,弋陽某客子獨攜包袱來宿。”

對於冥用品,本着“陰陽一理”的理念,也比照陽間的包袱寄包裹。冥用包裹分為小封包與大包袱。小封包為包裹紙錢時用,是由草紙裁剪而成,一般是長26.5cm,寬16cm。行文由右至左豎排五行,依次寫“今逢中元大會處備冥財一束”、“化奉”、“祖考(妣)×公××老大人(孺人)陰府受用”、“孝孫××謹具”、“天運××年七月十四日化行”。小封包的數量一般是多個的,每個都要如是寫好。每一個祖宗可以封多包,以每個晚輩的名義分別署名,也可以夫妻的名義署名,也可以全家的名義署名(可以寫“××率全家謹具”)。寫好後,小封包可以單獨焚化,也可套在大包袱內與其他物品一起焚化。

小封包模式如下:

冥用大包袱由草紙摺疊而成,包袱一般為45cm×50cm規格。正面共分五行由右至左豎排,書寫格式:依次寫“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祖考 × 公 ×× 老大人收”、“孫×× 曾孫 ×× 玄孫×× 謹具”。如果死者的兒子活着,寫包袱時的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即:依次寫“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顯考 × 公 ××

老大人收”、“男 ×× 率孫×× 曾孫×× 玄孫×× 謹具”。包袱的背面寫上“封”字,表示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府×老孺人收”。除了給先人包袱外,一般還要給車伕力士一個包作為報酬,包袱正面寫“車伕力士”四字即可。有的還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也就是給“墳山地主”與無人祭祀孤魂野鬼的份子錢。

包袱較通用的模式如下圖:

有的包袱格式還要寫上地點,詳細程度類似郵遞,一般用過去的地址,只詳細到相當於今天社區的廟隍就可以了。如“湖南省寶慶府新化縣太陽四都福景山廟隍”。至於這個地址,有寫亡故之地的,有寫安葬之地的,有寫故鄉之地的,有寫祭祀人之地的,都可以。但筆者認為,以寫祭祀人之地為妥。第一,較之不會出錯。年長月久,上面幾代人死於何處,葬於何處,甚至故鄉為何處,都很難弄清楚了,詳細的通訊地址更難查找。而祭祀人自己的地址就明瞭得多。第二,因遷徙、搬新居等原因,祭祀人之地往往是變動的,而郵件寫祭祀人住所之地,可以讓收件人記住其地址,下次中元節不會走錯地方。第三,寫郵件發出之地城隍廟的地址,其實就是把包袱交給城隍,讓神通廣大的城隍代為分發郵件,保準不會誤事。城隍擔當了郵局的角色,城隍就是地保,是管理陰魂的地方官,是經常與陰曹地府打交道的,而且城隍有陰魂花名冊,哪個陰魂在哪裏清楚得很。其實,中元節的包袱是不用寫地址的,因為是當面交給先人帶走的,無需地址。只有在其他時間燒化包袱時才需要寫地址,因為那是郵寄,不是自帶。

如果包袱較多,又是寄給同一個祖先的,可以只寫第一包,其他的包袱可以寫以“×字號第××”。如“父字號第二”、“父字號第三”„„“母字號第二”,“母字號第三”„„省去了許多筆墨。

包袱右邊的“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七年級、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亡也。“顯考”、“顯妣”是對已故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男性寫名諱,女性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 “大人”過去是對王公貴族等高位者的尊稱;“孺人”是過去對婦女的封號,七品官的妻子可為封孺人。到了陰間,乞丐與帝王都平等了,都用“大人”、“孺人”稱謂。“冥府受用”,指給祖先帶回陰曹地府用的。後面是寄件的名字與投郵時間。對於落款,過去男士寫名字,媳婦寫姓氏,未嫁女寫名字,已嫁女不署名,現在都可以署名、寫名字了。落款還要注意輩分稱謂。年份要用甲子,不用公元,如今年為“甲午”年。月份與日子也要用陰曆,不用陽曆。

再舉一例寫法: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 × 封(指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指恭敬地奉送給) 第三列: 故 收用(指給已經故去的××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指陽世孝人××祭奠的) 第五列:天運 年 月 日叩化(指農曆××年××月××日跪拜焚化)

四、包袱上的稱謂

寫包袱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互稱謂。根據輩分不同,彼此的稱呼也不同,弄不好就要出笑話。

首先,要清楚常用的十八代稱謂:鼻遠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孫曾傳來晜仍雲耳。因為不太好記,我曾經給它編成一個五言歌訣就好記多了:“鼻遠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孫曾傳來,晜仍雲耳止。”

1、直系血親相互稱謂:

上九代:稱鼻祖。包袱寫法:故鼻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稱落款:孝耳孫。

上八代:稱遠祖。包袱寫法:故遠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稱落款:孝雲孫。

上七代:稱太祖。包袱寫法: 故太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稱落款:孝仍孫。

上六代:稱烈祖。 包袱寫法:故烈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晜[kūn]孫。

上五代:稱天祖。 包袱寫法:故天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來孫。

上四代:稱高祖。 包袱寫法:故高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玄孫。

上三代:稱曾祖父。包袱寫法: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曾孫。

上二代:稱祖父 。 包袱寫法:故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孫。

上一代:稱父親。包袱寫法:故顯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稱落款:孝男

2、旁系血親、姻親、表親、繼親、世親、夫妻、故友、其他等相互稱謂:

因內容較多,為簡便計,下面用列表式 :

孝家稱呼

包袱寫法

自稱

父之兄:稱伯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稱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稱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稱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稱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 母之兄或弟:稱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爺:稱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孫 母之堂兄:稱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稱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內侄 具 父之姐妹:稱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爺: 稱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 叩 父之姑娘:稱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 叩 同父母之姐:稱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稱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內弟 叩 母之姐夫:稱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稱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稱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爺:稱伯岳父 故伯嶽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孃: 故伯嶽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故內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孫婿 叩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爺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內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內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親: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孫男 叩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孫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之保爺: 故寄嶽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後父: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叩 後母: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叩

大媽的兒子與小媽: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媽的兒子與大媽: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媽: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叩 妻: 故賢妻 收用 為夫 具 朋友: 故彥兄 收用 世弟 叩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後夫與前夫: 故同綠 收用 同綠弟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手藝與師父: 故恩師 老大人收用 孝門徒 叩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道士與老師: 金羽化法師 大真人收用 門徒 異族化紙: 故異族 收用 異族 叩 伯或叔與侄: 故賢侄 收用 愚伯或叔 親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未婚夫與妻: 故結髮 府 斷絃妹收用 斷絃兄 未婚妻與夫: 故淑配 府 無緣兄 無緣妹 父親與兒: 故幻化亡男 反念父 翁父與媳婦: 故幻化亡女媳 反念翁父 父親與女: 故夭命亡女 反念父 岳父與女婿: 故賢門亡婿 反念嶽 與親家父母: 故姻尊 姻侄 叩 與親家之祖: 故太姻尊 姻內侄孫 乞丐與施主: 故施主 丐人 叩

另外,男稱大人,女稱孺人。老人死三年內:亡男稱新逝顯考,亡女稱新逝顯妣。三年後:亡男稱故顯考,亡女稱故顯妣。

附:直系血親相互稱謂寫法示例圖:

2014.8.9

中元節燒包格式 寫包袱格式寫法怎麼寫 篇三

中元節燒包格式 寫包袱格式寫法怎麼寫

七月半 中元節 寫包 祭祖 稱呼 格式 民俗 風俗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據傳説,七月七年級開鬼門,閻王爺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讓他們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歸人間檢查後代們的善惡情況,在陽間的人們就舉辦一些祭拜活動來款待他們,尤其是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以此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鬼魂。現將我們這地方過七月半燒包的習俗介紹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寫有先人名號的祖宗牌掛在家中牆上,牌位下邊的桌上擺放金山、銀山、鮮花、香花、麥芽、盤香、蠟燭等擺設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鮮飯食供奉,供奉時需要先淨手作揖上香,供飯完後需要燒化紙錢。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包,分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

三、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裏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現將其體寫法介紹如下:

1、封皮內容解釋: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以花包為例,括號內為解釋)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 封(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恭敬地奉送給)

第三列: 故 收用(已經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 年 月 日叩化(農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2、各列內容寫法: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一包為1封,一馱是2封,按寫給某先人的包總封數填寫。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週年包、二週年包和三週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週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週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週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係(具體見附表);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係就行;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裏,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第四列: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係(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比較複雜,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具體寫法見附表)。第五列:這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曆年月日寫清楚就行。補充一點,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一般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煩了。

四、燒包:就是在七月十三晚上將封好的包燒化送給先人。關於燒包也是有規則的,不是隨便就拿去燒。燒包的步驟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寫好的包按兩封為一馱先用細繩捆好以便託運;其次餵馬,就是對承擔託運任務的紙馬進行喂料,即找些糧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馬匹的地方讓其吃飽;第三是供馬伕,就是請趕馬的紙人們吃飯,同時還燒紙錢給他們作趕馬費用;第四是上馱子,就是將已捆好的包抬上馬背,實際是將紙馬夾捆好的兩包中間;第五是畫燒包圈,就是用白灰在準備燒包的地方(一般是門口院內)畫一個有出口的圓圈,直徑約一米,出口對着大路方向;第六是插引路香,就是燒一把燃香沿燒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間順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燈指引馬隊出發;第七是砌包,就是將需要燒的包在燒包圈內堆放成有一定空間的形狀(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燒焚化。第八是燒包,就是對堆砌好的包用紙錢點燃焚化,邊燒邊念先人的名字請他們各人來認領自己的錢。在焚化到中途的時候,順便將家裏供奉的那些金山銀山、香花、紙花等供品燒掉,同時在燒包圈外另燒一些散紙錢,邊燒邊念請那些無人侍奉的孤魂野鬼們來領用。

帖子相關圖片:

高中生中元節作文中元節習俗 篇四

寫寫幫文祕助手之高中生中元節作文:中

元節習俗[1]

相關推薦:||| 貴州省

畢節地區、黔南州、黔西南州 等地,“燒包”時,以包砌塔,用香燭繞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陣型,寓意亡者領取紙錢之路,紙錢包均為寸厚,每兩包之間夾上畫有駿馬的紙片一張,稱之為“駝錢馬”。燒包前,於圈外置金屬質盆一個,內盛半盆清水。盆上擱有貴州用來夾取煤炭的“夾鉗”一個(也稱“火鉗”,類似北方的“火筷子”)以及菜刀一把。寓意為防止無主的孤魂野鬼靠近。 河北省

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麪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麪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 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説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 陝西省

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江蘇省

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唸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孤」。 四川省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户,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説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

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唸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捲。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浙西南(處州一帶)稱此節為“七月半”又稱“鬼節”。晚上一般不讓小孩子在外面,因為小孩的心是純潔的,眼睛是明亮的,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江西省 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摺紙錠。據説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台下擲包子、水果。傳説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7v11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