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多篇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多篇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多篇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篇1

他的名字叫侯__,今年59歲,是__市礦區馬家坪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主要負責平潭街西社區的日常警務,也就是咱們常説的“片警”。從警20多年來,他不僅是一位大家公認的好警察,還成了37位老人的“好兒子”,在他看來,民警也好“片警”也罷,説到底都是給咱老百姓解難的人。

老侯的一天是從平潭早市開始的,每天早上他都會早早過來巡查治安,順便再買點菜,這些菜是買給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的。早市結束,街上的人漸漸少了,侯__回到社區警務室,接待完辦事的居民後打了一個電話。

中午下班,老侯沒有回家,而是來到離警務室不遠的一棟三層樓房,還沒上完樓梯,一位老人已經迎了過來,84歲的李黑小就是那個與他通電話的人。李黑小老人無兒無女,孤身一人,7年前,侯__在一次户口排查中發現了他,那時的李黑小腰部扭傷、腿部浮腫,生活無法自理,侯__先帶老人去醫院做了檢查,後來就天天定時定點來為他做按摩、洗被褥、處理大小便,直至老人好起來。

老人原先的房子一碰到下雨天、下雪天就會漏水,老侯就乾脆給他租下了警務室旁邊的小房子,還為他添置了澡盆、被罩和電話機。在老侯的悉心照顧下,老人的雙腿漸漸康復了。

晚上8點,老侯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又匆匆走上了一條通往虎尾溝的小道。今年83歲的李文彩是侯__照顧的另外一位老人。1996年,李文彩的兒子被判了無期徒刑,老人對周圍的一切一下子變得十分冷漠。聽説這事後,侯__就趕來看望老人。

誰料幾個月後,李文彩的老伴傷心去世,女兒也得了腦梗,一下了沒了親人的關懷,老人的心情更是極度低落。老人愛吃餃子,侯__就買來餡和老人一起包了吃,他給老人做飯、縫衣服、洗被單,遇到老人生病,就乾脆住過來。老人漸漸接納了侯__,現如今更是離不開他了。

侯__的細心照料讓兩位老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20多年來把侯__當兒子看待的遠不止一兩位老人。

78歲的劉如榮是侯__在澡堂洗澡時偶然遇到的,老人因為腦梗後遺症行動不便,侯__就主動幫他擦身搓背。除了日常的照料,侯__幫助老人洗澡的習慣一直沒變,在侯__的警務室裏掛着一沓子澡票,這是他專門為他照顧的老人們買的,每次他都帶着一位老人去洗澡,成了老人們的專職搓澡工。

人們口口相傳,讓不少人都認識了侯__,在老人們的介紹下,侯__還接手了不少他轄區外的老人,自行車到不了的地方他就坐公交,每天忙碌於不同地區、不同的老人之間。做飯、收拾家務,或者給老人唱唱戲,陪老人聊聊天。從警25年,他長期照顧過的老人有37位,沒圖過什麼名利,卻收穫了至親的感情。

這些年,老侯的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轄區內的水電工和老侯結成對子,幫老侯給老人修理水電工具,社區不少熱心居民主動要求成立愛心團體,推選老侯為領隊人,社區工作人員送來了縫補工具,還有居民送來了米麪菜,要和他一起照顧老人們。

一份愛心和熱心,把一個59歲的民警和37位孤寡老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今年年底侯__就要退休了,他説,照顧老人這件事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他會堅持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注老人、關愛老人的隊伍中來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篇2

她,82歲,省吃儉用,將自我僅有的房子賣掉,只為幫忙那些需要幫忙的人。

她,沒有錢請保姆照顧自我的晚年生活,卻將積攢下來的一萬元在國家首個“扶貧日”捐助給了20名殘疾康復者。

她,就是拉巴卓瑪,一位平凡普通卻又讓人心生敬愛和尊重的老人。

初見老人,是今年10月17日在區殘聯辦公室。當問及為何要為一位老人、一萬元舉辦一場專門的捐贈儀式時,區殘聯理事長黃建國感慨地説:“因為我們全體職工、康復中心的全體殘疾康復人員,都被拉巴卓瑪老人這種無私的大愛深深地感動。82歲的老人家不圖名不圖利,靠着一分一分積攢下來的積蓄來幫忙別人,這種善心值得尊重,更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學習……”

捐贈儀式上,受捐的殘疾人康復者們紛紛自發地給老人家獻上哈達。可在理解了一條哈達後,老人婉拒了後面的哈達,理由很簡單,一條就能夠了,多了浪費。老人簡單而又樸實的話語讓人頓時覺得鼻子一酸。“此刻國家政策這麼好,我不愁吃不愁穿,節儉下來的錢能夠幫忙更多的人,這讓我很開心,很滿足。他們都還是孩子,我這一點點的幫忙期望能讓他們開心一點兒、幸福一點兒。”當在場的人向老人鞠躬以示感激的時候,老人笑着説。

其實,説起老人的愛心故事,要追溯到2008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世界愛心人士的關注。作為西藏第一建築公司的退休職工,拉巴卓瑪老人當時並沒有太多積蓄,就捐了100元錢。這件事情以後,老人一向感覺很歉疚。“那麼多人沒吃沒喝沒地方住,我卻只能捐出100元,我每一天都很自責。為此,我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把單位分給自我唯一的住房賣了,賣房的10多萬元錢委託給自治區紅十字會,經過紅十字會同志的幫忙,一筆一筆捐給有需要的人,直到用完為止。”説起賣房的這一舉動,老人沒有半點悔意。

走進老人租住的屋子,映入眼簾的一張小牀、一張小桌子和一台老電視機。“房租是我目前最大的一筆開銷。根據我的情景,本來能夠到養老院生活,可是我身體還很硬朗,不想給政府添麻煩,所以就一向自我一個人住着。我每個月的退休金有2000元,我還要繼續攢錢,到1萬元就捐出去給有需要的人。”老人一邊忙着給我們倒水,一邊自言自語地説。聽到老人的話語,隨行的同事最終難控情緒哭出了聲:“一個都需要別人照顧的人,卻時時惦記着別人。”聽到同事的哽咽聲,老人走過來,抱着她笑着説:“我身體好着呢,多做好事,心境好,身體就好。這可是我健康的祕訣!”

眼前的一幕,讓記者想起一個朋友以往説過的一個典故:相傳,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僅有每年秋分時節會有一米長的陽光照下來,傳説被這一米陽光照到的人就能擁有美麗的感情。此刻在記者心裏,老人就如那一米陽光,而被她幫忙的人恰如被陽光照耀的人,相信他們必將有幸福的生活和完美的未來。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篇3

“叮鈴鈴”一串匆促的電話鈴聲,打破午後片刻寧靜。爺爺急切地接起電話,認真地聽完後,高興地大叫:“找到了!找到了!”原來,失蹤三天三夜的舅公終於有了消息。

我的舅公74歲了,是個聾啞人,左眼還有白內障,不識字,每天都到村裏去逛逛,總會準時回家。沒想到,就在去年的八月二十四日走丟了。所有的親戚、朋友、鄰居們都出動了,還藉助的微博、q羣、報紙、電視台等途徑,進行“尋找舅公大行動”。誰都沒有料到,舅公居然從村邊的公路走上了杏林大橋,出了島,走到灌口,還陰差陽錯地上了越秀山。

我們心急火燎地趕到越秀山山腳下,找到那位等候我們已久的老奶奶。老奶奶一看到我們就很無奈地説:“他很倔強啦,一步都不肯動,就坐在路邊。快跟我來吧。”終於,在半山腰的路邊,我們看到了無精打采地舅公。一位皮膚黝黑的老爺爺正一邊幫舅公戴斗笠,一邊提醒舅公多喝水。火辣辣地陽光曬得他滿臉通紅,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流,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一見到我們,舅公高興得“啊啊呀呀”地叫,那位老爺爺笑呵呵和我們打招呼,一五一十地説了起來:原來,老爺爺在前兩天巡山的時候,發現了舅公一個在山上轉悠,還以為是山下的老人來活動。可到了天黑,也不見舅公下山。他和舅公比劃地半天,也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本想好心請舅公到他家休息,舅公卻執意不肯。第二天,老爺爺不放心,又特意到昨天看到舅公的地方,發現舅公還在那裏,整個人憔悴了很多。於是,他就趕緊回家,拿上食物和水,送給舅公。直接第三天,老爺爺和老伴説起這事,老奶奶突然想起了晚報上的“尋人啟示”,趕忙拿起報紙仔細辨認後,立即給我們打電話。老爺爺還擔心我們找不到路,特意讓老奶奶到山下接我們,他自己看着舅公,防止舅公亂跑。就這樣,我們終於找到了舅公。

幾天後,我們一家人再次去拜訪那位老爺爺。這次我們不但帶去禮物和酬金,還帶去晚報的記者想採訪他的消息。沒想老爺爺不僅謝絕了我們的酬謝,更謝絕了記者的採訪。老爺爺笑着説:“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至於這件小事,更不值得報道。”

夕陽西下,我們告別老爺爺和老奶奶,踏上回家的路程。當他們的身影漸漸遠去,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句話:“做好事並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功德;抱着盡本份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篇4

平常你都做些什麼好事呢?我做了許多好事:幫媽媽搥背、幫助同學解決難題、幫老師拿東西、幫姐姐的忙、幫忙做家務等等。我做的好事還不少呢。做好事可以讓雙方快樂,所以我們要多做好事喔!

有時候媽媽勞累時,或者爸爸開車筋疲力盡時,我和姐姐就會主動幫爸爸媽媽按摩或搥背,我和姐姐的按摩讓爸媽紓解壓力,爸媽總是不忘誇獎一下,讓我感覺很開心。有一天晚上,媽媽突然背痠痛,我和姐姐輪流幫媽媽搥背,我邊搥背邊聽到媽媽喔!喔!喔!的叫,我變問媽媽為什麼你一直喔!喔!喔!的叫?問了才知道原來是有一點舒服又有一點痛,所以才一直喔!喔!喔!

只要同學有什麼困難,如果我可以幫的上忙,我就會盡量幫忙。還有隻要老師説誰要做什麼,我總是趕快舉手,使我學到許多做事的技巧。例如:三年級的時候,我做事總是隨隨便便的,有一次,老師叫我整理我們班的作業本,我整理的亂七八糟,幸好老師細心教導我,使我從不會整理作業變成會整理作業,這多虧老師耐心的指導我。

有一天姐姐因為匆忙的去倒垃圾,而忘了關台燈,而好心的我便幫姐姐關台燈,這樣一來不但做好事,又幫爸媽省錢,真是一舉兩得啊!每天我會和姐姐輪流幫全家洗碗、曬衣服、拖地、收拾碗筷、擦桌子、倒垃圾。做事時雖然常做得汗流浹背,但是我也幫了不少忙,媽媽常常謝謝我呢!被媽媽謝謝的感覺喜孜孜的,好像吃了一支青蘋果口味的棒棒糖,甜到心裏去。

做好事可以幫助親朋好友、鄰居,也可以是幫助家人,什麼都可以,但不行幫助做壞事的壞人或者是偷東西的小偷。上學期有一位好心的同學幫忙一個陌生人牽走自行車,沒想到受騙了,那位陌生人竟然是小偷。所以幫忙陌生人要小心一點。不要讓做好事的善心被壞人利用了。我喜歡做好事,希望大家都喜歡做好事,當個人人都喜愛的人。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篇5

近日,我在網上看到一段報導,在杭州一公園內,57歲的何大媽不慎跌入湖內,聞救聲而趕來的82歲孫老伯奮不顧身地跳入湖中將其救起。事後,孫老伯不要報酬,只希望何大媽能通過電視台和報社宣傳他的行為,何大媽女兒在網上質疑孫老伯的目的,一時間此時鬧得沸沸揚揚。

暫且不説別人怎麼看這件事,我個人倒有一些獨特的看法。首先,我要讚揚孫老伯的救人行為,這是一種見義勇為精神的體現。在當今社會,面對別人有困難自己敢挺身而出的人本就不多,更何況,孫老伯是一位82的高齡老人。82歲還能積極救人,這不得不讓我敬佩。所以,這件事本身就是一面旗幟,是道德楷模。從社會道義而言,應該得到宣傳,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從事正義之事。再者,我要質疑何大媽的女兒,對自己母親的救命恩人不心存感激反而懷疑其救人動機,這是對恩人的一種不尊敬,或者説有心存感激之心,但她根本卻把自己置身事外,並不是以一個被救人的家屬身份説話,這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而説到孫老伯救人要求讓電視台、報社宣傳其行為的事,我感覺並不太過分。畢竟,孫老伯救人一命,只想讓別人宣傳一下自己,這並不過分。看待問題,不能只看表面,要究其本質。不論孫大爺有何救人目地,但他畢竟救了人,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因此,我們有理由讚揚他,而不是質疑他。像這種事情有很多,從歷史上來看,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全國的人,對中國歷史進步有重大意義。但就其秦始皇本身而言,他統一全國的目的,誰能説不是奴役更多的百姓,是想要登臨高位,獲得更大的權力,但這並不影響他對社會做出的重大貢獻。從現實來看,當小月月倒在人羣中的車輪下,我們指責路人的冷漠,批評無人施以援手。當上海的老人倒在馬路上,我們不攻擊那些圍觀者沒人救助。現在,你的母親得救了,這是幸運的,你應該是最大的受益人。怎麼連宣揚一下恩人的事蹟你都質疑?如果孫老伯真存在救人的不良動機,稍一遲疑,恐怕你就成為最悲傷的人。所以在正義面前,我們不要吝嗇表揚,不要小肚雞腸揣測別人的善舉。

因此,我個人也比較推崇做好事須留名的觀點。時代在進步,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那種思想,並不完全適合大多數人的觀點。從另一方面來説,這也是保護自己的另一種方法。現實中,幫助別人反而被別人誤解,甚至受陷害的事也並不少見。而做好事留下姓名,會減少別人的誤解,防止出現一些反面的輿論觀點。

做好事留名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有能力做好事卻無動於衷的人。

因此,我要提倡做一個“做好事,須留名”的人!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篇6

今天,我的作業剛做完,就和媽媽一起乘出租車回家。當我正在講述一道有趣的數學題時,突然車子猛的一加速,緊接着一個急剎車,最後只聽“鐺”的一聲巨響,車子重重地撞在了一輛拋錨的汽車上。我還來不及反應,頭已經重重地碰在前方的防護網上了,我只覺得頭像馬蜂窩一樣“嗡嗡”做響。

媽媽趕緊把我拉出車外,我覺得臉上有水在往下流,用手一摸,滿手都是血。我的鼻子在流血,眉毛上火辣辣的痛,媽媽已經嚇呆了。這時一輛出租車停在我們身邊,司機從窗內探出頭來急切地説:“快!快上車,我送你們上醫院。”説着下車打開車門,媽媽捂住我的頭上了車。叔叔把門關好,提醒我們坐穩,車飛也似的開跑了。不一會兒就到了北京市第六醫院,叔叔趕緊向掛號處跑去。我和媽媽緊跟在他的後面,當聽説沒有眼科大夫值班時,司機叔叔狠狠地跺了一下腳説:“可惡!”回頭對媽媽説:“我們還是去協和醫院吧,那裏有眼科。”

在我們去協和醫院的路上,遇到了塞車,叔叔不停的回頭看我,我的頭還在流血,急得他滿頭大汗,把汽車喇叭按得山響。來到協和醫院,媽媽三步並做兩步跑去掛號,叔叔帶我來到眼科,一邊走一邊還安慰我。經過大約十五分鐘的止血和麻醉工作,縫合工作開始了。儘管我的頭昏昏的,還是聽到叔叔和媽媽的談話聲,“這孩子真堅強,流了這麼多血也沒哭一聲,縫針一定很疼,不知道孩子受得了嗎?”聽到叔叔的話我心裏熱乎乎的,心想這個叔叔真好,就像我的親人一樣。

當我從手術室走出來的時候,叔叔迎面走了過來,用他那隻大手摸摸我的頭,親切的説:“孩子疼不疼啊?你是這個!”説着豎起大拇指。這時我仔細地端詳着叔叔,叔叔長着一雙大眼睛,眼睛上方有一雙很濃的眉毛,一頭鬆鬆的頭髮下有三道淺淺的皺紋,臉被太陽曬得發黑,一雙粗壯的大手,一看就知道他的工作很辛苦。他對我笑的樣子十分和藹。

我坐在手術室門口的椅子上,聽到媽媽對叔叔説:“您辛苦了,真不知怎麼感謝您。您給我留下您的電話號碼好嗎?還有這是給您的車錢。”“別了!這點小事兒算不了什麼,這些錢您還是給孩子買點東西吧!孩子沒事兒就好。”説完,叔叔衝我笑了笑,轉身向醫院大門走去。媽媽追了上去,可叔叔加快腳步離去了。望着他離去的背影,媽媽説:“他真是一個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個人好事事蹟材料篇7

1995年8月,劉__投身商海,創立了鑫華電器,到了2005年,又在親友的支持下承租原百貨大樓,有了現在的鑫華商城,承擔着滿足廣大顧客日用消費品的供應,維護人民自由購物選擇的企業使命。不僅事業上取得成功,在家庭中,劉__也擁有一個和諧、勤勞、學習型的家庭。鑫華電器經理劉__通過在家庭和事業上取得的雙豐收,實踐了自己是人生目標。

一、要想成就事業,首先成就自己。

如果説:感恩的心態,人生的選擇是創業的動力,那麼,不斷學習才是智慧的源泉。1995年8月,劉__和丈夫劉廣軍投身商海,創立了鑫華電器,2005年,又在親友的支持下承租原百貨大樓,有了現在的鑫華商城,十幾年來,劉__在學習上投資了二十幾萬元參加現代管理培訓和傳統文化學習,並帶動自己的孩子,以提升自己,帶動孩子進步,影響員工隊伍的和諧建設。中國的古聖先賢有無盡的思想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讓她認識到,什麼是以人為本,什麼是企業家精神。那就是從自己內心開始修煉、學習,而且未顧其國,先治其家,從經營好家庭,包括子女教育開始,進而經營好企業。

二、敬老教子,和諧維家

在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中,身為父母的他們做到了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好榜樣,使孩子從小具備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行。而孩子也更加自強、自主,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很少讓父母操心。在培養孩子方面,劉__不光是配合老師學校督促孩子學習好校內課程,提高學習成績,同時劉__更注重孩子品德與習慣的培養。而這些是需要家長帶頭做到的。所以不論工作有多忙甚至經濟有多緊張,她始終堅持做好兩件事,一個是堅持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學習修身齊家之道,經營企業良方,同時,每天晚飯後,她心中的一張報表一本帳,一張光盤一本書,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素質,也培養了孩子喜歡看書,手不釋卷的良好習慣。第二件事就是每週都要去孃家看望父母,送去需要的食品、蔬菜、衣物等,陪父母説話聊天。每到週日或假期,她都會帶着孩子主動去姥爺家給老人洗腳搓背陪老人聊天,讓老人開心。由於公公婆婆去世較早,夫妻二人帶着孩子經常回老家看望三叔三嬸,陪老人過年過節,因為叔公的兩個女兒出嫁後,兩位老人過節時難免孤獨,公婆不在了,他們就把這份孝敬之心轉給了三叔三嬸。

三、培養優秀員工 成就幸福家庭

企業家不光是自己以企業為家,更要把企業建成員工的家,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讓員工視企業為家,也要視員工為自己的子女手足,兄弟姐妹,也讓他們和自己一樣成為領導、父母、家庭及全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對他們做好培訓,加強教育,提升素質,每天營業前,進行早會學習。培訓商場營業常識,技能要求,尤其是《弟子規》等傳統文化教育,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思想意識深化強化。特別要求他們不光做好分內工作,更要做好兒女。一定要孝敬父母,教育子女。

有一次,在九九重陽節這個傳統的敬老節日,她安排人員把幾名工作十年以上老員工的父母、公婆請到大廠,並在飯店安排酒宴,請全體員工陪他們吃飯,並送每位老人一份禮物。鑫華電器十五週年慶典時她給幾名工作五年以上的員工的父母準備了一份慰問品,並多次組織去敬老院慰問。

員工的公婆對兒媳婦有了意見,也會向她傾訴,要她幫助他們説服,小兩口鬧意見,也會找她調解,聽取鑫華電器老闆,他們的大哥大姐的一句勸。有位老大媽説:“我們兒媳婦在鑫華工作了十年,我放心啊!”

四、致富不忘節儉,創業不忘付出

在十幾年的鑫華電器經營管理中,她和她的全家人養成了學習、誠信等優良習慣,同時勤儉節約也是長期的宗旨,他們全家人包括孩子無論在商場購物、書店看書,絕不輕易索用一個包裝袋,更不亂花一毛沒用的錢,辦公紙也是用過正面再用背面。她覺得:一個包裝袋不值幾分錢,但節約下來,就是社會的財富。浪費了,卻又是對環境的污染,她的孩子在沖澡時,也把廢水留在盆裏,用於澆花、拖地再利用。上學有時帶一瓶水,但一定瓶子帶回來收集後再交給廢品站,孩子説:“從小事做起,減少浪費,保護環境,是少年兒童應有的美德。”

2008年汶川地震,鑫華的員工在第一時自發捐款,交給民政局的同志,縣婦聯組織募捐,她帶商城的幾十名女職工帶頭參與,春節文藝調演,每年都贊助不下萬元。慈善組織的扶貧助危活動,都有鑫華電器的身影.2010年教師節,她主動聯繫都育局,為全縣近2000名教師每人發慰問品一份,一次就達9萬元費用,也受到電視台的報道和各級領導羣眾的表揚和稱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o56rm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