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多篇)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多篇)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多篇)

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 篇一

花炮節

侗家傳説,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九年級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曆三月七年級,家家户户便開始準備。

八年級,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九年級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採來滿監葱蒜,在泉邊用水洗淨。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裏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羣穿着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讚歎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會男女

三月三上巳節中有一種奇特的風俗,即“會男女”。我國眾多少數民族,如壯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低佬族、舍族等民族中,三月三是一個傳統節日。

這一天,壯族同胞都趕歌坪,搭歌棚,舉辦歌會,讓青年男女們對歌、碰雞蛋、拋繡球、談情説愛。侗族同胞搶花炮、鬥牛、鬥鳥、對歌、踩堂。布依族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色糯米飯,各寨三四日內不相往來。瑤族也以三月三為歌節,除唱序歌、散歌外,還唱訴苦歌和謝仙歌。但很少唱情歌。舍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三月三、踏沙灘

在象山石浦鎮流傳着三月三踏沙灘的習俗。相傳當地農曆三月九年級前後,地温和水温逐漸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及至如今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活動。

月三是什麼日子 篇二

農曆三月九年級,古稱“上巳日”,傳説這一天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在壯族傳説中,“三月三”是盤古誕辰日,是壯族祭拜盤古以及祭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壯族傳統踏青歌節。而在畲族,“三月三”是穀米的生日,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

這天,傳統上除祭祀活動外,它還是畲鄉百姓進行歌舞娛樂、談情戀愛、人際交往、物資交流的最好時機。百姓穿上盛裝,姑娘、小夥花枝招展,以歌傳情,平時不常見到的問凳、搖鍋、趕野豬、煉火、婚嫁表演、民族工藝品展示、吃烏飯宴等等,都會在畲鄉上演,讓當地人民和賓朋遊客無不為之沉醉。

甜不過畲家糯米酒,美不過畲鄉“三月三”。在浙江,“三月三”是畲民族的重要節日,也是浙江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節日。除了景寧這個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外,雲和縣安溪鄉、桐廬縣莪山鄉、泰順縣司前鎮、平陽縣青街鄉等地,都將舉辦畲族風情節活動。

另外,一些地方雖然不是少數民族地區,也同樣延續着“三月三”的民間習俗。比如在這一天,建德市新葉村會舉辦“三月三”農耕文化節,温嶺澤國舉辦“三月三”民間踩街活動。

各地的“三月三”大同小異,又各不一般,呈現出多樣化。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篇三

三月三是壯、漢、瑤、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節日,在當地羣眾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春節。具體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節日?下面為您介紹。

1、漢族

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説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漢族,有吃地(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當天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

2、壯族

農曆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盛大的節日,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説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歌圩一般以唱山歌開場,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風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個方塊都很有壯鄉特色,人們捧着五色糯米飯,抱着壯鄉的美酒,扛起勞作的鋤頭,精緻的簸箕也被舉在手中。

3、侗族

侗家傳説,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九年級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清晨,姑娘們到菜園採來半籃蔬菜,洗淨,穿戴打扮好聚在莫嘎樹下,等在那裏的小夥子們伺機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便與姑娘約定還籃日期,屆時回贈水果與布料。從前有對青年男女相愛,而女方媽媽將她許給一富商,定於三月初四出嫁。九年級這天,相愛的這對情侶在莫嘎樹下,悲憤欲絕,跳潭殉情。為紀念他倆,每年三月三,當地青年便來到這裏吹笙對歌,掙脱了包辦婚姻的'枷鎖。

4、苗族

“三月三”又稱“挑葱節”,是從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戀愛節日演化而來,據傳每到三月三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為名彙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親相愛,邊挖野葱邊説話邊唱苗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裝,來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展示她們的美麗。小夥子們也等着這一天,他們有機會認識很多姑娘,和她們對歌,如果相互喜歡的話,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所以歌會散了之後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

5、瑤族

“三月三”又名“乾巴節”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裏。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年復一年,一直傳到今天。

瑤族,也以三月三為歌節,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還唱訴苦歌和謝仙歌,但很少唱情歌。吃喝少不了酒呀、茶呀之類的。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除了以上的民族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也過三月三,不妨來看看。

6、布依族

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月九年級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羣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裏的禾苗,讓五穀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温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遊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着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

7、畲族

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傳在畲族民眾中,三月三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日裏吃烏米飯。夜幕降臨時,則舉行篝火會,競相對歌。

相傳在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各族人民起義,在一次戰鬥中被困在山上。由於沒有糧草,起義軍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他們靠吃一種叫“烏稔子”的野果充飢,堅持了幾個月,在次年的“三月三”衝出包圍,反敗為勝。為了紀念這些畲族英雄,以後每年三月九年級,畲族人就吃“烏米飯”作為紀念。“三月三”前後是春耕,所以吃“烏米飯”也有禱祝豐年之意。

8、黎族

三月三,是黎族傳統的郊遊節。相傳洪水時期,天妃和觀音兄妹,飄泊在五指山區,倖免於難。為了傳宗接代,妹妹臉刺花紋,使兄認不出來,配成夫妻,生兒育女,刀耕火種,使五指山富饒起來。此後,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帶上竹筒香飯,手打花傘,來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每逢“三月三”,各村寨的黎族同胞聚會於曠野上,挑着山蘭米酒,帶上竹筒飯,舉行打粉槍、射箭比賽以及中老年黎族男女吟歌對唱、跳竹竿舞等特色濃郁的民俗民風活動。屆時,還可以看到青年男女成雙成對進行“山戀&rdwww.本站baihuawen本站o;這一獨特的戀愛方式。

9、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裏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羣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其他如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

月三的節日傳説 篇四

三月三的節日傳説1

三月三最早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説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裏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九年級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説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説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説中,又把西王母説成是福壽之神。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裏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説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裏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説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壯族三月三的傳説2

相傳,很久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有一年,狀鄉大旱,鄉親們求達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糧,達桂跪奏道:“狀鄉百姓顆粒無收,吾伴千歲前往視察。”達桂伴駕來到狀鄉,只見田土龜裂,禾穗枯焦,一羣羣面黃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達桂跪下説:“千歲親見,萬望免糧。”土皇帝無奈只可免去狀鄉皇糧。打那以後,他對達桂恨之入骨,可是鑑於達桂的聲望,又找不出什麼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計,陰謀陷害達桂。

一天,他把達桂喚道跟前:“達桂,你向來很能幹,現在想叫你給我辦件事”達桂聽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懷好意,但他還是從容地説:“請千歲道來。”土皇帝半眯着眼説:“我正在建一座樓閣,缺少瓦片,聽説狀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經久耐用,我要你在兩個月以內給我弄900張狀人皮當瓦片用,到時重重有賞,如果完不成,定要從嚴懲罰。”達桂輕鬆的答道:“到時就請千歲親自到城門下點貨驗收吧。”

一個月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五十九天過去了,達桂依然沒有動靜。限期到了,達桂才召集900個壯家大漢,每人帶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麪,來到皇城腳下,架鍋煮糯米飯,煮辣椒菜湯,一個個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門下飲酒,喝辣椒湯,吃糯米飯。正當個個酒足飯飽,滿頭大汗淋漓的時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轎趕到了。達桂連忙上前施禮道:“貨物已經給千歲送來了,可是這幫賤骨頭張張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嗎?”土皇帝下轎一看,一個個黑裏透紅的皮膚上都是濕漉漉的,象是從水裏撈出來的一樣,臭氣撲鼻。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皺着眉頭,後退幾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説完,調轉轎子回宮殿去了。

一計未成,又生二計。快到清明節了,土皇帝又把達桂換到跟前,裝着十分誠懇的樣子:“達桂,你向來很聰明,現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幹。”達桂一聽,就知道土皇帝又懷惡意,但達桂好不畏懼地説:“請皇上明説。”土皇帝眯着眼睛説:“清明節我需要一個象宮殿後面那座大山一樣重的豬頭來祭祖,你給我在一個月內弄來,到時重重有賞,過期誤了大事要從嚴懲罰。”達桂十分輕鬆地笑道:“好辦,好辦。”

二十天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三十天過去,達桂依然沒有一點動靜。限期過了,土皇帝派兵來抓達桂,達桂扛着一杆大秤和兵差一道去見土皇帝:“皇上大人,壯家比山頭還要大的豬頭多得很,就是不知道宮殿後面的大山有多重,請皇上用這桿秤去稱一稱,我好回去把豬頭抬來。”“這。.。.。.”土皇帝啞口無言了。

土皇帝見達桂聰明過人,留在宮殿裏是禍根,非得除掉他,因此有想出一條毒計。一天,他把達桂叫到跟前:“達桂,你向來聰明能幹,再過一個月就是皇后坐月了,聽説壯家的公雞蛋很有營養,你給我在二十天內弄490個公雞蛋來,到時重重有賞。”達桂滿口答應。 限期到了之後,土皇帝派兵去抓達桂,達桂連忙施禮道:“非常對不起,我扶起正在坐月子,按照壯家的規矩,我得照料七七四十九天以後才能出門,到時我會給皇上送去公雞蛋的。”兵差大喝一聲:“天下男子怎麼會生孩子?”“男人不生小孩,公雞怎麼生蛋?”兵差無言以對。只好回去報告皇上,皇上大怒,下令捉拿達桂。

壯家百姓聞訊立刻送達桂到山上的楓樹林藏了起來。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圍,只見山林裏有剩下的糯米飯,就是不見人,皇上下令放火燒山,這天正好是三月九年級。皇兵走後,鄉親們上山在一棵合抱不過來的楓樹洞裏找到了達桂的屍體,大家含着眼淚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墳前放聲痛哭。哭呀!哭呀!淚水灑在墳上,墳上頓時長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楓樹,一叢叢翠蘭的紅蘭草。為了紀念達桂,鄉親們又在墓旁邊建造了廟宇,名曰:“達桂堂”。因為達桂生前喜歡喝酒,吃糯米飯,用喝酒、吃糯米飯的方法戰勝了皇帝,後來又因為拿不出公雞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九年級這一天,狀鄉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飯和熟雞蛋到達達桂墓前祭奠。正當人們陷入哀思時,天空突然雷聲大作,從廟堂 裏衝出一條五色大蛇,這條大蛇向鄉親們點了點頭,就直奔宮殿把皇帝給咬死了。

從那時起,桂西一帶壯族人家為了紀念達桂,年年到三月九年級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為傳説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襬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讚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迂的習俗。

壯族三月三的習俗 篇五

壯族三月三歌節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羣,互找對象以歌對答,此起彼伏徹夜不息。所唱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一不唱。在歌圩中,還有拋繡球作為定親信約的,所以,它又是戀愛中青年傳達情意的場合。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羣,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瞭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裏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男女青年山歌對唱,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繡球則是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

歌圩上還舉行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有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羣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標籤: 多篇 節日 三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jz6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