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晉中王家大院的導遊詞

晉中王家大院的導遊詞

晉中王家大院的導遊詞

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晉中王家大院導遊詞,方便大家閲讀與鑑賞!

晉中王家大院導遊詞1

王家大院地處山西腹部,在靈石縣城區12公里處的靜升鎮,與著名的綿山、資壽寺、“靈石”、韓信領、石膏山、靈空山等景點,呈v型旅遊線路。

靈石縣歷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靜升王家,為太原王氏後裔。留於當今的王家大院先後建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總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級文物保護的4.5萬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國民居藝術館”正式開放的高家崖建築羣,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有院落26座,房屋218間,面積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館”正式開放的紅門堡建築羣,建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佈局,房屋540間,面積達19800平方米。高家崖、紅門堡兩組建築羣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為黃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築。其特點是: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層樓疊院,鱗次櫛比,氣勢宏偉,功能齊備。高家崖羣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室的庭院風格;紅門堡建築羣順應地理條件,一部分應變為前園後屋的總體設計。再加匠心獨具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1996年以後,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經靈石縣人民政府投巨資修復,王家大院才得以同遊人見面。五家大院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民居藝術珍品,已廣泛地受到國內外建築學、歷史學、社會學、倫理學和工楊美術、影視、攝影等方面的專家及新聞媒體的關注,併成為一些高等院校的實習基地。目前,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晉中王家大院導遊詞2

資壽寺資壽寺位於山西靈石縣城東7公里處的蘇溪村,與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相距2公里。資壽寺初建於唐,宋元明重修,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15000平方米,共有15座殿堂,並有藏經樓、禪堂院、方丈院、鐘鼓樓等建築。“資壽”之名,原意為“祝帝首以遐昌,資羣生於壽域”,期凡人皆壽,故自古香火旺盛,佛事甚多。資壽寺主要以大型元代壁畫和以十八羅漢為代表的彩塑藝術而著世,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載入了《中國名勝詞典》。1985年至1993年,省文物局和靈石縣人民政府先後對資壽寺投巨資進行修復並對外開放,但就在開放不久後的1993年12月25日晚,十八羅漢之首級全部被盜。案發後,經公安部門通力偵破,雖罪犯被捕,十八尊頭像卻不知所向。二年後,熱愛收集古物者、台灣陳永泰先生,先後從日本、台灣等地購得此彩塑頭像,並據有關資料查明為資壽寺所失時,因痛惜中華文化瑰寶,不忍其身異處,身為震旦集團董事長,遂向其投資所在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負責人表明原委,並填寫《捐獻意願書》,聲言“身為炎黃子孫,看到中華文化之寶貴文物被如此破壞並流落海外,實倍感痛心”,“為使寶貴文物完璧歸趙”,“本人自願通過上海市台辦,捐贈該十八尊佛頭,使之物歸原主”。據此,上海市台辦又委派專人會同山西省文物局有關人員於1996年11月6日到資壽寺現場核實並錄像後,我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即海協會)曾致函台灣海基會,請其協調台灣有關方面,以助力於陳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願,同時,陳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會,委請代其處理此事。多方同心協力,終致善舉如願,1999年3月下旬,十八尊彩塑羅漢頭像,在遭劫掠5年之後,方才重歸故里,重附金身。在廣大羣眾盛讚陳永泰先生尚義疏財、樂善仁慈之際,靈石縣人民政府於資壽寺內特地為陳永泰先生修建功德亭,樹立功德牌,併為十八羅漢之身首重合、“死後復生”,舉行隆重的重新開光儀式。由此,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資壽寺十八羅漢,因牽繫到了海峽兩岸的關係而更為天下關注,在國內多家媒體和香港、台灣報紙以及“美國之音”相繼報道之後,資壽寺更加聞名四海。遊客接蹤而至,爭相一睹為快。

晉中王家大院導遊詞3

周槐周槐生長在靈石縣石膏山腳下的西許村中,樹高約18米,圍徑7米有餘。據清乾隆39年(公元1774)碑文記載,此槐為村民公產,相傳植自周初,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古槐軀幹中空,樹洞可容數人,但依舊生機勃勃,枝繁葉茂,蒼勁挺拔,頗具風采。該樹比介休“秦柏”的樹齡要長得多,而可與晉祠的“周柏”比高下。

石膏山石膏山位於靈石縣城東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十五公里,雄居太嶽山北段,處晉中、晉南和晉東南三地交界處,與介休綿山、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為山西境內一座風光旖麗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環境優美,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六十平方公里的風景區之內,青山環繞,綠水長流,林木葱籠,鳥語花香。它不僅有雄偉秀麗的山光水色,有姿態萬千的石鐘乳溶洞,有古樸別緻的佛寺梵剎,而且有比較完整典型的森林植被,有豐富多彩的樹木花卉鳥獸資源。明末清初著名的愛國學者傅山遊覽此山後曾題留“山林野趣”四字,道出了石膏山風光的特色。

晉中王家大院導遊詞4

天石天石(亦稱為“靈石”或“天星”),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賓館西側的陳列館八角亭內,是全國著名的第二大隕石。天石,滿身孔洞,狀若靠椅,而又不規則,“似鐵非鐵、似石非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露出地面的部分高達1.6米,底部直徑1.5米,體積2.4立方米;埋於地面以下部分的體積究竟有多大,迄今仍然是個謎。傳説,日本侵華時期,一個叫山口大榮的日本軍官,企圖把靈石運往日本,但號令士兵連挖數日不見根底,於是只好作罷,而後便再無一人刨根問底了。靈石為天外之物,何時降落人間,史無記述,據《靈石縣誌》載,此石為隋文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北巡太原傍汾開道時所獲。相傳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時,文帝以為靈瑞,遂賜其名為“靈石”,並榜旨割介休西南地與霍州之北地建設縣治,以石命縣,取名為“靈石縣”,至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靈石”因隋文帝賜名而名傳千古,因其不同尋常而富有神奇色彩。相傳靈石縣城的原狀是一艘大船,“靈石”則在桅杆處,按其地形,滔滔汾水北來,大船必覆,但因靈石能“鎮水災,捍城垣”,“顯靈秀之氣”,水即蜿蜒南下。舊時,由於種種説法,靈石被當地百姓尊為“神石”,每逢過年過節,附近鄉民便紛紛前來頂膜禮拜,祈求好運。隨着科學的發展,“神石”之説已成為傳奇。天石,經科學化驗結論,實為一塊鐵隕石。其硬度為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為鐵,含量達96.17%,其餘還有鎳、鈦、錳等,含量均不達1%,外部體積之大,僅次於烏魯木齊博物館陳列的鐵隕石。“天石”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右邊是豪華舒適的靈石賓館,左邊是直通大運公路的汾河大橋。園內存有北宋大書法家米蒂真跡,還有碑刻“晉省地域全圖”及三個展覽廳,如果您來靈石旅遊或途經這裏,一定不要忘記到“天石”景點一遊。

晉中王家大院導遊詞5

百尺樓靈石縣城西南九公里處有個夏門村,夏門村依山傍水,汾河從東向南繞村而去。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夏門出過一個為官清正,敢於為民伸冤的清官名叫樑中靖。養育樑中靖的樑家,是清代靈石四大家族之一。百尺樓是樑家的建築物之一。該樓削山為靠,面臨汾河,創建於清初,。樓為四層,一、二層為三孔窯,三層為四孔窯,四層為穿廊。樓長15米,寬4米,高40米,故稱“百尺樓”。樓下部為磚石結構,上部為磚木結構,建築奇特而雄偉。每逢春日,登臨百尺樓頂,遠眺東山,豔陽高照,萬道光芒;俯視汾河,波濤滾滾,洶湧奔流;汾河兩岸,田野阡陌,楊柳婆娑,一派奏景象。這就是靈石八景中的“夏門春曉”。現在,“夏門春曉”石刻仍完好地鑲嵌在樓北石壁之中。

介廟介廟亦稱為介子廟,位於馬和鄉張嵩村東。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貴族,曾從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後賞賜隨從臣屬,沒有賞到他,遂和母親隱居綿上(今介休綿山)。後來晉文公率人來綿上尋訪介子推,焚燒山林,逼其下山,他不願出山,與母親相抱燒死。晉文公以棉上作為介子推的封地,後世稱綿山為介山。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後三天禁火,故清明又稱“寒食節”。為紀念介子推,後世在介子推墓前建了介廟。規模宏敞的介廟被侵華日軍毀壞。介墓封土已殘,周圍殘欄尚存,佔地面積為50平方米。介廟周圍原有大片松柏林,此處柏樹木質紅潤細密,抗日戰爭中被日寇砍伐掠走。古代靈石八景之一的“介廟松濤”已不復存在。介廟、介墓遺蹟尚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yn6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