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導語】

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優選(總結5篇) 由本站會員“kathryn”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篇2: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篇3: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篇4: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篇5: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正文】

篇1: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元宵賞月,之後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在漢文帝時期,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在某些地區是由紅薯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之後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完美期望。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完美願望。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説法不一。一説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説法,元宵原先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説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説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説"元宵",而只能説"湯圓"。之後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説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先,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必須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的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日子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頭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齊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能夠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十分。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最終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篇2: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上元節”、“燈節”,是春節過後的又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關於元宵節的由來和傳説,説法很多。

元宵節的構成,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一般認為,早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元宵節就已經初具雛形。

相傳漢文帝和元宵節有關。漢文帝是在開國老臣周勃、陳平等平定“諸呂之亂”之後,才被擁立為皇帝的,而周勃、陳平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所以就把平定“諸呂之亂”的農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每逢此夜,便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為什麼叫元宵節呢?因為宵就是夜晚的意思,每年的第一個月就是元月,所以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這一夜叫做元宵。

漢代史官司馬遷提議漢武帝修改曆法,他在創立《太初曆》的時候,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到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提倡佛法,聽説佛教有在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於是就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中和寺院點燈敬。從此以後,正月十五街頭放燈的習俗就流傳到民間,家家户户都會張燈結綵,慶賀元宵佳節。

漢代以後,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老百姓無暇參加娛樂活動,元宵節的活動也就淡下來了。

到了隋朝,國家開始走向統一,各種節日習俗的活動又開始盛行起來。但就在這個時候,卻有人出於禮教和國力的研究,上疏奏請禁止元宵活動,結果隋文帝“詔可其奏”(見《隋書》)。隋文帝不但同意了這條奏摺,並且執行得還很嚴格,甚至有的官吏因為元宵夜禁不力,而弄丟了烏紗帽。

頗具喜劇色彩的是,雖然隋文帝嚴禁元宵,但等他兒子隋煬帝繼位後,卻一改父親的制度,不但放開元宵夜禁,還帶頭大肆鋪張元宵節的各種節日習俗活動。據《隋書.音樂志》記載,每到正月,有很多小國來朝拜,一般都有留他們到正月十五,在端門和建國門之間,讓他們觀看綿延八里的戲場,場面十分壯觀,參加歌舞的人多打數萬,從晚上一向舞到清晨,十分熱鬧。

到了唐代,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快速發展,盛況空前,無論是皇宮裏還是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高大的燈輪、燈樓、燈樹。唐玄宗時期,宮中的巨型燈樓,甚至多達20間,高達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到中唐以後,元宵節已發展成全民性的狂歡節日,並且在正月十五前後各展一天,這三天都屬於元宵節。

到了宋代,就更重視元宵節,不但賞燈等活動更加熱鬧,燈的樣式更加豐富,並且又把元宵節延期為五天,又前後加上正月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試燈,十八叫收燈。據王詠的《燕翼貽謀錄》記載,這還是宋太宗趙匡胤定下的規矩,他在乾德五年(967)正月下詔説:

“上元張燈止三夜,今朝廷無事,區宇又安,方當年谷之豐登,宜縱士民之行樂。其令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

從此以後,元宵燈期延為五日,便成了慣例。

到了明朝,元宵燈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正月初八到十七,官員們都能夠放假十天,全民連續賞燈十天,能夠算是中國最長的元宵燈節了。[由本站網友投稿]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裏面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的燈火依然很壯觀,規模宏大,盛況空前。並且還有煙花爆竹、舞龍舞獅、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助興,只是元宵節期縮短為三到五天,一向延續到今日。

篇3: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後面還有多篇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漢文帝定名元宵節

元宵節是漢文帝劉恆上台後,為了慶祝消滅諸呂、恢復劉姓執政而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的。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二個兒子,他當了皇帝,深感創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日定為慶祝性節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定為元宵節合乎人們的願望,也讓人感到吉祥如意。

這一夜京城不實行霄禁,百姓能夠自由上街觀燈遊玩。

漢武帝提倡放燈

相傳漢武帝以往久病不愈,請一個道士來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迴應説,武帝的病不久就會好,願在甘泉宮相會。不久武帝果然痊癒,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宮建造太一罈,並於正月上辛日夜間大張燈火進行感激祭祀,通宵達旦,盛況空前。這在司馬遷《史記》、唐代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中都有記載。後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燈燃放成為一大特色的真正開始。

漢明帝燃燈禮佛

東漢明帝時,蔡口從印度求得佛法回來,明帝就下令在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去張燈以示禮佛。據載,佛祖釋迎牟尼神變顯靈,是西曆12月30日,即中國的正月十五。為紀念佛祖神變,這天就要舉行燃燈法會。為表示對佛祖的尊敬和虔誠信仰,明帝要求士庶全民一律在這天張燈張燈結綵,唐代詩人崔夜曾有《上元夜》六首,其中有“神燈佛火百輪張,刻像圖形七寶裝。影裏無聞金口説,空中似散玉毫光”等句,描述的就是唐代元宵之夜燃燈火的燦爛情景。

道教祭神禮儀

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又為下元節。合成為三元。昊自牧在((夢樑錄》中説,這是“上元天官賜福之辰”。這天信奉道教的人們要給天官神過生日,祈求他來賜福,大街小巷燈火通明,各種形態新穎的花燈也不斷出現,觀燈賞燈者多如穿梭,於是便稱為鬧花燈了。一般情景下,同一座城池中的佛道兩家活動各自進行、互不相傷,這樣使元宵之夜的文化資料更為豐富,人們觀賞的場面也更為熱烈。

學子入學要開燈

相傳唐太宗時,為了鼓勵兒童們讀書,下旨要求每個兒童都要人學,人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燈。即讓每個學生帶一盞花燈到學校,由教書先生一一給他們點亮,這象徵學子們前途光明。到清末民初時,私塾還大都在正月十五前後招生開學,這與唐時元宵人學開燈習俗有關。之後都是年中人學,到第二年夏天為一個學年,開燈習俗就不存在了。

古時火的崇拜、農業勞動和祭祀

遠古人類火崇拜的演化發展,才是最遙遠的元宵鬧燈火的宿根。遠古時人們為了驅避野獸和惡鬼,便舉火把為攤,年年春秋兩次進行,這是元宵燈火活動的源頭。古時農家養蠶,正月十五要點燈到田裏去照天蠶,以祈蠶繭豐收,並且對豐欠進行預測,説燈火之色若偏紅預兆天旱,偏白則可能有水澇。照天蠶之後要把所剩蠟燭藏在牀頭,認為這樣能夠對蠶桑生產帶來好處。此俗主要曾在江浙閩等養蠶縹絲地區存在。之後照蠶燈盞花樣越來越多、越做越精美,就構成了照天蠶鬧花燈的娛樂性活動。此刻少數民族中,還有火把節年年舉行,便是古攤活動的遺存。

除此之外,民間還有許多關於元宵節的歌謠和傳説。比如河北省隆堯縣流傳着這樣的歌謠:“正月裏來是新春,家家户户鬧花燈。花燈掛在大門口,消災避難迎豐收。”為什麼正月十五鬧花燈呢傳説在一個大年三十的晚上,玉皇大帝想看看人間的景象,就和王母娘娘帶着七個女兒打開南天門向下觀看。看着看着,仙女們就人了謎,偷偷地下了凡。

玉皇大帝明白後,立刻派人捉回她們,嚴厲地教訓道:“人間怎比天上好天堂有福你不享,下界人間災難重,千萬不能戀紅塵。”七仙女説:“我們看人間比天上好,山青水秀,男耕女織,自由自在,我就是嚮往人間。”玉皇大帝聽了十分氣憤,下令把七仙女打人牢房,好好看管。其實玉皇大帝也明白人間比天上好,他不願讓人間的完美超過天上,怕引起神仙紛紛思凡,於是下了一道命令,要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將去燒燬人間。七仙女聽説這件事後,就偷偷地派人給大姐送了信。大姐聽説後,就派人下凡把消息告訴人間,讓他們在正月十五家家門口掛紅燈,大放鞭炮。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門口都掛上了紅燈,還大放鞭炮煙火。一時間火光映紅天空。玉皇大帝見人間真的起了大火,就讓天兵天將撤回。這樣人間才避免了一場大災難。也有的説,玉皇大帝痛恨人類浪費糧食,派關公去把人間燒光,關公捨不得毀滅人類,就讓人們正月十五點燈點火放鞭炮。玉帝一看人間起了大火,就以為關公執行了自我的命令。這樣人類就保存了下來,所以至今人們十分崇拜關公.

篇4: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僅有3天,可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此刻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之後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完美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篇5: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1、漢文帝紀念平呂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但其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呂后便獨攬朝政,朝中老臣、劉氏宗室都敢怒不敢言。呂后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祕密共謀作亂之事。此事被劉氏宗室齊王劉囊得知,立即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聯繫,最終平定“諸呂之亂”。後,劉恆登基為漢文帝,為紀念“諸呂之亂”的平息不易,就將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家家户户張燈結綵,共同慶祝。元宵節便由此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2、源於“三元説”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歲時雜記》記載説,上元節的由來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在“三元”時,天官、地官、水官分別來賜福。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説:“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正月十五是上元節,是天官賜福的日子,所以民間會燃燈慶祝。該習俗逐漸流傳,便構成了元宵節。

3、明帝點燈敬佛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皇宮和寺廟在正月十五晚上都要點燈敬佛,士族庶民也要掛燈。這種禮儀流傳到民間,就逐漸構成了正月十五盛大慶祝的節日。

4、起源於火把節

古時,漢代民眾為減輕蟲害,祈禱來年獲得好收成,會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這一風俗逐漸構成了正月十五慶祝的元宵節。如今,在正月十五,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保留着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慶祝的風俗。

元宵節的起源和來歷

元宵節俗的構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説,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構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所以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又有一説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期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直到今日,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是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向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資料,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小編簡評】

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 優選(總結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説範文。

【網友評價】

開頭已經很吸引我了。

標籤: 元宵節 來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yym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