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女事蹟材料多篇

女事蹟材料多篇

女事蹟材料多篇

女事蹟材料篇1

不是從疫區回來,也沒有離開上海,可燒傷科醫師陳浩傑還是被保護性隔離了。他的隔離,與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感染者有關。

作為國家電網全國電燒傷治療中心、上海市衞生系統首批“重點特色專科”、長寧區首批“醫學名專科”,1月29日,醫院燒傷科接到上海市長寧區衞健委發來的會診通知。在長寧區武漢返滬人員醫學觀察定點賓館內,有一名燙傷病人需要醫院燒傷科專家到場參加會診。

救病治人高於一切。上海電力醫院迅速響應,剛下夜班的燒傷科黨員醫師陳浩傑主動請纓,趕赴現場診治。經診斷,患者約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燙傷,好在處理及時專業,患者傷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緩解。

按照原定治療計劃,陳浩傑此後將定期為患者上門換藥。但幾天後,這名燙傷患者的配偶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燙傷患者本人經醫學檢查也被列為疑似病例,並被就近送入同仁醫院發熱門診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為確保患者燙傷創面不進一步惡化,陳浩傑在瞭解情況後仍於2月3日前往同仁醫院會診,瞭解患者傷情,指導其在隔離區的換藥注意事項,並表示將根據同仁醫院及患者傷情需要,隨時再來會診。

雖然在前後的會診過程中都嚴格做好防護措施,但醫院慎重起見,還是要求陳浩傑居家醫學觀察兩週,並於2月10日致電關心其身體情況。可離崗位不離職任,居家隔離期間,他,仍多次通過電話聯繫同仁醫院瞭解患者傷口恢復情況,充分彰顯了醫者仁心,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女事蹟材料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我在教育這條光榮的戰線上已奮鬥了12個春秋。12年的教育生涯,我愛黨的教育事業,經常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地去工作,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的業績。深受學生、家長、同事以及領導、社會的好評。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始終把工作放在前位,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獻,踏踏實實的教書育人,認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領導對我的信任。在教書育人上,認真學習新的教學大綱,以新思路新方法來指導工作,學而不厭,自覺加強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對自己“充電”,提高教學水平和班級管理水平。以嚴要求高標準來衡量自己,不斷給自己施壓,工作之餘,敢於探究,鑽研新教材,認真學習分析每堂課成功在哪裏,哪裏存在不足,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種教學方式,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來教學。對差生從不放棄,總是耐心輔導,一直到懂為止。

二、關愛學生,做好班主任工作

我深知班主任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不能讓一個差生掉隊,我深信沒有管不好的學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我的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一直擔任班主任的工作,本學年度擔任三零三班班主任。在一次到劉同輝學生家做家訪時,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跟爺爺奶奶生活。他的爺爺已中風,通過和他奶奶談話中瞭解到該生在家有時跟爺爺動手動腳,他奶奶説他幾句也跟奶奶動手動腳。瞭解這一情況後,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把該生叫到辦公室和他談話,耐心教育他,給他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以後要尊敬爺爺奶奶,你的爺爺生病了,要經常照顧他,要聽爺爺奶奶的話。要從小養成一個孝敬上一輩的良好習慣,做一個品質優秀的好孩子。後來通過電話與他的奶奶聯繫知道該生再也沒有對他的爺爺動手動腳過,還經常扶他的爺爺去走路,他的奶奶對老師非常感激。知道這一情況後,在班會上給他進行了表揚。同時進一步強調教育同學們在家都要敬重家人,尊重別人,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班上有一位同學叫檀驚羽,因父母常年在外務工,跟爺爺奶奶生活。由於爺爺奶奶過分的寵愛,造成了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經常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因而進辦公室成了家常便飯。對該生不是體罰,而是利用下課時間找他談話,耐心教育他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通過幾次談話,使該生改掉了自己的不良習慣,並在班會課上給予表揚。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兢兢業業,在08-09學年被學校評為先進班集體、優秀班主任。

三、堅持學習,與時俱進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學習是終身大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班主任工作上及教學上都要任勞任怨,不能馬虎。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始終堅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鄧小平理論,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在身份學習上,我也不甘落後,積極參加各類培訓進修學習,並順利過關。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辛勤的汗水沒有白流,由於不懈努力,換來了可喜的成績,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業績。但我不滿足,還要再接再厲,努力進取,在教育這片園地裏勤奮耕耘,奉獻我的終身,總之,我堅信“痴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滿天下”只要辛勤耕耘,揮灑汗水,一定能做一名更加優秀的人民教師,讓桃李滿天下!

女事蹟材料篇3

今年寒假過的不太安穩,因為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讓每個人心提到嗓子眼,祈禱着疫情快點兒過去。當我們在家開開心心地過春節時,他們在奮鬥,奮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病毒前,我們是如此渺小,但來各個地方的白天使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奮鬥,他們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最美的逆行者!

已經高齡的鐘南山爺爺本應是退休的年紀,他卻在祖國和人民最需幫助時站了出來。在1月28日,鐘山院士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説道,“明確疫情還是局部大爆發,相信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期間幾度哽咽,眼含淚光。有人曾這麼評價鍾南山院士: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園丁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他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親愛的“白衣天使”們,此時你們可能還在醫院努力着,為了全國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奮鬥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你們沒有退縮,而是始終堅守着你們各自的崗位,為了人民的安危,沒有任何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還有為了更好地工作,女護士剪了自己的一頭秀髮變成了短髮,那本該白白嫩嫩的一雙雙手卻因為長時間的浸泡已經膿腫了,這一畫面真的叫人心疼。

希望我們可以順利渡過難關,我們都在等你們歸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女事蹟材料篇4

愛憎分明、俠骨柔腸,這一點滕啟剛的妻子李淑華感受最深。

有一天,滕啟剛回家悶悶不樂。妻子追問,他不説,問急了,他憤怒道:“誰家的孩子誰不疼,可惜了這個小女孩。”原來,那天他開庭審理一起性侵案件,遇到一個淚流滿面的父親,哭訴女兒被工友性侵的事,可憐那個女孩在15歲花季逢此厄運!滕啟剛去了工地宿舍,環境很惡劣。滕啟剛想把孩子接回家照顧一段時間,看妻子態度不明朗,就把那個可憐的小女孩先安置在親屬家。兩個月後,在大家的鼓勵下,小女孩逐漸走出陰影,臨走時跪謝滕爸爸。

生命無常,生活不易。曾經有一名癌症患者張雪(化名)把滕啟剛當成生活的“一束光”,把給他送生日蛋糕作為自己活着的目標。

那是十幾年前,張雪的丈夫出軌執意離婚。張雪無力挽留婚姻,又未能爭得小女兒的撫養權,情緒極度低落,後查出患有胃癌。同在一個堡子生活的滕啟剛得知後,便主動上門開導她,幫她尋醫問藥,鼓勵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一晃9年過去了,張雪送來了9個生日蛋糕,她以這種方式來告訴他,她活得很好。

在成為法官前,滕啟剛是一名人民教師。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站前派出所副所長金永偉回憶説,滕啟剛曾是他的國小班主任。那時,滕老師經常把他們幾個“差生”叫到家裏義務補課,經常給他們講做人的道理。後來,金永偉發奮學習,成長為一名人民警察。

多年來,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陌生人,看到別人有困難,他總會伸出援手。

2011年6月的一天,滕啟剛在公園湖邊散步,聽到人羣中發出呼救聲,循聲望去,離岸20餘米處,有一女子溺水。他的水性並不好,但他一句話沒説,甩掉鞋子跳下水救人。女子得救了,目擊羣眾和趕到場的警察、醫護人員不斷追問滕啟剛的名字,他只説了句,“共產黨員沒有見死不救的!”堅決不説自己的名字。

今年年初,在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滕啟剛代表老法官向3位新任員額法官提出寄語:“你們要接受人民的重託,擔當使命,鏗鏘前行,在案牘之勞形中獨守高潔,在絲竹之亂耳中堅守內心,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

滕啟剛的法官助理傅興正是那3名新任員額法官之一。“一個案子對於我們來説是工作,可對當事人來説或許就是他的人生。”傅興説,她會永遠記得滕啟剛,記得他的叮囑。

在滕啟剛眼中,他是一棵小草,法院是養育他的大地。他熱愛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法院,當妻子勸他,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別那麼硬扛時,他動情地説:“我愛她,就和愛你一樣。”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今年5月,記者採訪這位曾榮獲“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等多項榮譽的老典型時,滕啟剛動情地説。

女事蹟材料篇5

蘭芳,女,2003年5月生,2013年榮獲廈門市思明區“文明學生”稱號,2014年12月被授予“廈門市自立自強美德少年提名獎”,2016年被授予“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 現就讀於廈門市雲頂學校七年四班。

蘭芳, 2015年9月剛剛升入我校國中部。每到寒暑假,小夥伴都在開心地玩耍,蘭芳卻在家裏剪線頭。長時間機械重複動作讓蘭芳稚嫩的手心和手指都磨出了水泡,一下水就疼,但她還是貼上創口貼再剪,只為多賺一點錢貼補家用。爸爸受傷,媽媽要照顧,這個話不多的靦腆女孩就擔起家中重任。

2013年,蘭芳讀五年級時,她的爸爸在碼頭工作時,被集裝箱砸傷,雙手雙腳不能動彈,家裏的頂樑柱轟然倒塌。媽媽必須在醫院照顧爸爸。姐姐上高中,學習壓力大,弟弟小,才剛上國小,蘭芳毫不猶豫的擔起家中的重任。

從那以後,蘭芳每天早晨6點就起牀,做早飯、送弟弟上學、自己上學、放學接弟弟、做午飯、下午上課、放學接弟弟、買菜、做晚飯、洗衣服、做作業,蘭芳的一天忙得團團轉,連睡午覺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下午有時會打瞌睡。

一開始,蘭芳對家務並不熟悉,鍋沒燒乾就放油,油花濺起燙到手;不懂加水,把菜都燒焦了。她只能一點一點摸索。為了省錢,蘭芳貨比三家;為了做得更好,她去超市看菜譜。此外,蘭芳還要週末到醫院幫忙照顧爸爸。

蘭芳一家住在城中村裏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內,光線昏暗,連白天都要開燈。外屋的上鋪是姐姐的牀,下鋪是蘭芳的,爸爸媽媽和弟弟住在裏屋。外屋有一張小方桌,是蘭芳和弟弟的書桌兼飯桌,姐姐只能在牀上架起小桌板學習。陽台除了晾衣服,還是廚房,蘭芳就在那裏做飯。

爸爸出院回家後,還要在輪椅上休養一年。假期裏,別的孩子玩得很開心,但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蘭芳就跟着媽媽到殿前的工廠拿回手工活。蘭芳給玩偶縫眼睛,一不小心會扎到手,久了眼睛累、手痠,沒縫好還得返工。縫一雙眼睛能賺5分錢,母女倆在一個暑假裏賺3000元。她寄了1000元回老家給爺爺奶奶,剩下的給姐姐交學費和貼補家用。

媽媽捧着蘭芳的手,心疼地説:“手指都有些變形了。”蘭芳右手中指的第一個關節有些腫,像結了一個繭。蘭芳把手藏起來説:“家裏條件不好,媽媽也很辛苦,要上班還要照顧家裏。”蘭芳的生活是辛苦的,但她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

蘭芳不僅在家裏細心地照顧家人,在學校也很關照同學,熱心公益。在讀國小期間,蘭芳班上來了一個隨班跟讀的智障孩子小露(化名)。一開始,總有些調皮的孩子把垃圾放到小露的抽屜裏,每次蘭芳都站出來幫小露説話,“你們不能把垃圾放在這裏”。小露不怎麼和別人交流,蘭芳就一次次接近她,和她説話,儘管一開始,小露對蘭芳不理不睬。但蘭芳沒有放棄,慢慢地她會對蘭芳笑了,下課還願意和蘭芳出去走走,甚至送一些她覺得好的東西給蘭芳。3年過去了,如今都上了中學,在蘭芳的影響下,身邊的同學變得願意親近小露了。雖然沒有和小露在一個班級,但每天蘭芳都會在課間找小露聊天,放學的時候主動留下幫助小露學習。

2016年3月7日,雲頂學校舉行第二屆“雲頂學校學生志願服務團”開團儀式。七年四班的蘭芳作為小義工志願服務團團長,帶領145名小義工宣誓。這些小義工都曾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因此,他們將回饋社會,為班級、為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校知道蘭芳的家庭困境後,為她申請了補助金,她很努力,成績也不錯,學校同時又為她申請獎學金。蘭芳的媽媽説,蘭芳是最省心的,基本上不用花錢,學校的獎學金夠蘭芳的花銷,還能買些書。

這就是蘭芳,一個年僅13歲的女孩。她常説:“其實我真的沒有做什麼,我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我想用自己雙手,為自己,為家人,為身邊的人多做些事。”

女事蹟材料篇6

“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這是陳健的人生座右銘。

陳健,是如東縣曹埠鎮國土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只是默默地奉獻於國土事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他在曹埠國土所工作的這些年裏,所裏的執法監察、耕地保護、掛鈎復墾等工作不僅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而且也得到了當地羣眾和政府的高度評價。

曹埠鎮分管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沈鎮長説,陳健工作十分紮實。無論是鎮黨委、政府分配的高速公路拆遷任務,還是縣局部署的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集體土地發證等業務工作,他都不打折扣、雷厲風行地完成好。每天上班他最早到辦公室,最遲下班。他認真履行職責,愛崗敬業,一心撲在工作上。

精於業務。

陳健同志經常對所裏的同事講:“作為國土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從嚴管好用好土地是黨和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也是為子孫後代謀幸福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難或遭遇打擊也沒什麼可怕的!”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對於違法用地行為,他敢於堅持原則,敢於碰硬,秉公執法。他跑遍了所屬村、組,及時掌握土地使用現狀,並加大動態巡查力度,常年堅持進行巡查。對於他所管轄的區片用地情況,他如數家珍,同事有不清楚的情況都可以從他那裏得到答案,他可以説是曹埠鎮土地管理的一本活地圖。

勤於學習。

國土資源管理涉及30多個法律法規,且與經濟的發展、羣眾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在工作實踐中,他深深感悟到:作為國土資源的管理者,如果不精通法律法規,如果不瞭解現行政策,如果不熟悉業務,就會説錯話、辦錯事,就會損害政府形象,就會傷害羣眾感情。為此,他深感責任的重大,學習的重要。為練好內功,成為內行人,他堅持勤學多思,自覺學習和鑽研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做到專心學,用心學,在學習中堅定立場,在學習中明確方向,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在學習中增長智慧,在學習中陶冶情操。近年來,他在自覺參加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排頭兵實踐活動的同時,把學習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列入每天的必修課,比較系統地學習了《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等一系列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每當國家出台有關國土資源管理新的政策後,他都第一時間進行學習和鑽研。

舍小家為大家。

陳健同志住處離鎮政府有幾十裏地,每天上下班來回都是騎的一部舊摩托車,來回要很長時間,有時候還會遭遇風吹雨打,平時縣局一旦有事,他就會風塵僕僕地騎上他的舊摩托車,從所裏趕到二十里外的縣城辦事,有時候一辦就是一整天,等他回來,鎮上已經下班了,他整理完文件還得匆匆趕回家,第二天依然早早的來鎮政府上班,每當別人提及此事,他總是一笑而過,隨即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在他看來,維護曹埠鎮的土地管理秩序是永遠放在第一位的,舍小家為大家成了他的代名詞。

清正廉潔。

在鄉鎮國土所擔任工作,肯定是要經受諸多的誘惑,但陳健卻從容面對,對所有來求事、求情、求辦的,他一慨拒絕。他的答覆只有一句話:“法律和政策有明確規定,我沒辦法幫你這個忙。”陳健始終把清正廉潔當作自己的信條,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他曾在述職報告中説道:“心術不正得罪於大眾,言行表率方顯黨員本色。”

工作幾十年來,陳健同志始終懷着一種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克服種種困難,紮根基層,盡責盡職,無怨無悔。他為了挑起了曹埠鎮西片國土資源管理的重任,保護耕地,調處土地糾紛,雙腳踏遍了西片的角角落落。他把偉大的理想融入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真正讓理想成為行動的指南。身處基層,工作繁雜、瑣碎而艱苦,但並不妨礙他勤奮忘我,隨時出現在工作需要的地方。在他身上,體現了一個基層國土管理工作者“不以事小而不為”、愛崗敬業的高尚情懷。他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履職盡責,創先爭優,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紮根基層忘我工作,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高貴品格,體現了新時期國土資源人對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

女事蹟材料篇7

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是二十四孝之湧泉躍鯉的發源地,孝的精神浸潤着一代又一代孝泉兒女。在孝泉民族國小,就有這樣一位孝心少年——楊鉛坤。

每天早晨,在孝泉鎮金雞村通向場鎮的鄉間公路上,總會看見這樣一幕:一輛貨三輪載着一家三口飛馳着。爸爸駕車,男孩扶着媽媽,車廂裏放着修鞋的工具,還有一副枴杖。

這個男孩就是楊鉛坤,今年十二歲,是德陽市孝泉民族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家在旌陽區孝泉鎮金雞村,家中有爸媽、奶奶和外公外婆。鉛坤是一個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更是一個懂事聽話、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鉛坤的媽媽雙腳患有先天肌肉萎縮,二級殘疾,行動不便。性格剛強的她身殘志堅,自學了一手精湛的修鞋技術,農閒時夫婦倆就在孝泉鎮街頭擺起了個修鞋攤,靠修鞋來貼補家中的生活。懂事的鉛坤從不向媽媽要錢買玩具、零食,也從不亂花錢。因為他親眼目睹過爸爸媽媽掙錢的辛苦與不易。

每天早晨,鉛坤總會早早起牀,爸爸媽媽往車上裝工具,他就掃地、整理房間、熱洗臉水。一切準備就緒,他就與爸爸媽媽一起出發。到了街上,他總會幫爸爸媽媽卸東西、擺攤,常常忙得滿頭大汗。忙完這一切,他會小跑着趕去學校上課。當然,他每天都準時到校,從不遲到。

性格開朗、技術精湛的鉛坤媽媽很受顧客的喜歡,生意也越來越好。楊鉛坤放學後,不會在校和同學玩耍嬉戲,而是小跑着來到爸爸媽媽修鞋攤前,幫爸爸媽媽做事情。夏天,忙着修鞋的爸媽被太陽曬得滿頭大汗,鉛坤就會立刻拿出紙巾給爸爸媽媽擦汗,拿扇子給爸媽扇風,或是移動遮陽傘,讓爸媽享受一點陰涼。爸媽不忙時,他會靜靜的呆在攤子的一角,認真做作業。夕陽西下,該收攤了,這個小男子漢趕緊收拾好書包,幫爸媽搬東西、掃地,忙上忙下。攤子收好了,他會攙扶着媽媽坐上爸爸的車,一家三口幸福的踏上回家的路。

女事蹟材料篇8

2021年6月4日,滕啟剛同志在家中突發疾病去世,辦公室裏,他的“老搭檔”——一副碎了很久也沒換的舊眼鏡還擺在一堆案卷上,彷彿他從沒離開,在等着他回來。

滕啟剛曾説,他審過的案子已經記不清有多少了,案子再多也沒關係,只要懷着司法為民的初心和秉持正義的決心,一件一件把它們辦完,定會為百姓帶來朗朗光照。

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幹得有模有樣、風生水起。他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審判工作無比熱愛。他是一個有激情的人,工作起來風風火火,廢寢忘食,不顧一切。他是一個有情感的人,以羣眾苦為苦,力求實質性解決問題;對同事,肝膽相照,如兄長般關愛;對後輩,春風化雨,像老師一樣督促進步。他更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持家有道。

滕啟剛生前受理的案件數量在遼寧並不算多,他30年共審結了1927件案件,這個數字在法院裏未必很突出。然而,誰也算不清楚他在訴前還化解了多少矛盾,在生活中幫助他人解決了多少難題。

不管多忙,現場永遠是滕啟剛的第一法台。凡是遇到涉行政類的環資案件,滕啟剛都會第一時間到現場去調查,再次確認案件類型,確保案件管轄無誤。“加強學習”是他提到最多的詞兒。

滕啟剛調解有“三不原則”:不違反法律、不違背事實、不違背良心。他將情理法融為一體來講述,運用傳統文化啟發人、鄉土人情感染人、現身説法教育人、以案釋法震懾人,他把當事人的案子都當作自己的案子來辦。

滕啟剛也有受氣的時候,每當他自己受委屈時,他都會説:“羣眾打官司很不容易,你可能永遠也體會不到當事人打官司的痛處。”他一定不放過任何一個化解矛盾的機會。堅持有案必立,着力解決羣眾“不知告”“不會告”“不敢告”的“三不”問題。一個案子對於我們來説是工作,可對當事人來説或許就是他的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qv7w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