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市疾控中心環境監測組事蹟總結

市疾控中心環境監測組事蹟總結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宣傳?如何及時、準確地統計上報各種數據?面對疫情和輿情相互交織的複雜局面,精確翔實的數據歸集和實時準確的信息發佈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些工作,是由南寧市疾控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指揮部下設的信息宣傳組來完成。他們採用實時監測、零報工作機制,按小時開展新冠肺炎病例監測、核查和反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市疾控中心環境監測組事蹟總結

疫情防控期間還能出門辦事嗎?出門辦事要如何防護?這就必須查看疫情環境監測圖,而一張完備的疫情環境監測圖的形成,離不開環境監測組的努力。市疾控中心環境監測組不斷創新,運用高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準度。 

一、數據處理 疾病防控的CPU 

每台計算機都有一個CPU,它是計算機的核心和大腦。而在南寧市疾控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指揮部裏也有一個CPU——信息宣傳組,負責對疫情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報送和分析,並定期及隨時進行疫情發佈。每天12時和24時是處理數據的“起跑線”,信息宣傳組組員要迅速整理、準確提煉。雖然組裏成員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但經他們統計的數據,每天都會在南寧市疫情通報中和市民見面。在這裏,疾控人員每天加班加點,從疫情網絡監測到收集境內外疫情信息,無不浸透着疾控人的辛勤付出。 

黃夏萍自“非典”以來,一直從事疫情網絡監測工作,每次有疫情,大疫情網就是疫情中最安靜但又最“喧囂”的戰場。安靜是鮮有人懂,“喧囂”是數據的變動頻繁。 

新冠肺炎雖然是乙類傳染病,但要求按甲類來管理,這代表着醫療機構上報的每一例病例(包含疑似病例)都需要一個個電話去核實、訂正、核對、確認……這一切必須在2小時內完成審核。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網絡數據這個戰場既沒有硝煙,也沒有白天和黑夜之分。瞭解黃夏萍的同事,都知道她是一個嚴謹細緻、認真負責的人,即便安排了輪班,她也睡不安穩,總是守在電腦前,保證各種數據及時訂正和報送,以確保第二天公佈的疫情數據科學準確。正是秉持這種高度嚴謹、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全市傳染病網絡報告及時審核率連續多年保持在100%。 

數據是做好科學防控的第一步,也是疫情發展的方向標。信息宣傳組成立當天,各類報送工作就正式啟動,然而需要報哪些內容、從哪裏獲取數據和材料、走什麼報送流程、報送頻率如何,全部都是未知數。信息宣傳組組長羅娜帶領組內人員馬上開展討論,確定數據來源,固定報送模板,清晰報送流程,疏通報送渠道,並在工作組成立當晚順利完成新冠肺炎疫情日報、實驗室核酸檢測結果彙總與反饋等報送工作。 

羅娜説:“一份疫情通報僅幾百字,裏面包含幾十組數據,涉及病例、醫院、社區、交通站點、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點……疫情監測網絡的各條線都是信息來源,除彙總本地疫情數據外,還要收集境內外的疫情信息,而這密織的網絡彼此關聯,每條信息的變動都會牽引着其他數據的更新,最後形成各類數據統計報表上報,作為防控策略部署的有力參考,因此細心、耐心、恆心和高度集中是對信息宣傳工作人員的要求。”從疫情啟動一級響應以來,信息宣傳組每天形成報送報表數十份,組裏的人員都是連軸轉,如果數據信息較多的話,幾乎是通宵達旦。大家都想盡最大的努力,讓數據成為提高防控效率的有效方法,早日戰勝這場疫情。初步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需要在24小時內完成,市疾控中心通過對數據的及時處理與更新、信息的第一時間溝通等一系列硬核操作,我市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完成的時間縮短了一半,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準確及時完成得到了自治區的肯定。 

二、科普宣傳 防控疫情的“良藥”之一 

為了讓羣眾瞭解新冠肺炎的預防方法,減少新發病例出現,科普宣傳是應對疫情最好的“良藥”之一。 

2020年1月19日,一條“面對新冠肺炎,市民如何應對?”的推文在市民朋友圈迅速轉發,這便是南寧市疾控中心信息宣傳組根據當時疫情形勢和市民需求推出的系列科普知識之一,當天閲讀量即超過10萬次。從那日起,南寧市疾控中心保持每天推送3篇以上科普文章,其中至少1篇為原創。“從疫情開始就關注‘南寧疾控’微信號,你們每天推送的科普知識都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我也把這些信息轉發給朋友看,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共同抗擊疫情。”這是一位網友在微信的留言,也是信息宣傳組工作的目標和方向之一。 

由於疫情期間,羣眾接收的信息量比較大,裏面不乏各種謠言,為了讓羣眾瞭解更權威更科學的內容,信息宣傳組時刻關注國家衞健委、國家疾控中心、國家健康教育中心相關疫情科普知識,根據上級的要求、疫情的變化,緊扣疫情下羣眾需要的科普信息關鍵點,把政策和科普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每天收集最新資訊、編制疫情防控核心信息、設計製作海報,然後通過短視頻、微信、網站、宣傳陣地等多種平台進行宣傳…… 

疾控中心的信息宣傳人員經常要加班到深夜,做剪輯、做美化、搞原創。從1月20日起,丘琳便一直在電腦前忙碌。“看到我們的工作可以對疫情防控起到幫助,一切的辛苦都值了。”丘琳笑着説,“宣傳內容為大家所知所用,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疫情發生以來,信息宣傳組根據防控發展不斷調整宣傳重點,及時發佈疫情信息,開設《防控小課堂》《防疫科普》《公共環境檢測》等科普專欄。同時,為深入挖掘先進典型,開設《防控一線》《“疫”中有情人》等專欄,記錄了《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使命不負卿》《只為早日揭開新冠面紗,還這世界開滿鮮花》等南寧疾控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感人事跡。稿件《少年與愛永不逝去,即使披荊斬棘——戰疫線上的柯南君》讓公眾領略到疾控精神的同時,也瞭解了流行病學調查的過程;《請相信下一站,團圓》讓公眾感受到身居幕後、負重前行的疾控職責,引導市民用科學武裝自己,吹響了全市人民戰“疫”的“衝鋒號”。 

截至目前,信息宣傳組編制供各防控部門參考的工作簡報49期,編制的文字、圖文、視頻等8大類宣教材料80多件、宣傳資料近25.5萬份;通過門户網站開設疫情防控專欄發佈疫情科普信息240篇,通過“南寧疾控”微信公眾號發佈疫情科普信息182條,總閲讀量為163餘萬次,其中原創66篇,閲讀量過萬的有20多篇,超10萬的有2篇,通過各類主流媒體刊登科普信息100多篇。針對疫情對企業復工復產、學校開學復課帶來的挑戰,還為各企業、單位、學校提前製作有針對性的宣傳動漫片,統一播放宣傳。 

三、環境監測 市民出行的安全衞士 

為了建立一張完備的南寧市環境監測網絡,做好防控預案,哪裏可能發生危險市疾控中心環境監測組就往哪裏跑,在各大交通關口、辦證窗口、醫院等開展環境監測指導工作;同時深入農貿交易場所,為溯源病毒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以及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南寧市環境監測網絡覆蓋來邕人員排查、社區排查等,為全市全面復工復產的環境安全奠定了基礎。 

市疾控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指揮部環境監測組主動將病毒排查關口前移,把監測範圍由人羣擴大至環境,先後在全市部分醫院、超市、商場、快遞接收點等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外環境採樣,共採集各類環境樣本1100餘份,經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提示市民在外環境中接觸到新冠病毒的可能性非常低。 

四、疫情研判 藏龍卧虎的“神經中樞” 

在市疾控中心,有一間會議室,專門改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分析研判組辦公室,這裏被稱為疫情研判的“神經中樞”。疫情發生後,這裏承擔着我市疫情的分析研判工作,十餘人的綜合防控辦公室裏可謂藏龍卧虎,有經歷過多次大疫情防控的退休專家、有年輕的流行病與統計學博士、碩士……他們每天不分晝夜,為全市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疫情突發中的流行病與統計學分析也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通過數據回溯分析,相關部門可以儘早發現疑似病患、密切接觸者,有助於及時隔離、切斷傳染源。 

每天早上,小組成員至少要提前半小時到單位,綜合疫情信息,進行疫情研判,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經驗,理順工作思路,明確下一步工作部署。 

每天晚上,小組成員還要加班加點跟蹤疫情信息,判斷疫情流行趨勢。 

每天有多少確診病例、疑似病例,與這些人有關的密切接觸者又有多少?確診患者、疑似病例如何隔離,防控工作如何開展? 

他們細緻查閲患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家庭成員情況、近期活動軌跡,詳細到吃飯地方在包間還是大堂,出行是公共交通還是私家車、與誰同行、何時出行……然後,快速在調查記錄本上繪製出錯綜複雜的人物、時間關聯導圖。 

一旦接到可疑線索,市疾控中心流調人員立即出動,四處奔走,不懼病毒、連續作戰,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發病時間、發病過程、就醫情況、發病前14天內的接觸史和旅行史、曾經去過的場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這些流行病學調查的關鍵信息,都是他們辛苦詢問而來,厚厚的防護服,密不透氣;硬硬的口罩,勒得生疼;透明的護目鏡,早已泛起了霧氣;秀氣的雙手,早已捂得發白,但他們沒有抱怨一句。他們在盡最大努力找出接觸者,防止疫情蔓延。 

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後,是疾控人縝密、細緻調查的結果。疾控工作人員每天不分晝夜,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學準確的決策依據,為守護市民健康築起了一座堅固的防控堡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oqwn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