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螳螂捕蟬成語(精彩多篇)

螳螂捕蟬成語(精彩多篇)

螳螂捕蟬成語(精彩多篇)

螳螂捕蟬成語 篇一

【成語名字】螳螂捕蟬

【漢語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成語解釋】

螳螂只顧着捕蟬,不知有大鳥在身後正要啄食牠。典出《莊子.山木》。後用“螳螂捕蟬”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成語典故】

《莊子.山木》

莊周遊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於慄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成語註解】

1、典故或見於漢.劉向《説苑.卷九.正諫》。

2、執翳:據木葉自蔽,即躲在暗處。翳,音|ˋ,遮蔽物。

3、搏:攫取。

漢.劉向《説苑.卷九.正諫》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成語出處】

1、《朱子語類.卷四四.論語.憲問篇》:“先生雲:『如何聞擊磬而知有憂天下之志?』或對曰:『政如聽琴而知其心在螳螂捕蟬耳。』”

2、《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晁無晏併吞了晁近仁的家財,正當得意快活之時,那曉得鑽出一個奚篤的老婆郭氏來,不惟抵盜的他財物精光,且把個性命拐得了去。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隨後。”

3、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誌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成語用法】

語義説明 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後患。

使用類別 用在“短視近利”的表述上。

【螳螂捕蟬造句】

1、他一心都在算計別人,沒想到這次竟然螳螂捕蟬,被人暗算了。

2、做人如果太過短視近利,瞻前不顧後,就會像螳螂捕蟬一樣,招來其它的禍患。

3、他一心想佔人便宜,卻不知道也有人在盯着他們,真是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

4、小偷只顧着偷東西,卻沒有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警察已經在外頭等着逮捕他了。

5、這些毒梟利用漁船在海上交易毒品,被守候多時的警方一舉成擒,正應驗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

【參考詞語】:黃雀伺蟬

【漢語拼音】:huáng què sì chán

【成語解釋】:伺,窺伺。“黃雀伺蟬”猶“螳螂捕蟬”。見“螳螂捕蟬”條。

1、南朝梁.元帝〈荊州放生亭碑〉:“譬如黃雀伺蟬,不知隨彈應至;青鸇逐兔,詎識扛鼎方前。”

【參考詞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漢語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語解釋】:即“螳螂捕蟬”。見“螳螂捕蟬”條。

1、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誌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參考詞語】:螳螂黃雀

【漢語拼音】:táng láng huáng què

【成語解釋】: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縮語,義同“螳螂捕蟬”。見“螳螂捕蟬”條。

1、《天啟本水滸傳.第四三回》:“打虎功思縣賞,殺人身被官拿。試看螳螂黃雀,勸君得意休誇。”

2、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蓋機械一萌,鬼遂以機械之心從而應之,斯亦可為螳螂黃雀之喻矣!”

【螳螂捕蟬的成語故事】

有一天,莊子在雕陵閒遊,看到一隻奇特的大鳥飛進別人的慄園裏,停在樹上。他不知不覺地被大鳥吸引,提起衣服下襬走進園中,想用彈弓射下大鳥。他走過去,往樹叢裏望,發現有隻蟬躲在樹蔭裏,因為太舒適而鬆懈下來,完全不知道身後有隻螳螂,用樹葉遮蔽,正撲身向前抓牠。那隻螳螂抓到蟬後,得意洋洋的',同樣也沒警覺到身後有隻大鳥,正伸着脖子啄牠。莊子看到這種情形,有所警惕,悟得“利益”與“禍患”相連相倚的道理,於是丟下彈弓,轉身便要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而指責了一頓。此事讓莊子悶悶不樂了三天,並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螳螂捕蟬”這句成語就是由這件事化出,用來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另外,在漢朝劉向《説苑》中亦載有一事:春秋時代,吳王想發兵攻打楚國,而且不準任何人對此事進諫。有個隨侍想勸阻他,卻又不敢,於是故意在早上拿着彈弓到庭院裏,讓露水沾濕他的衣服。如此連續三天,吳王問他説:“你為什麼要這樣呢?”他便回答:“有隻蟬在樹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後面要抓牠。同樣的,螳螂忙着捕蟬,也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要吃牠。黃雀則是伸着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樹下準備把牠射下。牠們三個都只顧眼前的利益,完全無暇顧及身後的危險。”吳王聽了,警覺到有許多國家正對吳國虎視眈眈,恐怕會利用吳國專力伐楚時乘隙進攻,於是便打消攻楚的念頭。由於這個故事,於是有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成語,與單用“螳螂捕蟬”一語同義。

螳螂捕蟬成語 篇二

1 概括螳螂捕蟬的故事

園中有一棵榆樹,樹上有一隻知了。知了鼓動翅膀悲切地鳴叫着,準備吮吸些清涼的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正在它的背後。

螳螂伸出兩隻像砍刀一樣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時候,卻不知道黃雀就在它的後面。

黃雀伸長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時,卻不知道榆樹下面有個拿着彈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長長的,正在瞄準它。

孩子一心想射殺黃雀時,卻不知道前面有個深坑,後面還有個樹樁子。

2 螳螂捕蟬的故事寓意

螳螂捕蟬的故事告訴我們只顧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後的安危早晚就會吃大虧。表示的是一羣目光短淺,不顧長遠利益着想的人。在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時都要居安思危,設身處地為自己着想。小朋友不要只顧好玩,就忘了回家老師佈置的作業啦,在做一件事前一定要先思考。

螳螂捕蟬成語 篇三

【注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出處】螳螂捕蟬,志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後啄之。 漢·趙曄《吳越春秋》

【解釋】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目光短淺

【相近詞】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義詞】瞻前顧後

【同韻詞】沿波討源、面團團、車馬駢闐、耆宿大賢、促膝而談、麻雀雖小,肝膽俱全、訓格之言、顧影自憐、原宥海涵、風雨如磐。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王壽夢要攻打楚國,並禁止大臣提反對意見,有一個大臣的兒子聽説後,帶上彈弓到王宮花園去打鳥。吳王問他幹什麼,他説在看螳螂捕樹上的蟬,而黃雀在後面等着吃螳螂。吳王覺得自己的處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計劃。

【成語舉例】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聽得聲音,轉臉來看。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下冊

【成語造舉】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螳螂捕蟬成語 篇四

【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簡拼】:tlbc

【解釋】: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螳螂捕蟬,志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後啄之。”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下冊:“小狗子哪知道‘~,黃雀在後’,聽得聲音,轉臉來看。”

【近義詞】: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義詞】:瞻前顧後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目光短淺

螳螂捕蟬 成語接龍

【順接】:蟬不知雪 蟬冠豸繡 蟬喘雷乾 蟬喘雷幹 蟬緌蟹匡 蟬緌蟹筐 蟬聯往復 蟬聯蠶緒

【順接】:春蛙秋蟬 黃雀伺蟬 噤若寒蟬 螳螂捕蟬 脱殼金蟬 仗馬寒蟬 自同寒蟬 露蛬風蟬

【逆接】:

【逆接】:螳臂當車 螳臂當轅 螳臂當轍 螳臂扼轍 螳臂擋車 螳臂自雄 螳蜋之衞 螳蜋奮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pvj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