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二年級過秦論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高二年級過秦論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高二年級過秦論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原文 篇一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XX。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中篇

秦滅周祀,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XX,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論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XX之*弭矣。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後*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羣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鹹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見終始不變,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矣。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故曰:“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於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下篇

秦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脩津關,據險塞,繕甲兵而守之。然陳涉率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樑不閉,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難。於是山東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其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羣臣之不相信,可見於此矣。子嬰立,遂不悟。借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此豈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並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雖小邑,伐並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貴為天…本站 …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救敗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也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指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不上聞,豈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徵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高一語文《過秦論》知識梳理 篇二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鬥諸侯 / 約從離衡(衡,通“橫” )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 / 於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

④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餘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抗,通“亢”,高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並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藉,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週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裏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制服,動詞)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統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 / 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 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築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尊重,動詞。)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樣;包,像布包一樣;囊,像口袋一樣)

②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內,在國內,對內;外,對外)

③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④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甕,用破甕;繩,用繩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北,在北方)

⑦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雲,像雲一樣;響,像回聲一樣;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深謀遠慮(遠,從長遠)

2、名詞作動詞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

③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牖,作窗户;樞,系户樞)

④執敲撲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⑤《過秦論》(過,指摘過失)

3、形容詞作動詞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變小變弱)

4、形容詞作名詞

①據崤函之固(固,險要的地勢。)

②自以為關中之固(固,堅固的屏障。)

③尊賢而重士(賢,賢者,賢能的人。)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條件;便,便利的條件。)

5、動詞作名詞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潰敗的軍隊)

6、使動用法

①外連衡而鬥諸侯(鬥,使……爭鬥)

②會盟而謀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約從離衡(離,使……離散)

④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漂,使……漂浮)

⑤吞二週而亡諸侯 /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亡,使……滅亡)

⑥卻匈奴七百餘里(卻,使……退卻)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動用法

①尊賢而重士(重,以……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②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③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被動句

①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②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③謫戍之眾

④天下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嘗以十倍(於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於)下吏。

④聚之(於)咸陽。

⑤鑄以(之)為金人十二。

⑥臨不測之淵,以(之)為固。

⑦躡足(於)行伍之間,而倔起(於)阡陌之中。

⑧身死(於)人手。

4、賓語前置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②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語後置

①伏屍百萬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①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

②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

③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六、名言名句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七、文學文化常識

1、賈誼

西漢政論家、文學家。代表作有:

政論文:《論積貯疏》、《過秦論》、《陳政事疏》;

辭賦:《吊屈原賦》、《鵩鳥賦》。

2、戰國四公子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四人均以“善養士”聞名,都是當時僅次於國君的當政者。又稱“戰國四君子”。

3、天下的別稱

宇內、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時天下分九州,關於九州的説法不一,一般認為包括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來代指“中國”。

5、山東、關中、河

山東:指崤山以東。

關中: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

河:特指黃河。如“河南”指黃河以南,“河北”指黃河以北。

6、五嶽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7、合縱、連橫

合縱:是聯合六國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亦作“合從”。

連橫:是一種離間六國,使他們各自同秦國聯合,從而各個擊破的策略。亦作“連衡”。

賞析】: 篇三

《過秦論》共有三篇。其中寫得最好、影響最大的是這第一篇。

從明、清到當代,幾乎所有的古文選本都選了這篇《過秦論》(上),因此前人對它的評語也很多。歸納大多數評論者的意見,主要説這篇文章氣勢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

從語言的角度看,所謂氣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對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從“於是六國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領起,貫穿下面三句,羅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業”以下四句,每兩句一對仗,就是對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對偶的句式,如開頭説秦孝公“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即是)。但這還只是從表面現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對偶句的文章並不少,卻不一定篇篇氣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讀起來並不感到氣很盛。可見用排比句和對偶句只是使文章氣盛的因素之一,是屬於外在的藝術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本篇之所以以氣盛為特點而傳誦不朽,之所以使人覺得有説服力,我以為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最主要的,即這篇文章雖是説理文,其中卻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來敍事。用敍事來説理,可以説是本篇最大的特點。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概括地説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象,同時還貫穿了作者本人的觀點來説明其所以興衰的關鍵所在。這就幫助我們對這一段歷史事實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這個特點為什麼就能使文章讀起來有氣勢呢?關鍵在於:

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筆墨來表達豐富的內容,讓讀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這許多東西,自然覺得文章飽滿充沛,讀起來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筆鋒走,那當然會顯得氣“盛”了;

二、賈誼對秦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敍述是很有條理的,上來抓住一條縱的線,即從秦孝公之興到秦王朝之亡,始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文章的層次先後的;而對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某一點,又突出地加以鋪陳發揮,使人不僅看到“線”,還看到“線”上的一個個用濃墨重彩着重描述的“點”。於是你不由自主地會順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讀,他不中斷,你就不能中斷,他不節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餘。因此,這也給人帶來了氣盛的感覺。

第二個使讀者感到文章氣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點:賈誼在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説理散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誇大的,賈誼寫這篇文章可以説通篇都採用了這種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捲天下”四句,“席捲”“包舉”“囊括”“併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意思而一連寫上好幾句,既有排比又有對仗,這就是寫賦的誇張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類似的句子,不勝枚舉。所謂“鋪張揚厲”,主要就是指的這一類句子。這樣,氣勢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鋭不可當,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説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這是由於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辭賦作家的緣故。作為作家,賈誼不僅是政治家,也是文學家;作為作品,《過秦論》同樣具有文學作品的藝術特色*。

還有第三個原因,也是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個特點,即作者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了他的論點。對比手法並沒有什麼希奇,而本篇精彩處卻在於作者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構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觀形勢的不同,強弱盛衰難易的不同,都從幾方面的對比中顯現出來。而文章氣盛的道理,也就不難理解了。

下面我們再一段一段地簡單分析一下。

前三段,主要寫三個方面:一、秦國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國實力愈來愈強大;三、由於靠實力,秦國統一天下並不很難。第1段着重寫有野心,第2段着重寫有實力,第3段兼而寫之。全篇的鋪排和對比都從這三方面入手,把具體事實貫穿進去,用概括的語言勾畫出大的輪廓來,使敍述的內容有了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如説“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和第3段結束處寫“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等等,都是極寫秦之野心和實力,極寫得天下並不難。與此同時,作者也寫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國之師”“六國之士”等等,愈寫對方也就愈反襯秦之強大,這是烘雲托月的手法。但我們卻感到:愈寫秦之強大,就愈見秦之驕橫愚昧;愈寫秦之自信太強,就愈見秦之主觀片面;愈寫秦之野心極大,就愈見秦之眼光短淺。作者雖處處敍而不論,卻處處為最後一段的議論在“蓄勢”。這樣的文章,讀起來自然感到飽滿酣暢了。

這裏想側重談談第3段。第3段開頭只説了九個字:“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這當然是事實。但也並非一點可寫的事都沒有。可是作者不準備在這裏多費筆墨,只把那一條貫穿於秦之各個時期的縱線畫出來就夠了。從行文方面來説,一篇氣盛的文章也不能一點不喘一息。第3段開頭的十幾個字,就給全篇形成一個短暫的停頓。明代古文家歸有光就説過,這是“如人吐氣”(見歸有光《評點史記》)。我們固然不能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硬要在一氣呵成的文章裏安插一個“氣口”;但文章寫到這裏,自然有了一個喘一息的機會,“如人吐氣”,還是必要的,也是學寫作的人應予注意的。

前面説過,第3段寫秦始皇:野心與實力,兼而寫之。但第3段與第2段還不一樣。第2段是用正反對比手法兩面寫,第3段卻全從正面寫,把秦始皇的實力和野心描繪得淋一漓盡致,愈寫愈足,愈寫愈神氣。甚至到了第4段開頭處,還要找補兩句:“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吳闓生夾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這就像給皮球或車輪打氣,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兩下,自然球胎或輪胎就非爆裂不可了。然後一下子反跌下來,改從陳涉方面寫起,卻又處處對陳涉寓褒於貶,這就更加寫出秦之滅亡實有自取其禍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論”和“斷”,仍用對比手法把幾個方面綜合到一起,然後得出結論,即所謂“斷”。為了使結論下得鄭重,於是又把秦重新提起總説一遍,才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收尾。文章須能放能收,能開能合,始見本領。賈誼在這篇傑作中完全做到了這一點。

金聖歎在《才子古文》(歷朝部分)卷二中對本篇加批語説:“《過秦論》者,論秦之過也。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之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至於前半有説六國時,此只是反補秦;後半有説秦時,此只是反襯陳涉。最是疏奇之筆。”這是説得相當扼要的。

應該承認,這篇文章在當時確實起了好影響。賈誼作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立場為漢王朝出謀劃策;但他卻能認識到農民起義的力量,認識到秦王朝滅亡的關鍵在於失掉民心和過分迷信武力,封建統治者野心大而虐一待人民,終於被人民滅亡。有了這個認識,統治階級才開始考慮如何緩和社會矛盾,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政權。這才説明農民起義真正推動了歷史前進的車輪。有了賈誼這一番描繪,漢朝的皇帝才能真正總結秦代由盛而衰、由強而弱的經驗教訓。因此,我們一面學會了怎樣作文章,一面也借鑑了歷史。我們讀《過秦論》(上)的目的,也正是為了這個。

過秦論中心論點 篇四

《過秦論》一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本文通篇採用對比論證手法,集中表現在第5段。秦國的過去和現在比,陳涉與九國之師比,秦強盛之久與秦滅亡之速比,這樣通過對比論證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知識點 篇五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鬥諸侯 / 約從離衡(衡,通“橫” )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 / 於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

④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餘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抗,通“亢”,高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並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藉,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週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裏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XX,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 / 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 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築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尊重,動詞。)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樣;包,像布包一樣;囊,像口袋一樣)

②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內,在國內,對內;外,對外)

③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④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甕,用破甕;繩,用繩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北,在北方)

⑦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雲,像雲一樣;響,像回聲一樣;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深謀遠慮(遠,從長遠)

2、名詞作動詞

①履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

③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牖,作窗户;樞,系户樞)

④執敲撲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⑤《過秦論》(過,指摘過失)

3、形容詞作動詞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變小變弱)

4、形容詞作名詞

①據崤函之固(固,險要的地勢。)

②自以為關中之固(固,堅固的屏障。)

③尊賢而重士(賢,賢者,賢能的人。)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條件;便,便利的條件。)

5、動詞作名詞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潰敗的軍隊)

6、使動用法

①外連衡而鬥諸侯(鬥,使……爭鬥)

②會盟而謀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約從離衡(離,使……離散)

④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漂,使……漂浮)

⑤吞二週而亡諸侯 /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亡,使……滅亡)

⑥卻匈奴七百餘里(卻,使……退卻)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動用法

①尊賢而重士(重,以……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②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③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被動句

①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②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③謫戍之眾

④天下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嘗以十倍(於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於)下吏。

④聚之(於)咸陽。

⑤鑄以(之)為金人十二。

⑥臨不測之淵,以(之)為固。

⑦躡足(於)行伍之間,而倔起(於)阡陌之中。

⑧身死(於)人手。

4、賓語前置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②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語後置

①伏屍百萬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①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

②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

③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六、名言名句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七、文學文化常識

1、賈誼

西漢政論家、文學家。代表作有:

政論文:《論積貯疏》、《過秦論》、《陳政事疏》;

辭賦:《吊屈原賦》、《鵩鳥賦》。

2、戰國四公子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四人均以“善養士”聞名,都是當時僅次於國君的當政者。又稱“戰國四君子”。

3、天下的別稱

宇內、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時天下分九州,關於九州的説法不一,一般認為包括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來代指“中國”。

5、山東、關中、河

山東:指崤山以東。

關中: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

河:特指黃河。如“河南”指黃河以南,“河北”指黃河以北。

6、五嶽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7、合縱、連橫

合縱:是聯合六國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亦作“合從”。

連橫:是一種離間六國,使他們各自同秦國聯合,從而各個擊破的策略。亦作“連衡”。

中篇 篇六

秦統一天下,吞併諸侯,臨朝稱帝,供養四海,天下的士人順服的慕風向往,為什麼會像這樣呢?回答是:近古以來沒有統一天下的帝王已經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繼死去以後,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諸侯憑着武力相征伐,強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戰事不止,軍民疲憊。如今秦皇南面稱帝統治了天下,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這樣一來,那些可憐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沒有誰不誠心景仰皇上,在這個時候,應該保住威權,穩定功業,是安定,是危敗,關鍵就在於此了。

秦王懷着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個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親近士民,拋棄仁政王道,樹立個人權威,禁除詩書古籍,實行嚴刑酷法,把詭詐權勢放在前頭,把仁德信義丟在後頭,把殘暴苛虐作為治理天下的前提。實行兼併,要重視詭詐和實力;安定國家,要重視順時權變:這就是説奪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秦經歷了戰國到統一天下,它的路線沒有改,他的政令沒有變,這是它奪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沒有不同。秦王孤身無輔卻擁有天下,所以他的滅亡很快就來到了。假使秦王能夠考慮古代的情況,順着商、周的道路,來制定實行自己的政策,那麼後代即使出現驕奢淫逸的君主,也不會有傾覆危亡的禍患。所以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國家,名號卓著,功業長久。

當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沒有人不伸長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凍的人穿上粗布短襖就覺得很好,捱餓的人吃上糟糠也覺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執政才能的表現。這就是説勞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貞賢能的人,君臣一心,為天下的苦難而憂心,喪服期間就改正先帝的過失,割地分民,封賞功臣的後代,封國立君,對天下的賢士以禮相待,把牢獄裏的犯人放出來,免去刑戮,廢除沒收犯罪者妻子兒女為官家奴婢之類的雜亂刑罰,讓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鄉。打開倉庫,散發錢財,以賑濟孤獨窮困的士人;減輕賦税,減少勞役,幫助百姓解除急困;簡化法律,減少刑罰,給犯罪人以把握以後的機會,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變節操,修養品行,各自謹慎對待自身;滿足萬民的願望,以威信仁德對待天下人,天下人就歸附了。如果天下到處都歡歡喜喜安居樂業,唯恐發生變亂,那麼即使有奸詐不軌的人,而民眾沒有背叛主上之心,圖謀不軌的臣子也就無法掩飾他的奸詐,**的陰謀就可以被阻止了。

二世不實行這種辦法,破壞宗廟,殘害百姓,比始皇更加暴虐無道,重新修建阿房宮,使刑罰更加繁多,殺戮更加嚴酷,官吏辦事苛刻狠毒,賞罰不得當,賦税搜刮沒有限度,國家的事務太多,官吏們都治理不過來;百姓窮困已極,而君主卻不加收容救濟。於是奸險欺詐之事紛起,上下互相欺騙,蒙受罪罰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後相望,連綿不斷,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難。從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處窮苦之境,到處都不得安靜,所以容易**。因此陳涉不憑商湯、周武王那樣的賢能,不借公侯那樣的尊貴,在大澤鄉振臂一呼而天下響應,其原因就在於人民正處於危難之中。

所以古代聖王能洞察開端與結局的變化,知道生存與滅亡的關鍵,因此統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專心致力於使他們安定罷了。這樣,天下即使出現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沒有人響應,得不到幫助力量了。所謂“處於安定狀態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義,處於危難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壞事”,就是説的這種情況。尊貴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擁有天下,而自身卻不能免於被殺戮,就是由於挽救傾覆局勢的方法錯了。這就是二世的錯誤。

過秦論讀後感 篇七

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但歷史留給後人們的思考卻是永遠值得我們去尋找答案的。 秦國初期,“內力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施行的是仁政。所以秦國能夠在七國中迅速崛起,雄霸天下。所謂的“仁”,對於個人而言,就是寬容,是仁愛。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要仁愛。 “負荊請罪”是流傳於中國幾千年的典故。廉頗“負荊請罪”的行為告訴我們:他放下了妒心之心,放下了仇恨之心,這是廉頗這是對藺相如的仁愛。藺相如不計前嫌,原諒廉頗,是藺相如對廉頗的仁愛。因為仁愛,兩大重要人化干戈為玉帛,以過事為重,傳為千古美談。 古代如此,近代同樣不乏這樣的例子。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進攻,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只在一線之間。在這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放棄了對國民黨的仇恨,以民族利益為重,促成了至關緊要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最終形成了抗日戰爭統一戰線,挽救了民族危亡。 “仁愛”對於我們國家而言,是國家政權穩固的鎮塔,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條件。沒有仁愛,我們的國家就會四分五裂;沒有仁愛,我們的國家就難以發展,人民的生活需要就得不到滿足;沒有仁愛,我們的國家將不是國家。

“仁愛”,不僅是國家本身應該奉行的準則,更是國與國之間交流的基石。國家之間沒有仁愛便會硝煙四起,戰事連連,人們難以安寧地生活。到頭來世界將會是個什麼樣子? 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更為了世界和平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我們要學會仁愛,對身邊的一切事物要仁愛地對待。

寫作背景 篇八

《過秦論》共有三篇。其中寫得、影響的是這第一篇。它最早附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篇末,列為第二篇;後來褚少孫補《史記》,又把它單獨附在《陳涉世家》的篇末。《漢書》《文選》也都選錄了這一篇。今傳賈誼所撰專著《新書》,當由後人搜輯而成,對此文則明確標出它是三篇中的上篇。在《史》《漢》《新書》《文選》四部書中,本篇凡五見,文章字句頗有出入。

從明、清到當代,幾乎所有的古文選本都選了這篇《過秦論》(上),因此前人對它的評語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辭類纂》中評它為雄駿宏肆,近人吳闓生在《古文範》的夾批中評它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歸納大多數評論者的意見,主要説這篇文章氣勢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因此吳闓的意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我這篇小文就想先從氣勢充沛這一點談起。

從語言的角度看,所謂氣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對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從於是六國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領起,貫穿下面三句,羅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業以下四句,每兩句一對仗,就是對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對偶的句式,如開頭説秦孝公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即是)。但這還只是從表面現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對偶句的文章並不少,卻不一定篇篇氣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讀起來並不感到氣很盛。可見用排比句和對偶句只是使文章氣盛的因素之一,是屬於外在的藝術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本篇之所以以氣盛為特點而傳誦不朽,之所以使人覺得有説服力,我以為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最主要的,即這篇文章雖是説理文,其中卻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來敍事。用敍事來説理,可以説是本篇的特點。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概括地説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象,同時還貫穿了作者本人的觀點來説明其所以興衰的關鍵所在。這就幫助我們對這一段歷史事實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這個特點為什麼就能使文章讀起來有氣勢呢?關鍵在於: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筆墨來表達豐富的內容,讓讀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這許多東西,自然覺得文章飽滿充沛,讀起來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筆鋒走,那當然會顯得氣盛了;二、賈誼對秦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敍述是很有條理的,上來抓住一條縱的線,即從秦孝公之興到秦王朝之亡,始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文章的層次先後的;而對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某一點,又突出地加以鋪陳發揮,使人不僅看到線,還看到線上的一個個用濃墨重彩着重描述的點。於是你不由自主地會順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讀,他不中斷,你就不能中斷,他不節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餘。因此,這也給人帶來了氣盛的感覺。

第二個使讀者感到文章氣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點:賈誼在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説理散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誇大的,賈誼寫這篇文章可以説通篇都採用了這種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捲天下四句,席捲包舉囊括併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意思而一連寫上好幾句,既有排比又有對仗,這就是寫賦的'誇張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類似的句子,不勝枚舉。所謂鋪張揚厲,主要就是指的這一類句子。這樣,氣勢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鋭不可當,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説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這是由於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辭賦作家的緣故。作為作家,賈誼不僅是政治家,也是文學家;作為作品,《過秦論》同樣具有文學作品的藝術特色。

還有第三個原因,也是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個特點,即作者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了他的論點。對比手法並沒有什麼希奇,而本篇精彩處卻在於作者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構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觀形勢的不同,強弱盛衰難易的不同,都從幾方面的對比中顯現出來。而文章氣盛的道理,也就不難理解了。

過秦論課文簡析 篇九

一、“過秦”與“頌秦”

顧名思義,《過秦論》應該是論述統一天下後秦統治者的政治得失,但文章的前半部分卻用不吝筆墨“讚頌”了始皇之前的幾位君主的輝煌業績。孝公時“拱手而取”的強勢,惠文、武、昭襄時“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的狂飆……這些似與“過秦”的主題相悖甚遠。賈誼為何要做這樣的處理呢?

秦國的強大始於孝公時的商鞅變法,從前359第一次變法到秦統一天下的前221年,幾代君主經過100多年的努力才實現了“包舉宇內”的夢想。但100多年的奮鬥換來的“序八州而朝同列”的鼎盛國勢,為什麼僅僅過了十幾年便“忽喇喇似大廈傾”?較之大一統的秦朝,孝公時的國力簡直不堪比擬,但卻所向披靡;惠文、武、昭襄時的秦國所面對的是九國的“戮力”抵抗,面對地廣人眾的九國,面對一比九的局勢,秦國居然“開關延敵”,全不把九國放在眼裏。這份瀟灑,這份氣勢,“何其盛也”!但在擁有了整個天下後,“甕牖繩樞之子”點燃的怒火就將這巍巍大秦帝國的廣廈燒得頃刻傾圮。實力的對比,有這樣一個人所共知的公式:陳涉<九國<秦國<秦朝。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最小的老鼠卻鑽進了大象的鼻子搞了個天翻地覆,力量大小與結局之間實在有些“不合邏輯”。引發讀者從表面的現象入手深入思考背後的原因,再在此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明確自己的。觀點,這恰恰是賈誼的高明所在。

二、“仁義不施”與“攻守之勢異也”

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教材無注,教師用書的翻譯是“不施行仁義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很多參考書亦持此説。這樣的解釋其實是禁不住推敲的。

對於“攻”與“守”,課下註解為: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國,奪取全國政權的時候;守,指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此解甚是,但問題是,這種“攻”和“守”形勢的變化是由於“仁義不施”而“導致”的嗎?

賈誼在《過秦論》(中)有一句話:“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親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變,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異也。”征服天下,當然要憑藉詐術與武力(也包括暴力);但治理天下,就要順應形勢而制定適宜的政策。奪取天下與治理天下應該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孝公,變法圖強,獎勵耕紙,崇尚軍功,“外連衡而都諸侯”,這樣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其目的是奪取天下,需要的是“實力”,有時也使用“詐力”;而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等看似是強固天下的手段,實則是為自己掘挖墓坑,因為治理天下是不能“騎在馬上”的。可惜的是,始皇不明白這一點,他太相信“實力”的作用了。

秦滅亡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沒有“施行仁義”;統一天下後理應把天下百姓作為子民來安撫,但卻依然“先詐力而後仁義”(重視欺詐與暴力而輕視仁義),也沒有“施行仁義”。“仁義不施”並不是“攻守之勢異也”的原因;恰恰相反,正因為“攻守之勢異也”而秦統治者卻“仁義不施”,這才是是秦滅亡的根本原因。

三、“過秦”與“諷漢”

秦統一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對六國舊貴族和政治上的反對派殘酷鎮壓,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經略邊疆,這些措施大多數是比較切合實際、符合歷史進步趨勢的。關於秦滅亡的原因,較流行的看法也與賈誼的“仁義不施”基本一致。賈誼在《過秦論》(中)中説:秦定天下之初,“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以仰上”,但事實上呢?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税、殘酷的刑罰使得飽經數百年戰亂的人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百姓被奴役欺壓到無論如何也難逃一死的時候,“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就會一呼百應,暴怒的潮水掀翻大船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賈誼寫作《過秦論》的時候,秦已滅亡近30年,但“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他希望當今的統治者能“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應時”。實際情況是,自漢立國至漢武帝初年50多年間,漢所採取的基本上是“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國策,賈誼作《過秦論》時的漢文帝也是個難得的仁君,可以説,《過秦論》的背後現實批判的色彩是遠遠淡於蘇洵的《六國論》的。當然,“過秦”的現實指向是“諷漢”,但這個“諷”,委婉含蓄地提出意見的意思,賈誼此文也只不過用自己的方式闡明一己之見,或者客觀上可能有給皇帝提個醒兒的作用罷了。

文章主旨 篇十

《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7we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