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名人傳》有感通用多篇

讀《名人傳》有感通用多篇

讀《名人傳》有感通用多篇

讀《名人傳》有感1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裏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裏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這本書主要寫的是《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分組成。

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還有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着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讀《名人傳》有感2

三人都可以用著名來修飾,因為他們為人類的文明增添了無數令人驚歎的作品。但如英雄一般的名人更應有一顆“熱心”,他們有非同常人的精神,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有信仰,這三位具有關懷人、愛護人的博愛精神,甘心為人類的福祉奉獻自身。這對我們平常人來説似乎是過於巨大的目標,那你就做好你自己,日行一小善,關心身邊的人,甚至愛護自然的一草一木。做不成巨人,就用巨人的精神感染自己,試圖做一些進取的嘗試,偶爾站在頂峯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能讓自己受益匪淺。

人類的名人,畢竟仍然是人。人無完人,他們的人生經歷,不可能十全十美,貝多芬被耳聾、貧困、疾病所困,米開朗琪羅總是猶豫不決,托爾斯泰總是有點不合羣,過於熱衷於批判,但是他們仍能有非凡成就,就是因為他們永遠像動力不減的長河,不怕阻攔。“他們的偉大固然來自堅強的毅力,同時也來自所經歷的憂患。”中國古代孟子就説過,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因此困難和苦難常常成為最終動力。

生活中的我們常常缺少或者害怕這樣一種“永動力”,稍一休息,或猶豫,往往就會信念消除,意志喪失,最終難成大事。“生活是嚴酷的,對那些不安於平庸的人説來,生活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搏鬥,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可言的,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一場可悲的搏鬥。”英雄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們不安於平庸,不畏懼孤獨和困惑。我們不怕不成功,就怕不執著。

有着史詩般成就的名人,以他們堅強而富有創造力的人生軌跡,譜寫出優美的華章,讓我們喜愛,更讓我們追隨。

讀《名人傳》有感3

閲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我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大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成為了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名人傳》講述的是貝多芬、托爾斯泰和米開朗琪羅的人生經歷,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最終成為了家喻户曉的偉人,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當我第一次翻開《名人傳》時,我就被首篇引言中的這樣一句箴言所吸引,引言是這樣説的:“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就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説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樂。”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絃的思想魅力之所在。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着希望。

除了《貝多芬傳》之外還有《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書中的米開朗琪羅與托爾斯泰都是和貝多芬一樣家喻户曉的名人,都和貝多芬一樣擁有着堅強的意志,都是值得讓我們學習的好榜樣。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幾個名人,向他們學習,為自己的夢想繼續前進。

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並且堅定自己的信念。

讀《名人傳》有感4

貝多芬,他是一個被命運隨意玩弄的英雄。貝多芬這個名字是享譽世界的,作為一位音樂家,他很成功。但他亦是可憐的,於音樂家而言,喪失聽覺就像瘸子喪失了枴杖,深度近視丟掉了眼鏡。可貝多芬這孤獨的人兒,還要踉踉蹌蹌地不被人察覺自己的殘疾,跌跌撞撞地行走在自己追求音樂的道路上。但這個自尊心極強的人,最終依然接受耳聾的現實,以他的痛苦換來永久的歡樂。

“我的肉體歸黃土,我的靈魂歸天堂,我的金錢歸窮人。”

米開朗琪羅,他是一個把一生都撲在工作上的憂鬱症患者。米開朗琪羅的作品讓全世界都為之叫絕,但這個藝術上的天才,對自己的懦弱卻極端厭棄,他走在人生的路上,就像在阿門地獄中煎熬。他一次又一次地墜入情感的深淵,一次又一次地折磨着自己複雜的內心。米開朗琪羅的極度勤儉,極度厭世,極度厭己讓世人無法理解。人們也好似隨着他,矛盾地徘徊在他絕妙的作品和他本身的讓人不解中。

“如果忘卻自己而愛別人,將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

列夫·托爾斯泰,他是一個進行着對自己無盡的解剖和懺悔的老翁。托爾斯泰的作品被譽為“歐洲文壇上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與之相媲美的、白璧無瑕的藝術珍品”。這位世人眼中高深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卻對自身無比慚愧,不惜拋棄世俗的歡樂,客死他鄉。“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這個評價,當之無愧。

這便是此書中三個舉世聞名的偉人。我簡短的文字當然不能寥寥概括他們極盡複雜的一生。但從作者的敍述裏,我吸取到了一個精華之字:

善。

在羅曼·羅蘭的筆下,無一例外的,善包裹了他們全身。

他們也許是孤獨的,也許是暴躁的,也許是悲觀的。但是,三個人的心裏,有着深深的善。所以他們才會對窮人進行讓人驚歎的資助,即使讓自己過上窮人般的生活。所以他們才會毫不吝惜自己的愛,雖然有時候,愛與恨糾纏不清。他們愛朋友,把朋友們當做無價珍寶;他們愛自己的戀人,把戀人比擬為至高無上的天使;他們亦愛世人,會為世人熱潮般的掌聲激動得暈厥,會把自己寶貴無比的作品慷慨地贈與他人,會因世人的讚譽而感到無限的光榮。

縱然有可怕亦可惡的苦難如惡魔狠狠地糾纏,折磨着,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泯滅自己內心滔滔奔流似的善意。

縱然有再多的光環圍繞,有再多的鮮花掌聲追捧,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驕傲得把善心棄於不顧。

善這個字,不好寫。

所以羅曼·羅蘭才會用這一整本書去書寫這個字。

善使人清醒,使人慷慨,使人學會被愛,也學會去愛別人。

《名人傳》書中,金石之言很多。

但,一個善字,已足以。

讀《名人傳》有感5

閲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我深有感觸。《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或者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一心注重於對主角的經歷做瑣碎的描述,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貝多芬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稱為 “樂聖”。 就像他説的一樣:“竭力為善,愛與自由甚於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貝多芬一直堅持他的真理,他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月光曲、自由人、思戀、歡樂和痛苦……他的作品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但災難還是無情的降臨到了他的頭上,在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治愈,並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進行創作了!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但他卻能頑強的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後期能寫出那麼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

讀了貝多芬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同樣有着堅強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樣是很不幸的,兒時的一場大病,讓她變成了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裏,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命運的不公沒有讓她失去希望,她渴望瞭解一切,於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終成為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貝多芬和海倫凱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難,但他們卻有着同樣的精神——永不向命運屈服!這不僅讓我敬佩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作為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社會的競爭更加的激烈,我們的功課越來越多,學習上的困難也隨之增多,面對重重的困難與壓力,我們是不是也需要這種精神呢?是!在遇到難題時,在學習成績下降時,讓我們“藉着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們的眼睛。”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用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理想!

讀《名人傳》有感6

《名人傳》是一部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分組成,他們一位是音樂家,一位是雕塑家,一位是作家,儘管他們的`職業各不同,可是他們都經歷過苦難的一生,都以高尚的品格和頑強的毅力,最終都成為一代偉人。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用悲慘來形容也毫不為過,父親在他四歲的時候就把他關在房間裏,逼着他練琴;17歲時失去了母親,承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30歲的時候,聽力下降,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説,是一種多麼大的打擊;到了最後,他完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徹底的聾了。但所有這一切不公的命運安排並沒有擊垮他,反而成為他創作的源泉,創作了一部又一部經典不朽的音樂篇章。他向命運挑戰的勇氣,百折不撓的進取心,頑強的毅力,都讓我深深地感動。

知道嗎?在看這本書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很“悲慘”,這個暑假所有離家近的興趣課,媽媽都讓我自己去上。每次頂着烈日,撐着傘走在去興趣班的路上,我都感覺自己要被這夏日的驕陽給烤焦了,頭頂上都能煎牛排了,心裏總是忍不住地抱怨:這個媽媽真是太狠心了,這麼熱的天別人都是汽車接送,而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這如烤箱般的馬路上行走,沿途知了的叫聲此起彼伏,叫得我更心煩氣躁……所以每次走進興趣班教室時,我都跟自己説,今天要好好學,要不然這麼熱的天過來什麼都沒學會,那樣太不值得了。

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我終於理解媽媽為什麼讓我自己上興趣班?終於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她想鍛鍊我的獨立能力,培養我克服困難的勇氣,讓我明白任何事想要成功必須付出努力!

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呢?

讀《名人傳》有感7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户,射到牀上,懶懶散散的我從牀上爬起來,沐浴着初升的太陽,生活如此多嬌,一天的時光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一大早的時光,怎麼可以浪費呢?翻開了那本《名人傳》,心靈開始接受洗禮。《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着《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

本書的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着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歷路程,凸顯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這些被羅曼·羅蘭尊為英雄的人,他們靠着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貝多芬“用痛苦換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基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始終關心萬千生靈的偉大與渺小,藉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而我們,現實中的我們,離“英雄”又有多遠的距離?羅曼·羅蘭所指的英雄,只不過是“人類的忠僕”,他自己也説:“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但是哪怕是這種英雄,我們又有誰能做到?

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縱觀三傳,羅蘭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運圖式和方向:經歷長期的磨難,激流一般的生命力,體現生之意志的藝術創造和用痛苦換取歡樂的追求。

在人生這條路上,我們要歷經太多的心酸,要品嚐太多的喜怒哀樂,一切都沒那麼平靜。渴望得到歡樂的那顆心,總是要經受太多的磨難與太多的痛苦,能否堅持下去,我們一次次地問自己。

“痛苦是要用歡樂祭奠的”,耳畔是誰説了這樣一句話。是啊,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哪個不是用歡樂來祭奠痛苦的呢?歡樂的內心,驅逐痛苦的表層,人生就是要這樣才會精彩。如果痛苦不出現,歡樂又怎會成為歡樂呢?心靈偉大的人不是一定要學會歡樂嗎?不是隻有自己歡樂,才能把歡樂帶給他人嗎?

我伸了伸懶腰,爬起牀來。一天的輪迴正式開始了,我知道未來的路該朝向何方了……

讀《名人傳》有感8

“樂聖”一個多麼偉大,而響亮的字眼。他就是《名人傳》中的、我們很熟悉又不熟悉的音樂家“貝多芬”。

他身體矮胖,脖子粗壯,一副運動員的骨架,紅磚色的寬大臉龐。他的童年就是很苦的,父親每天逼着他練琴。那家喻户曉的《月光曲》,《命運交響曲》都是這位讓我們不得不敬佩的貝多芬所做的!堅忍不拔的他,克服了種種讓我們無法想到的困難,經濟的困惑,侄子的惹禍,愛人的離去……。他的眼裏總是讓人無法猜透的傷!“彷彿患了無法治癒的憂鬱症”。一八二五年,雷爾斯托説,看到他温柔的眼睛裏那種極度痛苦的神情,好不容易才忍住沒讓眼淚流下來。

母親的提前離去,是他悲痛萬分。他晚年最瞭解他的朋友幸德勒説:“他摯愛共和原則,贊同無限制的自由和獨立……他盼望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管理國家……盼望法國實行普選,盼望拿破崙建立普選制度,從而營造全人類幸福的基礎”由此我們想象得到他熱愛,不,是酷愛和平和自由!《英雄交響曲》就是在這個環境下創作的!一七九六年耳聾症開始肆虐他!聽覺開始衰弱,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説耳聾意味着要他放棄音樂,然而,他不!可是一臉好幾年,他不告訴任何人自己的病情。誰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最弱的一面呢?

最愛的人一次又一次的離去,耳聾的肆虐、心臟衰弱、經濟的困難、自己的孤獨,寂寞、生活的壓力和世人的鄙視、世界的拋棄。讓這個偉大而又不行的人嚐盡了世間的苦頭。他想過要死,但是在關鍵時刻還是想到了心愛的侄子。但是他給了這個世界最美妙的、最美麗的愛!他回報了這個世界很多用心血寫成的曲子,用愛和夢想寫成的曲子。

他就是我們熟悉又不熟悉的音樂家!他有夢,夢想的道路沒有排擠他。現在我們想想我們,遇到困難就垂頭喪氣,如果我們有他的毅力和決心,有千分之一就好了。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就説,上天對自己不公平,那麼他到哪去找公平?我們問問自己吧!他就是這樣一個偉大而又平凡的人!“惟其痛苦,才有歡樂”。

讀《名人傳》有感9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編寫的一篇傳記小説。

它主要記述的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他們高尚的品格和頑強的奮鬥精神。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與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遭受了雙重摺磨,但為創作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貝多芬不幸失聰,這對他來説是個巨大的災難,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用《田園交響曲》與《命運交響曲》和《歡樂頌》表現他不想命運屈服與他頑強、樂觀的精神。

米開朗琪羅敢於面對內心深處,無止境的痛苦,卻創作出偉大的藝術珍品。

列夫·托爾斯泰以其博大深沉的愛撫慰着大眾的心靈。他雖已結婚,但倍受感情煎熬,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寫作。他用他的那支筆來挽救人們的精神。

三位名人都經歷過人生的種種磨難,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向命運屈服,他們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敢、毅力面對那些苦難,與命運搏鬥。他們扼住命運的咽喉,實現了征服命運與超越命運。

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人,比如,張海迪,她雖坐在輪椅上。但卻用勇氣、毅力與命運抗爭。最後,張海迪成為了史上第一個“輪椅博士”。她不正像貝多芬、列夫·托爾斯泰和米開朗琪羅一樣,改變了命運,征服了命運,超越了命運嗎?

殘疾的人都尚且如此,我們四肢發達的常人難道有理由不像他們一樣,嘗試着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一個偉人嗎?

英雄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他的精神與品格。他們是痛苦的人,但更是熱愛生活、不屈不撓、抗爭命運的人。

讀《名人傳》有感10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貝多芬

他是歐洲大陸叱吒風雲的音樂大師,他是勇於向命運挑戰的英雄,他是德國家喻户曉的傳奇人物,他,就是貝多芬。

貝多芬艱苦的童年早早地鋳就了他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對鋼琴情有獨鍾,《月光曲》、《命運交響曲》這些膾炙人口的鋼琴曲一次又一次地使我心潮澎湃。我的文筆尚顯笨拙,不能寫出心中所有的感觸,我也不能完全領會貝多芬的情感,但從那急促的節奏,粗獷的旋律,狂野的伴奏中,我似乎感受到耳聾的貝多芬對世界的宣告:“我要與命運叫板,我不屈服於命運!”貝多芬是偉大的。耳聾,對一個音樂家來説是致命的打擊,但貝多芬憑藉百折不撓的執著精神戰勝了病魔,贏得了世人的尊敬。這正如他所説:“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貝多芬是勇敢的。在那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年代裏,左有歌德,右有尼采;前有海頓,後有舒伯特,而貝多芬依然坐得高傲與自負,仍然以他温暖柔和的古典音樂滌盪着人們的心靈。貝多芬是頑強的。無處不在的挫折使他的靈魂更加高貴,沒有享受過家庭温情的他面對耳疾的痛苦毫不畏懼,自強不息,不屈不饒,最終登上了音樂殿堂的頂峯。

無論是感情上的波折,生活中的不如意,還是經濟上的困窘,都不能成為貝多芬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都不能使他停止前進、放棄自己鍾愛的音樂事業。

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苦難鋳成歡樂,用痛苦換來歡樂!是貝多芬告訴我,面對挫折要百折不饒,只要勇於向命運挑戰,就能書寫生命的輝煌!惟有與命運抗爭,才能活得精彩,活得不朽!

向貝多芬致敬!

讀《名人傳》有感11

暑假開始了,我開始閲讀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名人傳記《名人傳》。我覺得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因為我不得不承認,我無法非常自如地理解裏面的內容。這部書被列為國中生必讀的名著。我在想,像我們這些已經受過所謂高等教育的人去讀都覺得不容易透徹理解,他們那些學生能夠理解嗎?

如果想要好好理解裏面的內容,那就必須在讀這本書之外還要有更大範圍的文化修養。如讀《貝多芬傳》之前,你就必須要聽熟他的一些又名的作品,我所熟悉的僅僅是《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獻給愛麗絲》和《第九交響曲》。而這僅僅是貝多芬的樂曲王國的冰山一角。他有大量的作品我沒有聽過,也不知道從何處能得到這些完備的聽覺資料。

如果讀《米開朗琪羅傳》,在讀之前,你就要看過或者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那個時期的意大利,還有那個時期的宗教,還有米開朗琪羅大量的藝術作品。如果學生沒有見過這些藝術品,你叫他去讀名人傳,那就簡直是對牛彈琴。而且那個時候的意大利人的名字又讓人覺得很陌生。名字很長,而且譯名讀起來又十分拗口。

不過讀完《米開朗琪羅傳》以後,我還是覺得很有收穫的。比如説我知道他這個人很有責任心,因為他終身都十分兢兢業業地工作,而且把很多的錢財給了他的家人包括兄弟。知道他對自己的藝術很有追求,他對於他要做的任何一個藝術品,他都會竭盡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從採石到雕刻。知道他的一生都在為那些教皇或者當權者工作,為當時意大利的最高級統治者而工作,就連一般的諸侯都不一定能得到他的作品。但是他有經常被別人嫉妒,所以他當時的敵對的人有很多。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和他們去爭什麼名利。他終身沒有結婚,但他是有過愛情的,柏拉圖式的愛情。他就那麼孤獨地一直活了八十多歲,他儘管在暮年還備受當權者的使役,為那些人歌功頌德。這個人是個天才,也是個很努力的人,在他生活的時候享有盛名。但是他活得痛苦。

《托爾斯泰傳》還在閲讀中,我覺得在這一篇傳記中,羅曼羅蘭大量地引用了托爾斯泰的作品的一些情節以印證他的思想。所以如果你對他的作品不熟悉,或者完全不瞭解,那你讀《名人傳》,那簡直就是讀天書。

總的一句,不明白為什麼會把這部這麼難的書放到會考必考的名著閲讀書目。

讀《名人傳》有感12

當讀完1915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寫的長篇小説《名人傳》時,內心如潮水般久久不能平靜,書中的內容如磁鐵般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百看不厭。

高爾基曾經説過:“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户。”《名人傳》無疑是一部激發人不斷奮發進取的好書,讀了它,使人對生活變得不再迷茫,感覺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幹勁。書中詳細敍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偉人充滿痛苦、矛盾與掙扎的一生。

他們雖然和普通人一樣遭受逆境和生活的不順,但是在充滿困頓憂患的人生旅途中卻絲毫不改變對藝術的追求。《名人傳》所寫的三位藝術家所從事的職業不同,工作環境也不同,但他們卻都是在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們直面黑暗無所畏懼、完完全全地將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了一生深愛的藝術。在他們偉大的一生中與命運進行抗爭過程中的崇高勇氣以及爆發出來的生命熱情,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人活着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羅曼·羅蘭通過聚焦三位藝術家的相同之處,用神來之筆着重刻畫他們在遍佈挫折和荊棘的生命之路上受盡苦難卻初衷不改的心路歷程,彰顯出三人人格的高尚、博愛的情感與寬廣的胸懷,為讀者譜寫了一闋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兩千多年前我國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曾寫下:“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事實的確是這樣,縱觀古今中外但凡有所作為的人物,他們並沒有從自然與社會中得到什麼特殊的恩惠。恰恰相反,多舛又不公平的命運給他們的一生帶來了數不清的磨難和考驗,使他們歷盡艱辛,終結碩果。

出身貧寒的貝多芬,剛開始在樂壇上有所成就時,耳朵卻開始失聰。

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説是致命的打擊,但他卻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在失聰之後用血淚創作出不朽的傳世佳作。他打敗了疾病和痛苦,戰勝了生活中一切的苦難,最終登上了生命的最高處。總是追求完美的米開朗琪羅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光都在進行超負荷工作,為了藝術,他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挫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攀登。雖然沒能將自己最偉大的計劃完成,可他的藝術造詣卻是西方美術歷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峯。托爾斯泰家境富裕,可為了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他甘願拋下自己擁有的全部,衝破一切的束縛,用文字來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用生命去追尋信念、真理和正義,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他們為了生命中所追求的東西,面對挫折和失敗毫不氣餒並通過不斷努力去戰勝苦難,這樣的人生顯得無比有意義,這樣的精神值得每一個追求進步和光明的人學習。

通過閲讀《名人傳》,使我獲得了無窮的精神動力,這本書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常八九,但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也不存在什麼困難是我們所不能克服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讓我們擁有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那樣奮力拼搏,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為自己的理想奮力搏擊,奔向人生的最高峯!

讀《名人傳》有感13

讀完《名人傳》,我的第一啟示是學會正視困苦。

在讀這本書之前只是聽人人都説它所敍述的三個偉人一生經歷了無數痛苦,歌頌的是他們不屈服的堅強意志。於是我第一遍快速讀完整本,感觸並不深,只人云亦云般地亂談。而第二遍一字一句地細細品讀後才真正體味

到三人的偉大靈魂。對於我來説,他們的最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堅持”、“不屈”,而在於敢於面對、正視困難的勇氣。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的引言中寫道:“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看待它,並且愛它”。作者討厭怯懦的理想主義者,這看似與我們所追求的精神相悖,實則不然。人們歌頌理想,崇尚

完美,發揚樂觀,是為了構造和諧的社會,其意義是與“悲觀”相對;而作者厭惡的“理想主義”是總向好的方面想,把一切都看作很美好的極端主義,他們是怯懦的,沒有勇氣從正面剖析挫折。只有敢於正面應對困難,不

僅能發現生活中的樂趣,還能正確理解磨難與悲傷的人才是英雄。因為他們有着常人沒有的勇氣,能客觀看待問題、理智對待世界,從而具備了堅強的品格;他們能分析自己的缺點,擁有獨特的個性,更好地把握人生。

正因如此,貝多芬在給朋友的信中大聲控訴命運不公,為自己的可憐而祈禱,同時又能重振精神,對殘酷的現實發出“扼住命運咽喉”的挑戰;正因如此,米開朗琪羅一邊瘋狂地工作,病態般自虐,一邊呼喊:“憂傷是

我的享受”、“萬千歡樂比不上一種苦惱”;正因如此,托爾斯泰極度厭惡人類的虛偽,卻依然用愛的眼光看待世界……正視困難,叫我們學會如何化悲痛為力量。

偉人的偉大之處就是比平凡的人多一種氣概和勇氣,這種敢於正視困苦的無畏精神就是其中之一。怯弱的人即使敢於面對也會被擊垮不能自拔,勇敢的人從不否認自己的恐懼,但他們善於克服恐懼而化為動力,再理智應

對。這兩條路擺在面前,選擇哪個?

讀《名人傳》有感14

臨近會考,站在樓上,透過窗户可見九年級教學樓前人頭攢動,大都是來為自己的孩子送考的。那一雙飽含焦慮的眼睛,充滿期盼的眼神,扣動我的心絃。

我曾讀過羅曼·羅蘭著的《名人傳》,那是描寫在世界上頗貞盛名,躋身於文學藝術界的三位偉人成長的過程,成功的途名以及那悲慘的命運。那似乎對我們訴説着什麼,他們的生活與我們如今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

貝多芬生於一所位於科隆附近的波恩的破尾子的樓上,父親是一個愚蠢而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親也只是一個廚子的女兒。他的童年不像是我們玻璃球,爬樹掏鳥窩,踢足球長大的。他從未享受過家庭的温暖。父親的虛榮心使他盡受暴力,整天坐在鋼琴面前。人生對他來説就是一次慘烈而殘忍的戰爭。也許,在我們的記憶中父母視我們如掌上明珠、家中皇帝,別説動手打我們,就連罵我們一句也捨不得吧!

而這當我們遇到困難就撲向父母的懷中傾訴,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撒嬌讓父母買衣服、零食或給零花錢的時候,貝多芬就開始為經濟問題操心。十七歲那年,他成了家庭的支柱,擔負着教育兩個兄弟的重任。我們呢?父母在外風餐露宿,早起晚歸。她們省吃儉用為的只是給你多買一件衣服;她們粗茶淡飯,為的只是給你優越的學習環境。當我們拿着父母的血汗錢進入網吧,亂買零食,去玩枱球,你是否有些與愧疚;當我們花着父母辛苦攢的錢讀書,但成績都跌落谷底,毫無起色時,你是否有一絲愧疚之感,父母給我們創造條件,為我們幸苦勞作,為我們挑憂解難,我們也是否應感激他們呢?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儘管父母不奢求我們什麼,但我們至少也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

父母下班後,一杯深厚;父母累時,一次按摩;父母憂時,一句安慰。事不在小,生於心意。父母不可虛情假意,信誓旦旦,長大後,我給您買房買車……父母不可甜言密語,我長大後把工資的50%交給您……父母可以是實際行動。時間也不容等待。

動盪的年代,成就一位位偉人,和平的年代也一樣。

米開朗琪羅的一生似乎是那麼輾轉僅折,一生顛沛流離,一直在逃避、躲藏。即使1527年,意大利爆發了大改變,暴君蹂躪人民,踐踏人權。而共和的思想和革命的熱情把懦弱的米開朗琪羅鑄就成一個十分勇敢近乎狂熱的鬥士。

1530年8月2日,由於佛羅倫薩的軍統領的投降,一場殺戮開始米開朗琪羅的朋友們也沒有幸免於難。米開朗琪寫躲於仲樓上,由於自己的對藝術的熱愛,他俯首稱臣,但卻因此而感到羞愧,僅在1午間創作了《日》《夜》《畏》《暮》等作品。

處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戰爭羈絆着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豈不更應該努力學習,沒有銷煙的年代,我們沒有思想束縛,我們能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抒發自己的情感,沒有暴君去扼殺你的才華,剝奪你的自由,才華橫溢的你定能嶄露頭角。你能嗎?你努力了嗎?當你翻牆出校門,逃課去網吧的時候,當你與別的同學打架被處分的時候你過對不起祖國了嗎?

“飲水思源”我們更學會感恩祖國。融洽的氛圍,安寧的生活,優雅的學習環境,九年制義務教育減免了我們負擔。我們只要一心撲在學習上,努力學習,深造自己,努力將處在發展中國的中國推升為發達國家,這就是對祖**子最大的感激之情。

列夫托爾斯泰曾在他書中寫道:“愛是最合理最光明的精神境界,愛是人類唯一的有理性的活力。”父母、祖國做了理性的活力,對我們付出了愛,我們也應學會做理性的抉擇。列夫托爾斯泰可以記述愛,記述愛,記當年昏暗而慘無人道的世界,堅持用文學與革命者作鬥爭。我們也要堅持,要持之以恆,不要三分鐘熱度,不可讓愛你和你愛的人失望。

愛的基礎,成長過程中受無處不在,懂得感恩的人,成就精彩人生的人,才是讓我們在名著閲讀成長,在名著閲讀中懂得關愛,成就屬於我們這一代的人生歷史。

讀《名人傳》有感15

貝多芬是一個一生坎坷,被命運捉弄得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生過得既艱辛又痛苦,卻永不被困難打倒的英雄!他幾乎沒什麼知音,甚於沒有朋友。但是,貝多芬接受了殘酷的現實,承受上天給予他的所有苦痛。早已知道貝多芬這們偉大的音樂家,卻一點也不知道他的悲慘命運。貝多芬的音樂響遍世界各地,當聽到《命運》這首曲 子,我似乎被帶入了一種意境,這是何等的經典!當命運所阻擋的困難時,我們像貝多芬一樣具有勇氣與膽識去迎接挑戰了嗎?當自己陷入迷茫時,我們像貝多芬一樣奮發 向上了嗎?也因此,貝多芬成為我心目中的英雄。

他有一付不可能想象得到的飢渴的靈魂,他超越了奧林匹亞式的 純力度的安詳,超越了阿波羅式的純理性的冷靜,他用男性自然屬性的美,去充實一切神聖 的、正義的、威嚴的、智慧的美。。在這些粗糙、未經完成的表面之下,他的創造力經常會得到充分的表現。事情常常是這樣:沒有説出口的東西可以比平淡的講出來的東西更好地表 達內心的衝突與激情。他的一生充斥着不滿。他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完美主義者,他追逐着完美,讓生命在不滿中燃燒,在他選擇的這條不歸路中,他終歸還是走完了人生。 他就是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一個受人尊敬愛戴的藝術家,可在輝煌的時刻的背後又有怎麼樣的坎坷呢?他要面對上流社會的貴族,他很早就擁有了財富、榮譽與地位,但是他不斷折磨自己,不斷懺悔,有時還面臨教徒信仰的異同,過着貴族生活的他放棄了世俗的歡樂,拋棄了家庭。但在他生命的最後,下定擺脱貴族生活的決心。他讓我們明白,一 個真正的偉人絕不是一個飽食終日、充分享受的人,他永遠是文學史上的一顆巨星,如果説選擇文學會是這樣的代價,那麼我準備好了!

他們都是偉大的英雄,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這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深影響着我,所謂名人傳,就是一首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吧!

貝多芬是音樂的大師,米開朗琪羅是雕塑的與繪畫的大師,托爾斯泰是文學的大師。但在思想境界上,他們又似乎不在一個層面上。貝多芬與米開朗琪羅是藝術的大師,他們心裏裝着的是自己的藝術,而托爾斯泰不僅是藝術上的大師,更是思想的大師,精神的大師,因為他心裏裝着的是全人類的幸福,他一生致力於愛別 人的事業。三位巨人對不幸與困難的抗擊築成了一塊堅韌的豐碑,他們對自己的事業的專注和執着是給我們力量的一條鞭子;他們心靈的豐富和偉大是鑑照我們的卑微和鄙俗的一面明鏡。帶着崇敬與追求,讓大師與我們一起同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1pll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