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後感

《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後感

《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後感

《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後感 篇1

前幾天,我在網上無意間發現一本小説,名叫《問中醫幾度秋涼》,被網友評價為繼劉力紅老師《思考中醫》後的又一本有深邃思想的中醫著作。

作為中醫學子又熱愛它的少年怎能錯過這本思想著作?看到小説,我便如飢似渴的`讀着,三天便將它瀏覽完。

這本小説通過回憶母親為線索記述了自己當年在高舉科學之旗的父親的影響下沒有繼承母親高超的醫術,隨着後來女兒的問世開始反思中醫與西醫。

其中我看到好幾處時,是多麼的激動,也許引起我的共鳴,似乎見到了許久未見的故人。

文中作者開始寫到當年母親以“不讀中醫經典,只記方藥,只能成為庸醫”為由拒絕教自己絕活,後來作者隨着以後的經歷(其中寫到一個教中醫30多年的教授走起了反中醫的路)才明白當初母親為什麼不將絕活教給她,明白中醫不知醫理,何以成醫,而中醫經典就是中醫的根,歷代醫家的著作是本,只有將其根本抓住,才能成良醫,此時也才明白我校國醫大師李老師所説的究其一生培養中醫學子,到頭來培養一批倔墓人。

接着寫到關於借母親及母親的師傅們生前用許許多多的毒藥對重威病人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來闡釋“是藥三分毒”的不足,説“是藥三分毒”的對象是陰陽平衡之人,若病人,則此“毒藥”(辯證準確和用藥正確後的毒藥)是靈丹妙藥,何來毒藥之説?由此我想起了前段時間一專家給一同學治病所用的桃仁紅花的量遠遠超過常規用量,等病勢下降才降低用量,是的,這不就是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篇裏“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必先歲氣,先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的現代版嗎?

接着又寫到父親在他六十歲時對中醫的態度發生改變,由之前對中醫的一直批判到不批判。為何有如此大改變,可以從他的經歷中找到答案。作者父親六十歲時,背上長了個癰,推崇西醫的他在使用了眾多消炎藥後,癰反而越潰越深,無奈寫下遺囑,後來在朋友的力薦下去找老中醫看,幾劑藥下肚就痊癒,從這件事後他不再反中醫。看到這兒不得不想起名醫們提到的中醫之所以能在飽受挫折後生存是它的療效。

還有作者寫到她自己曾經患有心臟病,擁有高超醫術的母親也曾患有此病,母親也只能用藥物控制它的發展,後來她想藥物不可能改善,之後她無意中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到農村蓋房子,不知不覺中心臟功能恢復正常,這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神奇,然而在中醫裏也有此概述人與環境的關係。

讀了這小説,讓我真的覺得如沐春風,感慨萬千!

《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後感 篇2

《問中醫幾度秋涼》是一本十年前閲讀的書籍,講述了作者從自己老中醫母親的一生和小中醫女兒的進步中窺得的一些經歷和感悟。最近有空又翻看一遍,頗有一些想法。

1、西醫讓人清清楚楚的死,中醫使人自然而然的活。

作者的父親是個唯物唯科技論者,他總是看不上配偶身為中醫的所謂“神祕治療法”。誠然,現代科技一日千里,聲光電和工業革命的迅猛發展使得工具的利用率極大的提高。從前那些朦朦朧朧就致人死亡的病痛,諸如腹瀉(霍亂)、咯血(肺結核),風寒(流感)等等,現在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到致病菌和致病機制,甚至可以輕而易舉的使用抗生素、手術等藥物手段克服病菌,快速痊癒機體。

而隨着環境惡化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西醫手段更多地呈現出了“照病鏡”而非“治療儀”的一面,花了成千上萬的開銷,讓病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長在體內的各種“瘤”、“斑塊”、“膿液”,金錢散盡之後,病人也“心滿意足”的死去了。

作者的母親,在紮實的中醫基礎知識技術之上,靈活運用了中醫“黑箱”的診治特點,因脈而治,應勢而為,儘可能的減輕患者的病患疼痛和醫療花費。當一個個病苦難忍卻又在大醫院束手無策的患者們最終上門感謝母親正確辯證調治後,作者和作者父親才稍稍改觀了對母親的偏見。

2、西醫需要具體理性的大腦學習,而中醫需要用心靈去感受。

作者列舉了著名中醫大師文懷沙的一句名言:西醫用腦,中醫用心。

西醫可以批量生產,而中醫需要靈性和開悟。從事臨牀工作至今,本人深知各類指南和共識的強大,嚴謹的循證研究拯救千萬病患於痛苦之中。讀後感m而更能體會萬千病患微妙的個體差異對於統一臨牀方案的排斥。更不能不提的是同一體質的人羣在不同性格和心理條件下對於療效的巨大反差。所以對於不同的人羣,必然不能冷酷理性的作一刀切。

作者母親診不同孕婦的喜脈,感受各不相同,有的是平穩不驚正常分娩脈象,有的卻是如波浪般充滿旺盛生命力的脈象。每每摸到後者,母親都像品鑑藝術品一樣温柔和高興。

科技發展使得人工智能越來越精密複雜多功能,甚至阿爾法狗都能在圍棋上秒殺人類,但是品酒師、品茶師,聞香師卻還是成為相關價值鑑別的最終決策者,這充分説明不管哪個領域,人類的感覺是無可替代的。

3、西醫無限分割將人異化,中醫以人為本真正還原人的尊重。

作者列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老農肚子痛,去某醫院看病,掛號讓他去了消化科,消化科檢查一番讓他去外科,外科又檢查一番讓他去泌尿科,可憐的老農蹲醫院門口號啕大哭:怎麼看個小病還要跑這麼多地方啊?

可笑過後便是可悲,我們都知道,現在越是大型的醫院,分科便越是細緻具體。用作者的話形容:很多科室的“大專家”、“大教授”,卻並不能獨立的去處理某一病症,這當然能為學科系統化帶來效率,卻不得不反映了現實的可悲。

作者母親堅決的從醫院辭職,為的就是不讓系統化的條條框框來限制和異化自己獨立診療病患的能力。超倍顯微鏡可以深入細胞分子結構,系統知識也把人體每一部分拆分得肉眼可見,但堆積如山的報告單和疲於奔命的步伐卻永不停息。

在作者母親那裏,他們卻永遠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可以值得傾訴,值得信任也可被撫慰身心的人。推薦這本書是因為作者實實在在用文字表達了什麼叫“實踐出真知”,中華文明經歷太多的人世浮沉,而我們內心最難割捨的卻還是那份獨一無二的感覺和記憶,它刻進我們血骨,在生活的驚濤駭浪之中,與我們所有的張惶失措,灰心喪氣和苦難眼淚進行一次次最温柔的擁抱。

《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後感 篇3

一直跟大家説起這本書,就把讀後感選了幾段,跟各位做個簡短的報告。不成文章,請諸位見諒。

中醫看病,主動權掌握在誰手裏?

母親是個中醫。從我記事起,母親總是被一大羣病人包圍着。來看病的人通常是一聲不吭地坐在母親面前,把手一伸,母親便脈診。摸了左手脈,又摸右手脈,之後看看舌苔……這像一場考試。

《問中醫幾度秋涼》

由此看來,很多時候反倒是病人掌握了主動權。若是中醫師説完全不對,恐怕病人會露出古怪的臉色,然後遲疑片刻,轉身離去吧!

好的中醫師,説得出病因,然後對症下藥,豈有不愈之理!

到底哪些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利?

在婦聯工作時,有被遺棄的孩子一時不能安置,我就帶回家來同女兒放在一起養。大家都説我待棄兒如己出,可我知道是有差別的。區別在於,我對代養的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或給吃,或教東西,或領着玩,都能説出名目來。而對女兒,我卻有很多小動作,這些動作從教育角度看,毫無意義,可以説是無聊之舉。可是,正是這些無聊之舉,才將孩子滋潤的像花兒一樣。

《問中醫幾度秋涼》

讀到這裏,喟歎再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前蘇聯的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説過,優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時候,總是要隱藏自己的教育目的。因為一旦教育目的過於明顯,就不是在啟發學生,而是灌輸知識理論了。這是喟歎一。

真正的教育是影響得來的。言傳雖不可缺少,但始終不如身教重要。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動作和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灌溉了孩子內心的幼苗,使得這些影響發揮了最強大的力量。這是喟歎二。

如今的家長唯恐唯恐教育得不足,孩子的作業好不容易寫完了,家長們還額外佈置作業,威逼利誘、好説歹説地讓他們聽話完成。這些"赤裸裸"的教育目的展現在孩子面前,怎麼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呢?試看孩子們寫作業拖拖拉拉,慢慢吞吞,不就是他們的無聲的抗議麼?反正作業寫完了還有額外的"父母內容",不如就熬到十點鐘,讓父母無從下手吧!這是喟歎三。

中醫會被取消嗎?

女兒説,要滅中醫並不容易。有人要取消農曆,你認為可能嗎?不可能,因為農民種地必須要用農曆;有人要取消漢字,你認為可能嗎?看看日本、韓國,又大量恢復使用漢字就明白了。只要中國還在,中國的農民還在,農曆還在,漢字還在,那麼取消中醫就只能是痴心妄想。

《問中醫幾度秋涼》

事實上,中醫已經走到了不絕如縷的境地。國家針對"中醫"的"醫師執照"卡住了很多人。很多基層的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中醫師因此無法為百姓服務,何況,第一流年輕人不願意學中醫,中醫院校的畢業生又有幾位願意一輩子從事中醫事業呢?

國學和中醫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國學是熱起來了,不過目前仍有點虛。而假如真要深入研究國學,一定要付出極大的努力。這些努力絕不亞於考雅思託福,絕不亞於自學奧林匹克數學,不但要在知識上懂得,還要在習慣上養成,甚至要把種種不善之心一點點扭出血來。如此漸漸會明白傳統文化的精神與智慧,便會由衷地讚歎,由衷地喜愛,由衷地想要為這個文化作一點貢獻。很多人只是讀讀經典,穿穿漢服,彈彈古琴,這些固然是好,若止步於此,未免可惜。國學情況如此,中醫更要加把勁。

真正治病的是人自己

女兒的師傅告訴她,其實中醫並不能治病,真正治病的是人自己,醫生治病如治水,其作用是對人的生命力加以引導和調整。如果病人本身沒有可挖掘的生命力了,面對乾涸的河牀,你又引導和調整什麼呢?

《問中醫幾度秋涼》

有句古話説得好"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病人需要有生命的力量,才能被醫好,若沒有這個生命的力量,縱是千年人蔘也不能迴天再造。

有人説,把中醫看到了最後,無非四個字:"飲食起居"。這是很有道理的。我們應注意平時的心情、飲食、起居、鍛鍊,這才是身體健康的基礎,你説呢?

總評

作者艾寧,東北人,母親是中醫,而她自己是中文系畢業,當過中學教師、婦聯幹部、經營廠長、兼職律師,最後做了檢察官。她把母親的行醫經驗和女兒的學醫經驗都寫在這部書裏,用她特有的"檢察官的眼光"和"大齡文青"的筆風寫成。書裏是一篇篇的散文,對傳統中醫和現代西醫都做了中肯的評價,我自然獲益匪淺。這樣的書要慢慢看,一次不能看太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35wr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