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5分鐘搞笑脱口秀稿子精品多篇

5分鐘搞笑脱口秀稿子精品多篇

5分鐘搞笑脱口秀稿子精品多篇

分鐘搞笑脱口秀稿子 篇一

人生有幾件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自制的力量,冷靜的頭腦,希望和信心。

一個人最要命的就是:一直懷念過去,坐着幻想未來,天天虛度現在。

什麼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麼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麼都可以不要,快樂不能不要。

人生就好像在走一座迷宮,無窮無盡又精彩繽紛,讓人無法預料。

你永遠不知道在下一個轉彎處等待你的是什麼,可能是驚喜,挫折,重逢,別離,高潮,低谷……每轉折一次,你的生命軌跡就有了變化,人生感悟都不再相同。

一個人除了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還要學會幽默的看待人生,這樣就會少一些憂愁和多一些快樂。

兩個人共嘗一個痛苦只有半個痛苦,兩個人共享一個歡樂卻有兩個歡樂。

下面十個有意思的哲理笑話或許能讓你頓悟人生。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説: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裏一定沒有學問。

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説這種話的人,口袋裏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一位大媽誤加入一個博士羣裏。有人提問:一滴水從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體下來,砸到人會不會砸傷或砸死?

羣裏一下就熱鬧起來,各種公式,各種假設,各種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計算,足足討論了近一個小時。這時大媽默默問了一句:你們沒有淋過雨嗎 ?

羣裏突然死一般的寂靜……然後,然後大媽就被踢出羣了。

知識可以給你帶來更多思考方式,但是經驗可以讓你更快地解決問題。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裏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這時兒子望着父親説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寬。

分鐘搞笑脱口秀稿子 篇二

我是説笑話的,我給您做大報告,行嗎?哪位也比我有學問,我要做報告您非退票不可。要説我的學問,是連一知半解也不夠,九牛一毛都不是哇!説學問哪我沒多大學問,我説我是文盲、這話虧點兒心,比文盲啊強不多,斗大的字認得兩車,認得兒十字啊,馬馬虎虎。

到如今認字的人多啦,差不離兒的都拿一張報紙看。原先認字的人太少,有個認字的,這就是“聖人”。好比馬路旁邊兒貼張告示,圍着好些人看,看的人全認字吧?不是。不認字他也看什麼哪?他那意思讓別人念念,別人念念他好明白明白呀,這就是不認字的痛苦。趕巧啦有人念出來啦,這他算沒白瞧;要是赴上這位認字的怕唸錯了叫人笑話.心裏明白不敢往外念,這位不認字的瞧着幹出汗!

説這人嘴裏嘟嘟囔囔!您可別問他。因為什麼?別看他嘴裏嘟囔,他未必認字。我怎麼知道哪!在解放以前的前二年,在官銀號那兒貼了張告示,有一位嘴裏直嘟囔,可不認字,不認字怎麼會嘟囔哪?他買了個燒餅,一地吃燒餅啊,一邊兒嘴裏直嘟囔!他嚼燒餅,嚼燒餅得啦,他偏出聲兒裝像兒。這兒呀拿燒餅咬一口;

“嗬,嗬,可以,不惜!”

“不惜”呀是材料不少,裏頭麻醬啊擱得多!

“了不得呀!’又咬了一口。“了不得”怎麼回事,燒餅個兒小啦,“了不得”!

旁邊兒站着一位也不夥字,打聽打聽啊。跟別人打聽也好,單跟吃燒餅的打聽,怎麼?他嘴裏嘟囔啊!

“嗯,了不得呀,可以,哈哈……”

“什麼呀?”這位緊着問。

他不認字,怎麼説呀!他把手伸出來啦!

“寫的是什麼,您哪?”

“燒餅,你吃嗎?”

“嗐!我説那上頭的。”

“上頭是一層芝麻。”

“我説那黑的。”

“黑的是火大點兒,烙煳啦!”

“我説那有紅圈兒的那個!”

“有紅圈兒的你自己買去吧,那是豆沙餡的。”

倆人哪抬了半天槓,驢脣不對馬嘴!

説還有這麼種人,什麼樣兒人哪?認字馬虎。這個字他瞧着它像什麼,他就念什麼!街上常有這種事:糖炒“慄”子呀他念糖炒“票”子,北京“午”門他念“牛”門,醫院念“醬”院……還是常見的事。

我眼見過這麼一件真事,什麼事呀?這話在七七事變以前啦,在官銀號老鐵橋一拐彎兒呀,那兒有一十霓虹燈——我一説,天津老住户都想得起來。霓虹燈是佛教會安的,晚上挺亮。那一行字是什麼哪?“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那天有一位先生走在那兒呀,正趕上我上園子打那兒路過,他站在那兒高聲朗誦:“嗬,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賠產。”“菩薩”他念“賠產”,觀世音賠誰的產哪?這是真事!

還有一檔子。在北京有個五牌樓,就是前門大街的五牌樓。在我十八歲的時候,五牌樓南邊兒路東有個關閉的酒店,門上貼了個條兒,這條兒貼了好幾年也沒人來倒他這買賣,他寫什麼哪?按説應該寫:“此鋪出倒。傢俱拍賣。”這“拍”字兒不是一個“提手兒”一個“白”字吧?這位先生啊,寫了個“豎心兒”一個“白”字:“此鋪出倒。傢俱怕賣。”——怕賣就別賣啦!

還有寫信。這個字不會寫,一問人,問得不清楚,出了錯兒啦!這位老太太呀叫他兒子給她孃家兄弟寫封信,合着接信的這個人是這位寫信的舅舅。他舅舅出門兒到上海啦。他舅舅到秋天兒愛吃茄子,可是一吃茄子就發眼。姐姐關心兄弟,這天晚上讓自己兒子給他舅舅寫封信。這學生馬馬虎虎,歸裏包堆就幾個字:“大舅,勿吃秋茄子,恐其發眼。”他寫茄子這“茄”字兒忘了怎麼寫啦!他一問街坊,院裏有一個二大爺,都睡下了。

“二大爺!”

把二大爺叫醒啦!

“什麼事呀?就起來。”

“您甭起來啦,我寫信,這茄子的‘茄’字兒怎麼寫?您告訴我。”

“‘茄’字兒不會寫?‘草’字頭兒一個‘加’字兒。”

這個“加’是加減的加,他給寫了一個住家的“家”。寫到發眼的“眼”字又忘啦!

“二大爺,眼字怎麼寫呀?”

“‘目’字旁,一個乾坎艮的‘艮’字。”

目字旁是眼目的“目”啊,他寫了金木水火土的“木”,這就不念眼啦!這封信他舅舅接着啦,一看不知是怎麼回事:“大舅勿吃秋蒙子,恐其髮根。”勿吃秋什麼呢?沒這麼個字兒呀!發什麼根哪?……莫名其妙。

我們街坊還有一檔子事,念祭文給人家念砸了。在舊社會,嗬!念祭文的人派頭兒可不小,本家兒孝子孝婦——就是本家大爺大奶奶穿着孝服往地下一跪,親友在四外這麼一站,這位先生捧着祭文高聲朗誦。我們這位街坊本來斗大字不認得二升,可他偏要充像兒。這祭文上寫的是誰上祭哪?就是這孝子孝婦哇夫妻倆。他一念:“孝子”,“孝子”倆字念得挺清楚。本家兒呀姓潘,名叫良顯——潘良顯。他把孝子唸完啦,這仨字兒一個也沒念對!“孝子,翻跟頭!”

他念完了,這本家兒子一聽:“怎麼啦,翻跟頭?這叫什麼禮節呀?怎麼讓我翻跟頭?”

他沒動彈。茶房過來啦,茶房聽先生指揮,一拍本家兒子肩膀“大爺,您翻吧,這不是先生讓您翻的嗎,您翻!”

這本家兒大爺跪着跟茶房嘀咕:

“我沒練過!”

“沒練過不要緊,先生讓您翻的,我抱您腰,您翻。”

這兒一抱腰,本家兒三十多歲,還真靈,本兒,翻了個跟頭,完了跪那兒啦!他往下念:“孝婦”,孝婦是本家大奶奶呀!舊社會時候女人不寫名字,孃家姓什麼呀是什麼“氏”,這位大奶奶孃家姓乜,就是之乎者也那“也’字兒沒有那豎兒。

他一念“孝子翻跟頭”,翻完啦!

“孝婦,也氏。”

本家兒大奶奶跪在這兒一聽:“也是?我也翻跟頭嗎?”

茶房不能過來呀,老媽子過來啦:

“大奶奶,您翻吧,這不,大爺都翻啦,您也翻!來,我抱您腰。”

這位大奶奶為難啦,六個月身孕!你説翻跟頭吧,又怕小產;不翻跟頭吧,又怕失禮!沒法子,翻吧!老媽子不敢使勁兒抱,這位太太跪在地下抬起一條腿來,跟先生商量:“先生,跟頭我可翻不了,這麼着吧,我拿蠍子爬得啦!”

分鐘搞笑脱口秀稿子 篇三

很多外國媒體不理解我們過年為什麼這麼隆重,在他們眼中竟然變成了,工廠停工、商店關門、有錢人拖家帶口奔向遠方、當地老百姓急於把錢換成食物、許多家庭在門口貼着標語表達訴求、街上充滿爆炸物殘留的火藥味、大人們無所事事整天喝酒打牌、小孩子成羣結隊地去討錢。外國人總覺得我們沒有信仰,活得很累,他們根本不會明白,因為,家,就是我們的信仰。

每年的春運開始,我們搶票的堵在APP上,開車的堵在路上,雖然過程都很辛苦,但還不是為了能在新年前回到那個温暖開心的家庭裏聽上父母對你説上那句:“找對象了嗎。”我媽見我一個人回來語重心長地説道:“找對象的時候不能只看別人的外表,也要看看自己的外表。”

到了吃年夜飯,畢竟從沿海地區生活過,那些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日常也沒少吃,看到桌子上擺滿了魚啊、蝦啊、蟹、扇貝、海蔘、鮑魚等等,會怎麼想?哎~大過年的,怎麼又吃這些。如果你是吃膩了不想吃,這好理解,如果你是怕胖而不想吃,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據報道,全球每年都會有20%的'人因為肥胖而死,這就意味着80%的人是因為瘦而死亡,所以什麼體型最安全一目瞭然了吧。

説到過年,最佳活動非走親戚莫屬了,親戚的問題總能直擊你的靈魂,想當年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能解決99%的問題和100%的壓歲錢,成年後就不行了,如果你單身,問完工作問工資,問完工資問存款,問完存款催你找對象;如果你有對象,問完工作問工資,問完工資問你對象工資,問完對象工資催你結婚;如果你已婚,別以為英年早婚就放過你,除了工作和工資,還能問你要小孩和生二胎,他們總能孜孜不倦地給你找問題。

最後在過年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個儀式,那就是寫新年計劃,有的人不管計劃能不能實現,寫了再説,圖個安心;有的乾脆直接許願,簡單,粗暴,畢竟心誠則靈,對吧,拿我來説吧,依稀還記得年初那個雞血滿滿的我,奮筆疾書,寫下2019年需要完成的重大目標,我呢比較會省,一份計劃可以連用三五七年,計劃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閲讀了,每年雙十一我都會買很多書,對知識的渴望總能使我忘記搬書的重,就想昨天,我在書店看見一本書,書名叫《解決你人生50%的問題》,我想都沒想就買了兩本,我沒有因為買了很多書沒看而產生負罪感,正是因為我這樣的人多了才能讓更多的書店存貨下來,買書讀了的,我們稱作讀書人,買書不讀的,我們稱為慈善家,計劃年年都列在那裏巍然不動,人卻真的一年年老去了,現在回想起年初的新年計劃,逐漸變成了我的年終笑話。

最後的最後,很快就到春節了,南來北往,我們不辜負生活,不迷失方向,在這裏容我對大家説聲:“新年快樂”,畢竟下一次要到366天之後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3en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