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精品多篇】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精品多篇】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精品多篇】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篇一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一、課題: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下列基礎知識: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楊堅、隋朝的富庶、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大運河的概況及其影響。通過識讀“隋朝疆域圖”和“隋朝大運河示意圖”,逐步培養和提高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及跨學科知識遷移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閲讀課前導言,並提問學生本節課要講述的幾個問題;在老師的啟發下,圍繞相關問題進行思考,開展討論,讓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觀點;課後,能獨立或與別人合作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通過上述活動,使學生感知中華文明的偉大成就,學會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逐步掌握對比法、討論法,多途徑收集歷史資料、歷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隋朝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長的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結晶,她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又一重大貢獻,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隋朝大運河、隋朝統一的條件。

難點 如何評價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及大運河通航的影響。

四、教學過程:

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我們弄清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國家的產生及相應的社會變革、統一國家的建立和政權分立、民族大融合等內容。這學期一開始,我們將進入一個“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隋唐時期的歷史。首先學習“第一課隋的統一和大運河”。

(請同學閲讀課前導言並思考: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幾個問題,讀後請學生回答。教師將這幾個問題展示在大屏幕上。因為新學期剛剛開學,學生的身心都沒有完全集中在教學課堂上。通過這一段講述,便於集中學生精力,並將知識條理化,使學生對本課有一個總體的把握、理解,同時又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為講述新課做鋪墊)隋的統一與大運河:隋的統一

貫通南北的動脈

首先我們學習第一個問題:

一、隋朝的統一(板書)

(一)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板書)

(課件出示此表,利於直觀教學,能形象地介紹隋朝建立的經過及隋滅陳、統一全國的情況,加深學生對隋統一全國的印象)

隋朝的建立者是楊堅,出身於漢族軍事貴族集團。他的女兒是北周的皇后。580年,北周宣帝死,年僅8歲的靜帝繼位,楊堅以大丞相身份輔政。581年,楊堅發動政變,廢周靜帝而自立,改國號為隋,都城在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年號“開皇”。隋煬帝繼位後,以洛陽為東都。請同學在“隋疆域圖”中找到長安和洛陽。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隋朝建立時,南方還有陳的存在,國家沒有實現統一。那隋朝是如何滅掉陳、實現國家統一的呢?

(二)隋朝的統一:589年(板書)隋朝統一的經過(板書)

對於隋是如何滅掉陳的,我們學習一個成語“瞞天過海”。

(播放“瞞天過海”的歷史故事錄像。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命王朝,僅存在了37年,但它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朝代。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統一,結束了自東漢以來持續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據狀態,為隋唐時期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通過講歷史故事的這種方式,讓學生記住,隋滅陳這一事件特別是隋滅陳的時間,更符合學生的特徵,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牢固地掌握這一知識點。同時,也為分析隋滅陳及隋統一中國的條件打下了基礎。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從故事中分析出隋滅陳的條件之一是隋在軍事指揮、戰略戰術上的正確。採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歷史知識更具邏輯性。這也是在教學中,打破常規即“先講條件,再講經過,最後講影響”的模式,而“先講經過後講條件”的原因所在)

隋朝統一的條件(板書)

(由學生討論後請學生代表發言,在此基礎上教師歸納為幾條,顯示在大屏幕上。這種教學方式,強化了討論法這一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及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和新舊知識的聯繫)

隋朝統一的影響(板書)

(1)結束了東漢以來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繼秦漢之後在中國又一次實現統一;

(2)國家的統一,為隋唐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隋統一後,勵精圖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由學生閲讀小字部分及教材提供的材料,培養學生閲讀、處理材料的能力,用具體數字説明隋朝的富庶。又通過講述隋朝的富庶,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大運河的開鑿上來,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隋朝的富庶與大運河的開鑿有沒有聯繫,從而轉入下一個子目的學習)

二、貫通南北的動脈(板書)

在學習隋朝開鑿大運河之前,提問學生當今世界上有幾條著名的運河。

(這樣做,能使學生聯繫到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也與教材的“每課一得”有機地聯繫起來)

(一)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和條件(板書)

(先由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並推薦學生代表發言,後由教師歸納顯示在大屏幕。這樣處理,強化了討論法在學習中的運用和同學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和條件:

(1)自古以來,南北交通多有不便(2)隋統一後,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繫和交流需要加強

(3)為了鞏固統一的成果,必須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4)隋朝的富庶為大運河的開鑿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大運河的開鑿及概況(板書)

(出示具有動畫效果的“隋大運河示意圖”)

605―610年,隋煬帝用了36年的時間,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運河的基礎上,徵發數百萬民工,開鑿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到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請同學們看圖回答幾個問題:運河分為哪幾段?溝通了幾大水系?經過了今天的哪些省市?看哪一個組找得最快、最準確。

(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比賽,使學生在這種近乎遊戲的教學方式中學習知識、解決問題,既培養了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又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根據剛才的學習,我們把大運河的基本內容歸納為:“54321”五個阿拉伯數字,即溝通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開鑿四段運河(永濟渠、通濟渠、邯溝、江南河),共有三個支撐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連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成為一條貫通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動脈。

(通過這種形象的記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歷史知識)

隋朝開鑿的大運河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鞏固了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這也就是我們要探討的第三個問題。

(二)隋朝開鑿大運河及通航的影響(板書)

(由學生歸納並落實在書上,以培養學生探究問題、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歷史上,對於隋朝開鑿大運河是譭譽參半、褒貶不一。有的觀點認為,隋朝開鑿大運河是為了榨取江南人民的財富和對高麗進行戰爭的需要;在開鑿大運河過程中,隋朝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導致了隋朝的滅亡。有的觀點則認為,隋朝開鑿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鞏固了隋朝的統治,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請結合課文中的“想一想”、課後的“材料閲讀”及活動建議,以“隋開鑿大運河之我見”為題寫一篇小論文。

(通過這種作業的佈置即活動的開展,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多渠道收集、整合歷史信息的方法,培養、提高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最後,出示本課內容的知識體系,進行課堂小結。

五、教案點評:

本篇教學設計能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電化教學,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加強協作精神,注意培養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探索式學習方法,是符合課程改革理念的。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篇二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教育的改革在全國迅速的開展着。作為一線的教師,自己的使命感、緊迫感、責任感都在加強,並以此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希望自己能以微薄的力量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我所從事歷史教學工作已經十年多了,回首這些歲月,有成功之處,更多的是茫然,教書育人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讓我談談對幾節課的認識吧!例如講述三國鼎立時,1、先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歌,隨後問學生就如你生活在東漢末年你渴望什麼?你會幫助誰?為什麼?這樣設計及構想,是課堂創新的一中體現。

2創設歷史情境,感悟歷史。歷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讓學生身臨其境,那受到的教育將是書本上所做不到的。當然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書本沒否則那就是憑空捏造了。如講述西周分封制是怎麼一回事。學生可以分角色扮演來重現當時的情景,雖然表演有一點難度,但只要教師事先指導還是可行的。學生表演完了,不用教師講,大夥基本上都明白了什麼是分封制。相反讓學生看兩遍書,然後提問什麼是分封制,好一點的學生把整段課文讀了下來,對不對呢?當然對,要不然教材就有問題,然而過後你要再問他什麼是分封制,他保證回答不上來。而學生表演參與之後相當長時間內,他都不會忘記。

3問題設計多維化。教師的導演角色扮演好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問題涉及的思否精巧,同時也直接影響着能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的問題設計模式即:是什麼?為什麼?還有什麼?我認為,為進一步擴散思維,歷史問題的設計應沿着這樣一條軸線發展:是什麼,不是這樣會怎樣?你會怎麼辦?

4、考評方式的轉變。傳統單一的考試方法,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使學生普遍存在一種怕考試,或高分低能的現象。科學的考試觀應該是:全面檢測基礎知識,着重能力測試,注重個人特長測量,全方位地綜合檢測學生。所以,考試的形式必須多樣化。閉卷考試應與開卷、口試、操作性考試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每完成一個單元,可結合知識競賽的方法進行測試,這樣可創造條件讓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競爭中進步,還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21世紀是經濟、科學迅速發展和競爭日益劇烈的社會。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採取進取性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習自主性,重視學科多元化、綜合化,追求知識的廣博與均衡,鼓勵體驗性學習,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變化的新型人才。

歷史教學”三國鼎立“案例分析 篇三

《三國鼎立》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房縣城關四中 丁章軍

教育的改革在全國迅速的開展着。作為一線的教師,自己的使命感、緊迫感、責任感都在加強,並以此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希望自己能以微薄的力量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我所從事歷史教學工作已經十年多了,回首這些歲月,有成功之處,更多的是茫然,教書育人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讓我談談對幾節課的認識吧!

例如講述三國鼎立時,1、先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歌,隨後問學生就如你生活在東漢末年你渴望什麼?你會幫助誰?為什麼?這樣設計及構想,是課堂創新的一中體現。

2創設歷史情境,感悟歷史。歷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讓學生身臨其境,那受到的教育將是書本上所做不到的。當然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書本沒否則那就是憑空捏造了。如講述西周分封制是怎麼一回事。學生可以分角色扮演來重現當時的情景,雖然表演有一點難度,但只要教師事先指導還是可行的。學生表演完了,不用教師講,大夥基本上都明白了什麼是分封制。相反讓學生看兩遍書,然後提問什麼是分封制,好一點的學生把整段課文讀了下來,對不對呢?當然對,要不然教材就有問題,然而過後你要再問他什麼是分封制,他保證回答不上來。而學生表演參與之後相當長時間內,他都不會忘記。

3問題設計多維化。教師的導演角色扮演好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問題涉及的思否精巧,同時也直接影響着能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的問題設計模式即:是什麼?為什麼?還有什麼?我認為,為進一步擴散思維,歷史問題的設計應沿着這樣一條軸線發展:是什麼,不是這樣會怎樣?你會怎麼辦?

4、考評方式的轉變。傳統單一的考試方法,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使學生普遍存在一種怕考試,或高分低能的現象。科學的考試觀應該是:全面檢測基礎知識,着重能力測試,注重個人特長測量,全方位地綜合檢測學生。所以,考試的形式必須多樣化。閉卷考試應與開卷、口試、操作性考試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每完成一個單元,可結合知識競賽的方法進行測試,這樣可創造條件讓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競爭中進步,還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21世紀是經濟、科學迅速發展和競爭日益劇烈的社會。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採取進取性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習自主性,重視學科多元化、綜合化,追求知識的廣博與均衡,鼓勵體驗性學習,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變化的新型人才。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篇四

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2014—2015上學期)

政史地組 張麗華

嶽麓版第8課英國的制度創新

在分析了教材之後,我覺得課本在沒有介紹英國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就講君主立憲制是如何確立的,不符合人的認知心理。於是,我把本課的授課思路確定為:是什麼(人物、地點、時間)——為什麼(原因,形成過程)——怎麼樣(意義、作用及做法)。首先給學生介紹英國政治制度及機構的運作,如首相是如何選舉產生的,一個重大的議題需要經過哪些環節的批准,這中間就涉及了代議制、責任內閣制、兩黨制等名詞了。弄清楚“是什麼”後,從練習中英國女王沒有實權引出新問題:“英王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有實權?”,引入課本,講 述君主立憲政體的形成過程。反思:

一、成功之處:

1、重新處理課本後,學生對英國政體有了清晰的認識。

2、與時政相結合,引用了大量的時事材料,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做到教學為現實服務

3、授課過程中比較恰當的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分,在講到英國民主

政治發展將近八百年曆史,引導學生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國成立才六十週年,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國家與他國的差異,並努力去改善;在分析君主立憲制政體的進步性時,與君主專制進行比較,指出這是人 類歷史的一大進步。

二、不足之處:

在對於西方政體中的君主立憲制與民主共和制、內閣制與總統制、單一制與複合制、兩黨制與多黨制介紹的不夠清楚,其實這幾種分法是交叉的,只是劃分標準不同。總結: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新課改理念,把握歷史教育的特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關注師生的共同發展,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才能設計好教學,才能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做到這些,我想只有不斷的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只有從細微處慢慢的改變,真正做到有 利於教師與學生水平的提高。

七年級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篇五

七年級歷史教學案例分析

哨子河中學

張爽

課題: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學內容:本課內容在教材第114-117頁,具體教學內容包括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瞭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自十六國以來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學生進一步瞭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原則來理解、思考歷史上的民族關係問題的初步能力,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地圖等教學資源,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

2、先由學生閲讀、理解教材,概括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教師選擇項目進行補充講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思考和討論“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歷史必然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使學生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曆史上的民族關係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民族融合的前提條件。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難點:正確認識民族大融合的含義。教學突破

1、教學突破: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趨勢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

2、難點突破:民族融合不是漢化、民族同化。板書設計

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魏統一黃河流域

2、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3、影響

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學分析:

導入:本課採用懸念導入法導入新課,目的在於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設問:兩個同姓的人碰面,常常會説“五百年前是一家”,事實果真如此嗎?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有各種各樣的答案出現。這時候教師再舉例説明,解開學生心中的疑惑。

舉例如下:以“元”姓為例,據考證,其來源有四,上古商朝時,有位大夫叫元銑,他的子孫便以元為姓;改自拓拔姓,南北朝,北魏魏帝族本姓拓拔,至孝文帝更為元氏;改自玄姓,北宋時,因為趙匡胤的父親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魏書•官氏志》記載,“後魏紇骨氏、是雲氏均改為元氏。”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明白,同一姓氏的由來是多種多樣的,同姓的人在五百年前不見得是一家。學生可能會因為了解到這個知識而有一種滿足感,學習興趣增加。

這個時候,教師再追問:“請你想一想,上文介紹的元姓的來源之二和來源之四,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個什麼重要特點?”學生這個時候可以思考,但回答這個問題有難度,教師必須給予適當的提示,指導學生分析的思路。如:從元姓的來源可以看到,元姓有一部分是由少數民族的姓氏更改而來,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融合的現象,體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發展中民族融合的特點。

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出課題。“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不斷髮展,民族不斷融合,每個民族在自身民族發展的同時,又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公元3世紀到6世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徵表現為社會分裂,政權分立,同時這一時期又是民族融合的高峯時期。新課講解:

本課的內容層次比較分明,基本上可以按照鮮卑族的歷史發展線索來安排教學。教師把它分成三個部分分別講述,第一部分講述鮮卑族建立政權、統一北方;第二部分講述北魏政權傳到孝文帝手裏時,遷都到了洛陽;第三部分講述孝文帝遷都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板書)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這一部分要講清幾個問題,首先要介紹鮮卑族的起源與發展。這裏教師引用了一首鮮卑族的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學生們可以從這首民歌中感受鮮卑族,這支北方遊牧民族豪放雄渾的風格。

教師接着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鮮卑族的概況。再提問,鮮卑族曾建立政權,一度十分強大,你們知道他們在何時統一了黃河流域嗎?這時候可以示意學生閲讀課本,回答問題。其次這部分要介紹黃河流域統一前後少數民族的分佈情況。教師這時可以提醒學生回憶前一課的內容,黃河流域生活着許多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羯、氐等,教師提問:“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以後,對於中原民族的生產或生活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學生在閲讀課文後可以回答,教師再進行總結,服裝、飲食、傢俱、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少數民族和中原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講解。

最後要向學生解釋“民族融合”這個詞語。民族融合指的是幾個民族在共同的經濟基礎上和思想基礎上互相影響,形成一個從來沒有的新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指的是民族間的自然同化。許多個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在地域、血緣、習俗等各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種局面。考慮到學生的接受層次,這裏的講解點到即止,不必刻意強求理解。(板書)

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北魏政權建立後,定都在平城,後來孝文帝把都城遷到了洛陽。這部分內容的講述可以在學生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設問:“為什麼要遷都?”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閲讀,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為兩個方面:平城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在總結時還可以聯繫前後文內容,如前文講到民族融合,這也應該是遷都的原因之一;接着可以聯繫下文,遷都後,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可以簡略講解。但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這裏設置問題,讓學生們緊張的神經鬆弛一下。如:“為什麼有一些鮮卑貴族反對遷都?”學生們可能會從貴族的個人利益的角度提出觀點,也可能從遷都困難的角度出發提出自己的設想,教師不必下結論。過渡到下部分內容,可以利用總結遷都的影響。孝文帝的遷都,使洛陽獲得了發展和繁榮,也為孝文帝進一步實行改革創造了條件。

(板書)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由老師的講解為主,也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改革措施的內容和影響,讓學生加深記憶。首先可以讓學生閲讀課文,然後總結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可以歸幾類。

在講解改革措施的內容時,穿插故事以便加深記憶。

1、有一次,公元494年,有一位皇帝在洛陽街頭看見一位鮮卑族的婦女仍穿着“夾領小袖”的鮮卑服裝,很生氣,責備洛陽城的任城王,説他行令不力,督察不嚴。皇帝還讓史官把這件事記載下來。

2、自孝文帝以後,北魏皇帝死後的諡號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原因是什麼?

3、史書《資治通鑑》中有這樣一段話:魏王發佈詔令,認為“北方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朝的祖先是黃帝的後代,以土德而稱帝,所以姓拓拔。土,乃黃中之色,萬物之元,所以應該改姓為元。”同學們,你姓什麼,你知道你姓氏的來源嗎?這些故事不僅可以幫助內容的講解,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課堂小結:

本課內容以問題形式結束。教師提問,在我們今天56個民族中,沒有鮮卑族了,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當年北魏孝文帝實行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拓拔部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這個觀點嗎?如果學生意見有差別,有條件可以組織辯論,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方案一:辯論。

設計如下:

正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對中華民族的融合有重大貢獻的皇帝。

反方觀點:北魏孝文帝是鮮卑拓拔民族的罪人。方案二:問題。

提示如下: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應該看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鮮卑族匯入了更先進的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這個整體中,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所以應該加以肯定。課後作業:

完成歷史填充圖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mqp9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