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經典的遊記散文

經典的遊記散文

經典的遊記散文

遊記散文【一】:我從岳家山走來

故土難離,鄉情難捨,人生、總有一味。我從岳家山走來。

高山不臨水,觸手可及雲。岳家山是故鄉唯一的風景,巍峨而高大,威猛且魁梧。我不知它的故事是從何時起,只知道坐落在歲月裏的它,早已是永恆。

岳家山坐落在隴中黃土高原,遙望着無數遠近的山脈,擁抱着四周大小的村莊,注視着遠山綿延起伏的峯巒。但走近它有一種無比的親近,只要你用心去體讀它,你便能所理解它的胸懷。

它有一種無比寬大的胸懷,它更有一種人世滄桑的質樸感。對於我們隴中高原來講,大山是無言的老人,它不會説話,但卻孕育着山裏的人們。它沒有眼睛,卻見證了一輩又一輩的人,其間故事,印記成歲月。

走近岳家山,你看不到它有什麼特別,除了高大巍峨的特徵,再無其他。季節流轉,但卻春夏的它,一縷清風,一野青草相伴。它與世無爭,安靜祥和的陪伴着山裏的人們。

蜿蜒曲折的小路,荒草叢生的堡牆,印記了太久遠的歲月,鷹巢鼠窩裏無一不充滿着古老的而神祕的氣息。這種氣息,總能帶給人無比的懷舊感。

岳家山,有太久遠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裏,發生在它周圍的,發生在它身上的,或許至今,早已無人會記得!或許,一直都有記得這座大山所經歷的磨難。

岳家山,是因高大而得其名。在山頂有一個連祖輩都説不清的土堡。這土堡,如莊園一般,甚至比莊園還要大數倍,或許是它的胸懷和包容。它是山的最頂峯。堡牆寬厚數丈,堡外圍是數米深坑,這深坑隨着流轉的光陰,早已被黃土漸漸所掩埋。

追隨着古老神祕的氣息,不妨我們再談談堡牆,堡牆的.高,如三四層高樓。堡牆的寬,可驅車駕馬,如履平地。而今再去親探它,我用雙手撫摸着牆裏牆外,用心聆聽它被歲月的風沙所剝奪它的雄偉和壯觀。時代飛速發展的步伐,我的堡啊,我的牆,還有誰記得,你昔日有過的輝煌和強大!

兒時、我總聽年邁的老人講起,關於這山的故事,久遠而富有歲月色彩。它像我童年的一筆彩畫,畫滿了無數嚮往和對過去的探索。人們常常會説起,舊社會裏,祖輩們為了躲避土匪而造。

或許,在哪個人與野獸爭食,土匪與地主爭奪地盤的年代,祖輩們的生活,每時每刻無一不再水深火熱之中煎熬。那該是多麼艱難的歲月啊!堅強讓他們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子子孫孫,然而、更為深刻的磨練出我們西北人的憨厚。

牆內,太過神祕的灶台和煙囱,我不知道它們又經歷了什麼?但跟隨想象,那年那月祖輩們經歷的苦難,一定是在這座堡院內。院門外,你看的見的歲月,更為清晰可見,是山峯起伏的遠山,是遠山那邊遠山,還有不知名的大世界。

從我背起行囊,從我踏出它的門檻,朝着它目送的大世界走去,至今已數載年月了!我常常在江南的風裏,聆聽它從故鄉給我帶來的消息。我常常在江南的雨中,細讀它從藍天中給我捎來的書信。是、我從岳家山走來。

時至今日,在每一次跋山涉水中回到它温情的懷抱時,我依然從下車的那一剎那,遠遠看得見它深情的眼神,和蒼白的臉龐。故土幾經難離,鄉音不改鬢毛衰,萬千情絲,在我漂泊的日子裏,一直都是它的召喚。

靜夜裏,我傾聽過它喃喃的細語,是在月的那頭,在樹的身旁。或許、無人如我一般在時間的長河裏,去追尋一切過境百年的人非物事!我更想知道,在烽火戰國的年月裏,在春秋爭霸的時代裏,在諸侯並起,在帝王一統天下之時,你會怎樣的面孔,我的大山——岳家山?。

一曲聽風嵐,一案墨中詞,寫不盡這片牽魂夢繞,無數深夜裏召喚過我的故土。這座擁抱我成長的大山。這一村又一村,生活在它腳下的人們。我從這裏走來,我也從這裏走去。在來來往往的人生路上,它一直在其中。

夜已深,容我新詞鑄句,簡語書章,捕捉一番對於你(岳家山)別有的情感。你看案頭筆墨,已是你永恆不改的模樣。你聽、流歲物換,風霜雪雨,是你厚重的年月。你長生的容貌,永不褪色,依是歲月風中最美的景。

丁酉年五月初十夜。

遊記散文【二】:蒙山遊記

陽春三月,春色正好。湖畔嫩柳舒展着身骨,柔枝含煙,田間地頭的桃花、杏花也已輕綻枝頭,笑看人間,遠遠望去,樹間薄霧縈繞,花簇若緋雲織霞,美不勝收。羣山返青,從蒼茫蕭瑟的冬夢中醒來,淡霧中翠色若隱若現,似頑皮的孩童,似遮面的少女,吸引人好奇的目光,駐足遠眺。蒙山之巔,暖風和煦,無邊光景一時新。

蒙山,素稱“亞岱”。漫溯歷史長河,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李白、杜甫結伴遊蒙山、唐玄宗率羣臣登臨蒙山、蘇軾遊蒙山作詩吟誦蒙山、康熙大帝冬遊蒙山、乾隆皇帝南巡中游歷蒙山……皆對“山靈蓋不違堯命,示我詩情在玉峯”的蒙山頌揚備至。

自蒙山牌坊進,一路上百花爭妍,競吐芳菲,於褐色枝頭迎春而鬧,如同寒暄久違的春天。途經翠竹園,遙聞竹聲幽幽,泠泠作響。始至山腳下,沿坡而上,兩邊林木雜生,亂石凸顯,粗獷的風景亦如屹立的蒙山,雄渾彰顯豪情。

正如它遙遠的歷史般,身在九龍潭的遊客已經看不到山神廟的蹤影。九個漢白玉龍頭立於石壩之上,雖非水流旺盛的夏季,從其下走過,亦能想象到龍潭噴水的壯觀場景。

走過九龍潭,便是真正到了登山的時候,曲折蜿蜒的羣山中,一階階台階構成了攀爬的“天梯”。山勢險峻,林木茂密,溪流從巨石中竄出,偶有黃燦燦的野花立於枝頭,點綴着銀褐色的枝幹和濃綠的松林。拾級而上,滿目春光,或是小亭短歇,或是駐目遠望,或細覽百壽摩崖,走走停停中,不知不覺鷹窩峯已在腳下。

“不到鷹窩峯,枉為蒙山行”,作為蒙山的標誌性景點,鷹窩峯若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峭壁刀削,蒼松籠罩,給已顯疲態的遊人最深的震撼。石階無盡,東天門是引領遊者的最大動力,忘記了已經走過多少階,堅持着最初的信念,某一刻,刻有“雲蒸霞蔚”的巨大石坊映入眼簾。雖未登至絕頂,已可粗覽蒙山。薄霧掩映,遍佈翠色的羣山聚於身下,此時,天闊地遠,心靜如水,卻又有説不盡的豪邁。

懸崖棧道,蜿蜒於峭壁之上,其下深不可測,身旁山石如叢,千姿百態,身下一覽眾山小,滿眼蒼翠。人行其中,呼入略帶濕氣的空氣,心曠神怡。懸崖棧道的驚心動魄,森林木棧道的鳥語花香,不論何種心境,總能有所感懷,有所觸動,讓人深覺不虛此行。

幾個小時的攀登,遊客已是精疲力竭,最終抵達了目的地——龜蒙頂。東有玉皇殿,西有孔子小魯處,雲從身邊過,風自足下生,此處遠望,羣山於腳下隱現,頓覺神清氣爽,彷彿所有的疲憊,頓時一掃而光。歷觀蒙山壽仙等景觀,登山之旅便至尾聲。“馬蹄踏碎瓊瑤路,隔斷蒙山頂上峯”,有念想,有期待,彷彿志同道合的老友于今朝相遇,還會有再次相聚的日子。

其實,人生就像登山,路有陡有緩,可能我們會爬得很累很疲倦,甚至沒有登山杖,雙腳如同灌了鉛。走一步,再走一步,或許山頂風景總是與你的想象有所不同,但到了山頂你會發現,自己早已心如止水。所有經歷過的風景都是一種記憶,早已被歲月打磨的雲淡風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qd35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