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孟母三遷的故事(精品多篇)

關於孟母三遷的故事(精品多篇)

關於孟母三遷的故事(精品多篇)

孟母三遷幼兒故事 篇一

在40世紀的一天,孟子和孟母正在家中看電視,這時有一則新聞報導讓他們驚恐不已:在五個月後,將會有一個星球來到太陽系,會讓太陽系中的所有星球位置發生變化,地球會遠離太陽,地球將不適宜我們生活。於是孟母和孟子決定與其他人一起登上飛船,離開地球。

他們離開地球之後,來到了火星,在那裏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了一個龐然大物在向他們移動,那不正是月球嗎?物理學家經過計算後得知,月球脱離地心引力,向他們飛來,不到幾周,這裏將會蕩然無存,孟母只好帶着孟子離開了火星。

孟母帶着孟子與其他人離開了太陽系,到一個類似地球的地方定居了一段時間,就發現這裏的不足之處:這是一個剛誕生的星球,到處都是巖漿,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巖漿噴發,有時他們的飛船差一點就被巖漿噴到,更糟糕的是,這個星球上總是會有隕石向這裏飛來。一次,他們差點就被隕石砸中了,在巖漿和隕石的雙重壓力下,迫使他們再次搬家了。

他們乘着飛船在銀河系裏行駛了好久,由於燃料不足,他們只好降落到一個星球之上,但令人驚喜的是,這是一個外星星球,住着許多外星人,且外星人能聽懂他們的語言,外星上環境也不錯,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好地方。

就這樣,孟母和孟子終於在外星球上定居下來了。

孟母三遷幼兒故事 篇二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張的繼承者和發揚者,也是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能成長為一個大學問家首先得歸功於孟母。

孟軻三歲時死了父親,養育的責任就全部落在母親的身上。孟母是一位勤勞善良又有見識的婦女,丈夫死後,她靠織布、幫人漿洗過活。

孟軻小時候貪玩不好好唸書,當時他住的地方有一些墳墓。他常常和小朋友到墳場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們學着樣子玩抬棺材、挖坑這類遊戲。孟母見了,認為這個地方對小孩子的影響不好,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裏街上住,家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孟軻住在那裏後,又和小朋友玩起做買賣的遊戲來。孟母見了很不高興,決定再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到了學宮旁邊,學宮就是學校的校舍。學宮裏進進出出的都是些讀書人,文質彬彬,有時學宮裏還舉行祭祀,紀念那些逝去的著名學者。孟軻耳濡目染,受其影響,也帶着小朋友玩

行禮的遊戲。孟母見了,這才放下心來。從此孟家就居住在那裏。可見孟母在教育兒子上是多麼煞費苦心,同對又表現出孟母的遠見卓識,她雖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卻懂得環境在小孩子成長中潛移默化的影響。

孟母還很懂得教育方法。孟軻長大一點,便就學於子思門下,但讀書不用功,有一次竟逃學提前回了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早回來,詫異地問:“你已經學好了嗎?”

孟軻回答:“沒有!”

孟母拿起剪刀把織的布剪斷了。孟軻緊張地問母親為什麼要剪斷布。母親説:“你中途停學,和我中途斷織是一樣的事。君子只有經過學和問才能有廣博的知識,以後一生做的事情才能順利,避免禍患。現在你沒到放學就跑回來,將來怎麼能有出息?好比我們家是靠我織布生活的,現在我把布機上的布剪斷了,吃飯和穿衣的來源也就都斷了。”

母親的教育方式給孟軻很深的印象,從此,他下決心刻苦讀書,後來成為著名的儒家學者。

孟母三遷幼兒故事 篇三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着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裏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裏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説: “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孟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留下他們母-子倆相依為命。為了給父親守墳,就把家搬到墳墓附近。時間久了,孟子就和小朋友們學着哭墳,挖土,埋“死人”和辦喪事。孟母看到了就搖搖頭,心想: “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種地方了。”於是,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整天吵吵嚷嚷地叫着買賣東西,孟子覺得很有趣,就跟鄰居的小孩兒玩殺豬,宰羊,買賣肉的遊戲,學豬羊死去的聲音和討價還價。孟母看到了,皺起了眉頭,心想:“這種環境也不適合我的孩子。”於是,又搬到了一所學校的旁邊。這樣,孟子天天都聽到孩子們讀書的聲音,因此他就喜歡上了讀書,然後跟母親説:孟母聽到了很高興,心裏想:“這裏才是孩子應該走的正路!”就爽快地答應了。雖然孟子去讀書了,可時間長了又厭煩了,他開始逃學了。有一次,孟子逃學跑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到孟子這麼早就回來,知道兒子是逃學回來的,就很生氣地用剪刀把他所織的布剪斷了。然後命令孟子跪下,嚴肅地跟他説:“學習就像織布,織布要一針一針地織,學習要一天一天地學。月月學,年年學,日積月累,才會學業有成。你這樣半路逃學,就像我中途斷織一樣,不僅會前功盡棄,將來還會一事無成。”孟子開始只是吃驚,並不理解母親的用意,聽到這一席話,豁然開朗,再也不逃學了。從此,孟子刻苦讀書,長大後成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們把他的學説和孔子的學説並稱為“孔孟之學”。孟子的母親也成為中國古代教育子女的榜樣

孟母三遷的啟示:

一、關於人的發展問題。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的人通過教育使之成為社會的人,一個人從生下來,帶成長為人類社會的一員,是一個相對較長的社會化過程。孩子在現實社會裏學習社會的行為方式,同時參加各種和會集體活動,接受行動準則和價值體系,進而發展其社會性。因此,人的成長總是受環境的影響,一 是自然環境,二是社會環境。從而形成各種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獲得一定的'生活知識和社會經驗,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這一故事中,説明了很久以前人們就意識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與教育的關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復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

現代社會,是一個教育社會化的時代,而我們的學校教育也不應該,把學生關在教室裏,讀死書,死讀書。有些知識、規範是社會要求他們而學校無法學到的,就需要他們到校外學習,所以教師的班級管理和班級活動,不能只限於學校的圍牆之內。

二、是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是積極能動的

人們總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接受着環境的影響,同時也改造着環境,並在改造環境的過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對學生的將來有着深遠的影響。一個家庭中,家長的生活習慣,語言、行為,思想觀念對子女有着直接的影響;學校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也有直接的影響;社會上一些學生可見、可聞、可感的事物,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有影響。

三、教育要有選擇性與主導性

從孟子的母親對他的教育,我們可知道擇善而居,三遷而擇鄰,妙在選擇。這種選擇,體現了母親教育子女的主導性。對於學校教育,對學生教育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思想道德,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成長,取決於教師所把握的培養目標。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發展。總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適應社會的發展,符合發展中的道德規範,社會要求。要以發展的觀念去展開豐富多彩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設不能不説是《孟母三遷》給我們的教育與學生成長方面的又一啟迪。

孟母三遷幼兒故事 篇四

孟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教育家,他的成績離不開母親的支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孟母三遷故事以及啟發,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孟母三遷

兩漢: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故事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

一次, 孟母看到孟軻在跟鄰居家的小孩兒打架,孟母覺得這裏的環境不好,於是搬家了。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夥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學商人磨刀,如果沒有這一段不成立下一段第三次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鬍子花白的老師教着一羣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着學生唸書,那拖腔拖調的聲音就像唱歌,調皮的孟軻也跟着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唸書了,高興得很,就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逃學了。孟母知道後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把他叫到身邊,説:“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説着,抄起剪刀,“譁”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這一次,孟軻心裏真正受到了震動。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於他天資聰明,後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終於成了儒家學説的主要代表人物。

啟發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給人很多的思維.在個人空間,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裏.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 環境重要,比如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交給一隻狼去撫養,嬰兒長大後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習性。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係。孟子後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薰陶感染有很大關係。

孟母三遷文言文翻譯 篇五

孟子的母親,人稱孟母。當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時候,遊戲玩耍的都是下葬哭喪一類的事,還特愛學造墓埋墳。孟母見了説到:“這裏不該是我帶着孩子住的地方。”

於是將家搬到一處集市旁,孟子又學玩起了奸猾商人誇口買賣那一類的事。

孟母又説:“這裏也不是我該帶着孩子居住的地方。”又將家搬到了一個學宮的旁邊。這時孟子所學玩的,就是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儀禮方面的學問了。孟母説:“這裏才真正是可以讓我孩子居住的地方。”於是就一直住在了這裏。等到 孟子長大成人,學精六藝,終於成為有名的大儒。後來的君子賢人都説孟母很善於利用環境漸染教化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7m9l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