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短篇散文(多篇)

短篇散文(多篇)

短篇散文(多篇)

短篇散文 篇一

幸福如涓涓溪流,滋潤我們的心田;幸福如一首悠揚的樂曲,迴盪在我們的耳邊;幸福又如空氣,無聲無息,靜靜地處在我們身旁。它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的家裏,幸福無處不在。

幸福的感受是媽媽給我的。媽媽的關懷,像一朵鮮花,盛開在我的心中。一夜,夜色朦朧,月光如泉水般傾瀉下來,我正在燈下奮筆疾書,眼皮重重地往下沉,十分疲憊,心中有一絲厭倦之情。這時,門被推開了,原來是媽媽,她端着一杯水走了進來,走到我桌前,把杯子輕輕放下,又關切地對我説:“是不是累了,如果把作業寫完就早點睡,別學得太晚。”我沒有回答,繼續寫我的作業,媽媽又走到桌前,為我把凌亂的書桌整理好,拉好窗簾,走到牀前,把被子鋪開,又拿起水壺,在我的杯中注入了温暖,做完了這些事後,才悄悄走出房間。這時我心中又一股暖流經過,杯中升起盈盈的水汽來,我的眼睛微微濕潤了,拿起那杯水,竟如此甘甜。母愛藏在我的身邊,媽媽用關懷讓我體驗到了幸福。

幸福的感受是父親給我的,父愛是十分深沉的,爸爸給我的愛都在不經意的瞬間。每天早上都是爸爸來送我上學,一直目送着我走進校門。爸爸先送我到校門口,然後就對我説:“自己走吧!我先走了。”我向校門口走去,不經意的一個回頭,突然看見爸爸還站在那裏注視着我,我走進教學樓,回頭看見爸爸還站在那裏,在爸爸的目光中,我看到的是期盼,是關懷,爸爸的愛在心中盪漾,爸爸給我的的關懷讓我有一種幸福的體驗。

有一種幸福無聲無息,那種幸福讓我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家人們對我的關懷,讓我感受到了幸福。

短篇散文 篇二

語文,你是長亭最末一里的別路,點染了離別的淚水,在憂傷而哀怨的馬歌中盪漾。

語文,你是斷橋最八年級三桐樹,見證了一段曠世的愛情,譜寫了一曲化蝶殉情的悲歌。

你是樹枝上小鳥的唱歌,是古人道出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感歎,你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蕭瑟,你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憂愁,你是“秋陽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曠達……

曾經苦苦追尋你,語文,驀然回首間,你就在那燈火闌珊處。

春天,你撐起一支長篙遠渡而來,詩意的生命被你開採出十二分的美麗。志南的杏花春雨朦朧了小橋流水;一灘灘鷗鷺也從易安的詞中飛起,化作春江水暖中的一葉葉白帆,消失在天際;馮驥才筆下的玫瑰擠進森林小窗,傳遞春的芬香,春的浪漫。

山泉在地表蜿蜒,同樣蜿蜒的,還有時間和生命。

炎熱的夏日有了你才不至於無聊,當微風襲來之時,你在叮噹作響的水晶簾後微笑,它和你的笑聲一樣動聽,樑衡筆下的農人幹勁一潮勝過一潮,他們在湧動着的麥浪中勞碌,期待着一個豐收的年頭。靜靜的午後,你躲在映日荷花中小憩,卻不知滿架薔薇的香味已充溢了整個院落。

掠過蒼穹的鴿羣的哨音取代了狂妄的蟬,你在李清照的黃昏小雨中深思,感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悲涼,體會“尋尋覓覓、悽悽慘慘”的愁緒。不遠處東籬下的朵朵菊花點染了悠悠的南山,枯藤依着老樹,昏鴉在枝頭訴説着昨日的往事。龔自珍的片片落紅化作春泥守護着來年的春花,曲折的小徑上有黛玉葬花的腳印。

語文,我不知道你是怎樣來的又是怎樣去的,是身着輕紗,還是頸圍彩虹?你那不經意的嫣然一瞥,就像種子一樣在我心中發芽。

短篇散文 篇三

每逢雨天,是沉睡的思緒四處飛揚的時刻。

清晨醒來推窗,窗外,雨花正歡快地跳着。時如蠶絲,密密縫織夏日的荷塘美景;時如銀線,交橫縱疊童話世界的公主裙、紅舞鞋;時如害羞的新娘,手持琵琶,半遮面輕吐細語。時如魁梧的男子,果斷有力地揮動手臂。

洗漱完畢,出門。行走在雨滴聚會的行人道,臉上不時有隨風絹絹纖手輕撫的雨花。雨花一點點浸入心田,沁甜的感覺。手撐藕荷色雨傘,心情因了雨花的滋潤格外愉悦。捨不得匆匆結束雨中飄思的美妙,放慢腳步,一步一步地踱着前行。

鍾愛雨天,是不用源由的大女子情懷。無論春日的綿綿細雨,夏日的傾盆大雨,秋日的蕭蕭冷雨,冬日的殺殺冰雨,都能令人迷戀,引發深藏心底的悠悠遐思。

曾在晚秋的雨中,不撐傘,像孩童般追逐雨花飄落的方向;曾在暮冬的雨中,冒寒風,成時成時地觀賞雨絲交織的情景。梅雨時節,春暖花開之時,閒致或出門路短時間不緊湊的日子,在雨中步行更是常事。

為什麼這樣鍾愛雨天?有時,問自己。也許是雨花降落的過程像極了人生的起始與落幕,無論過程多麼精彩,最終,廖落入泥,化為灰燼。

雨花是富有犧牲精神的。衍生後,它不會退縮,毫不猶豫地投向天空,勇往直前地撲向大地,從不在意它的去向是樹兒、草兒,江河還是高山、大海。

雨花是浪漫的。在天空,它們纏綿悱惻,零距離地傾吐愛戀;融入大地,它們緊緊相依。不捨分離時,匯積成河,生生世世在一起。

雨花極其短暫的一生是瀟灑的。脱離母體後,它可以隨心所欲地舞蹈,毫無顧禁地歌唱,淋漓盡情地抒發所有的愛恨情仇。哪怕遭遇驕陽暴

曬,即將烏有,也會做到瀟灑揮手,不帶走一絲雲彩。

好心情,在每一個雨天。

短篇散文 篇四

一陣清風吹來了一整個夏天,烈日的陽光像我們證明着炎夏的炙熱,就像那些閃耀的夢想,發出耀眼的光芒。我拿起那地質小錘背上我的地質包,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工作點離出發需要經過幾個丘陵一片很大的稻田,每次經過都能聞到一種清新的稻香,淡淡的,輕輕的,彷彿站在雲端,感受着風的律動。像是徐志摩詩裏那樣,我的世界太過安靜, 靜得能夠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當我靜靜走過那片稻田,思緒卻是一直無法平靜,多希望時間多為這片美麗多留一刻,稻子成熟時,收割後卻又是一片荒蕪,等待下個季節種上新的稻苗,就這樣供養着我們的繁衍生息,養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忽然發現作為地質人的我,曾經走過那些平凡的日子,就像稻子一樣一季又一季,有過青春,有過煩惱,有過對歲月的輕狂,有過對生活安然,可是誰又知道我們也和那片稻香一樣,等待着收穫,等待着荒蕪,等待着來年的耕種。

一個故事書寫一個傳奇故事,夢想和現實間,讓我們不斷徘徊着,希望和生活讓我們不斷的成長。這就是生活,當我們不在年少,當我們已經學會了承受,當我們已經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一切,當我們能把激情和汗水化作奮鬥的力量,我們並不偉大,但我們也不曾平凡,我們就像稻子一樣為人生結滿了了勝利的果實,為我們的明天去演繹一段不朽的傳奇。還記那片迷人的稻香,還記得一整個寧夏,那是青春和汗水譜寫的贊曲,那是夢想和未來給予的食量,讓我們記住人生猶如稻穗,充實才是一切的希望。

水色江南各一方,北麥南稻分兩岸,養育山河億萬人,青春歲月畫天川。

短篇散文 篇五

四月,一場雨,下在紅塵。淅淅瀝瀝,細碎的聲音,時斷時續,點點擊落,猶如一曲極具節奏感的樂章。本來,雨中寄情,應當很有情懷,然,想那雨漬花落,紅散香凋,便有了幾許傷感,幾許悽迷。多雨的江南,我也曾數次凝望。春天的“夜來風雨聲”;秋天的“空山新雨後”;山澗的“山路元無雨”;郊野的“斜風細雨不須歸”;斷魂的清明雨……縱有千般旖旎,終逃不過淒雨凋零。春意未然,花期末處,惹多少離愁,鎖了清秋。

細雨打着梧桐,一些思緒清淺的走過季節的輪迴。品夏到秋淒雨秋風盡掃的殘酷;看寒冬最後一片雪花的消融;聆聽這歲月的飄落,感懷人生的匆匆。回首往事,此生起起落落,這些年的光景裏,有着太多的不捨和無奈。不捨那些曾陪我風雨的友人;不捨有些温暖已離我而去,但我知道,人生就是如此,有遺憾才有美好。無論悲歡,歲月的步伐都不會為誰停留。凡塵裏,我們都一樣。

江南煙雨夢。有這樣一個夜晚,聆聽這無人關心的雨聲。雨無眠的傾灑着大地,不知是多少次的細雨風華。人與人之間存在着怎樣的一種關係,不知所措的我已無法掌握那種相處的融洽。當一縷晨曦溜進我的牀頭,撫慰我憂愁的臉夾時,一種莫名的無奈感歎不已。因為在紅塵舊夢中,我們都已顛覆了那傾城的笑靨,在愁容不展的春風裏,裹緊了無盡的眷戀。往昔的美好,已陷入塵世的漩渦,即便掙扎,也逃不出命運的泥沼。只是可憐了那一抹的傾笑,縱使再美,也要高鎖玉樓之上,任華年消逝,任靈魂燃燒。

雨落塵埃,詩意了那一汪清愁。窗外,雨聲依舊,窗內,聽雨惆悵。一場夜雨愁斷腸,幽濕了心境,打濕了窗。伸手,用指尖觸摸雨夜的靈魂,勾勒窗上的痕跡,手捧一杯淒涼的清茶,裏面飄出了紅塵中幽古幽古的墨香……

短篇散文 篇六

你需要經常在口袋裏裝上兩隻紙條,一張上寫着世界為我而造另一張上則寫着,我只是一粒塵埃。每一個人都是非常渺小的。,如同滄海一慄。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同畫師畫下的青花,應在花瓶上,每一個花紋從來不一樣,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有的人輕如鴻毛而有的人重於泰山。一生中對自我的品讀與審視,伴隨人生的始終,關乎人生的成敗。

當自己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碌碌無為而羞愧。應該問心無愧的説,我把我一生的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為國家的解放做鬥爭!這句話來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感受到人生的目標和價值。他説:我用我畢生的精力,都努力完成我的人生目標。我常常審視自己反省自己,不讓自己的人生虛度。他的一席話,激勵了無數的人。是啊!一個人要經常審視,品讀,反省自己,這樣才可以讓自己不但肉體獨一無二,精神也可以變得崇高。

同樣的,在我國古代。大學者和大智者以及大德者,他們的自我反省也是高的。史書上有記載:他每天回到家裏,第一件就是審視自己的言行行為。是否幫助了別人?是否做了善事,是否虛度。相反,在我國古代,同樣有一個故事:有一位小夥子。去學堂學習儒家思想,但他聽説四書五經更加的有用,於是他去學習,後來他又聽説學習《史記》來錢來得快,於是他又去鑽研《史記》。最後他聽同學説遊歷天下,長見識,也可以成為大智者。於是他花費一生,去遊玩天下。到了老年,他發現學習儒家思想的同學如今以成為了大學者,而他卻一事無成。

每一個人都需要品讀。拼讀文化,品讀人生,還有,品讀自己。這些都是有益無害的,因為自己就是一本獨一無二的很厚很厚的教科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7nrm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