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中生怎樣學好英語(新版多篇)

國中生怎樣學好英語(新版多篇)

國中生怎樣學好英語(新版多篇)

國中生怎樣學好語文 篇一

一、重視讀背

為什麼語文學習要重視讀背呢?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所以,學習任何東西,首先總是要記住它。數理化學習是這樣,語文學習尤其是這樣。記不住,頭腦裏沒有語言感性材料,就談不上理解和運用。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又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讀背的重要。古代私塾教育非常重視讀背,讓學生“口而誦,心而惟”,在語言積累中牢牢把握住漢語言的特點,領悟其遣詞造句的規則,可以説深得語言學習的真諦。那時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量的儒生嗎?幼童牙牙學語,並沒有人對他進行什麼語法分析,他們不是也學會了説話嗎?現代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和現代著名作家魯迅、巴金、冰心等人,也都反覆強調過語言學習中記憶的重要性。如巴金在回憶他學習生涯和創作的關係時説,我過去有幾百篇文章儲存在腦子裏,雖然我對其中任何一篇都沒有仔細分析研究過,卻使我懂得了語言是怎麼一回事,文章是怎麼一回事。通過讀背,能習得語言規則,説話寫文章便自然文從字順;通過讀背,能領悟文章的體式做法,寫出的文章自然就合體合式;通過讀背,語言積累豐富了,能啟發思維和智慧,從而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冰心老人説:積累語言,像銀行的摺子一樣,儲蓄得越多,支取才會越多。現在的許多中學生寫作文感到語言貧乏,像擠牙膏皮一樣擠不出來,就是讀背的東西太少。這和幾十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強調分析理解而不重視背誦記憶有很大關係。要知道,剛上國中的孩子,機械記憶力很強,趁這時多讀一點好文章,會終身受用。如果一時不大理解,沒關係,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豐富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慢慢就會理解的。如果等到長大以後再去背誦,那就失去了記憶的最佳時機。而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卻總是説“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從不説 “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實際上,理解和記憶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是一個學習過程的兩個方面。記憶的同時也在理解,理解的同時也在記憶,只有經過這樣多次反覆,語言能力才能逐漸得到提高。

關於要重視讀背的道理我們就講這些,希望能引起同學們注意。這裏再補充談兩點。第一點,讀背之前要做必要的準備。可以從兩方面準備:一是通過查字典弄清楚生字的讀音,尤其要注意多音字。能快速地查出某個字,能根據字義快速地判斷多音字在具體詞語中的讀音,是很重要的一項語文基本功。二是對較長的句子要研究分析,正確把握句中停頓,不要讀破句。第二點,一般情況下,課文無論長短,都要求熟讀。篇幅短小、文質兼美的精品文章要背誦,長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段落也要能背誦。這是在積累精美語言,是提高自己言語水準的重要途徑。此外,讀時要用普通話,不要用土話方言,儘量讀準字音;讀時要有感情投入,進到文章的意境中去,不能像小和尚唸經那樣有口無心。

二、重視自悟

從本質上看,語言學習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自己通過反覆誦讀課文去體味、涵詠,從而達到自悟,融會貫通;教師只能在精要處點撥一下,不可越俎代庖。魯迅先生説,孩子學説話時什麼也沒有,“只是通過不斷的聽取、記住、分析、比較,終於懂得每個詞的意義”,講的就是語言學習要靠自悟。而長期以來的語文教學卻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師的講解分析代替學生的體驗感悟。課堂上,教師口若懸河,講得有聲有色;學生正襟危坐,聽得津津有味。下了課,如果問那些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等是怎樣從課文裏得出的,學生大多茫然不知。任何能力都只能靠實踐培養,而不能靠他人傳授,語言的感悟能力自然也不例外。

對文章語言、內容、寫法上的感悟有“自在”和“自為”之分。“自在”的感悟建立在讀背的基礎上。記住了,才能進一步理解感悟;沒有記住,理解感悟就落空了。例如你接觸到某一個陌生的詞語,當時你雖然通過查詞典理解了它的意思,卻沒有記住,那麼這個詞語還不屬於你,臨到要用它時你無從“提取”;如果你對這個詞語當時不太理解,但卻記住了,以後又在不同場合多次接觸它,那麼你就會逐漸理解而應用它了。句子的感悟也是一樣的道理,文章讀得多了,對語言的感受能力(既語感)就強,針對具體的某一句話,你不用作語法分析就能判斷其正誤。整篇文章的感悟也是如此,某一類的文章讀得多了,你自然會悟出這類文章的大體“規矩”,知道該怎麼寫,不該怎麼寫,文體感自然就有了。“自在”的感悟純粹是潛移默化的,沒有什麼技巧,但卻是最普遍的,經常的。我們在上面之所以特別強調讀背,其主要原因就是它是“自在”感悟的基礎。

"自為”的感悟是一種有意識的理解、體會、領悟和欣賞活動,是一個從內容到形式,再由形式到內容的循環往復、不斷加深理解的過程。從內容方面説,要弄清寫了什麼人、什麼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或觀點,它包括理解語句、概括段意、歸納中心等環節。從形式方面説,要弄清文章是運用怎樣的寫作方法來表達內容的,它包括結構層次的安排,表達方式的選擇等環節。

先説理解語句。比如你碰到一個生詞,去查詞典感知它的意義;如果這個詞是多義詞,你還得結合詞典中的釋義和例句,準確判斷這個詞在句子中的意思。帶着問題經常查詞典是一種好習慣,它可以使你對詞語意義的把握更準確,更全面,比“自在”的感悟要可靠得多。如果詞典上所列的義項你覺得都不合適,哪一個用在句子中都不行,這時就要考慮這個詞的語境義了。推測詞語的語境義要仔細看詞語所在句子的上下文,從詞典上的某一義項出發,合理引申,結論才可能是正確的。比如《記念劉和珍君》有這樣一段話:“在四十餘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是我的學生。學生雲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説,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其中“雲者”舊課本沒有註釋,新課本註釋為:“助詞,表示提頓,以引起下文。”但這個註釋是錯誤的。因為它如果表示提示和停頓,就沒有實在的意義,後面的兩個“這樣”就落不到實處,無可指代了——“學生,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説”不成話,根本無法理解。那麼,“雲者”究竟當如何解釋呢?我們現在來研究一下。查詞典,“雲者”查不到,那我們分查“雲”和“者”,發現《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説它們都可以作語氣助詞,我們就試着當語氣助詞來解釋。先放到句子中,在把句子放到上下文會考慮:“學生雲者”,作者“向來”有此看法,不僅“這樣想”,而且“這樣説”,現在卻對它發生懷疑了;懷疑之後,便徹底改變態度,認為不應該那樣看待學生,“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可見,“學生雲者”表達了一種和“悲哀與尊敬”相反的看法,即輕視、瞧不起。那麼,“雲者”就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語氣詞“而已”、“罷了”,有把對象往小誇張的意味。學生而已,言下之意非常明顯:他們幼稚、單純,閲歷淺,人生體驗不深,參不透現實人生,覺悟不高,如此等等。這樣,文意就豁然貫通了,證明我們的這個推斷是基本合理的。如果有人能想到魯迅一貫嚴於解剖自己,或者查了呂叔湘的《文言虛字》,知道其中解釋“云爾”有“而已”這一義項,就更可以堅信我們的推斷是錯不到哪裏去的。

理解句子,尤其要把它放在上下文中仔細體會、揣摩,合理推斷,才能準確把握句意,仍以《記念劉和珍君》為例。文章開頭一部分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我所知道的,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有人認為其中的“生活艱難”是指劉和珍而言,其實也是錯的,應該指作者自己。文章還有這樣一句話:“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創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有人認為這個句子是説段祺瑞執政府製造的“三•一八”慘案,比歷史上的中外殺人者更殘暴野蠻,其實也不對,因為把它放到上下文中文意不通。這個句子是説中外殺人者的殘酷屠殺鎮壓在三個女子的偉大精神面前顯得極為渺小,以至於被抹殺了,句意仍是讚揚中國的女性。由於時間關係,這兩個問題不能詳細討論,有興趣的同學下去可以研究一下。

理解句子還要注意到修辭。學修辭,不能僅僅滿足於知道幾種修辭格,也不能把重點放在修辭手法的辨析上,重要的是要理解修辭作用。不同的修辭格具有不同的修辭效果。如比喻可使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誇張可以突出事物特徵,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偶句使文句整齊,散句使文意流動;排比使文章增加一瀉千里的氣勢,反覆使文章產生一唱三歎的節奏;巧用口語,文章自有活潑之趣,點綴寫文言成分,文章會有古雅之風。學修辭,還應注重詞語和句子的推敲、錘鍊、選擇。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一個“排”字,多麼準確、富有表現力!再如魯迅寫淪為乞丐的祥林嫂:“內中一個破碗,空的。”為什麼不説“內中一個空破碗”呢?原來這樣寫,“空”字處於定語的位置,不能突出強調祥林嫂連飯也沒有討着的可憐處境;現在把它後置,它就由原來的定語變成了謂語,很醒目,從而突出強調了它。

再説概括段意和歸納中心。概括段意,應理清段內層次,根據段落內容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段有點明段意的中心句,它一般在段首,有時在段中或段尾,只要把它摘出來就是段意。有的段沒有中心句,那就要把段中的意思概括為簡明的話。如果段中的幾層意思有主次之分,那麼概括就要選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如果幾層意思是並列的,那就把幾個意思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如果幾層意思是遞進的,那就摘取最後歸納的意思。歸納中心,也要根據不同文章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議論文、説明文的標題,就是中心,或文中有表明論點或説明對象、範圍的句子,它也就是中心。記敍文一般不直接寫明中心,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分析概括,方法是把全文的段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指出作者的立場、觀點、感情等。

最後説形式方面的結構層次和表達方式。結構層次的理解一般從開頭和結尾、過渡和照應、段落和層次三方面入手。文章開頭往往揭示中心或確定基調,結尾則深化中心,或啟發思考。過渡一般安排在文章各部分需要連接、各層意思需要轉換的地方,或用過渡段,或用過渡句,或用過渡詞語。照應是對前文內容的關照和呼應,一般有照應句。段落層次的劃分要着眼於全文,分析文章各段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把聯繫緊密、意思相近的段落劃歸為一個層次;還可有意識地去找過渡性話語,以幫助劃分。表達方式的選擇大體因文體而定。一般來説,記敍文主要用敍述和描寫,間或有少量的議論和直接抒情;議論文主要用議論和敍述,不用描寫和抒情;説明文主要用敍述和説明,一般不用描寫、議論和抒情。

總之,長期堅持“自為”的感悟文章,即有意識地、自覺地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多問幾個“為什麼”,就會很快懂得如何寫文章,寫出的文章就不會走樣。相反,如果一味指望老師分析講解,自己光記住現成結論,那是沒有任何意義和作用的,既體會不到閲讀的快樂,也絲毫不能提高語文能力。多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忽視學生自覺感悟文章,而代之以老師的講解灌輸,這樣做造成的嚴重後果,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鑑於此,新語文教學大綱特別強調學生學習語文要做到6個字,即“自主、探究、合作”。

三、重視寫作

前面我們所講的重視讀背、重視自悟,只要切實做到了,並且堅持了三到五年,那麼寫文章的語言運用、體式結構等,可以説都不會有多大的問題,隨意寫去,文章都中規中矩。下面我主要談寫作上的另外兩個問題。

一是要重視積累寫作素材。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飯要有米麪,蓋房子要有磚頭水泥,寫文章就要有材料。材料要靠積累,平時多讀書報,注意蒐集材料,寫作時就不用發愁了。積累材料,尤其要強一個“新”字。新材料可使文章增強時代感和針對性,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果總是用一些老掉牙的材料,説到身殘志堅就是保爾•柯察金、司馬遷、張海迪,説到刻苦學習就是居里夫人、陳景潤,那樣的文章誰看了都不會喜歡。新材料從哪裏來?從電視、報紙、互聯網上來。這就要求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大眾傳媒,做生活的有心人。材料搞到手以後,還要對它思考分析,看它説明了什麼問題,藴涵了什麼道理。這樣,寫作時你就會把它用到合適的地方。這一步工作很重要,沒有它,寫作時你就想不到要用它;即使想到了,臨時才思考分析,就會耽擱時間,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

二是要養成自己修改的習慣。一般情況下,人們寫文章都是先在腦子裏有個大體安排,如按照什麼思路去寫,材料如何組織等,不可能把每一個問題都想清楚了,把每一句話都想好了才動筆去寫。所以文章草稿寫成後,一定要認真多讀幾遍。通過讀,你就會發現哪些意思沒有講到,應該補充進去;哪些意思重複了,應該把它刪掉;哪些詞語用得不準確,哪些説法不夠妥當,應該改正過來;如果思路不太清楚,還要調整文章結構。同學們必須明白,修改文章是寫文章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好文章都是自己改出來的,不是別人改出來的。寫文章,一定要樹立“精品”意識,自己想方設法把文章改好,就像母親希望她的孩子聰明、漂亮、健康一樣。誰如果不去認真修改自己的文章,那麼可以肯定地説,他一輩子都不會寫出一篇好文章。現在的許多中學生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動筆之前不認真構思,想一段寫一段,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湊夠七八百字就算完成任務了。這樣的文章肯定不像文章的樣子。建築工蓋房子要有圖紙,就是小孩子做玩具也要想好做成什麼樣子,寫文章怎麼能不認真構思呢?就是這樣不成樣子的文章,寫完後還懶得去看,作文本繳上去就萬事大吉了,指望老師給他修改,豈不知老師哪裏有那麼多的時間給每一位同學詳批細改呢?退一萬步説,即使老師不吃飯不休息,給每一位同學都詳批細改了,也並不起多大作用,因為這裏面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重視國學文言文

最後談談學習國學(文言文)的問題。文言文也好,現代文也罷,它們都是文章,所以學習方法有許多相通的地方,如都要重視讀背,重視自悟。不同的是語體,一個是文言,一個是白話,所以學習文言文的主要任務是掃除語言障礙,首先你要搞清楚它每句話的意思。這涉及到要大量積累文言實詞,弄清它在文中的意義;懂得常見虛詞的一般用法;掌握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結構等。

1、學習文言實詞,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古字通假。所謂“通假”,是指古書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現象。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其中的“畔”如果當田界的意義解釋,顯然不通,它就是通假字,通“叛”,意思是背叛。通假的規律是“同(近)音代替”,所以我們辨識它的方法是:當看到某字按字義來理解句子解釋不通,就推測某一與這個字音同或音近的能解釋得通的另一個字,原字就可能是這個字的通假字。這樣推測之後,再查查工具書或其它文獻證明一下,就可以確定我們的推測是否正確。

(2)古義和今義。文言和白話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這種關係表現在詞義上,像“山”、“水”等基本詞彙意義一般都保留了下來,古今相同,對我們學習文言文沒有什麼妨礙;像“崩(稱天子死)”、“社稷(國家)”等一些白話已經不用的詞彙,通過查字典就可以明白,問題也不大;至關重要、不能掉以輕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尤其是差別細微、容易被忽略的詞。如“得錢千五百,乃去”,其中“去”是離開某地的意思,不是現代義到某地去。“去”的這個意義至今還在成語中保留着,如“揚長而去”、“拂袖而去”。再如“勸學”的“勸”,是鼓勵、勸勉的意思,不是現代義規勸、勸説。“勸學”是勉勵人們學習,不是勸止人們學習。同樣,古代的“勸農”、“勸桑”也是鼓勵農耕和蠶桑。像“去”、“勸”這種情況,反映出古今詞義在意義上的差異。再比如“垂頭而睡”的“睡”(打瞌睡),“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的“臭”(泛指一般氣味兒),“汪然出涕”的“涕”(眼淚),則反映出古今詞義在範圍上的差異;“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身分低微,出身鄙野),“謗譏於市朝”中的“謗譏”(公開批評,委婉諷刺),則反映出古今詞義在感情色彩上的差異。

(3)同形異義。有些詞語,古今文字相同,但意義不同。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意思是不必説,“無”和“論”是兩個單音詞,不能理解為現代的表示條件關係的連詞。再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犧牲”,指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不能理解為現代義為正義事業而死。古今同形異義在文言文中數量不少,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防止以今釋古。

(4)偏義詞。文言文中還有一些偏義詞,也應該注意。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異同”,只有“異”義,沒有“同”義。對這類偏義詞,要結合句子來理解。偏義詞其實現代漢語也有,如“窗户”偏指窗,“人物”偏指人,“忘記”偏指忘,“乾淨”偏指淨。

(5)名詞、動詞、形容詞的變性活用。請看下面的例子:

A.左右欲刃相如。

B.爾欲吳王我乎?

C.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D.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以上各句都是名詞的活用。A句“左右”、“刃”、“相如”乍一看都是名詞,句子缺少謂語。這時,我們就要考慮中間的那個“刃”是否活用為動詞,因為如果它是動詞,那麼前面的“左右”可以是主語,後面的“相如”可以是賓語,主、謂、賓恰好構成一個句子。根據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特點,這個動詞的意義同原來名詞的意義相關,“刃”的名詞意義是刀鋒,作用是殺,所以這裏的“刃”就是動詞“殺”的意思。這樣整個句子的意思就弄清楚了,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秦王手下的人想殺了藺相如。” B句中的“吳王”活用為使動詞,“吳王我”意思是使我成為吳王。名詞活用為使動詞,它同賓語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是主語客觀上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辨識這種名詞的活用,第一步跟A句一樣,先判斷它是否活用為動詞,第二步再判斷名詞活用為動詞後與賓語有沒有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有則活用為一般動詞,沒有則考慮按活用為使動詞理解能否解釋得通,如果能通,就説明理解對了。C句中的“賓客”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意思是把他的父親看作賓客一樣。名詞活用為意動詞,它同賓語也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是主語主觀上把賓語看承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辨識這種名詞的活用,方法和B句一樣。總之,判斷一個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還是活用為使動詞或意動詞,首先看它與賓語有沒有支配關係,有則是一般動詞,沒有則是使動詞或意動詞。其次,依靠上下文,從語義上分析,如果是“使賓語怎麼樣”,則為使動詞;如果是“認為賓語怎麼樣”,則為意動詞。D句中的“犬”是名詞作狀語,它用在動詞“坐”之前,表示行為的狀態,“犬坐”意思是像狗一樣蹲着。現代漢語只有時間、處所名詞可以直接作狀語,古代漢語則不受此限制,任何名詞都可以作狀語。動詞的活用包括活用為名詞(如“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活用為使動詞(如“項伯殺人,臣活之”)、活用為為動詞(如“公子患之”)、活用為對動詞(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形容詞的活用包括活用為名詞(如“披堅執鋭”)、活用為一般動詞(如“素善留侯張良”)、活用為使動詞(如“公子從車騎,虛左”)、活用為意動詞(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希望同學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真正理解弄通。由於時間關係,這裏不能詳細説明。

2、學習文言虛詞,要求瞭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常見的文言虛詞不到40個,數量很少。建議同學們以詞為綱,系統整理,即把每一個虛詞的各種用法都列出來,每種用法後面附上例句。抽空翻開看一看,記一記。比如:“狐謂狼曰:‘羊肉其鮮美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飽其口福。’”這個句子中的四個“其”字,用法是不相同的。前一個是副詞,相當於“大概”;第二個是連詞,相當於“如果”;第三個是代詞,相當於“其中的”;第四個也是代詞,相當於“我們的”。當然,“其”還有其他用法,如作為副詞,還表示命令祈使和反問,請同學們自己找出例句。

學習文言文還要了解常見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文言文中的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一般用什麼方法來表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都有哪幾種形式(賓語前置分動詞的賓語前置和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兩種,前者又分疑問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和用“之”、“是”把賓語提前三種情況;定語後置的形式有:中心詞+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這些都要在學習時弄清楚,這裏就不談了。文言文中還有一些固定格式,如“孰與”、“特……耳”、“得無……耶”等,也要記住如何翻譯。如“孰與”是“與……孰”的緊縮,翻譯為“(甲)和(乙)相比,誰(或哪個)怎麼樣”;“特……耳”翻譯為“不過(或只是)……罷了(或而已)”。《晏子使楚》中這一句話:“今民在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使民善盜耶?”其中的“得無……耶”表委婉的推測語氣,一般翻譯為“恐怕……吧”。這個格式我們在《促織》中學過(“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如果你當時記住了它,翻譯這個句子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這個句子翻譯為:“現在老百姓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卻偷竊,恐怕是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歡偷竊吧?”

總之,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一樣,也要提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除了讀背而外,還要主動鑽研,運用語法知識分析研究,不能光等着老師來講,自己被動接受。現在同學們手中都有參考書。如何使用它,效果是不一樣的,甚至大相徑庭。會使用,就有益處;不會使用,反而有害。就拿學習文言文來説吧,如果你在鑽研之後,想知道自己理解得對不對,這時翻開參考書對照一下,是可以的。發現對了,對你是鼓勵;發現不對,想想為什麼,找找原因。這樣使用參考書,就有益處。如果你自己不動腦筋,一碰到疑難就看參考書的答案,這樣你即使學了許多文言文,你的閲讀能力還是不會提高,見到其他文言文還是不會理解。為什麼呢?因為你的頭腦裏只有參考書上的結論,沒有自己學習思考的過程,而能力是在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許多高中畢業生大學聯考時讀不懂文言文,失分很多,原因就在這裏。

國中生怎樣學好語文? 篇二

怎樣學習語文?怎樣才能學好語文?這是每一個以語文為交際工具和學習工具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對於中學生來説,這個問題尤其重要;對於當今的中學生來説,解決這個問題不但很重要,而且很緊迫。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近百年來的現代語文教育,特別是近來的語文教學,從總體上看是失敗的。許多人從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直至走上工作崗位,還沒有真正掌握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具體表現在:在嚴肅的場合與別人進行言語交際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提筆寫點東西,不會組織語言,準確性、連貫性都很差;文體感也沒有,寫出的文章“四不像”等等。

怎樣學習語文,這是方法問題。掌握正確、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越早越好,最遲也要在剛上國中時就懂得和掌握。剛上國中的學生,年齡小,語文老師有責任、有義務告訴他們怎樣學習語文,並要求他們照着去做。令人遺憾的是,許多語文老師沒有盡到這個責任和義務(也許連他們自己也不明白呢),學生便只好在“黑暗中摸索”。結果呢?悟性好一點兒的,還學得差不多,大部分人卻白白地浪費掉許多寶貴的光陰,失去了學習語文的最佳時機。如果有人國中畢業上了高中,還不會學習語文,那麼他還會浪費掉更多的寶貴的光陰,失去更多的學習時機,就很危險了,他可能一輩子都掌握不了語文這個工具。今天我來給同學們作這個報告,按理説有些晚了;但古人説“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所以儘管晚了一點兒,只要大家照着我講的去辦,至少可以避免再浪費時間。下面我們就開始談這個問題。

一個人要真正獲得較強的語文能力,一般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習得”,一個是“學得”。所謂“習得”,是指通過學習者自己讀背、領悟、寫作而獲得。所謂“學得”,是指在語文課堂上經過語文老師指導學習而獲得。在“習得”和“學得”兩者之中,“習得”是主要的,是內因;“學得”是外因,它只對“習得”起推進作用。我們這樣來理解兩者的關係,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的。結合個體語文實踐來看,也可以證明我們的理解是不錯的。過去許多著名作家、文章高手,沒有經過學校教育,沒有專門的語文老師指導,只是靠自己不斷地讀背、領悟而吸收,又靠自己不斷地練習寫作,不是也成功了嗎?可見“習得”的重要,這是大家必須明白的。如此説來,也許有人要問:既然這樣,學校開設語文課幹什麼?要語文老師幹什麼?不開設語文課,你們語文老師不是就失業了嗎?我説,不是這個道理。學校不是怕語文老師失業才開設語文課的,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語文才開設語文課、聘請語文老師的。語文能力的自然“習得”雖然是主要的,起決定作用的,但它又是非系統的,良莠混雜的,

緩慢的;而在此基礎上,如果經過語文老師專門指導,就可以使學生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從而快速而有效地掌握語文這種工具,這便是外因“學得”的作用。語文學習中“習得”和“學得”的關係就是這樣:“習得”是基礎,是主體;“學得”是幫助,是推進器。

然而,現代語文教育恰恰在這一點上違背了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學得”佔據了統治地位,忽視“習得”甚至乾脆放棄它。其典型表現是:從國小三年級起,語文課堂上就以老師講解分析為主,很少讓學生讀背課文,校園裏幾乎聽不到琅琅的讀書聲。一篇課文學完了,許多學生連讀都讀不下去,只記得幾條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就這些還不是自己思考領悟出來的,而是老師講出來的。這種以“學得”沖淡乃至代替“習得”的做法造成的後果怎樣呢?學生的閲讀能力沒有了,寫作能力也沒有了,使整個語文教育歸於失敗。

由以上分析可見,學習語文尤其是要學好語文,就要遵循語文學習的客觀規律,違背了規律就必然會受到懲罰。下面我着重談三點。

一、重視讀背

為什麼語文學習要重視讀背呢?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所以,學習任何東西,首先總是要記住它。數理化學習是這樣,語文學習尤其是這樣。記不住,頭腦裏沒有語言感性材料,就談不上理解和運用。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又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讀背的重要。古代私塾教育非常重視讀背,讓學生“口而誦,心而惟”,在語言積累中牢牢把握住漢語言的特點,領悟其遣詞造句的規則,可以説深得語言學習的真諦。那時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量的儒生嗎?幼童牙牙學語,並沒有人對他進行什麼語法分析,他們不是也學會了説話嗎?現代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和現代著名作家魯迅、巴金、冰心等人,也都反覆強調過語言學習中記憶的重要性。如巴金在回憶他學習生涯和創作的關係時説,我過去有幾百篇文章儲存在腦子裏,雖然我對其中任何一篇都沒有仔細分析研究過,卻使我懂得了語言是怎麼一回事,文章是怎麼一回事。通過讀背,能習得語言規則,説話寫文章便自然文從字順;通過讀背,能領悟文章的體式做法,寫出的文章自然就合體合式;通過讀背,語言積累豐富了,能啟發思維和智慧,從而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冰心老人説:積累語言,像銀行的摺子一樣,儲蓄得越多,支取才會越多。現在的許多中學生寫作文感到語言貧乏,像擠牙膏皮一樣擠不出來,就是讀背的東西太少。這和幾十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強調分析理解而不重視背誦記憶有很大關係。要知道,剛上國中的孩子,機械記憶力很強,趁這時多讀一點好文章,會終身受用。如果一時不大理解,沒關係,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豐富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慢慢就會理解的。如果等到長

大以後再去背誦,那就失去了記憶的最佳時機。而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卻總是説“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從不説 “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實際上,理解和記憶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是一個學習過程的`兩個方面。記憶的同時也在理解,理解的同時也在記憶,只有經過這樣多次反覆,語言能力才能逐漸得到提高。

關於要重視讀背的道理我們就講這些,希望能引起同學們注意。這裏再補充談兩點。第一點,讀背之前要做必要的準備。可以從兩方面準備:一是通過查字典弄清楚生字的讀音,尤其要注意多音字。能快速地查出某個字,能根據字義快速地判斷多音字在具體詞語中的讀音,是很重要的一項語文基本功。二是對較長的句子要研究分析,正確把握句中停頓,不要讀破句。第二點,一般情況下,課文無論長短,都要求熟讀。篇幅短小、文質兼美的精品文章要背誦,長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段落也要能背誦。這是在積累精美語言,是提高自己言語水準的重要途徑。此外,讀時要用普通話,不要用土話方言,儘量讀準字音;讀時要有感情投入,進到文章的意境中去,不能像小和尚唸經那樣有口無心。

二、重視自悟

從本質上看,語言學習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自己通過反覆誦讀課文去體味、涵詠,從而達到自悟,融會貫通;教師只能在精要處點撥一下,不可越俎代庖。魯迅先生説,孩子學説話時什麼也沒有,“只是通過不斷的聽取、記住、分析、比較,終於懂得每個詞的意義”,講的就是語言學習要靠自悟。而長期以來的語文教學卻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師的講解分析代替學生的體驗感悟。課堂上,教師口若懸河,講得有聲有色;學生正襟危坐,聽得津津有味。下了課,如果問那些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等是怎樣從課文裏得出的,學生大多茫然不知。任何能力都只能靠實踐培養,而不能靠他人傳授,語言的感悟能力自然也不例外。

對文章語言、內容、寫法上的感悟有“自在”和“自為”之分。“自在”的感悟建立在讀背的基礎上。記住了,才能進一步理解感悟;沒有記住,理解感悟就落空了。例如你接觸到某一個陌生的詞語,當時你雖然通過查詞典理解了它的意思,卻沒有記住,那麼這個詞語還不屬於你,臨到要用它時你無從“提取”;如果你對這個詞語當時不太理解,但卻記住了,以後又在不同場合多次接觸它,那麼你就會逐漸理解而應用它了。句子的感悟也是一樣的道理,文章讀得多了,對語言的感受能力(既語感)就強,針對具體的某一句話,你不用作語法分析就能判斷其正誤。整篇文章的感悟也是如此,某一類的文章讀得多了,你自然會悟出這類文章的大體“規矩”,知道該怎麼寫,不該怎麼寫,文體感自然就有了。“自在”的感悟純粹是潛

移默化的,沒有什麼技巧,但卻是最普遍的,經常的。我們在上面之所以特別強調讀背,其主要原因就是它是“自在”感悟的基礎。

先説理解語句。比如你碰到一個生詞,去查詞典感知它的意義;如果這個詞是多義詞,你還得結合詞典中的釋義和例句,準確判斷這個詞在句子中的意思。帶着問題經常查詞典是一種好習慣,它可以使你對詞語意義的把握更準確,更全面,比“自在”的感悟要可靠得多。如果詞典上所列的義項你覺得都不合適,哪一個用在句子中都不行,這時就要考慮這個詞的語境義了。推測詞語的語境義要仔細看詞語所在句子的上下文,從詞典上的某一義項出發,合理引申,結論才可能是正確的。比如《記念劉和珍君》有這樣一段話:“在四十餘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是我的學生。學生雲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説,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其中“雲者”舊課本沒有註釋,新課本註釋為:“助詞,表示提頓,以引起下文。”但這個註釋是錯誤的。因為它如果表示提示和停頓,就沒有實在的意義,後面的兩個“這樣”就落不到實處,無可指代了――“學生,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説”不成話,根本無法理解。那麼,“雲者”究竟當如何解釋呢?我們現在來研究一下。查詞典,“雲者”查不到,那我們分別查“雲”和“者”,發現《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説它們都可以作語氣助詞,我們就試着當語氣助詞來解釋。先放到句子中,在把句子放到上下文會考慮:“學生雲者”,作者“向來”有此看法,不僅“這樣想”,而且“這樣説”,現在卻對它發生懷疑了;懷疑之後,便徹底改變態度,認為不應該那樣看待學生,“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可見,“學生雲者”表達了一種和“悲哀與尊敬”相反的看法,即輕視、瞧不起。那麼,“雲者”就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語氣詞“而已”、“罷了”,有把對象往小誇張的意味。學生而已,言下之意非常明顯:他們幼稚、單純,閲歷淺,人生體驗不深,參不透現實人生,覺悟不高,如此等等。這樣,文意就豁然貫通了,證明我們的這個推斷是基本合理的。如果有人能想到魯迅一貫嚴於解剖自己,或者查了呂叔湘的《文言虛字》,知道其中解釋“云爾”有“而已”這一義項,就更可以堅信我們的推斷是錯不到哪裏去的。

理解句子,尤其要把它放在上下文中仔細體會、揣摩,合理推斷,才能準確把握句意,

仍以《記念劉和珍君》為例。文章開頭一部分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我所知道的,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有人認為其中的“生活艱難”是指劉和珍而言,其實也是錯的,應該指作者自己。文章還有這樣一句話:“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創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有人認為這個句子是説段祺瑞執政府製造的“三?一八”慘案,比歷史上的中外殺人者更殘暴野蠻,其實也不對,因為把它放到上下文中文意不通。這個句子是説中外殺人者的殘酷屠殺鎮壓在三個女子的偉大精神面前顯得極為渺小,以至於被抹殺了,句意仍是讚揚中國的女性。由於時間關係,這兩個問題不能詳細討論,有興趣的同學下去可以研究一下。

理解句子還要注意到修辭。學修辭,不能僅僅滿足於知道幾種修辭格,也不能把重點放在修辭手法的辨析上,重要的是要理解修辭作用。不同的修辭格具有不同的修辭效果。如比喻可使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誇張可以突出事物特徵,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偶句使文句整齊,散句使文意流動;排比使文章增加一瀉千里的氣勢,反覆使文章產生一唱三歎的節奏;巧用口語,文章自有活潑之趣,點綴寫文言成分,文章會有古雅之風。學修辭,還應注重詞語和句子的推敲、錘鍊、選擇。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一個“排”字,多麼準確、富有表現力!再如魯迅寫淪為乞丐的祥林嫂:“內中一個破碗,空的。”為什麼不説“內中一個空破碗”呢?原來這樣寫,“空”字處於定語的位置,不能突出強調祥林嫂連飯也沒有討着的可憐處境;現在把它後置,它就由原來的定語變成了謂語,很醒目,從而突出強調了它。

再説概括段意和歸納中心。概括段意,應理清段內層次,根據段落內容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段有點明段意的中心句,它一般在段首,有時在段中或段尾,只要把它摘出來就是段意。有的段沒有中心句,那就要把段中的意思概括為簡明的話。如果段中的幾層意思有主次之分,那麼概括就要選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如果幾層意思是並列的,那就把幾個意思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如果幾層意思是遞進的,那就摘取最後歸納的意思。歸納中心,也要根據不同文章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議論文、説明文的標題,就是中心,或文中有表明論點或説明對象、範圍的句子,它也就是中心。記敍文一般不直接寫明中心,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分析概括,方法是把全文的段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指出作者的立場、觀點、感情等。

最後説形式方面的結構層次和表達方式。結構層次的理解一般從開頭和結尾、過渡和照應、段落和層次三方面入手。文章開頭往往揭示中心或確定基調,結尾則深化中心,或啟發思考。過渡一般安排在文章各部分需要連接、各層意思需要轉換的地方,或用過渡段,或用

過渡句,或用過渡詞語。照應是對前文內容的關照和呼應,一般有照應句。段落層次的劃分要着眼於全文,分析文章各段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把聯繫緊密、意思相近的段落劃歸為一個層次;還可有意識地去找過渡性話語,以幫助劃分。表達方式的選擇大體因文體而定。一般來説,記敍文主要用敍述和描寫,間或有少量的議論和直接抒情;議論文主要用議論和敍述,不用描寫和抒情;説明文主要用敍述和説明,一般不用描寫、議論和抒情。

總之,長期堅持“自為”的感悟文章,即有意識地、自覺地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多問幾個“為什麼”,就會很快懂得如何寫文章,寫出的文章就不會走樣。相反,如果一味指望老師分析講解,自己光記住現成結論,那是沒有任何意義和作用的,既體會不到閲讀的快樂,也絲毫不能提高語文能力。多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忽視學生自覺感悟文章,而代之以老師的講解灌輸,這樣做造成的嚴重後果,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鑑於此,新語文教學大綱特別強調學生學習語文要做到6個字,即“自主、探究、合作”。

三、重視寫作

前面我們所講的重視讀背、重視自悟,只要切實做到了,並且堅持了三到五年,那麼寫文章的語言運用、體式結構等,可以説都不會有多大的問題,隨意寫去,文章都中規中矩。下面我主要談寫作上的另外兩個問題。

一是要重視積累寫作素材。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飯要有米麪,蓋房子要有磚頭水泥,寫文章就要有材料。材料要靠積累,平時多讀書報,注意蒐集材料,寫作時就不用發愁了。積累材料,尤其要強調一個“新”字。新材料可使文章增強時代感和針對性,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果總是用一些老掉牙的材料,説到身殘志堅就是保爾?柯察金、司馬遷、張海迪,説到刻苦學習就是居里夫人、陳景潤,那樣的文章誰看了都不會喜歡。新材料從哪裏來?從電視、報紙、互聯網上來。這就要求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大眾傳媒,做生活的有心人。材料搞到手以後,還要對它思考分析,看它説明了什麼問題,藴涵了什麼道理。這樣,寫作時你就會把它用到合適的地方。這一步工作很重要,沒有它,寫作時你就想不到要用它;即使想到了,臨時才思考分析,就會耽擱時間,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

二是要養成自己修改的習慣。一般情況下,人們寫文章都是先在腦子裏有個大體安排,如按照什麼思路去寫,材料如何組織等,不可能把每一個問題都想清楚了,把每一句話都想好了才動筆去寫。所以文章草稿寫成後,一定要認真多讀幾遍。通過讀,你就會發現哪些意思沒有講到,應該補充進去;哪些意思重複了,應該把它刪掉;哪些詞語用得不準確,哪些説法不夠妥當,應該改正過來;如果思路不太清楚,還要調整文章結構。同學們必須明白,

修改文章是寫文章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好文章都是自己改出來的,不是別人改出來的。寫文章,一定要樹立“精品”意識,自己想方設法把文章改好,就像母親希望她的孩子聰明、漂亮、健康一樣。誰如果不去認真修改自己的文章,那麼可以肯定地説,他一輩子都不會寫出一篇好文章。現在的許多中學生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動筆之前不認真構思,想一段寫一段,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湊夠七八百字就算完成任務了。這樣的文章肯定不像文章的樣子。建築工蓋房子要有圖紙,就是小孩子做玩具也要想好做成什麼樣子,寫文章怎麼能不認真構思呢?就是這樣不成樣子的文章,寫完後還懶得去看,作文本繳上去就萬事大吉了,指望老師給他修改,豈不知老師哪裏有那麼多的時間給每一位同學詳批細改呢?退一萬步説,即使老師不吃飯不休息,給每一位同學都詳批細改了,也並不起多大作用,因為這裏面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重視國學(文言文)

最後談談學習國學(文言文)的問題。文言文也好,現代文也罷,它們都是文章,所以學習方法有許多相通的地方,如都要重視讀背,重視自悟。不同的是語體,一個是文言,一個是白話,所以學習文言文的主要任務是掃除語言障礙,首先你要搞清楚它每句話的意思。這涉及到要大量積累文言實詞,弄清它在文中的意義;懂得常見虛詞的一般用法;掌握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結構等。

1、學習文言實詞,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古字通假。所謂“通假”,是指古書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現象。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其中的“畔”如果當田界的意義解釋,顯然不通,它就是通假字,通“叛”,意思是背叛。通假的規律是“同(近)音代替”,所以我們辨識它的方法是:當看到某字按字義來理解句子解釋不通,就推測某一與這個字音同或音近的能解釋得通的另一個字,原字就可能是這個字的通假字。這樣推測之後,再查查工具書或其它文獻證明一下,就可以確定我們的推測是否正確。

(2)古義和今義。文言和白話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這種關係表現在詞義上,像“山”、“水”等基本詞彙意義一般都保留了下來,古今相同,對我們學習文言文沒有什麼妨礙;像“崩(稱天子死)”、“社稷(國家)”等一些白話已經不用的詞彙,通過查字典就可以明白,問題也不大;至關重要、不能掉以輕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尤其是差別細微、容易被忽略的詞。如“得錢千五百,乃去”,其中“去”是離開某地的意思,不是現代義到某地去。“去”的這個意義至今還在成語中保留着,如“揚長而去”、“拂袖而去”。再如“勸學”

的“勸”,是鼓勵、勸勉的意思,不是現代義規勸、勸説。“勸學”是勉勵人們學習,不是勸止人們學習。同樣,古代的“勸農”、“勸桑”也是鼓勵農耕和蠶桑。像“去”、“勸”這種情況,反映出古今詞義在意義上的差異。再比如“垂頭而睡”的“睡”(打瞌睡),“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的“臭”(泛指一般氣味兒),“汪然出涕”的“涕”(眼淚),則反映出古今詞義在範圍上的差異;“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身分低微,出身鄙野),“謗譏於市朝”中的“謗譏”(公開批評,委婉諷刺),則反映出古今詞義在感情色彩上的差異。

(3)同形異義。有些詞語,古今文字相同,但意義不同。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意思是不必説,“無”和“論”是兩個單音詞,不能理解為現代的表示條件關係的連詞。再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犧牲”,指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不能理解為現代義為正義事業而死。古今同形異義在文言文中數量不少,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防止以今釋古。

(4)偏義詞。文言文中還有一些偏義詞,也應該注意。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異同”,只有“異”義,沒有“同”義。對這類偏義詞,要結合句子來理解。偏義詞其實現代漢語也有,如“窗户”偏指窗,“人物”偏指人,“忘記”偏指忘,“乾淨”偏指淨。

(5)名詞、動詞、形容詞的變性活用。請看下面的例子:

A.左右欲刃相如。

B.爾欲吳王我乎?

C.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D.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以上各句都是名詞的活用。A句“左右”、“刃”、“相如”乍一看都是名詞,句子缺少謂語。這時,我們就要考慮中間的那個“刃”是否活用為動詞,因為如果它是動詞,那麼前面的“左右”可以是主語,後面的“相如”可以是賓語,主、謂、賓恰好構成一個句子。根據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特點,這個動詞的意義同原來名詞的意義相關,“刃”的名詞意義是刀鋒,作用是殺,所以這裏的“刃”就是動詞“殺”的意思。這樣整個句子的意思就弄清楚了,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秦王手下的人想殺了藺相如。” B句中的“吳王”活用為使動詞,“吳王我”意思是使我成為吳王。名詞活用為使動詞,它同賓語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是主語客觀上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辨識這種名詞的活用,第一步跟A句一樣,先判斷它是否活用為動詞,第二步再判斷名詞活用為動詞後與賓語有沒有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有則活用為一般動詞,沒有則考慮按活用為使動詞理解能否解釋得通,如果能通,就説明理解對了。

C句中的“賓客”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意思是把他的父親看作賓客一樣。名詞活用為意動詞,它同賓語也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是主語主觀上把賓語看承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辨識這種名詞的活用,方法和B句一樣。總之,判斷一個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還是活用為使動詞或意動詞,首先看它與賓語有沒有支配關係,有則是一般動詞,沒有則是使動詞或意動詞。其次,依靠上下文,從語義上分析,如果是“使賓語怎麼樣”,則為使動詞;如果是“認為賓語怎麼樣”,則為意動詞。D句中的“犬”是名詞作狀語,它用在動詞“坐”之前,表示行為的狀態,“犬坐”意思是像狗一樣蹲着。現代漢語只有時間、處所名詞可以直接作狀語,古代漢語則不受此限制,任何名詞都可以作狀語。動詞的活用包括活用為名詞(如“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活用為使動詞(如“項伯殺人,臣活之”)、活用為為動詞(如“公子患之”)、活用為對動詞(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形容詞的活用包括活用為名詞(如“披堅執鋭”)、活用為一般動詞(如“素善留侯張良”)、活用為使動詞(如“公子從車騎,虛左”)、活用為意動詞(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希望同學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真正理解弄通。由於時間關係,這裏不能詳細説明。

2、學習文言虛詞,要求瞭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常見的文言虛詞不到40個,數量很少。建議同學們以詞為綱,系統整理,即把每一個虛詞的各種用法都列出來,每種用法後面附上例句。抽空翻開看一看,記一記。比如:“狐謂狼曰:?羊肉其鮮美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飽其口福。?”這個句子中的四個“其”字,用法是不相同的。前一個是副詞,相當於“大概”;第二個是連詞,相當於“如果”;第三個是代詞,相當於“其中的”;第四個也是代詞,相當於“我們的”。當然,“其”還有其他用法,如作為副詞,還表示命令祈使和反問,請同學們自己找出例句。

學習文言文還要了解常見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文言文中的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一般用什麼方法來表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都有哪幾種形式(賓語前置分動詞的賓語前置和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兩種,前者又分疑問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和用“之”、“是”把賓語提前三種情況;定語後置的形式有:中心詞+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這些都要在學習時弄清楚,這裏就不談了。文言文中還有一些固定格式,如“孰與”、“特……耳”、“得無……耶”等,也要記住如何翻譯。如“孰與”是“與……孰”的緊縮,翻譯為“(甲)和(乙)相比,誰(或哪個)怎麼樣”;“特……耳”翻譯為“不過(或只是)……罷了(或而已)”。《晏子使楚》中這一句話:“今民在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使民善盜耶?”其中的“得無……耶”表委婉的推測語氣,一般翻譯為“恐怕……

吧”。這個格式我們在《促織》中學過(“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如果你當時記住了它,翻譯這個句子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這個句子翻譯為:“現在老百姓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卻偷竊,恐怕是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歡偷竊吧?”

總之,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一樣,也要提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除了讀背而外,還要主動鑽研,運用語法知識分析研究,不能光等着老師來講,自己被動接受。現在同學們手中都有參考書。如何使用它,效果是不一樣的,甚至大相徑庭。會使用,就有益處;不會使用,反而有害。就拿學習文言文來説吧,如果你在鑽研之後,想知道自己理解得對不對,這時翻開參考書對照一下,是可以的。發現對了,對你是鼓勵;發現不對,想想為什麼,找找原因。這樣使用參考書,就有益處。如果你自己不動腦筋,一碰到疑難就看參考書的答案,這樣你即使學了許多文言文,你的閲讀能力還是不會提高,見到其他文言文還是不會理解。為什麼呢?因為你的頭腦裏只有參考書上的結論,沒有自己學習思考的過程,而能力是在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許多高中畢業生大學聯考時讀不懂文言文,失分很多,原因就在這裏。

中學生如何學好英語? 篇三

1、課前做好預習

我們課程表都有寫什麼時候是英語課,當上英語課之前我們應該提前預習一下要上的課程。並且做好哪些地方疑問比較大的筆記,方便在上課時候給自己提個醒,這一塊要認真仔細聽。而且相當於第二次學習,就不會學起來那麼吃力。

2、上課認真聽講

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解是一個學生最基本義務。所以我們在上課的時候,不能進行打馬虎眼,三心二意,心不在焉,開小猜等心理活動。要不這節課就白上了,日後想補起來就比較麻煩了,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

3、做好課堂筆記

這一點尤為重要,也是一節課下來吸收的精華。做筆記的時候要按照輕重來做,比較重要的語法和單詞要着重來記,自己的理解和備註可以稍微記一下。不要怕麻煩,老話説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哦。

4、沒聽懂要勤問

説的不好聽點,我們都是教了學費來上課的。不懂也不問,不但對不起我們父母辛苦交的錢,還對不起自己和辛苦講解的老師。所以要敢於提問,只有問過以後才會明白,而且會記憶非常的深刻。還幫助了跟你有一樣疑問的同學。

5、課後要多鞏固

孔子也説:“温故而知新”只有鞏固了學習的'知識才會知道新的知識。在鞏固的過程中會有不少體會和自己的見解。而且都是非常有用的。對今後學習英語有莫大的幫助。而且要做到一直保持堅持。

6、朝讀認真讀書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早上朝讀是一天記憶最好的時候。其他任何時候都比不上。而且時間非常短,所以要珍惜每天的朝讀。並且要用心認真去讀英文。

7、多記一些單詞

英語好的人,可以説英文單詞量非常大。這也是學好英語的前提。一看三不識就知道你的英語詞彙量不夠。所以我們每天應該給自己一個標準。每天要背多少個單詞,記住哪些句子。給自己這些硬要求,並且做到,英語想不好都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pjvd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