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孔廟導遊詞(多篇)

孔廟導遊詞(多篇)

孔廟導遊詞(多篇)

孔廟導遊詞 篇一

北京孔廟(19張)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清順治、雍正、乾隆時又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及崇聖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0年起對外開放,供人遊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為首都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內東城區國子監街。佔地2.2萬平方米。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又名“先師廟”。廟坐北朝南,大門稱先師門,仍保持元代風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馬碑,進門東西有碑亭、神廚、神庫等,並立有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118方,題刻歷代進士5萬多名。進大成門至第二進院,正殿名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築,面闊9間,進深5間,黃琉璃筒瓦重檐廡殿頂,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餘年樹齡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觸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賜名“硯水湖”。大成殿後有崇聖祠,自成院落,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闢為首都博物館,展出北京地區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安徽黃山導遊詞 篇二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旅遊的導遊,這次我們去的旅遊景點是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黃山是一座奇形怪狀的羣峯,位於安徽省南部,相傳黃山因軒轅黃帝曾在山上煉丹而得名。

黃山自古以來就是遊覽的盛地,明代大旅行家遊覽過黃山以後,對黃山拍手贊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意思是:去過五嶽回來,其他什麼也不用看了;去過黃山回來五嶽都不用看了。黃山確實是不同尋常,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雲。以奇鬆、怪石、雲海、温泉“四絕”聞名天下,被譽為天下奇山。

自黃山的温泉上4公里左右,就能夠看見黃山的景色。那凌空的巨石直插雲天,有的像報曉的公雞,有的像步履蹣跚的老人,有的像龜兔對望,還有的像小兔觀日,有的是極像一對去放羊的姐妹,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形狀怪異,這真是大自然的奧妙呀!

接下來我們就去玉屏樓。在路上也是奇險無比,讓人難以忘懷。這裏有急速飛馳的雲海,

陡峭的懸崖,還有從天而降的垂直石階。玉屏樓附近的懸崖上,有幾棵高大古老的松樹,其中一棵名叫迎客鬆,還有一棵叫送客鬆,它們挺立在路邊的峭壁上,似乎在熱情地迎送中外遊客。

孔廟導遊詞 篇三

北京安寧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坊,是北京保存牌坊最多最完備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廕庇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孔廟是祭奠聞名的頭腦家、教誨家,天下文化紳士孔子的古剎,源遠流長。

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建成,初具侷限。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聖祠,用於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擴建大成殿,孔廟始成今天的侷限。整座孔廟分三進院落,佔地約22000平方米,回收了主體構築沿中軸線漫衍,閣下對稱的中國傳統構築機關。在700多年的漫長汗青中,這裏成為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尊孔崇儒,鼓吹修養,主興文脈的聖地,也成為浩瀚志在功名的唸書人頂禮跪拜的殿堂。這組比故宮還年月長遠的皇家古構築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華,凝固了一段數百年的漫漫科舉之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廟裏,闊別都會的喧鬧,觸摸汗青、文化的脈搏,以平安淡泊的心去感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博識,其實是件雅事。

北京孔廟主體構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構築規制。整座孔廟構築機關科學,侷限弘大,凸顯皇家派頭。

先師門(又稱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檐歇山頂,根基上保存了元代的構築氣魄威風凜凜,先師門兩側毗連古剎的外圍牆,如統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劈面看到的即是大成門。

大成門建設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檐歇山頂。整座構築坐落在高峻的磚石台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有聲有色。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期間的石鼓遺物刻制的,那難辨的筆墨和艱深的詩意生怕只有學識廣博的孔老漢子才氣完全領略吧。第一進院落是天子祭孔前籌辦各項事件的場合,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洗濯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

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裏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構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構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後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構築品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雙方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大殿表裏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天子的御匾,均是天子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貴重的文物。

孔廟的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對象配殿構成獨立完備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支解明明而又過渡天然,反應出昔人在構築部局上的奇妙構想。這組構築稱為崇聖祠,是祭奠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廣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台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檐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進院落及其構築有明晰的構築品級不同和成果地區分別,調和同一地構成一整套皇家祭奠性構築羣落,是我國古代構築的精巧代表。

孔廟歷經700多年的汗青文化積澱,遺留下來彌足貴重的文物,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和孔子儒學的重要史料和實物。

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御路兩側分四部門樹立着198座高峻的進士題名碑,箇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這些進士題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在浩瀚的進士傍邊有我們熟知的一些紳士如明代重臣張居正,愛國名將於謙、袁崇煥,科學家徐光啟,奸相嚴嵩,清代以才學出眾的名臣紀昀、劉墉及近代紳士劉春霖、沈鈞儒等。穿梭在這片時刻跨度達數百年的碑林中,輕撫舊貌斑駁的碑身,瞻仰碑面上已恍惚的筆跡,難免讓人發出“山河代有秀士出,各領風流數百年”的感應。

在孔廟與國子監(古代皇家大學)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座高峻石碑構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經典:《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樑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12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所有石經共計63萬餘字,侷限弘大,楷法工緻,內容的精確性和刻制的精細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侷限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世界第二大碑林。相傳乾隆帝欽命和珅、王傑為總裁,彭元瑞、劉墉為副總裁來考訂經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經核訂蔣衡手書的經稿,並把俗體字均改為古體字,使經文越發完美類型,古意大增,深受乾隆帝的讚賞,被授以太子太保銜。這使和珅嫉恨不凡,權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間挖去石碑上所有悔改的古體字。直到和珅完蛋後,古體筆跡才得以從頭修復,至今碑面上尚有一塊塊挖補的陳跡。

中心院落御道的西側有口古井。由青石板構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質井圈。因為坐落在德勝門、安寧門內一帶水線上,昔時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質清純甘冽,相傳進京趕考的舉人們在拜謁孔子後都要飲一下井中聖水,聽説飲後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寫出的字墨香四溢,筆勁流通。故乾隆帝賜名“硯水湖”。固然此刻井中水位很低,也沒有人飲用,但這口井文雅大氣的名字及感人的傳説,為孔廟增加了幾分文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q16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