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精品多篇】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精品多篇】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精品多篇】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 篇一

是__學校班級學習委員他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學校裏,他都能夠按照一個少先隊員的準則來要求自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

一、家庭裏的他是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寶寶。當每天放學以後,回家的第一任務就是寫作業,完成老師佈置的相關任務,養成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己洗自己的襪子、刷自己的鞋子、整理自己的牀鋪、書桌。養成了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每週還不定期的幫媽媽刷碗、洗菜、做飯等。在媽媽不舒服的時候,還能給媽媽捶捶背、按按腰;在媽媽生病的時候,還會摸摸媽媽的額頭問是不是發燒?提醒媽媽早點休息。這時的媽媽是一個幸福的媽媽,也是一個開心的媽媽。每天晚上的“goodnight” 和每天早的上“good morning”也是爸爸、媽媽耳邊最動聽的音樂。

二、學校裏他是一個關心集體、樂於助人的好學生。20_年暑假,響應學校號召,組織假日陽光小隊,做一個清潔小使者,和大家一起到雙龍湖廣場打衞生、擦洗凳子等。“説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城”,為許昌市創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參觀許昌恆源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歐利優乳業公司,深深感受到了現代化企業的發展的規模和狀況。在學習中,有學生遇到不會做的題時,y會耐心的為他們講解,直到同學明白為止,從不顯出不耐煩的情緒。

三、生活中的他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小夥伴。曾有一個週末,他雙龍湖廣場玩時碰到了他班裏的一位同學,他們玩的很高興,但很不盡興,於是他和同學約好第二天下午3:30再雙龍湖廣場中心見面,一起再玩。本來第二天下午爸爸媽媽是要他回奶奶家的,可是y説他已經和同學約好了,不能失約。於是,爸爸媽媽兩個人回了奶奶家。當爸爸媽媽5點鐘回到家時,孩子不在家,想孩子一定和他同學在廣場上玩。當媽媽正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回來了。“玩的怎麼樣,很高興吧!”媽媽連忙問孩子。“從3:30我一直在等他,也沒找到他,他根本沒來。”孩子如是説。當第二天到學校問了那個同學才知道原來是那個同學有事沒去成,可他們又無法聯繫。通過這件事,y也知道了,朋友沒來是有原因,至少自己遵守了諾言,任何時候都要做一個誠信的人。

四、生活中的他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與人為善,快樂成長。當你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時候,你自己也是一個快樂的人;當你把自己的那份愛分享給別人的時候,你就擁有兩份愛。因為愛與快樂會越分越多。爸爸媽媽時常這樣對孩子説。

在公交車上,他為老人讓座位時,他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在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伸出援助之手,他是快樂的。當他和媽媽帶着很多的食物去社會福利院看望那些孤兒時,看到到那些可憐的孩子,他説他們需要愛,需要關心。他在看《孔子》第22集《閔損》這集時,在看到閔損説冷,父親打他,無意間把他的衣服給打破,蘆花飄出。父親知道真相後大怒,回家後,父親無論如何都要休了妻子,而閔損卻跪下來要求父親別休了繼母時,孩子的眼淚“嗖”的一下就掉下來了。閔損的那顆愛心、孝心也在這一刻傳給了y。

y在學習上不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生活中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以上就是同學的事蹟材料。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 篇二

蔣國珍 男,81歲,中共黨員,新餘市羅坊中學退休教師。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2年前,他把補發的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獻給國家;32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20餘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他的節儉世間少聞: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鹹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紅薯飯,穿破爛衣,點煤油燈,區區幾百元就可度過一個年頭……這是一個大愛無私的人,他捐資助學從不圖回報。這是一個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動萬千心靈。

他一生無兒無女,但在他的心裏,學生們卻親似兒女。 他是新餘市渝水區一名普通離休黨員教師。

他的先進事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20_年5月,新華社記者撰寫的《離休教師蔣國珍傾盡所有助學扶困》一文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發表,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關注,並作出批示,要求宣傳其先進事蹟。

1957年,由於歷史原因,蔣國珍被錯誤劃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他平反後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共計9600元的工資,一次性捐給當地政府用於發展教育事業。

從此以後,捐資助學便成了蔣國珍生活的一部分。1983年蔣國珍因病提前離休,雖然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教師崗位,但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學生們無私的關愛。

他主動與羅坊鎮下山橋中學聯繫,對每學期期終考試成績前50名者,分等級每人分別給予5元、10元、20元的獎勵。對一些家境貧困面臨輟學的學生,蔣國珍開始十幾元、幾十元地代交學費,讓他們得以繼續上學。

個人先後榮獲“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新餘市首屆道德模範”等榮譽,20_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 篇三

詹學銀 男,63歲,中共黨員,都昌縣太陽村主任。

從1988開始,詹學銀一共撿到過三個路邊遺棄女嬰,那時,儘管其家庭經濟條件比較緊張,但看到無辜被棄女孩時,他鼻酸流淚,心如刀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個我自己養了,後兩個分別送給了我的兩個妹妹,並叮囑他們要細心撫養。”

詹學銀欣慰的告訴記者,他養的女兒目前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20_年9月,詹學銀無意中從一份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張淑琴創辦中國太陽村救助服刑人員子女的報道,詹學銀為張淑琴的行為而感動,思想上也產生共鳴。

在以前工作時,詹學銀就很熱心公益事業。在看了這篇報道後,詹學銀決定在都昌縣創辦一個這樣的太陽村。

於是他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北京,見到中國太陽村的創始人張淑琴,並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張淑琴十分支持詹學銀的想法,於是詹學銀開始着手解決太陽村的建設用地問題。

為了抓好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的建設,詹學銀整天泡在工地上,為了節省每一分善款,他樂當工地的搬運工、值班員。“汽車拉來的沙、石、水泥等建築材料,人手不夠,我和老伴兒也要參加卸貨,到了晚上,我還要值班、看管材料。”

詹學銀告訴記者,近半年的時間,他從未休息過一天,為的就是太陽村工程儘早竣工。 “一夜春風至,萬樹梨花開”。

20_年6月1日,太陽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勢兒童住進了太陽村,有了家,有了歸宿,詹學銀的夢想成為了現實。詹學銀是太陽村的主任,內部管理的任務十分繁重。

100多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學習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最讓詹學銀操心的是這些孩子的管教問題了。“因為孩子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還會因為自己是服刑人員的子女而自卑。”

詹學銀告訴記者,他和愛心媽媽們只能一遍遍地教育、開導他們、為他們重建信心。為了改善太陽村孩子的生活,詹學銀在太陽村旁開挖了荒地種上了蔬菜,還利用原魚塘養上了魚,把自己家裏幾畝水田給了太陽村種水稻,山上種上了水果,圈攔養上了生豬,在山上養了雞。

詹學銀一有空閒就去勞動,身上曬脱了幾層皮。 在太陽村,孩子們都親切地叫詹學銀為詹爺爺,詹學銀像關心自己的兒孫一樣關愛孩子們的成長。

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總要起來為孩子們蓋被子。白天,只要他發現哪個孩子情緒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談心。

他給孩子們的愛也感動了社會上許多有愛心的人,他們給太陽村的捐款捐物也成為孩子們茁壯成長的有力保證。個人先後年榮獲全國、江西省“勞動模範”榮譽,20_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 篇四

會澤縣迤車鎮索橋村的主任陳友風如是説:“在基層工作的14年中,我一直保持政治上堅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為。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時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及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生命不息,奮鬥不已,為建設和諧迤車儘自己微薄之力。”

陳友鳳以前是忙人,現在毫無疑問更忙了,除了本來就很忙的農村事務外,還要準時參加會澤縣文明辦組織的“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宣講報告會”的報告。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剛好從會澤縣樂業鎮參加完報告會趕回來,在迤車鎮西支溝索橋地段幫助迤車鎮水務所協調西支溝溝渠邊界調整問題,迤車鎮水務所所長朱知標説:“迤車鎮西支溝三面光改造,全長10多公理,涉及到迤車的箐口、五穀、索橋三個村委會,其中最長的地段在索橋,人際關係最複雜的地段也在索橋村,邊界調整難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橋了,沒有陳大姐的幫忙,我們可能根本就協調不了”,而作為承包方的老闆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説,涉及到的三個村委會中,最好協調的也就是索橋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個溝段劃完了,並打電話通知下一個村民小組組長第二天帶着他們小組涉及到溝段邊界問題的村民到溝上實地查看並協調調整後,作為迤車鎮索橋委會主任的陳友鳳才有機會坐下來喝口水。

一、水潤小苗平息怨氣

年近50的陳友鳳心直口快,在基層工作的14年中什麼樣的酸甜苦辣都遇到過。__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陳友鳳服從黨委政府的調配,由迤車鎮中河村調整到總人口8000餘人,關係複雜,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索橋村主持全面工作。調整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她來承擔重任,解決矛盾的;調整的原因更簡單,她在__年昭待高速路迤車中河段的徵地、拆房、遷墳、挪樹中,面對重重困難,順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遷户的工作,而索橋村在這個方面進展並不順利。

上任伊始,陳友鳳立即召開索橋全村支部擴大會議,把握住了索橋村拆遷難、飲水灌溉難、計劃生育難三個重點問題進行了反覆細緻的研究,結合多年做羣眾工作的經驗,陳友鳳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贏得民心,首先解決好春耕時節農田灌溉問題,於是陳友鳳及時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實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溝,發現溝裏由於年久失修塞滿淤泥、雜草,埂子多處垮塌。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難怪羣眾不但不去修溝還要罵人。經過廣泛發動羣眾投工投勞,陳在鳳向鎮政府協調資金15000元用於修建垮塌溝段的擋牆。40天后13.5公里溝渠全部清淤排障完畢。水滋潤着田裏的小苗也平息了人們的怨氣。

二、親人誤解格外酸楚

回報是對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經過實實在在的水溝清理,水流進索橋村的田地,也流進了一部分索橋人的心田,總算有了點兒羣眾基礎。可是另外一個難題又擺在了陳友鳳的面前,沒拆遷的那32户會順利搬遷嗎?據瞭解,在她來之前,索橋的拆遷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縣、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訪。陳友鳳經過深入調查瞭解,發現了其中上訪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沒有溝通協調好,二是沒有做深入細緻的羣眾工作。面對羣眾牴觸情緒大,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陳友鳳挨家挨户詳細瞭解拆遷户各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聽取和記錄拆遷户的合理要求。第一次瞭解完之後,陳友鳳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進行第二次全面瞭解,陪着她去的村文書開玩笑説:“你還去起興趣來了。”面對文書善意的玩笑,陳友認真地説:“做兩道工作好,兩次説的問題都一樣就好整了。萬一不一樣,或者他反悔到時麻煩來了更不好整,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經驗。”陳友鳳的這個做法太對頭了,通過兩次瞭解,發現確實存在口徑不一樣的,於是陳友鳳帶着她的班子成員又進一步入户核實,回到村委會及時召開班子會議,針對不同的問題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通過深入細緻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遷户都執行相關政策,主動配合拆遷辦做好拆遷工作。

對於陳友鳳來説,最考驗她最令她傷腦筋的是孃家人所在的索橋陳家村。陳家村總共因調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孃家人就佔了11家,孃家人在看着她,陳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個索橋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對孃家人安置工作的處理態度、處理方法、處理結果將嚴重影響着她在整索橋村的安置處理工作。

陳友鳳説:“那個時候頭痛啊,雖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後家,字輩小,許多長輩是抱着我長大的,你説我……?在開始做工作的時候,説聽有人就不屑地説,‘北京我都去過,你算什麼東西。’所以,做起工作來,難度就大了。後來我想,在我老後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迴避一下,讓其他村幹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不過的事,做不通,我也好知道做不通的原因,然後再出面做工作。”

事實果真如陳友鳳所預料的那樣,其他人去了,不但沒把工作做通,而且,還讓孃家人找上門來了,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於是只好硬着頭皮耐心聽長輩們的意見。陳友鳳讓孃家長輩一個個地説,各家提各家的問題和要求。陳友鳳説:“認真聽了半天,我歸納起來,孃家人帶共性的就是三點:一個是無住處,要我找;二個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辦?三個是房子量的不合咋個辦?我當時就對他們説,‘第一,你們房子拆了,無住處,我去借或者買災蓬來給你們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遷辦再量;第三,我小友鳳是你們看着長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沒地蓋房子,你們蓋到我家小太陽5畝地去。’這下,孃家人總算吃了顆定心丸,同意進場開工。

拆遷的問題解決了,最後就是計劃生育的事。陳友鳳説:“別的人家就不説了,就我的兩個姑子因我‘不顧情分’讓她們去做了手術,很長時間不理我,被親人誤解的滋味想起來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國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堅信當優生優育給家庭帶來不盡的好處時,結紮了的人們會感謝這個強制措施,並逐漸自覺履行,這是我的期盼。應該也是所有人嚮往的。”

三、真情奉獻贏得民心

20_年,陳友鳳積極響應迤車鎮黨委政府發展烤煙種植大户的號召,憑着之前三年種植烤煙的經驗,陳友鳳承包了200畝地,新建了新型烤房,5月無比干旱,剛澆上的水很快就被蒸發了,面對這種奇熱天氣,請工澆水入不敷出,況且遇災還有保險公司,許多人都無奈地放棄了給煙苗澆水。但陳友鳳仍然堅持天天請三四十人從周邊的吊井和大河裏抽水潑煙,為此陳友鳳消瘦了十多斤。當市煙草公司的領導來視察時誇讚道:“全市長勢最好的煙苗就在你這了。”

7月是煙葉成熟的季節,新型烤房的優勢很快被煙農們認可和羨慕,當零星種植烤煙的鄰居們試探着提出要來試試時,陳友鳳爽快地答應了,而後悄悄地囑咐自家請來的工人當天少掰一爐煙葉,不要讓鄰居覺得過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時間裏,陳友鳳不但為鄉親們提供無償的技術指導,而且不收任何電費和炭錢。雖然自己還欠着十多萬的貸款,但陳友鳳總覺得自己無論怎麼艱苦也要讓鄰居們親身體驗一下新型烤房的好處,以更好地引領他們共同致富。

作為一名老黨員,多年來,陳友鳳一直默默地實踐着帶頭致富和扶貧幫困的座右銘,當需要幫助的村民進入陳友鳳的視線,也就一定進了她的心裏。陳友鳳一直實踐着一個黨員的起碼要求,曾為索橋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會捐了100元;組織全村黨員義務為侯家凹子被火燒了房子的徐華芬蓋起了3間房屋;協調供電所為官廳陸玉芝三奶孫免費栓電;幫助從國民黨軍隊裏逃回鄉的陳樹民老人辦理了户籍手續,並將其送進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橋中街的孤寡老人張順富,年輕時好吃懶做,以偷盜為生,屢教不改,曾經三次入獄。如今已年過半百,一無所有,張順富找到了陳友鳳家裏説他想進索橋村委會的敬老院,陳友鳳沒有嫌棄他過去的經歷,耐心地對張順富説:“你還有勞動能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負擔了,自己勞動掙錢會過得更舒坦。”張順富在她的勸説下,同意了自謀生路,但是提出沒有住房,於是,陳友鳳帶頭捐了100元之後,迅速組織了索橋中街支部14名黨員捐資1000元,又向民政申請,協調資金3000元,黨員們義務勞動,幫張順富在小太陽村民小組建起了一間20平方米的住房。現在,張順富浪子回頭,改過自新,靠幫人家下面粉,栓電掙錢,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_年5月,會澤縣文明辦在各鎮提名推薦“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候選人,迤車鎮陳友鳳,經過層層選拔推薦,在基層推薦的147名道德模範候選人的基礎上,進入從中海選出22名候選人名單,又經過全縣廣大人民羣眾的投票評選,從10萬餘份選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終根據會澤縣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和評審委員會的最終評定意見,一路高歌當選,獲得“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五類道德模範中的“敬業奉獻模範”表彰獎勵。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 篇五

__,一個聽起來簡單而平凡的名字,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醫生··她,一個平平凡凡的女人,而且是一個患有嚴重心臟病的病人。但是,她卻忘了自己是病人,只記得自己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一名承載着患者生命託付的醫務工作者。忍受着病痛折磨在自己平凡又偉大的工作崗位上辛勤的耕耘,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患者,奉獻給了醫療事業。她的愛崗敬業和用自己的健康換取病人歡笑的精神無不時時刻刻感動着我們所有的同事。是她,為我豎起了一面旗幟,指引着我前進的方向;是她,讓我明白柔弱的身軀內也可以有一顆強大的心;是她,讓我明白了共產黨員的使命,明白了白衣天使的真諦。她,就是我們醫院的內科主任----梅莉同志。

因為一次感冒,她很不幸的患上了心肌炎,繼而發展為心肌肥厚、心臟增大。呼吸困難、心悸氣短就常年的伴隨着她,折磨着她,特別是當有點感冒的時候,每走幾步就需要休息,暈倒更成了家常便飯。每次看到她情況不怎麼好時同事們都勸她在家裏休息休息,可她總是回答:“在家裏有什麼意思,要是讓我一天就在家裏呆着,我估計會更難受,因為我是一名醫生,我離不開我的病人,離不開我的崗位。”離不開自己的病人,多麼樸實無華的一句話,卻反映出了一名醫務工作者對自己那份職業的眷戀和對患者深厚的感情。但是我們每一位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不得不為她感到揪心,在我們的內科辦公室,我們的梅主任左手打着吊瓶,鼻孔裏插着氧氣管,右手不停的為病人開處方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聽着她彷彿快要掉氣的語調為了給病人解釋被她用力的提得老高,看着她因為缺氧而發紺的嘴脣和因用力呼吸而煽動的鼻翼,我們不禁紅了雙眼。無數次我們因擔心她的身體勸她休息,無數次因為她不聽我們的勸告而大聲的罵她,而她只是笑笑,然後費力而堅定的走進了病房開始了她和病人的交心和交流。

記得那是一個秋天的早晨,在上班的公交車上,她就開始感覺到呼吸困難,心慌氣短。但是她還是堅持着,心想反正都是老毛病了。到了醫院,她拖着彷彿一下子有千斤重的雙腿費力的爬上了醫院對於我們來説不算太多的台階,叫了一聲:“快,我要吸氧!”便轉身往搶救室走,就在一瞬間,我們還沒來得及扶着她便聽到她暈倒在地的聲音,她的頭部重重的摔在地上,起了一個大大的血腫。我們急忙把她扶到急救牀上,吸氧、輸液、冷敷摔傷的頭部。看着梅主任因缺氧而蒼白的皮膚、青紫的嘴脣,因呼吸困難而不得不端坐在牀上用盡所有的力氣用力的呼吸着,我們沒有一個人勸她回去休息,因為我們明白沒用的。看着她的病情逐漸穩定,我們就開始各忙各的。這時,突然我們聽到樓梯間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快點,搶救病人!”,我們急忙奔向病人,將病人安排在牀上,是一個農藥中毒已經陷入昏迷的病人。這時,我們的梅主任快速的拔掉鼻氧管,和手上的針頭,奔向病房。“快,給他吸氧、建立靜脈通道、準備洗胃。”搶救在梅主任的指導下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病情也逐漸得到控制,但病人仍處於昏迷中。可是有誰看到,梅主任的臉上早已虛汗直流;有誰注意到,她的聲音已經越來越虛弱,虛弱得我們都快聽不清;又有誰注意到,她的嘴脣已經青紫,雙手雙腳都因缺氧而發麻,快沒有了知覺。但是她的臉上沒有一點點倦意,仍然全身心得關注着她的病人,心繫着她的病人是否脱離了危險。我們叫她快去休息,她只説了一句:“別忙,病人還沒清醒。”這時,病人突然眼睛動了一下,病人醒了,我們的梅主任卻再一次暈倒在病房裏。我們再也忍不住,邊哭邊搶救她。病人的家屬也忍不住了,淚水早已浸濕了雙眼。

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醫務工作者,或許她的身上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卻用她被病痛折磨得不堪一擊的身軀和她那顆為了患者永遠炙熱的心為患者撐起了一片豔陽天。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衞生事業,獻給了她認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患者。她雖然身患疾病,她依然春風滿面,精神矍鑠的用行動踐行這她的入黨誓詞。當我們問她為什麼時,她説:“我是醫生,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對照《黨章》我還有很多做的不夠的地方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並用盡我畢生所學為患者帶來健康。”

我想我們的每一個人,特別是21世紀的醫務工作者都應該向我們的梅主任學習,學習她的愛崗敬業,學習她的工作熱情,學習她為了患者不顧一切的那顆“醫者父母心”。當我們還在為自己多加一天班而喋喋不休時,在她面前我們是否該深深的埋下我們那顆高傲的頭,仔細的審視自己。為我們的斤斤計較而臉紅。

道德模範人物事蹟 篇六

王__,女,1962年11月15日出生,回族,中國共產黨員。1981年12月至20_年1月在__市蔬菜公司的蔬菜批發部工作,在工作中積極努力,發揮共青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為單位出板報、寫表揚稿,並在單位的廣播中多次播放,在單位的珠算比武中多次獲得前三名的好成績。由於工作突出,於1984年被調到統計股做統計員。並於1985年考入黑龍江省商學院的夜大,學習商業會計專業。同年考取了__市珠算協會的一級證書。1988年大專畢業。__年任單位收款室組長兼 任團支書。20_年8月應聘到新城辦事處建成社區,擔任副主任一職,主管低保工作。

社區低户及低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都是需要社會最要關心和幫助的。王美倩利用業餘時間一家家調查走訪,瞭解各家狀況。通過走訪調查讓她在工作上有了頭緒、有地放失,逐步建立健全了檔案,做到應保即保,流動管理,不怕威脅與恐嚇。她積極幫助困難家庭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為家庭成員找工作,與他們打成一片成為知心朋友。在低保走訪工作中,王美倩深入家庭與特困居民袁樹祥、張雅賢結成幫扶對子,經常以個人名義為他們捐款捐物,購買生活物品,解決生活難題。在她積極努力的工作下,於20__年獲得辦事處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20__年獲得辦事處人口普查先進個人稱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d88r5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