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庖丁解牛古文原文及翻譯多篇

庖丁解牛古文原文及翻譯多篇

庖丁解牛古文原文及翻譯多篇

註釋 篇一

(1)庖(páo)丁:名丁的廚工。先秦古書往往以職業放在人名前。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稱魏惠王。解牛:宰牛,這裏指把整個牛體開剝分剖。

(2)踦(yǐ):支撐,接觸。這裏指用一條腿的膝蓋頂牛。

(3)砉(huā)然:砉,又讀xū,象聲詞。砉然,皮骨相離的聲音。向,通”響“。

(4)騞(huō)然:象聲詞,形容比砉然更大的進刀解牛聲。

(5)桑林:傳説中商湯時的樂曲名。

(6)經首:傳説中堯樂曲《咸池》中的一章。會:指節奏。以上兩句互文,即“乃合於桑林、經首之舞之會”之意。

(7)嘻:讚歎聲。

(8)蓋:通“盍(hé)”,何,怎樣。

(9)進:超過。

(10)官知:這裏指視覺。神欲:指精神活動。

(11)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

(12)批大郤:擊入大的縫隙。批:擊。郤:空隙。

(13)導大窾(kuǎn):順着(骨節間的)空處進刀。

(14)因:依。固然:指牛體本來的結構。

(15)技經:猶言經絡。技,據清俞樾考證,當是“枝”字之誤,指支脈。經,經脈。肯:緊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結處。技經肯綮之未嘗,即“未嘗技經肯綮”的賓語前置。

(16)軱(gū):股部的大骨。

(17)割:這裏指生割硬砍。

(18)族:眾,指一般的。

(19)折:用刀折骨。

(20)發:出。硎(xíng):磨刀石。

(21)節:骨節。間:間隙。

(22)恢恢乎:寬綽的樣子。

(23)族:指筋骨交錯聚結處。

(24)怵(chù)然:警懼的樣子。

(25)謋(huò):象聲詞。骨肉離開的聲音。

(26)委地:散落在地上。

(27)善:通”繕“,修治。這裏是拭擦的意思。

(28)養生:指養生之道。

作品原文 篇二

庖丁解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響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5),乃中經首之會(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蓋至此乎(8)?”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導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經肯綮之未嘗(15),而況大軱乎(16)!良庖歲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20)。彼節者有間(21),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23),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24),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28)。”

《庖丁解牛》註譯 篇三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響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5),乃中經首之會(6)。

文惠君曰:“譆(7),善哉!技蓋至此乎(8)?”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經肯綮之未嘗(15),而況大軱乎(16)!良庖歲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20)。彼節者有間(21),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23),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24),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28)。”

參考答案: 篇四

10.C:技,應為“枝”,支脈

11.D,均為連詞,表順承;/A一是用在動詞前,構成名詞性短語,一是名詞,處所;B,均為介詞,一表比較,比,一表對象,對;C均為動詞,一是依照、順着,一為乘着,趁着

12.C:只有兩種對比,“將庖丁解牛與文惠君治國對比”錯

13.譯:(1)現在,我是以精神去接觸(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我的)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2)即使這樣,每當碰到筯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它難以下手

14.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有掌握了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現實意義 篇五

牛無疑是很複雜的,庖丁解牛,為什麼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輕鬆簡單,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掌握了它的機理。牛與牛當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麼牛,它們的機理都是一致的;每個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為熟悉了牛的機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生活也一樣,如果能透解了、領悟了生活的道理,摸準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鬆。

做事不僅要掌握規律,還要持着一種謹慎小心的態度,收斂鋒芒,並且在懂得利用規律的同時,更要去反覆實踐,向庖丁“所解數千牛矣”一樣,不停地重複,終究會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類社會充滿着錯綜複雜的矛盾,人處世間,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樣避開矛盾,做到順應自然,才能保身、全生、養親、盡年。

成語解釋 篇六

庖丁解牛

成語解釋】庖丁解剖了全牛。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字詞解釋】庖:廚師。丁是他的名。解:剖開、分割。

成語典故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相關成語

①遊刃有餘:現在使用它來比喻技術熟練高超,做事輕而易舉。

②目無全牛:現在一般用來指技藝達到極其純熟的程度,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

③躊躇滿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意思。躊躇,現在用於形容猶豫不決的樣子。躊躇滿志,現在指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樣子。

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擊中。 肯綮,是指骨肉相連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關鍵。

切中肯綮是指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一下子擊中了問題的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⑤批郤導窾——批:擊;郤:空隙;窾:骨節空處。從骨頭接合處批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於從關鍵處入手,順利解決問題。

⑥新硎初試——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幹。亦作“發硎新試”。

⑦官止神行: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瞭解。

⑧庖丁解牛: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瞭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⑨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乾淨。將刀擦淨,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本文寫作方面的主要特點是: 篇七

一、結構嚴密。

全文分兩大部分,先講述故事(第一、二段),再點明寓意(第三段)。就故事説,又分兩層,即由寫“技”到説“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藝,再由庖丁闡述他的解牛之道。寫庖丁的技,先是直接描寫,再通過文惠君的讚歎加以小結,並轉入庖丁的談道。對道的闡述又分為三個方面:一、從縱的方面介紹掌握道的三個階段,突出掌握道以後的特點;二、從橫的方面將庖丁與良庖、族庖進行比較,以説明得道與否的異同;三、説明成功地解決了難以處理的“族”的問題。這是從一般寫到特殊。這三個方面都緊緊扣住“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之“道”進行闡述。庖丁答文惠君的第一句話,將寫技與談道兩方面自然地聯繫起來。文惠君所説由庖丁之言獲得養生之道的話,又起到統攝全文、揭示主題的作用。全文圍繞解牛的事件,闡述一個“道”字,由具體到抽象,條分縷析,環環相扣,將道理説得曉暢透徹。

二、語言生動簡練。

如寫庖丁解牛時手、肩、足、膝的動作,只用觸、倚、履、躊四字,便反映出各自的特色。用“嘻!善哉,技蓋至此乎”這麼八個字(實詞、虛詞各半)三句話,就將文惠君看到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術而產生的驚異、讚歎與疑惑不解的思想感情真實地反映出來。“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幾句,將庖丁解決特殊困難時那種專心致志、小心謹慎而又充滿信心的內心活動、目光和動作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又與後面寫庖丁因困難獲得解決而悠然自得的動作、神態形成鮮明對照。

作品註釋 篇八

(1) 庖(páo袍)丁:名丁的廚工。先秦古書往往以職業放在人名前。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稱魏惠王。解牛:宰牛,這裏指把整個牛體開剝分剖。

(2) 踦(yǐ以):指用一條腿的膝蓋頂住。

(3)砉(huā,又讀xu)然:象聲詞,形容皮骨相離聲。響然:《經典釋文》雲,或無“然”字。今一本無“然”字,是。

(4)騞(huō豁)然:象聲詞,形容比砉然更大的進刀解牛聲。

(5)桑林:傳説中商湯王的樂曲名。

(6)經首:傳説中堯樂曲《咸池》中的一章。會:音節。以上兩句互文,即“乃合於桑林、經首之舞之會”之意。

(7)嘻:讚歎聲。

(8)蓋:同“盍”;亦即“何”。

(9)進:超過。

(10)官知:這裏指視覺。神欲:指精神活動。

(11)天理:指牛體的自然的肌理結構。

(12)批:擊,劈開。郤:同“隙”。

(13)導:順着。窾(kuǎn款):骨節空穴處。

(14)因:依。固然:指牛體本來的結構。

(15)技經:猶言經絡。技,據清俞樾考證,當是“枝”字之誤,指支脈。經,經脈。肯:緊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慶):筋肉聚結處。技經肯綮之未嘗,即“未嘗技經肯綮”的賓語前置。

(16)軱(gū孤):股部的大骨。

(17)割:這裏指生割硬砍。

(18)族:眾,指一般的。

(19)折:用刀折骨。

(20)發:出。硎(xíng刑):磨刀石。

(21)節:骨節。間:間隙。

(22)恢恢乎:寬綽的樣子。

(23)族:指筋骨交錯聚結處。

(24)怵(chù處)然:警懼的樣子。

(25)謋(huò或):象聲詞。謋然:形容牛體骨肉分離。

(26)委地:散落在地上

(27)善:通“繕”,擦拭。

(28)養生:指養生之道。

簡析 篇九

莊子寫庖丁解牛這則寓言故事,原意是用它來説明養生之道的。莊子認為社會上充滿着錯綜複雜的矛盾,人生活在矛盾鬥爭中,很易受損害。要想保全自己,就得像庖丁解牛那樣,避開“技經肯綮”與“大輒”,只找空隙處下刀,意即避開矛盾,用逃避現實的辦法以求得個人的生存。這種消極的人生哲學,自應予以批判。但就庖丁解牛這個故事本身説,它在客觀上闡明瞭一切事物雖然錯綜複雜,但都有它內在的規律性;通過長期實踐,又善於思考,就能認識和掌握規律,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取得行動的自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4r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