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壯族有哪些文化元素(多篇)

壯族有哪些文化元素(多篇)

壯族有哪些文化元素(多篇)

踩高蹺進村 篇一

廣西龍州縣金龍地區的壯族村寨裏,人們出門或進村都要踩着高蹺行走。出門到村口。就把高蹺掛在特定的釘子上,然後下地勞動或去其他地方。進村時就從釘上拿下高蹺踩着,到家門口的石階前跳下,再將高蹺掛在門邊,洗淨手腳,方踏梯上樓。據説這是祖先傳下的鞋,他們地處亞熱帶,常年多雨,道路泥濘行走不便,如帶着泥腳進屋,實在不衞生,就發明了這種呈“非”字形的“高蹺鞋”。

社公祭 篇二

是廣西環江壯族每年夏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壯成長,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壯無病的祭社儀式。

婚俗 篇三

壯族的宗教多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建立了寺廟。1858年以後,天主教傳入,1862年教傳入,但都未傳開。各家都有神龕,敬奉祖先。近現代以來,部分壯族地區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傳入。

壯族本民族宗教則以摩教(MOZ)(壯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帶有濃重的佛、道二教,特別是道教相融合為其特點。此外,神靈崇拜 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布洛陀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績主要是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等。“布洛陀”是壯語的譯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很會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裏的頭人”、“山裏的老人或“無事不知曉的老人”等意思。布洛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壯族的文化主要有哪些 篇四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壯族人定期還舉行唱山歌會“歌圩”,以農曆三月九年級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

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三月九年級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

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

關於繡球最早的記錄可見於寧明花山壁畫,當時是一種球狀青銅武器,打獵時投出去砸獵物,這也是古書上將壯族的繡球稱作飛砣 ( 駝 ) 的原因。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九年級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穀豐登的意思。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南疆,山水秀麗、四季如春、物產富饒,居住着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個民族,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1997年末總人口4589萬,少數民族人口占40%。他們世世代代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開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繪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廣西少數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有着自己燦爛的文化藝術,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點。如壯族的銅鼓、花山崖壁畫早已聞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國也享有盛名。

此外,包括織錦、刺繡、陶瓷、竹編和芒編在內的各色工藝品,具有民族特點的壯族幹欄式建築、侗族風雨橋、鼓樓等民族建築,瑤、苗等民族的醫藥,以及豐富多采的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等,都是廣西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至於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和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以及別有風味的打油茶等充滿着濃郁的民族風情的節日活動,更是深深地吸引着眾多的遊人。

廣西少數民族一般穿家織的土布,上面有姑娘們親自手繡的各種精美、複雜的圖案,色澤豔麗,款式多樣。

姑娘們喜戴銀製飾物,耳環、項圈、手鐲、銀釵、銀扣等,看上去光彩奪目。人民豪爽、純樸、熱情、友善、崇尚美德,並且能歌善舞,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每逢節日或者祭祀,會舉行各種盛大的活動,人們穿上最隆重的服裝,唱歌、跳舞,熱烈的氣氛會令遊人深深陶醉其中。

壯族是怎麼來的 篇五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譯音“俚”字,實是壯語中對“蛇”的稱呼)、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淵源關係。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嶺南道分置嶺南東、西兩道,設五府經略使於廣州,下分五管。

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兩宋、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派官史、徵貢賦,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州縣制度,任用壯族有名望之人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視及土司的橫徵暴斂給壯族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使壯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

唐朝的西原“黃洞蠻”起事,宋朝儂智高起義,明朝的俯江農民起義,清朝數百年不間斷的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起事於這片地區。但歷次起義都遭到了鎮壓而告失敗。壯族人民在抗擊法國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鬥爭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壯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壯族主要居於嶺南。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在先秦時代,壯族就屬於百越的駱越、西甌等,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幹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巖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現在壯族的聚居地區。據此部分專家推測壯族為這些古人類的後代。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着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説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裏,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注:“越駱,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獞、曰仡佬”。

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民族區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甌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烏滸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儂一壯,為一脈相承。

壯族有哪些文化元素 篇六

壯族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壯族文化元素來源於壯鄉生活環境,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綜合體現。通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域壯族聚居地的自然景觀、文化生態環境以及近年來現代園林所營建的壯族文化景觀作品進行深入調研與分析,按不同的表現形態,將壯族文化元素歸納為自然環境文化元素、物質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3類。

民族文化廣義上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獨立創造並賴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總和。壯族歷史悠久,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壯族文化是壯族地區特定地理條件、自然環境、物質發展水平與精神層面需求的綜合體現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壯族文化元素取自於壯族文化胚胎,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優秀代表,既包括物質形態的內容(如壯寨自然環境、幹欄建築、壯族喜好植物、壯族生活器具等),也包括非物質形態的內容(如文學藝術、民俗民風、宗教信仰等)。

壯族物質文化元素是壯族文化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工構築物如壯族民居、聚居村寨等,還包括與人們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的各種器具、裝飾品、傳統工藝品及服飾、壯錦及器物上的紋飾圖案等。壯族物質文化元素是最具體詳實、最能直接傳遞民族文化特點的構景元素。

壯族精神文化元素是構成壯鄉景觀的內在因素,它是一種意識形態。這些鄉土氣息濃郁的民風民俗、壯族人特有的圖騰信仰、民間故事與傳説、壯族歌舞和語言文字等都深刻地影響着壯鄉園林景觀的外部表達形式,在細細品味這些元素後,不難發現先人留下的文化遺產似乎在提示後人,表達時必須深刻去領會這些精神文化元素。

壯族的文化傳統 篇七

1、三月三歌節

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

壯族一向以能歌著稱,壯族民歌形式、內容豐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腳韻。有盤歌、哭嫁歌、賀新居歌、生活歌、農事歌、時政歌、歷史歌,等等。壯歌的'特點是善於觸景生情,託物取喻,以猜謎、盤問的形式,唱出有聲有色、動人心絃的歌詞。

壯族有定期聚會唱歌的傳統,唱歌的地點也比較固定,這種集體唱歌的特定場所叫“歌圩”。其源於先民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和豐收的宗教活動,而後逐步演變成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擇偶”的一種社交活動,又進而發展成為羣眾性的遊樂節日。

每到圩日,遠近幾十裏內的男女老少,都盛裝彙集於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歡節。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農曆三月九年級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

2、牛魂節

“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於農曆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一天是牛王的誕辰。傳説牛王原來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

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這一天,各家各户都將牛梳洗一番,並修整牛欄,帶着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邊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分給每頭耕牛吃。

3、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節”,又稱“鬼節”、“敬祖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主要內容是祭祖和祀鬼。這天,家家户户殺雞宰鴨,蒸糕做饃,並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以備祭祀之用。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後,入夜還要到山角河邊,進行野祭,燃香點燭,焚燒紙衣,祈求野鬼別來作祟。

4、陀螺節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曆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

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製作陀螺一定要選用質地優良的堅木。它的“頭”要圓滑。

“打”的時候,用兩三尺長的麻繩一圈一圈往上纏,一直纏到自己認為適當的地方,再用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挾住麻繩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轉動起來。據説打陀螺自興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5、吃立節

吃立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壯族人民素有歡度春節的傳統。

但在1894年春節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侵略我邊境,為了打擊侵略者,青壯年奔赴疆場,英勇殺敵,保衞了家園。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歡慶勝利,補過春節。

從此以後逐漸形成吃立節。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壯族

壯族有什麼習俗? 篇八

1、文化藝術

歌謠是壯族民間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喜慶節日、紅白喜事、迎宴賓客、談情説愛、文娛活動等,多以歌謠表達感情和助興。

歌謠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有古歌、酒歌、情歌、苦歌、讚歌、盤歌、孝歌、山歌等。歌謠格律形式,有短歌、勒腳歌、俳鑑和敍事長詩等。其韻律都是腰腳押韻、有別於漢族詩歌押韻,這是壯族詩歌特點。

所謂腰肢押韻,不管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都是第一句末字腳與第二句中間一字(也可前移)押韻,第二句末字第三句末字押韻,第三句末字與第四句中間字(也可前移)押韻。即“一句腳押二句腰,二三兩句腳押腳。三句腳押四句腰,腳腰押韻自相合”。

民間傳説故事,多兼有歌謠表述,增加其生動性。這種説誦唱相結合的文學形式,在整個壯族地區都很普遍。民間文學主要有神話、傳説、歌謠、諺語等。

2、居住

壯寨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多樓居,屬幹欄式建築。房屋構造形式有二,在黔東南地區,壯家房類侗族模式,木質結構,多為四列三間搭偏廈。黔南荔波、獨山一帶,壯家房屋模式與毗鄰布依族和桂北壯家相同。

3、服飾

居住在黔南的壯族服飾與當地布依族基本相同。一般青年男女多穿普通服裝,尚有部分婦女還常戴一端繡花的掛胸圍腰,扎辮子盤於頭上,或加戴各色頭帕,顯出民族特點。黔東南邊沿地區壯族久與侗、苗雜居,隨鄉同俗,男女衣着顏色尚青黑,類同當地民族。

4、喪葬

老人過世,剛落氣,墊以草蓆,將屍體停於火堂邊或門背後,立刻向舅家報喪。請魔公擇時後,再移到走廊間停放。再擇時,才抬下樓停樓梯腳邊。然後象徵性洗屍,整發和穿壽衣,即殮入棺。全家吃素,忌鹽,親屬子女帶孝包白紗帕。按死者生辰八字推算,擇定出殯安葬時間。

5、節日

壯鄉節日活動,多與文娛或宗教迷信活動結合。傳統節日有壯年、牛神節、六月十四或七月十四節。

壯年,從江多數壯家以農曆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除夕午後,各村寨集體殺一頭由各户每年輪流飼養的“社豬”,祭祀社王后,按全寨的户數把豬肉切成若干份,用竹籤串起來分給各家各户,各家把串肉煮熟敬祖先後,全家共餐,稱為過“誼九”,即過“二十九”,如同漢族地區農曆臘月三十過“除夕”一樣。

除婦女和妻子有孕的男子外,均可參加祭祀儀式。從除夕到過年九年級敬土地公之前,一般忌村內和外人出進,九年級以後至初十為節日娛樂活動期間。

牛神節,也叫四月八節,是日人不出工,牛不下田,家家做黑糯米飯,並以米飯喂牛,表示慰勞和尊重之意。六月十四,凡以農曆十二月為歲首,必過六月十四為節日,這是除過年以外的第二大節日。

若是隻過春節,不過壯年,則以七月十四為中元節。是日,普遍殺鴨敬祖先,姑娘回孃家團聚,有的舉行賽馬或打鞦韆等活動。

標籤: 壯族 多篇 元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kk9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