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南宋有哪些詩人(精品多篇)

南宋有哪些詩人(精品多篇)

南宋有哪些詩人(精品多篇)

范成大 篇一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便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鑽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

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複試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後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後被劾去職,歸老山陰故鄉。他“身雜老農間”,為農民送醫送藥,與農民結下濃厚的情誼。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歲的老詩人,抱着“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開人世。他生當民族矛盾尖鋭、國勢危迫的時代,他懷着“鐵馬橫戈”、“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但在政治鬥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後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他的詩最鮮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詞,多數是飄逸婉麗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滿悲壯的愛國激情。毛晉《放翁詞跋》説:“楊用修(慎)雲:‘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秦觀),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為南宋宗匠。所寫的政論、史記、遊記、序、跋等,大都語言洗煉,結構整飭。

陸游是愛國主義詩派的一個光輝代表。他的作品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獲得了重要地位。他繼承併發摺了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在當時和後代的文壇上產生了深刻影響。

作品集

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傳世。本文選其詩十一首:《遊山西村》、《劍門道中遇微雨》、《病起書懷》、《關山月》、《夜泊水村》、《書憤》、《臨安春雨初霽》、《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沈園二首》、《示兒》;其詞五首:《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鵲橋仙》(茅檐人靜)、《釵頭鳳》(紅酥手);其文一篇:《遊小孤山記》。

尤袤 篇二

尤袤(mào)(1127——1202),字廷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宋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四日生於無錫一個書香門第中。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自小受家學薰陶,5歲能為詩句,10歲有神童之稱,15歲以詞賦聞名於毗陵郡(今常州,時無錫屬毗陵)。

人物生平

尤袤於紹興十八年(1148)舉進士,任泰興縣令。在當時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泰興處於南宋邊區,金兵時常入侵,“縣舊有外城,屢殘於寇”。尤袤上任之後,一面為民請命革除苛捐弊政;一面率領軍民整修城廓。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兵大舉南侵,揚州、真州(今儀徵)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興以有城得全”。金兵蹂躪兩淮地區之後,淮南人民死傷枕籍,流離失所。尤袤在詩作《淮民謠》中,描述了在當時淮南人民的悲慘處境:“流離複流離,忍凍復忍飢;誰謂天地寬,一身無所依。淮南喪亂之後,安巢亦未久,死者積如麻,生者能幾口?荒樹日西斜,撫摩力不給,將奈此憂何?” 全詩長達60句,通過一個流離失所的淮民的口氣,如泣如訴地將淮南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的悲慘情景,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宇字句句震撼着人們的心靈。全詩未作雕飾, 語言樸實無華,用白描的手法將詩人的激情表達出來,十分感人。

尤袤在泰興有政績,後奉調入京,任祕書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和實錄院檢討官,質又升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讀。

乾道八年(l172)二月,尤袤因參與一些大臣反對孝宗任用安慶軍節度使張説執政,於次年冬被趕出京城,任台州(今浙江臨海)知州。尤袤在台州期間,曾減免了一萬多户無地貧民的税收,繼續加厚和加高了前任知州修築的城牆。後來,台州發生洪水時,城區由於城牆高、厚而未受淹。

尤袤 篇三

尤袤(mào)(1127——1202),字廷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宋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四日生於無錫一個書香門第中。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自小受家學薰陶,5歲能為詩句,10歲有神童之稱,15歲以詞賦聞名於毗陵郡(今常州,時無錫屬毗陵)。

人物生平

尤袤於紹興十八年(1148)舉進士,任泰興縣令。當時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泰興處於南宋邊區,金兵時常入侵,“縣舊有外城,屢殘於寇”。尤袤上任後,一面為民請命革除苛捐弊政;一面率領軍民整修城廓。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兵大舉南侵,揚州、真州(今儀徵)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興以有城得全”。金兵蹂躪兩淮地區後,淮南人民死傷枕籍,流離失所。尤袤在詩作《淮民謠》中,描述了當時淮南人民的悲慘處境:“流離複流離,忍凍復忍飢;誰謂天地寬,一身無所依。淮南喪亂後,安巢亦未久,死者積如麻,生者能幾口?荒樹日西斜,撫摩力不給,將奈此憂何?” 全詩長達60句,通過一個流離失所的淮民的口氣,如泣如訴地將淮南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的悲慘情景,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宇字句句震撼着人們的心靈。全詩未作雕飾, 語言樸實無華,用白描的手法將詩人的激情表達出來,很感人。

尤袤在泰興有政績,後奉調入京,任祕書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和實錄院檢討官,質又升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讀。

乾道八年(l172)二月,尤袤因參與一些大臣反對孝宗任用安慶軍節度使張説執政,於次年冬被趕出京城,任台州(今浙江臨海)知州。尤袤在台州期間,曾減免了一萬多户無地貧民的税收,繼續加厚和加高了前任知州修築的城牆。後來,台州發生洪水時,城區由於城牆高、厚而未受淹。

當尤袤在台州作出政績時,一些奸詐之輩就散佈流言蜚語對他進行中傷,引起了孝宗的懷疑,特派人對尤袤進行祕密調查,使者在台州聽到的是民眾對尤袤的一片讚譽聲,回京如實作了回報,並抄錄了尤袤在台州所作的《東湖》詩四首呈送孝宗。其中二首:

三日瑤霖己渺漫,未晴三日又言幹。

從來説道天難做,天到台州分外難。

百病瘡痍費撫摩,官供仍傀拙催科。

自憐鞅掌成何事,贏得霜毛一倍多。

孝宗對尤袤勤奮政事和憂國憂民的品德很歎賞。不久就提高尤袤為淮東(今淮揚一帶)提舉常平,後又調任江東(今南京、廣德一帶)提舉常平。尤袤在江東任內,適逢大旱,他率領人民抗災,並設法賑濟災民。後被題升為江西轉運使兼隆興(今江西南昌)知府。淳熙九年(l182),尤袤被召入朝,授吏部郎官、太子侍講,後又提高為樞密檢正兼左諭德。

在朝時,他直言敢諫。淳熙十年(1183)夏大旱,尤袤便上書皇上, 對當時政治上的黑暗作了無情的揭露,書中説:“催科峻急而農民怨;關征苛察而商旅怨;差注留滯,士大夫有失職之怨;給浚削,而士卒又有不足之怨;奉讞不時報,而久繫囚者怨;幽枉不獲伸,而負累者怨;強暴殺人,多特貸命,使已死者怨;有司買納,不即酬價,負販者怨。”他要求孝宗革除弊政,以弭民怨。

宋淳熙十四年(l187)十月,尤袤被任用為太常少卿,他對朝廷禮制和人才使用提出了很多正確的意見,深受孝宗的讚許,進官權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吏侍講,後又被任命兼權中書舍人和直學士院之職,尤袤力辭並推薦陸游替代,但孝宗不同意。

宋光宗於淳熙十六年(l189)二月即位,即位後,尤袤再三諫勸,要他“謹初戒始,孜孜興念” , 告誡他 “天下萬事失之於初,則後不可救”。並對光宗即位後即任用親信和濫施爵賞的做法很憂慮。他引用唐太宗登基後不私秦王府舊人的故事,想引起光宗的重視,但尤袤的這番忠言不僅沒有打動光宗,反而被一些奸臣從旁詆譭, 説他是已經下野的周必大的黨羽。紹熙元年(l19Q)尤袤再次被逐出京城,出任婺州(今浙江金華)、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的知府。後又被召入朝任繪事中兼待講。此時他又要求光宗“澄神寡慾”、“虛己任賢”。並對光宗帝繼續濫施爵賞的做法一再進行勸阻。光宗有時也能採納尤袤的意見,如撤銷了一些升遷近臣的決定等等。但有時仍固執己見, 甚至對尤袤的上諫大發脾氣。有次光宗帝又對不應提高的官員委以重任。尤袤上奏諫阻,光宗大怒,當即把尤袤的奏章撕得粉碎。

尤袤對於光宗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做法非常不滿,曾數次要求致仕歸田,並以不願為官、隱居山林的晉代名士孫綽撰寫的《遂初賦》的“遂初”二宇以自號,光宗帝一面書寫“遂初”二字賜給尤袤;一面又不同意他致仕,還遷升尤袤為禮部尚書。尤袤年七十,方致仕歸家。在無錫束帶河旁的樑溪河畔造了園圃,題名樂溪。園內有萬卷樓、暢閣、來朱亭、二友齋等。嘉泰二中(1202),尤袤病逝, 終年76歲。

尤袤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於他的詩歌創作和收藏了大量圖書,並編寫了中國最早的一部版本目錄。

元代的方回曾談到,南宋“中興以來,言詩者必曰尤、楊、範、陸。”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可惜,尤袤的'大量詩稿和其他著作以及3萬多卷藏書,在一次火災中全被焚燬。我們現在見到的他的59首詩是由他的清代後裔尤侗從一些方誌、類書中搜集到的。從這些殘留詩篇的思想內容上看,尤袤與陸、楊、範三位詩人一樣,都對當時南宋小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對山河破碎、人民遭受異族壓迫是很憂憤的。如從《落梅》一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對南宋朝廷不思恢復、陶醉於歌舞昇平之中的憤懣:

樑溪西畔小橋東,

落葉紛紛水映紅。

五夜客愁花片裏,

一年春事角聲中。

歌殘《玉樹》人何在?

舞破《山香》曲未終。

卻憶孤山醉歸路,

馬蹄香雪襯東風。

從尤袤的殘篇中,我們還可以看出詩人關心人民疾苦,不滿苛徵暴斂的情感。

尤袤的詩歌寫得平易自然,曉暢清新,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生辭的典故之旬。《青山寺》可稱為他現存詩歌中的代表作:

崢嶸樓閣扦天開,

門外湖山翠作堆,

盪漾煙波迷澤國,

空濛雲氣認蓬萊。

香銷龍象輝金碧,

雨過麒麟駁翠苔。

二十九年三到此,

一生知有幾回來。

尤袤一生嗜書,早有尤書櫥之稱。他對於圖書“嗜好既篤,網羅斯備。”凡是他沒有讀過的書,只要他得知書名,就要想盡辦法找來閲讀,讀後不僅要做筆記,借來的還要抄錄收藏。

由於尤袤酷好收集、珍藏書籍,加上他曾擔任過國史館編修、侍讀等公職,有機會借閲朝廷三館祕閣書籍,能夠更多地抄錄到一些一般人所難以見到的書。所以,他的藏書很豐富,其中善本、珍本亦很多。他的好友陸游曾在詩中描寫他的藏書是“異書名刻堆滿屋,欠身欲起遺書圍。”

尤袤曾把家藏書籍“匯而目之”編成了《遂初堂書目》一卷。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版本目錄,對研究中國古籍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遂初堂書目》把圖書分成44類,從這本書目中可看出,尤袤的藏書包括經、史、子、集、稗官小説,釋典道教、雜藝、譜錄等等的內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尤袤很重視收藏本朝書籍,約佔他所收藏史籍總數的三分之一。他收藏的北宋《國史》,九朝具備,北宋《實錄》不僅齊全,而且有多種版本。可惜尤袤藏書在他死後因宅第失火,焚之一炬。僅留下《遂初堂書目》一部。

范成大 篇四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户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陵寢”地事,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被殺,不辱使命而歸,並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後後歷任靜江、鹹都、建康等地行政長官。淳熙時,官至參知政事,因與孝宗意見相左,兩個月即去職。晚年隱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

他與尤袤、陸游齊名,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西派人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其詩題材廣泛,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繅絲行》、《勞畲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他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詞作情長意深,與秦觀相近,後期作品則近於蘇軾。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在當時流傳着“家劍南而户石湖”的説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説:“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情景,親切、淳樸,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他也寫了一些應酬唱和、山川行旅、歎老嗟悲以至講論佛典禪裏之作。

()《石湖居士詩集序》説:“(范成大詩)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縟而不釀,縮而不僒。清新嫵媚,奄有鮑謝;奔逸雋偉,窮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不可得世。“生平詳見《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本書選其詩《州橋》、《四時田園雜興》(選四)和《橫塘》及詞《秦樓月》(樓陰缺)。

陸游 篇五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鑽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

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複試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後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後被劾去職,歸老山陰故鄉。他“身雜老農間”,為農民送醫送藥,與農民結下濃厚的情誼。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歲的老詩人,抱着“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開人世。他生當民族矛盾尖鋭、國勢危迫的時代,他懷着“鐵馬橫戈”、“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但在政治鬥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後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他的詩最鮮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詞,多數是飄逸婉麗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滿悲壯的愛國激情。毛晉《放翁詞跋》説:“楊用修(慎)雲:‘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秦觀),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為南宋宗匠。所寫的政論、史記、遊記、序、跋等,大都語言洗煉,結構整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9ow8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