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道德拒絕綁架【精彩多篇】

道德拒絕綁架【精彩多篇】

道德拒絕綁架【精彩多篇】

道德拒絕綁架 篇一

天津港爆炸事件牽動人心,而事後馬雲被“逼捐”同樣令人唏噓。如今“道德綁架”比比皆是,以道德的名義脅迫他人,便不再是正義。道德,從來都只是用來律己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説過:“道德義務、責任不是什麼外部強加給人的東西,而是一種要這樣行動而不要那樣行動的內在需要。”馬雲參加公益活動,是其自身擔負社會責任的表現。不參加,別人無可厚非。參加公益活動不是法定義務,最多算是道德上的昇華。由此看來,“道德綁架”實在是無理取鬧。

很多人以“缺乏界限感”來解釋“道德綁架”這一行為,不懂尊重他人的生活和選擇。也有人認為“道德綁架”的人是聖母,出發點是好的,只是用錯了方式。但直擊“道德綁架”後的真實心理,是缺乏者對擁有者的妒忌,是人性醜惡的一面裹上的糖衣。一個向上的社會不能容忍這種“惡意”肆意傳播。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應首先樹立好自己的是非觀,謹慎參與,不盲從。莊子曰“滿分作文網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然後才能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在自身都不能做好的情況下何能督促他人?正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再言“道德綁架”非一人之舉,一個巴掌拍不響。就算有人作祟,卻無人響應,這種“惡意”自然寸步難行。

自古常言,經天緯地。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矩和道理。當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法治社會,以法制國,以法治人。當道德強行升到治人的高度時,自然是破規逾矩,有違經緯之事。

古有“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隱士拒唐堯。”道德自然不可一躍齊身法律之位來治人。外有蘇格拉底陶片放逐,內有藥家鑫判以死刑。可見,道德如果出了規,秩序必然會蕩然無存。

馬雲捐與不捐,全憑其自身意志。捐是份心意,不捐也是合理,輪不到道德制裁。把握好法律這條線,剩下的憑心而行。這就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吧。”

拒絕道德綁架,以身作則,請勿越俎代庖!

拒絕道德綁架 篇二

想必各位都經歷過類似的場景:一個乞丐向你乞討,你給他一塊錢,他卻抱怨你吝嗇;你的車成了熊孩子的畫板,你去找家長索賠,對方卻鄙視你跟小孩一般見識;你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在公交車上找到一個座位,卻被逼你讓座的大爺大媽指責為不尊敬老人

“我這麼窮,你忍心給這麼點兒?”“大人不該讓着孩子嗎?”“年輕人不該敬老嗎?”這些以道德為名義的詰難便是道德綁架。這些要求看似合情合理,其實無理取鬧,戴震説:“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道德綁架便是以道德殺人,當為人提倡的道德變成了束縛人的繩索,它便也成了引線,只需一個火花就能將這個社會引爆,那麼面對道德綁架,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各位義憤填膺的朋友,請先放下拳頭,閉上眼睛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是道德綁架的一份子呢?你有沒有在微博上逼馬雲、馬化騰為災區捐款呢?你有沒有以要懂事為藉口,將你孩子的玩具換做人情呢?如果有的話,希望你在下一次要這樣做時遲疑一下,將心比心地想想,如果你是對方呢?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無論理由多麼高尚,也是一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道德應是人們對自己進行約束,從而在社會層面上達成一種默契。道德應使人與人之間更加温暖,而不應成為束縛人的枷鎖,使社會充滿火藥味兒,要知道再好的山珍海味也不滿分作文網用被人強灌下去,金子做的鐐銬也終究是鐐銬,卓別林在詩中寫道:“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知道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是多麼的無禮。”

或許有的朋友可以拍着胸脯説,我沒有道德綁架過任何人,而且我痛恨這種行為,那麼也請你想一下,你是否將“讓座是高尚,不讓座是自由”奉為圭臬呢?你是否將對綁架方的厭惡遷怒於道德本身了呢?當我們痛斥某些事物時,很容易不知不覺走向極端,道德綁架固然不可取,偏激的反道德綁架也不正確。“老人不體諒我們,不配被讓座”“貪婪的乞丐不應被施捨”“熊孩子就得揍”,嗯,這就是你不做好事的理由。淮南子有言:“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無人知曉,而繼續做好事,是值得尊敬的,但更可貴的是在被攻擊“綁架”後仍不失其本心,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對待道德綁架,不要讓它阻礙你行善的腳步。

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在濟南公交車上,青年能夠體諒老人的腿腳不便,老人能夠理解青年的辛苦;我夢想,有一天在成都的商業街上乞丐能夠對一角錢的饋贈心存感激;我夢想有一天在上海的地鐵站裏,女孩兒不會因為蹲着等地鐵而被路人拍照指責。

只要我們將心比心,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約束,對別人的善意心存感激,我們就能避免道德綁架的衝突,我的夢想也不再遙遠。

拒絕道德綁架 篇三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道德也是我國流轉至今的美好品德,有時候也會被當作評判一個人的標準。追求道德,本是一種良好品質,可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漸漸衍生出一個新詞: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公交車上時“現在的年輕人啊,越來越不懂事了,看到老人都不會讓座了”,親戚帶着孩子來家裏玩時“不就是一塊表嗎?摔壞就算了,他只是個孩子,不懂事,你和他較什麼勁”,路邊看到乞丐給了點零錢時“看你穿得那麼好,怎麼只給這麼點啊,我那麼窮,你不應該多給點嗎”,在明星微博下的評論“這麼有錢還不如捐給山區,只會貪圖享樂”

他們自以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一旦不一致滿分作文網就會出言諷刺,彷彿別人做了什麼罪大惡極的事。道德綁架便是以道德作利刃,當為人提倡的道德變成了束縛人的枷鎖,它便也成了導火索,只需一個火花就能將這個社會引爆。

道德應該是人們對自己行為的約束,是一種良好的意識形態。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師重道……這些都是優良的美德,為整個社會都增添幾分温暖人心的色調。可是,道德綁架讓原本的美德變了味,當禮讓從美德變成義務,當行善從主動變成被動,這個時代也像被顛倒過來一樣。這樣的綁架實在可怕,麻痺了人們的善良之心,挾持着大眾的選擇權利,這樣的行善早已成為壓在心中的負擔。當人們已經害怕厭倦了,道德也就隨之瓦解。

而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道德,理性反對道德綁架,讓道德綁架不再是行善的絆腳石,讓社會被善意和温暖擁簇着,這才是它該有的樣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1yl6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