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二語文必修三過秦論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高二語文必修三過秦論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高二語文必修三過秦論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賞析 篇一

秦王朝崛起於七國之中,吞併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曆第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封建王朝。它兵力強盛,地勢險固,為什麼卻在短短的時間裏便滅亡了呢?賈誼的這篇《過秦論》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過秦論” 即論述秦朝的過失。文章從秦孝公時秦國任用商鞅變法談起,極力描寫秦國國君的雄才大略及秦國的強盛,鋪張渲染,層層推進,氣勢極為宏大,到“及至始皇”一段達到了極點。同時,作者也描寫了六國的人才之眾和實力之強,但他們都被秦王朝吞併了。到此為止,作者筆鋒一轉,寫到陳涉,並把他與六國之師對比,指出陳涉無論從才能和武裝力量等各方面都不能與六國之師相提並論。但結果卻出人意料,六國之師打不勝的秦國,卻被陳涉*了,原因何在呢?作者最終畫龍點睛地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本文是一篇極為生動有氣勢的政論文。它詞彙豐富,鋪張揚厲,加上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獲得了極強的藝術效果。

原文 篇二

秦孝公據餚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舉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趙、宋、衞、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朋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仰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以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XX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駑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戌之眾,非亢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註釋 篇三

(1)秦孝公:生於公元前381年,死於前338年,戰國時秦國的國君,名渠樑。穆公十五世孫。他任用商鞅變法,使秦富國強兵。崤函(xiáo hán):崤山和函谷關。崤山,在函谷關的東邊。函谷關,在河南省靈寶縣。固,險要的地理位置。

(2)雍州:包括今陝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肅省除去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青海省的東南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帶地方。

(3)周室:這裏指代天子之位的權勢,並非實指周王室。戰國初期,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所統治的地盤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萬多人口。

(4)席捲天下:與下文“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併吞八荒”是同義鋪排。席,像用席子一樣,名詞作狀語。下文的“包”“囊”同此。

(5)八荒:原指八方荒遠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6)商君:即商鞅,約生於公元前390年,死於前338年。戰國時衞人。姓公孫,名鞅。因封於商,號曰商君。先仕魏,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死後入秦,相秦十九年,輔助秦孝公變法,使秦國富強。孝公死,公子虔等誣陷鞅謀反,車裂死。

(7)外:對國外。連衡:也作“連橫”,是一種離間六國,使它們各自同秦國聯合,從而實施各個擊破的策略。“連衡”一句為虛筆,張儀相秦始於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是商鞅死後十年的事。鬥諸侯:使諸侯自相爭鬥。鬥,使動用法。

(8)拱手:兩手合抱,形容毫不費力。西河:又稱河西,今陝西東部黃河西岸地區。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為將而擊之。商鞅遺書公子,願與為好會而罷兵。會盟既已,商鞅虜公子而襲奪其軍。其後十年間,魏屢敗於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獻於秦以和。

(9)沒:通“歿”,死。

(10)惠文、武、昭襄: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兒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兒子,昭襄王是武王的異母弟。

(11)因:動詞,沿襲。

(12)膏腴(gāo yú):指土地肥沃。

(13)要害之郡:指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地區。

(14)愛:吝惜,吝嗇。

(15)致:招致,招納。

(16)合從:與秦“連橫”之策相對,是聯合六國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從,通“縱”。

(17)四君:指齊孟嘗君田文、趙平原君趙勝、楚春申君黃歇、魏信陵君魏無忌。他們都是當時僅次於國君的當政者,皆以招攬賓客著稱。

(18)約,結。離,使離散。衡,通“橫”。

(19)兼,兼併、統一。

(20)徐尚:宋人。蘇秦:洛陽人,是當時的“合縱長”。杜赫:周人。

(21)齊明:東周臣。周最:東周君兒子。陳軫:楚人。召滑(shào):楚臣。樓緩:魏相。翟景:魏人。蘇厲:蘇秦的弟弟。樂毅:燕將。

(22)吳起:魏將,後入楚。孫臏:齊將。帶佗:楚將。倪良、王廖:都是當時的兵家。田忌:齊將。廉頗、趙奢:趙將。制:統領、統帥。

(23)叩關:攻打函谷關。叩,擊。

(24)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九國,就是上文的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逡巡(qūn xún),有所顧慮而徘徊或不敢前進。據《史記•六國表》載,並沒有“九國之師”齊出動的情況,“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不盡合歷史事實。

(25)亡:丟失,丟掉。鏃:箭頭。

(26)制:制裁。弊:通“敝”,困敝、疲敝。

(27)亡:逃亡的軍隊,在此用作名詞。北:敗北的軍隊,名詞。伏屍百萬:這説的不是一次戰役的死亡人數。秦擊六國殺傷人數史書皆有記載,如前293年擊韓伊闕,斬首24萬;前260年,破趙長平軍,殺卒45萬。

(28)因:趁着,介詞。利:有利的形勢,用作名詞。

(29)享國:帝王在位的年數。

(30)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

(31)御:駕御,統治。

(32)二週:在東周王朝最後的周赧王時,東西周分治。西周都於河南東部舊王城,東周則都鞏,史稱東西二週。西周滅於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東周滅於秦莊襄王元年,不是始皇時事,作者只是為了行文方便才這樣寫的。

(33)履:登帝位。制:控制。

(34)振:通“震”,震驚。

(35)南:向南。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每個部落都有名稱,而統稱百越,也叫百粵。

(36)俯首繫頸:意思是願意順從投降。繫頸,頸上繫繩,表示投降。

(37)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審訊。

(38)北: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藩籬:比喻邊疆上的屏障。藩,籬笆。

(39)先王:本文指的是秦自孝公以來六代君王。先,已死去的長輩。

(40)焚百家之言:指秦始皇焚書坑儒。百家之言,諸子百家各學派的著作。言,言論,這裏指著作。

(41)隳名城:毀壞高大的城牆。

(42)銷鋒鏑:銷燬兵器。銷,熔化金屬。鋒,兵刃。鏑,箭頭。

(43)金人:《史記•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斤,置廷宮中。”弱:使(天下百姓)衰弱。

(44)億丈之城:指華山。不測之淵,指黃河。

(45)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這兩個句子用了互文的手法,應當理解為,“良將勁弩、信臣精卒,守要害之處,陳利兵而誰何”。信臣,可靠的大臣。誰何,呵問他是誰,就是緝查盤問的意思。何,通“呵”,呵喝。

(46)關中:秦以函谷關為門户,關中即指秦雍州地。

(47)金城:堅固的城池。金,比喻堅固。

(48)子孫帝王:子子孫孫稱帝稱王。帝王,名詞活用動詞。

(49)殊俗:不同的風俗,指邊遠的地方。

(50)甕牖繩樞:以破甕作窗户,用草繩替代户樞系門板,形容家裏貧窮。甕,用甕做。牖,窗户。繩,用繩子系。樞,門扇開關的樞軸。

(51)氓隸:農村中地位低下的人。陳涉少時為人傭耕,所以稱他為“氓隸”。氓,古時指農村居民。隸, 奴隸。

(52)遷徙之徒:被徵發戍邊的人,指陳涉在秦二世元年被徵發戍守漁陽。

(53)中人:一般人。

(54)躡足行伍(háng wǔ ):置身於戍卒的隊伍中。躡足,蹈,用腳踏地,這裏有“置身於……”的意思。行伍,古代軍隊編制,以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故以“行伍”代指軍隊。

(55)倔:通“崛”,突起(粵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阡陌(qiān mò ), 本是田間小道,這裏代指民間。

(56)贏糧而景從:擔着乾糧如影隨形地跟着。贏,擔負。景,同“影”。

(57)且夫:複合虛詞,表遞進,相當“再説”“而且”。小弱,變小變弱。

(58)耰:通“耰”(粵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古時的一種碎土平田用的農具,似耙而無齒。棘:酸棗木。矜:矛柄,這裏指木棍。

(59)銛:鋒利。鈎:短兵器,似劍而曲。戟:以戈和矛合為一體的長柄兵器。鎩:長矛。

(60)及:動詞,趕得上,追得上。

(61)絜:衡量。

(62)萬乘:兵車萬輛,表示軍事力量強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故又以萬乘代指天子。乘(shèng),古時車輛叫乘。

(63)序八州:給八州按次第排列座次。序,座次、次序,這裏是排列次序的意思。八州,指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梁州。古時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國分別居於其他八州。朝同列: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朝,使……來朝拜。同列,同在朝班,此指六國諸侯,秦與六國本來都是周王朝的同列諸侯。

(64)有:通“又”,用於連接整數和零數。

作者簡介 篇四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散文有戰國縱橫家的風格,他的賦作趨向散文化,所以有"開漢賦之先聲者"之稱。作品有《過秦論》、《鵬鳥賦》、《吊屈原賦》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4j5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