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通用多篇)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通用多篇)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通用多篇)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篇一

問:20xx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答:20xx年端午節是20xx年06月18日,農曆二零一八年五月初五,星期一。

流傳最廣的端午節由來傳説: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因此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在流放中,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而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這一做法後來被認為是粽子的由來,之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久而久之形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民間習俗多

端午時節正值夏季,高温潮濕的天氣讓疾病多發,傳統上人們到了端午節時,要用蘭草進行沐浴,這樣可以驅走就是將產生的疾病和瘟疫。在同時在民間一些地方,還有“一吃、二拴、三採”的習俗。

“一吃”就是“吃五黃”,需要吃五種名稱中帶有黃字的食物,常見的有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雄黃有毒性,一般喝普通黃酒代替)。

“二拴”就是拴葫蘆、掃把、五毒圖,代表着福、祿,生命延續安康,可以將壞的東西掃除,五毒圖則可以以毒攻毒。

“三採”就是採艾蒿,是為了驅除黴運、不好的東西。

端午節相關文章: 篇二

2021端午節的時間是06月14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很多其他國家的中國傳統節日。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篇三

端午節是公曆幾月幾號

今年的端午節是公曆2018年06月18日,星期一。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1] 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説法。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國家,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故事,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這也就是後世粽子的由來了。自此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人們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並發展延續至今。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故事,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節是在什麼時候 篇四

2018年06月18日(農曆五月初五) 星期一

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此外還有夏節、浴蘭節、詩人節、龍舟節、粽子節等名稱,始於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傳説很多,有説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的;有説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的;有説它源於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為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但民間最認可、流傳最廣的説法是,端午節的形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二十幾歲時,就擔任了僅次於宰相的左徒官職。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惡意攻擊和排擠,聽信讒言的楚懷王也疏遠了他。楚襄王繼位後,屈原又受到了進一步的打擊:被革去職務,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在被流放途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風貌獨具,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為“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五月初五,他寫下了絕筆《懷沙》後,抱石投江身亡,表現了堅持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氣節。

楚國百姓聞訊,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有許多人划着船爭先恐後地趕着去營救。但遺憾的是,他們一直追至洞庭湖也不見屈原的蹤跡。這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在江上舉行龍舟競渡以紀念屈原,同時也想借龍舟競渡弄出來的響動,驅趕江中魚龍,不讓它們吃掉屈原的屍體,由此漸漸演化成敲鑼打鼓的賽龍舟,又稱龍舟競渡的習俗。

龍舟競渡習俗,廣泛流行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千百年來,已經成為民間一項規模宏大的民俗遊藝活動。

每逢舉行賽龍舟時,人們就像迎來了一個盛大的節日。有些地方,參賽的龍舟會多達五六十隻。這些龍舟在船頭上裝飾有各式各樣的木雕龍頭,十分華美、威武,形成了龍舟節美不勝收的風景。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飲雄黃酒等習俗的形成,最流行的`傳説也與屈原有關。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祭祀他,紛紛將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因為擔心糯米飯或蒸粽糕會被蛟龍吃掉,就將飯或糕裝在竹筒裏再扔下去,後來又改為用粽葉來代替竹筒。包粽子是有技巧的,包時將兩張粽葉的毛面朝外,交叉折轉成漏斗狀,放入適量的米,然後再將粽葉轉蓋住米,包成立體狀,在粽葉外纏上彩線,包成粽子。據説,粽葉和綵線這兩樣東西,都是蛟龍害怕的。

其實,粽子是一種很古老的食品,比粥、飯出現的時間要早得多。據考證,粽子在中國的原始時代已有雛形,在沒有發明炊具之前,原始人類就用植物葉子包裹植物種子放到水坑中,然後投入燒燙的石頭,把植物種子煮熟,以便食用。粽子名稱繁多,古名“角黍”,又名“簡粽”、“裹蒸”、“不落莢”、“白玉團”、“粢筒”等。

傳説,當年祭奠的現場還有一位老醫師,他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免得它們傷害屈大夫。飲雄黃酒的習俗也由此而來。

端午節時,一些地區都興喝雄黃酒,或者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個“王”字,一是借雄黃來驅毒,二是借猛虎(因“王”字似虎的額紋,而虎為百獸之王)來鎮邪。

但許多近代學者研究證明,端午節流行的許多活動早在屈原以前就存在了,可能是因為祭祀水神或龍神而舉行的祭神儀式發展而來。但為什麼“紀念屈原之説”如此深入人心呢?還是因為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崇高品格感人至深。人們世世代代、口口相傳屈原的事蹟,因此,端午節紀念屈原之説一直佔據主流地位,就不足為怪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jk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