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

村幹部是執行國家方針政策的最直接實施者,也是羣眾自治工作管理者,更是黨委政府與羣眾之間的橋樑和紐帶。所以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既是加強黨的執政基礎,也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怎樣優化村幹部隊伍?怎樣加強對村幹部的管理?怎樣充分發揮村幹部作用?成為了在村幹部隊伍建設過程中,必須面臨的三個根本問題。本文立足基層實際,堅持問題為導向,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

一、基本情況

楠木村地處縣境東南部,距鄉廟壩鎮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縣城所在地43公里,國土面積38.2平方公里,全村轄6個片區44個村民小組,户籍人口共計1495户,6058人,常住人口1267户4785人,其中黨員140人。現有村“三委”幹部10人,其中黨員8人,女性2人,大專及以上學歷3人,高中學歷3人,高中以下學歷4人,35歲以下5人,36歲至45歲5人。

二、當前村幹部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多年脱貧攻堅的洗禮、新鮮血液的不斷輸入,村幹部隊伍建設已呈現良好局面,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村幹部隊伍建設仍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能力不足。部分村幹部難以勝任新形勢下的新任務新要求。部分村幹部受自身學歷水平、技能技術的影響,難以適應從紙質辦公向信息技術辦公轉換,例如難以適應電腦辦公、手機工作的新工作需求;

2、缺乏團結意識。個別村幹部心思沒有用在團結協調帶領村民致富上,而是用在搞個人、小團體利益上,在工作中相互扯皮,工作任務不能按時按質完成,從而嚴重影響了整體的活力和戰鬥力;

3、隊伍不穩。因村幹部工資待遇較低,工作任務較重等因素導致村幹部流動較大。今年我村主動辭職1人,退休3人(其中副職2人),佔村幹部總數的40%,而新吸收的5名村幹部因各種因素還不可保證能長期堅守且能適應農村基層工作;

4、缺乏擔當。部分幹部對本職工作敷衍了事,“拖拉、甩鍋”的消極思想比較突出,遇到難題繞着走,解決問題不積極,工作開展不深入,甚至推卸責任;因村幹部多為本村人員,基於親戚、朋友、鄰居等複雜關係,在硬件工作中為難情緒較重,不敢於公平、公正、果斷解決問題。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儲備幹部短缺。隨着農村經濟市場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流動日趨活躍,有文化、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通過各種途徑轉向城鎮安家落户,從而選拔年輕幹部的空間越來越小,導致村幹部難選拔、難培養,隊伍建設後繼乏人,甚至無人可選,村幹部來源渠道不暢通,對整體隊伍結構及村幹部素質的提升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2、部分村幹部的整體素質不高,工作能力不強。主要是政策水平偏低,對政策學習不夠、思想觀念陳舊,法制觀念不強,制度意識淡薄,講政治、講大局、講組織、講服從、講奉獻認識程度不夠深;科技素質不高,在推廣應用新技術上不少村幹部遭遇“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的難題。

3、部分幹部在生活中存在個人恩怨,在個人與集體、下級與上級、少數與多數面前,不能正確站位,延伸到工作中各自為政,互不服氣,互不支持;村“三委”權責不清,職能行使缺乏具體規範,幹部工作的個體隨意性大,致使村“三委”開展工作時難免會產生一些“撞車”現象。

4、村幹部待遇低,工作任務重。從實際情況看,村幹部享受的待遇較低:政治基本無望、生活勉強維持,再加上村幹部身處農村工作最前沿,是脱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的骨幹力量,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正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因此部分村幹部無法面對任務重、工作難、報酬低的現實,一有門路,就丟下“烏沙帽”走人,給村級管理及工作的落實帶來很大的影響。

5、部分村幹部工作責任感不強、事業心不足。村幹部的身分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是幹部,另一方面,他是農民,這種雙重身分和雙重責任,使得多數村幹部難以“兩兼顧”,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在組織、制度面前,可以理直氣壯地選擇“摞挑子”。同時,村幹部來自農民羣眾,因各種因素在工作中難免產生為難情緒,放不開手腳,把自己所做工作當成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宣傳政策時支支唔唔,貫徹政策時猶豫不決,執行政策時畏首畏尾,因而好事搶着幹、難事推着幹,得過且過、工作懈怠,工作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6、從制度建設看,重工作輕教育,重約束輕激勵,缺乏系統性,難以起到正面的激勵作用。因此,制度失去了威嚴,失去了應有的監管與約束力,也就失去了對村幹部行之有效的管理。

四、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擴寬選人渠道,擴大村幹部來源,努力打破“無人可選、無人可用”、“能人不幹”等現象。

1、要堅決打破行業、身分、地域和村際的限制,不拘一格選人才。抓住本村黨員、羣眾這個主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回鄉知識青年、復員退伍軍人、鄉鎮企業經營者、專業大户、致富能手參選村幹部;動員退休退職回鄉幹部擔任村幹部,引導激勵高校畢業生擔任村幹部。

2、創新推選機制。將民主程序前移,充分調動羣眾積極性,動員羣眾力量,強化親情、鄉情感召,尋找村幹部合適人選,積極保持溝通聯繫,及時掌握優秀人才信息,增強預見性,擴大儲備。

3、優化選人條件。對合適的村幹部人選,放寬任職限制,利用户口遷移、不設年齡上限等措施,寬口徑選人,合適即用。

(二)要強化教育培訓。加強對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幫助其彌補自身不足,提升村幹部能力。

1、建立培訓制度。使村幹部教育培訓經常化、制度化。在保證每年集中對村幹部進行輪訓,並加強新任村幹部的任職前培訓的同時對先進村或先進村幹部進行重點培訓,使其更上一層樓,成為一方典範,從而樹立標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2、豐富學習培訓內容。按照理論聯繫實際、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立足政治覺悟、工作能力的提高,工作作風的轉變和工作方法的改進,立足鄉村振興建設,採取舉辦培訓班、外出參觀、舉辦講座等形式,組織村幹部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同時,注重針對性培訓,對不同的村、村幹部因需施教,因材施教。

(三)理順和加強村“三委”關係

1、加強農村黨支部的建設。通過“三會一課”制度、主題黨日活動等加強對村幹部的引導教育,提高村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團結意識。

2、規定好村“三委”的職能和權責,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村委會工作目標和年度工作計劃以及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資金使用方案及村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計劃均需實時通過例會向村黨支部、監委會報告。

(四)完善激勵保障,增強崗位吸引力。

1、建立對村幹部的表彰獎勵機制。定期開展“先進村”、優秀村幹部等評比表彰,對先進村和拔尖人才給予重獎;

2、讓村幹部經濟上有“幹頭”。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鼓勵和提倡村幹部兼職兼薪等方式適當提高村幹部報酬。建立村幹部待遇正常增長機制,對連續幾年考核優秀和作出了重大成績的村幹部提高其待遇。

3、讓村幹部生活上有“想頭”。建立定期走訪村幹部制度,加強溝通與交流,關心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強化村幹部養老保險制度,資金來源可採取財政、個人分擔的辦法;

4、鼓勵村幹部領辦、創辦各種村集體經濟項目,領辦、創辦人不論在或退職,都可從該經濟項目領取一定獎勵或補助。

(五)深化指導約束,樹優村幹部形象。積極探索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機制,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

1、實行目標管理。要緊緊抓住“業績與報酬掛鈎”這個“牛鼻子”,對村幹部實行半年目標、年度目標、任期目標管理,在全村各個方面的工作量化,分解到具體的村幹部的基礎上加強村幹部“績效考核制度”。

2、加強民主管理。要強化對村幹部的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等制度。村幹部按季度向鄉鎮掛鈎領導、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進行述職,鄉鎮掛鈎領導、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對述職幹部進行考核評比,並將考核結果納入年度考核。

3、強化組織管理。對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實效不明顯、羣眾不滿意的村幹部,按照規定程序及時進行組織調整。同時,做好後備和離任村幹部的管理,落實對後備村幹部的培養、鍛鍊,拓展村幹部的選用基礎;關心離任村幹部生活,引導他們參政議政,以利於其發揮餘熱,減少其對村組工作的潛在阻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1y6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