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地震應急安全知識【新版多篇】

地震應急安全知識【新版多篇】

地震應急安全知識【新版多篇】

關於地震的安全知識——防震減災知識 篇一

1、室內避震:

地震時室內避震原則:應就近伏在牀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裏等安全角落,保護好頭部,地震發生時可用事先準備好的枕頭和坐墊保護頭部,如果沒有也可用雙手抱住頭部躲避。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警惕餘震的再度襲擊,防止更大損失發生,聽從緊急救援人員的指揮疏散。

——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

——平房避震:儘量保護頭部,衝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傢俱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樓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則。保護頭部,就近躲避到牀、桌下等“安全角”或廚房、衞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後有序撤離。

——高樓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教室內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

——體育館、影劇院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書包等保護頭部;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千萬不要慌亂擁向出口,避開人流的擁擠,避免被擠到牆或柵欄處。

——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避震:選擇結實的櫃枱、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枱;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懸掛物。

2、室外避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身處室外,應當遠離室外危險物和危險場所。室外危險物包括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高門臉等。一旦震動停止,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警惕餘震再度襲擊,防止更大損失發生,聽從緊急救援人員的指揮疏散。

——操場避震: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街道上避震: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高大煙囱、水塔下;避開立交橋、過街橋等結構複雜的構築物。

——開闊地避震:躲開人流,就地卧倒或蹲下。

——行駛的電(汽)車內避震:司機應及時停車。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遇到火災時逃生:地震引起火災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逃離火場。

——遇到燃氣毒氣泄漏:用濕布捂住口鼻,逆風逃離。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避震三大原則 篇二

因地制宜,正確抉擇。

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行動果斷,切忌猶豫。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古人在《地震錄》裏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説,發生地震時,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採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無恙。

地震應急安全知識 篇三

一、地震逃生

1、地震具有突發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開始時,如果正在屋內,切勿試圖衝出房屋,這樣砸死的可能性極大。權宜之計是躲在堅固的牀或桌下,倘若沒有堅實的傢俱,應站在門口,門框多少有點保護作用。應遠離窗户,因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樓房、樹木、電線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築物。儘可能遠離高大建築物,跑到空地上去。為免地震時失去平衡,應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沒有空地,應該暫時在門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窯、隧道或地下通道內,因為地震產生的碎石瓦礫會填滿或堵塞出口。除非它們十分堅固,否則地道等本身也會震塌陷。

  4、地震時,木結構的房子容易傾斜而致使房門打不開,這時就會眼睜睜地把命丟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門,首先打開房門是明智之舉。

  5、發生大地震時,擱板上的東西及書架上的書等可能往下掉。這時,保護頭部是極其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可利用身邊的棉坐墊、毛毯、枕頭等物蓋住頭部,以免被砸傷。

  6、即使在盛夏發生地震,裸體逃出房間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體容易被四處飛濺的火星、玻璃及金屬碎片傷害。因此,外出避難時要穿上儘可能厚的棉衣和棉製的鞋襪,並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纖製品。

  7、如在醫院住院時碰到地震,鑽進牀下才是最好的策略。這樣,可防止從天窗或頭頂掉下物品而砸傷。

  8、地震時,不要在道路上奔跑,這時所到之處都是飛瀉而下的招牌、門窗等物品。因此,此時到危險場合最好能戴上一頂安全帽子之類的東西。

  9、地震時,大橋也會震塌墜落河中,此時停車於橋上或躲避於橋下均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如在橋上遇到地震,就應迅速離開橋身。

  10、大地震有時發生在海底,這時會出現海嘯。掀起的海浪,會急劇升高,靠近岸邊的小舟就十分危險。此時,最好是迅速離開沙灘,遠離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裏面的人會因驚恐而導致擁擠,這是由於驚恐的人們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緣故。這時需要的是鎮靜,定下心來尋找出口,不要亂跑亂竄。

二、防止地震次生災害

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災害。所謂地震次生災害,主要是指地震後引起的水災、火災以及有毒氣體蔓延等等。很多經驗表明:次生災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損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1、對工礦企業中的易燃、易爆、劇毒品,要嚴密監視,地震時,一旦發現劇毒品或易燃氣體溢出,應立即組織搶救。

  2、對於大型水庫、堤壩等,要預先做好防震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加固。水庫下游的居民,在地震發生時,要嚴密注視堤壩的安全,遇有險情,除組織力量搶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帶轉移。

  3、大地震發生在山區,由於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種情況,要立即組織人員疏通,以免造成水災。

  4、在接到關於地震的預報以後,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儘快離開房屋。人員疏散時,要避開高樓房、煙囱、高門臉、女兒牆、高圍牆等,更不要在狹窄的衚衕中停留。要避開高壓電線、變壓器,以防電杆或電線震斷觸電傷人。

  5、在山區,還要遠離懸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時傷人。還應離開大水渠、河堤兩岸,這些地方容易發生較大的地滑或塌陷。

三、地震逃生不忘滅火

1、由於地震帶來的火災而致死亡人數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後的火災更可怕。因此,一旦發現稍有震動,首先要關掉液化氣開關,消除火源。但經驗告訴我們,當大地震發生時,人們往往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去顧及火源。

  2、儘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話,避難之際要設法關掉煤氣總開關。由於強烈震動,煤氣管有可能脱落。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室內其它配管破損情況。

  3、在工廠作業時,如遇上地震,危險性很大,在衝出工作場所避難前,首先要切斷電源,消除火源,停止機器運轉。否則,還在運轉的機器連同工作人員會成為火災的犧牲品。

  4、因地震發生的火災,當火勢變強時,在空中可能會形成漩渦形,風向會千變萬化。但火源總是固定不變的。看清火的源頭,辨明火的燃燒方向後,再逆風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過後外出時,切勿走近不大堅固的樓房,因為建築物受地震搖撼後,隨時可能倒塌。

四、地震逃難法

  在經常會發生地震的地方,人們都積累了一些預防地震的經驗。當然,有預報地震的健全設備和機構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損害的。對一般家庭來説,當發生地震時,該怎麼辦呢?現列出九條注意事項,供參考:

1、不要驚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暫時躲在堅固的傢俱或桌子底,最好躲在體積小的房間,如衞生間、廚房。

2、一次強震過後,不應安心下來,要準備應付餘震的發生。

3、震後首先將大火撲滅。

4、儘量步行到避震所,攜帶物應儘量減至最少。

5、不要走過狹窄的道路、溝渠邊緣、懸崖或河邊,以免發生意外。

五、學校之防震措施

教師(尤其是中、國小校)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並教導學生避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1、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櫥櫃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2、地震時避於桌下,背向窗户,並用書包保護頭部。3、地震時切忌慌亂衝出教室,並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4、地震時如在室外,遠離建築物。5、地震時如在行駛中之校車,應留在座位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

六、辦公室及公共場所之防震措施

1、經常檢驗防火和消防設備。2、規劃有關緊急計劃,並分別告知緊急情況時各人的任務以及應採取的行動。3、地震時注意天花板上物品(如燈具)掉落下來。4、地震時躲在辦公桌或堅固的傢俱下或靠支柱站立,遠離窗户。5、地震時公共場所中,應小心選擇出口,避免人羣推擠。6、地震時切忌急着衝出門,請勿使用電梯。

七、地震時在室內如何應對?

1、保持鎮定並迅速關閉電源、煤氣、自來水開關。2、打開出入的門,隨手抓個墊子等保護頭部,儘速躲在堅固傢俱、桌子下,或者靠建築物中央的牆站着。3、切忌靠近窗户,以防玻璃震破。4、切記!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

八、地震時在室外如何應對?

1、站立於空礦處,不要慌張地往室內衝。2、注意上方可能有如招牌、盆景等掉落物3、遠離興建中的建築物、電線杆、圍牆、未經固定的販賣機等。4、行駛中的車輛,勿緊急煞車,應減低車速,靠邊停放。5、若行駛於高速公路或高架橋上,應小心迅速駛離。6、若在效外,遠離崖邊、河邊、海邊。找空曠的地方避難。

避震四大常識 篇四

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牀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羣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避震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被埋切記保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脱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關於地震的安全知識——地震知識 篇五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颳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主要屬於哪幾類型?

主要屬於構造地震。據統計,構造地震約佔世界地震總數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點、震級和發震時刻。

3、什麼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

4、地球內部可分為幾層?哪一層常發生地震?

地球內部由表及裏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據統計約有92%的地震發生在地殼中, 其餘的發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約能發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次; 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

6、根據成因地震分為哪幾類?

按成因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類。因人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動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動。我們一般所説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

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7、什麼叫震源深度?何謂淺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的地震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於70 —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

8、何謂地方震、近震和遠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內的稱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稱為近震; 震中距超過1000公里的稱為遠震。

9、什麼是震級?影響震級的因素有什麼?

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

10、地震按震級大小可分為哪幾類?

按震級大小分:7級和7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大震;7級以下、5級和5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強震或中強震;5級以下、3級和3級以上的,稱為小震;3級以下、1級或1級以上的稱弱震和微震。小於1級的稱為超微震。

11、目前記錄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級?

8.9級,發生於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2、何謂地震烈度?影響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對某一地區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稱地震烈度,簡稱為烈度。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響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度、地質構造和地基條件等因素有關。

13、震級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級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它是用“級”來表示的;而烈度則表示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它是用“度”來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烈度則各地不同。

14、何謂等烈度線?等烈度線圖的作用何在?

等烈度線是地面上各相同烈度點的連線。等烈度線圖繪出了地震影響的總輪廓,為我們進行震災快速評估、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15、什麼叫地震序列?什麼叫主震、餘震和前震?地震序列一般分為哪幾種類型?

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總稱地震序列。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後在同一震區陸續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餘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區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前震。地震序列可分為以下幾類:

(1)震羣型—沒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出來的;

(2)孤立型(單發性地震)—其主要特點是幾乎沒有前震,也幾乎沒有餘震。

(3)主震型—主震的震級高,很突出,主震釋放的能量佔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為“主震—餘震型”和前震—主震—餘震型”兩類;

17、什麼是破壞性地震?嚴重破壞性地震?

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事件。

嚴重破壞性地震是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使災區喪失或者部分喪失自我恢復能力需要國家採取救援行動的地震事件。

18、何謂城市“直下型地震”?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那幾次?

在大城市及其周圍地下發生的地震稱為城市“直下型地震”,這一名詞是日本學者提出的,這類地震往往會造成城市較大的損失。

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1976年的我國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19、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驗震器)是誰發明的?用於何年?

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於公元132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20、我國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遙測台網建於何時何地?

1930年我國第一個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峯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成立。1966年北京遙測台網建成,有8個子台。1975年海城地震後進行第一次擴充,子台21個,分佈在京、津、唐、張地區。1980年進行第二次擴充,實施加密工程。1990年大同地震後,進行第三次擴充,實施“華北台網聯網”工程。

21、地震橫波與縱波有何區別?

橫波振動方向與波前進方向垂直,而縱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區,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橫波表現為左右搖晃,縱波表現為上下跳動,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另外,橫波振幅比縱波大,破壞力大, 橫波的水平晃動力是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

22、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有哪幾個大地震帶?

地震發生較多又比較強烈的地帶,叫地震帶。世界主要有兩大地震帶:

(1)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印度尼西亞經緬甸到我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區,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區,釋放能量佔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24%。

(2)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羣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羣島轉向東南,直到新西蘭。釋放能量佔全球地震釋能量的76%;

23、為什麼説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據統計,我國大陸地震約佔世界大陸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國處在世界上兩大地震帶之間,有些地區本身就是這兩個地震帶的組成部分,並且廣大地區都受它的影響。

24、我國地震較多的省(自治區)是哪幾個?

我國地震較多的省(區)依次是台灣、西藏、新疆、雲南和四川等。

25、什麼叫“南北地震帶”?

從我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 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3n6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