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圍牆》之讀後感(精選多篇)

《圍牆》之讀後感(精選多篇)

目錄

《圍牆》之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圍牆》之讀後感第二篇:《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第三篇:《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第四篇:《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第五篇:吳雪銀《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圍牆》之讀後感

社會裏的一堵堵厚實得紋絲不透的牆,把黑壓壓的人羣進行了分流,有人在城內,有人在城外。城外的人羨慕城內的人,以為城內會有一番好風景在等着他們,於是削尖了腦袋也要往城裏擠。殊不知城內的人早已厭倦了城中的空氣,人和魚一樣,也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換氣。無奈的他們想離開城內,去城外透氣,於是便想着衝出城去。於是,到處都遍佈了想要逃離的人,但生活是實在且不如人願的,生活由不得他們去選擇,他們整天只能在十分有限的空間裏踱步。

在愛情的圍牆裏,以方鴻漸為代表的年輕人無論是家處上流社會的,不富裕的,才華橫溢的,狂妄自大的不是滿腹牢騷、無心勞作的卻嚮往着美好的愛情而且都被愛情纏得死去活來。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屢屢失敗。有的結婚了又受不了婚後的無自由的生活,有的沒結婚的又想早早進入婚姻生活。很多人都矛盾着、猶豫着、惆悵着。無論如何,他們逃離不了。方鴻漸命運裏的幾個女人。首先要提的是蘇文紈,一個出洋留過學,可謂是才貌雙全的人,可是她只是一廂情願而已,鴻漸沒有為了一個上流人者而失去理智。其次是蘇文紈表妹唐曉芙,或許方與唐結合後方的命運結局不會那樣慘,但因種種原因兩人各奔東西了。最後是他的妻子孫柔嘉。她是一個很平凡的女人,但兩人情投意合,相處得很好。只是雙方家庭的流言蜚語太多,兩人終被這種精神壓力攪得不得安寧。

在學業以及事業的圍牆裏,方鴻漸算得上那時候走在時代前列者之一了,他受了失敗的愛情的慰問品----有了留學的機會。他接觸了當時的先進西方文明,悲哀的是他並沒從中受益,學來的只是輕浮,只知道狂妄自大,自吹自擂,他思想裏的封建保留得完美無暇,懦弱的本質就是連在世界先進文明的薰染下也是不動聲色的一成不變。方鴻漸在赴三閭大學任教的途中的重重艱險和三閭大學教職員工之間的明爭暗鬥,不禁讓人感歎世事的艱辛與世態的炎涼,也可姑且諒解方鴻漸在性格上的怯弱對他命運造成的深重影響了。

在交友的圍牆裏,方鴻漸逆來順受的接受朋友的施捨。離開爾虞我詐的三閭大學後的方鴻漸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失敗的多重混雜的社會大圍牆,身心疲憊的方鴻漸此時更是無所適從。方鴻漸感覺他自己就像是被地心引力牢牢吸住一樣,他在圍牆面前顯得如此蒼白與無力,想擺脱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也許,在那樣動盪的社會氛圍中註定要產生出很多很多像方鴻漸那樣的人來,但圍牆卻是一直客觀存在着的。我們同樣在一堵堵早已為我們設定好的圍牆的內外來來回回,我們也像方鴻漸那樣逃離不出生活的圍牆。既然逃離不了,我們也不必去設法逃離。逃離只是一種不願正視的表現,並不能冠之以名説是一種無畏的追求。我們要的,並不是去逃離生活的軌道,而是學着去正視,去面對,去創造。

第二篇:《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

此地沒有圍牆,沒有校門,是名副其實的“開放式”學校。

此地綠竹掩映,柳杉環繞,是絕佳的隱居環境。還有山雞、野兔、大冠鷲、黃嘴鴞等生態,彷彿傳説中的世外桃源。

這就是台灣的“全人”學校,它讓我知道了很多,也回憶起很多……

當學生的感想

老師——對我來説,像一堵牆,阻擋了猴子似的孩子奔向叢林,讓他們收起野性,走向所謂的“方正”與“規矩”。在這條“正路”上,只要有微小的分歧,那雙“如來”大手便會毫不猶豫地蓋下來,將“邪惡”制服。

老師似乎永遠在説服我,永遠在要求我應該做某事,不應該做某事。即使是善意的關心,背後也隱藏着絕對的價值判斷。

記憶中,自己很少對抗過老師,面對老師的權威,我感覺自己很渺小。

作為一名學生,不得不承認很長時間我覺得老師是毒蛇猛獸,距離越遠越好。但是,經過七年的求學生涯,我有了更深的體悟,作為一個小孩或一名學生,可能會與自己的師長髮生如下三種關係:一是直接表現為衝突。二是陽奉陰違,內外不符,表裏不一。三是一切聽從大人的,循規蹈矩。

也許,家長和老師認為第三種孩子最好,其實,照這種模式成長,孩子的創造力早就被扼殺在萌芽中了。

自由與失控

自由與失控只有一線之差。

現在,如果你見到一個留長髮、染色還直呼老師名字的學生,你自然而然會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學生。你會説:“學生本來就不可以這樣。”那麼,這個“本來”是怎麼來的,你能説清楚嗎?你會説你以前當學生就是這樣的。

……

衝破限制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學生為自由付出的可能是數年的混亂。

成長意味着會發生很多不可預知的事情,孩子大都有一顆敏感的心,每個人的心上或多或少都帶着些傷痕,這些傷痕慢慢地形成自我的一部分。作為老師應教會學生釋放過去,超越負面的生命經驗。當孩子擁有了健全的心靈,將能更自在地面對人生,學習也便不再是難事。

正向看待孩子的犯錯。孩子犯了錯,家長、老師的責罰通常只能讓孩子心生恐懼、厭惡,甚至抹殺孩子嘗試創新的勇氣。當然,犯錯誤的孩子也不會自首。寬容地與孩子討論,只有當孩子願意思考自己行為的時候,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第三篇:《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

《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

此地沒有圍牆,沒有校門,是名副其實的“開放式”學校。

此地綠竹掩映,柳杉環繞,是絕佳的隱居環境。還有山雞、野兔、大冠鷲、黃嘴鴞等生態,彷彿傳説中的世外桃源。

這是一所專為十一到十八歲的青少年而辦的學校。學校重視五個理念:人類過去知識的通識理解、人格特質的自我實踐、審美趣味的養成、創造能力的釋放,批判能力的培養。每個孩子不同的觀點在此都能被尊重、包容與啟發,大人和小資的關係是朋友,互相聆聽與辯證。讓孩子不僅在心智上成熟,也在人格上有正向的發展,大人們會給予很長的期待,讓孩子們逐漸成熟。所以孩子快樂而有自信,不需太多的教訓與管理,最後他們擁有的能力是真實的,而不是被訓練出來的——這就是台灣的“全人”學校,它讓我知道了很多……

流連於這本《沒有圍牆的學校》,仔細閲讀這本書,我為李崇建、甘耀明老師及其同事對孩子的特有的包容所感動。無論是開篇的“三劍客大鬧江湖”毀農人菜園的處理,還是“誰把房子拆了”中對孩子的寬容地對待,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那份沒有權威壓制,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在寬容與安全的氣氛中逐一澄清的對成長中的生命個

體的尊重。著名教育學者陶繼新老師曾説過:天空收容每一朵雲朵,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行為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故大海浩瀚無比。願自己今後面對每一個孩子尤其是犯錯的孩子時能以天空的廣闊、高山的壯觀、大海的浩瀚包容他們,為他們生命的天空塗抹一絲絲美麗,願能時刻以全人教師為榜樣,將包容牢刻心間。

由此,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工作中自己曾經多少次為了孩子所犯的一點點微乎其微的小錯而大動肝火,以暴風驟雨代替理智與寬容,而真正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給孩子充分辯解以及同孩子商量的機會卻微乎其微,更莫説類似孩子損壞菜園、拆毀農舍這樣嚴重事件,這樣想來不覺分外羞愧。我們知道,只要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只要是學校,難免會有問題學生,只要是老師,難免要和問題學生打交道。我們要理智,心平氣和,學會寬容的對待學生所犯的錯,有效地與學生溝通。成長意味着會發生很多不可預知的事情,孩子大都有一顆敏感的心,每個人的心上或多或少都帶着些傷痕,這些傷痕慢慢地形成自我的一部分。作為老師應教會學生釋放過去,超越負面的生命經驗。當孩子擁有了健全的心靈,將能更自在地面對人生,學習也便不再是難事。正向看待孩子的犯錯。孩子犯了錯,家長、老師的責罰通常只能讓孩子心

生恐懼、厭惡,甚至抹殺孩子嘗試創新的勇氣。當然,犯錯誤的孩子也不會自首。寬容地與孩子討論,只有當孩子願意思考自己行為的時候,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看過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之後,我不得不要回到現實中來,我知道在今後的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我也會因為學生所犯的一些錯誤而生氣,但是我相信在生氣的同時,我會想到全人學校的校長老胡子與三劍客的故事,會想到李崇建老師與藍天、白雲、阿凱、阿詢等學生的故事,會想到曾經小錯不斷,大錯也犯的超愛搞惡作劇的p的成長故事,想到這些,我想我會變得理智,變得心平氣和,然後有效地與學生溝通。

書中有一句話説的特別好“教育不是隻有一條路,但是教育常常使人走上同一條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似乎是我們大家的共識。尤其是在學校,面對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我們學校之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規矩。這些規則可能是一些規章制度,也可能是教育者認可的金律良言。然而在全人教育者都明白:教育之路有很多條,你不能逼着孩子們都走相同的路。

書中講到了一個故事:阿詢寫字不認真,錯別字連篇,崇建在他的作業本上圈出30多個錯別字,規定他每個錯別字寫一行。阿詢告訴崇建完不成,崇建説這是功課,必須完成。阿詢再次重申,崇建依然堅持。阿詢無奈,回到

座位上開始寫字。過了一會兒説:“我下週不來上課了,我要去户外學習。”崇建問:“不對吧,户外學習還要一個月。”阿詢賭氣的説:“不管了,就是不來了。”然後哭了起來,淚水弄濕了作業本。崇建問他為什麼哭,阿詢説:“告訴你有用嗎?”“你不説怎麼知道沒有用?”“剛才我説了,我寫不完,你根本不聽!”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崇建的內心。讓他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老師或父母交代的任務超過了自己的負荷,讓自己遇到困難而又求助無門的時候,是多麼的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 幫助。但總得到冷漠的回答時,自己別提有多麼的孤獨和懊惱。如今,自己是一位老師卻還有以前的方法來教育今天的孩子,走入教育最慣常走的路。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向着“傳統”一條道走下去。從看到全人學校這個名字開始,我便思索究竟什麼是“全人”。書中每一個小故事無不滲透着這個概念。他是一種自然地,無拘束的,深入到學生內心深處、甚至是觸及靈魂的教育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自己悟出對與錯的真諦。而老師在其中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他的以身示範,他的是非分明,就是給學生樹立的標誌。老師和學生並不是上與下、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而是朋友,一位樂於傾聽學生話語的朋友,只有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他才肯向你展露心扉,才不會失去那份珍貴的天真和童心,還學生以“全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在以後的讀書活動中,我一定會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閲讀。正如一位學者所説的:“書香在,福就在。”温家寶總理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中華民族需要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經常仰望星空,他們能更多地為國家、為民族前途思考和奮鬥。”作為一名教師,徜徉在教海中,更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潛心閲讀、積累、思索,仰望教育的星空,為祖國的教育前途思考而奮鬥!

第四篇:《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

沒有圍牆的學校,我若有所思

張偉 你對待孩子的方式,正決定孩子的未來!如何來實踐教育的理想化?《沒有圍牆的學校——體制外的學習天空》訴説青嫩生命在自由環境中,生猛渾厚又細膩的成長故事;也道出滿(請繼續關注好 範文網:)懷真誠的老師在繳械之後的困思篤行與笑淚天涯。我們於是恍然大悟:開放教育所挑戰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開放教育所成全的,不只是孩子,更是大人。

這是一部描述台灣體制外學習天空的全新著作,本書的兩位作者李崇建和甘耀明老師都曾是這所沒有圍牆的學校——台灣全人學校的優秀的教師,他們以樸實的筆調真實地記錄了這些年各自在全人學校工作的諸多經驗,使所有關心教育的人能通過細緻深入地品讀清楚地瞭解全人學校每天發生的真實的故事,從中體會到全人教師用尊重、包容、信任、理解使每一個在這裏學習和成長的孩子的人格特質得到良好的自我實踐、積極的審美趣味得以養成、創造的激情得以釋放,批判的能力得以培養,使孩子們在經歷了一些列挫折、惶恐後能勇敢、自律、堅持,最後快樂、幸福地成長。他們用滿腔的誠摯將温暖的陽光灑滿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的天空,陪伴他們帶着自信與希望走向自己的美好人生。讀着書中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全人教師真誠而平等地與孩子們相處,與孩子們做朋友,陪伴他們成長。如果説教師用包容為我們打造了一道又一道的靚麗風景線的話,那麼他們更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更好地詮釋了“尊重”的真正含義。在這部書,無論是“狗臉歲月”中,對孩子們收養流浪狗的尊重與理解,還是“空移法德使用”中對學生處理男女生關係的獨特指導,無論是“探索自我的旅程”的真誠地鼓勵,還是“漫漫長路有人伴”的不離不棄,都讓我們感受尊重的神奇之美。是全人教師用他們並不張揚卻深切的尊重喚起了孩子的心靈深處的愛,使他們遠離了塵世的冷漠,甚至對可憐的流浪狗都熱情伸出了援助之手;是尊重使成長的孩子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正確對待友情;是尊重讓孩子有信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磨難;是尊重讓孩子感受到被人呵護的温暖。這一份份發自內心的尊重,勝過無數祝賀、讚美和激勵的掌聲,更勝過苦口婆心的教誨,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催人振作,促人勇敢前行。

這不由得再一次把我拉回到了現實,想想平日裏,我們常常習慣性把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掛在嘴邊,可實際行動又有多少!今天想來尊重豈是用嘴來説説那麼簡單,那應該是無聲地發自內心的偉大行動。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讓我們學會真正尊重每一個孩子,始終牢記多給予孩子一份尊重,就會多獲得一份燦爛的陽光。

在這部書裏,全人教師對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更是令人折服。無論是“用水的考驗”、“步出暗沉的山林”還是“孤獨的美感”等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現在的孩子,在家多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父母百般嬌寵,所以面對困難挫折表現得那

樣的脆弱,不堪一擊,而全人為我們展示的登山運動、節水活動、獨自去旅行等等,都很好地點醒了我們,不能忽視對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帶給了我們許多的有意的啟示,極大地開拓了我們的工作思路。

書中有一句話説的特別好“教育不是隻有一條路,但是教育常常使人走上同一條路”。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向着“傳統”一條道走下去。從看到全人學校這個名字開始,我便思索究竟什麼是“全人”。書中每一個小故事無不滲透着這個概念。他是一種自然地、無拘無束的,深入到學生內心深處,甚至是觸及靈魂的教育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自己悟出對與錯的真諦。而教師在其中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他的以身示範,他的是非分明,就是給學生樹立的標誌。老師和學生並不是上與下、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而是朋友,一位樂於傾聽學生話語的朋友,只有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臵上,他才肯向你展露心扉,才不會失去那份珍貴的天真和童心,還學生以全人。

第五篇:吳雪銀《沒有圍牆的學校》讀後感

給孩子一個絢爛奪目的春天

讀《沒有圍牆的學校》有感

獨山子第一國小吳雪銀

這個暑假我閲讀了李校長推薦的台灣李崇建、甘耀明合著的《沒有圍牆的學校》。書中的育人思想和理念讓我耳目一新,在這部書裏,作者認為,“成為一個人”遠比“學習”更重要!這本書給我留下影響最深的是作者的態度,坦誠、勇敢、真實、接納,在全人學校,他從沒有停止過自己的思考和追問,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與孩子共處的時間中藉由聆聽、分享、反思,而完善自己,感受自己的成長。而我感觸更深的卻是怎樣使孩子更容易成就為一個健康的人。讀完後,給我留下感觸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對孩子的接納。

接納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甚至是錯誤。書中在老師的眼裏,孩子們沒有錯誤,沒有過失,只有特點,只是方式的合適與否,孩子們的任何行動都是在試圖弄明白事件的來龍去脈,即使孩子真錯了,也沒有被粗魯的對待。“我不想上課了”、“我的耳朵打烊了”,當學生説出這樣違背常理的話時,老師的意識裏顯現的不是對孩子不愛學習反抗老師的批評等問題,而是及時反思自己,琢磨怎樣與孩子一起面對這種學習的困難,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老胡子想傳達給我們的是:教育不只是學生在學習成長,教師也一樣。如果只是單純的説教,孩子只能懾於你老師的身份,不會將不滿説出來,但是如果他並不認同,只是敷衍你,那對教育本身並無好處。”

想想自己在現實教育中的做法大多時候卻不盡人意。記得去年,班上

有一個男孩子因為父母離異,媽媽準備組建一個新的家庭,作為孩子沒有辦法接受,那段時間他情緒特別的不穩定,上課也無精打采,對所有事情特別敏感。有一天早上因為沒有完成家庭作業,老師批評了他幾句,就藉此緣由乾脆不來上課了。和家長溝通後,令人更加氣憤的是,家長竟然把責任全部推到了老師的身上,説孩子太敏感了,覺得老師是故意針對他的。想想平時這個孩子也不是會因為老師批評幾句就承受不了,以至於不來上學吧!我帶他已經四年了,作為班裏的體育委員,是個負責任又勇敢的男子漢,怎麼會因為一兩句批評不來上課了。我想既然孩子這幾天情緒不好那我就早上去他家接他上學吧,可是早上去接了,下午又不來了上課了。幾次溝通交流下來,把我也弄得精疲力盡了,怎麼勸説孩子也不來上課。家長還是無理的的將責任推給了老師,那天我和家長打電話溝通時有點生氣了説到:“我該做的都做了,孩子不來,我也沒有辦法!”下午孩子的姑姑找到了我,才弄清了事情的緣由。原來孩子的媽媽為他找的這個“新爸爸”經常和孩子的媽媽吵架,她媽媽前幾天腿不小心摔傷了,現在沒有人在家照顧,所以孩子心理負擔挺大的,想留在家照顧她媽媽,現在根本沒有心思來學校學習,老師批評他沒有完成作業只是剛好找了個藉口而已。瞭解完事情後我調整了心態,再一次踏進了他的家門,和孩子好好的談了一次心,他向我懇求道現在真的沒有心思去上課,想在家照顧她媽媽,並向我保證下學期開學會準時出現在班裏的。在和家長、學校領導溝通後決定讓他休學一個月。在之後的一個月裏我還會不時的打電話詢問他的情況,在qq上和他進行溝通、談心。

現在這個男孩又回到班裏上課了,對於他現在有的一點小“敏感神經”

我也會及時觀察、瞭解、溝通。對於班裏同學對他的的誤解,也在我的努力下漸漸消失。現在孩子已經順利的畢業了,我想想當初如果自己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現在也許就不是這樣一個完美結局了。

二、寬容的老師

無論是開篇的“三劍客大鬧江湖”毀農人菜園的處理,還是“誰把房子拆了”中對孩子的寬容地對待,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那份沒有權威壓制,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在寬容與安全的氣氛中逐一澄清的對成長中的生命個體的尊重。

看了《我的耳朵打烊了》一節,我感同身受,平時自己也不都是這樣的嗎?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希望身邊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班級搞活動時,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周圍的老師、家長、甚是學生給予了我能幫助,才使得我在班級管理工作時如魚得水。但是當我給予學生壓力的時候,有時我卻沒有設身處地的想。從道理上我們都知道,只要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只要是學校,難免會有問題學生,只要是老師,難免要和問題學生打交道。所不同的是,這裏沒有老師的高高在上,這裏沒有師生之間的隔閡,這裏的學生犯錯時,面對的不是老師的訓斥或者居高臨下的一通通大道理;這裏有的是老師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這裏有的是老師對問題學生的極度寬容,這裏有的是師生之間暢通無阻的心靈溝通與碰撞,這裏有的是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的大朋友,他們之間甚至會嘻嘻哈哈,互相傾訴祕密,這裏的學生能夠毫無顧忌地向老師敞開心扉,因為這裏的師生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這就是我們和人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差別。

三、堅強的學生。

在這部書裏夾是對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更是令人折服。無論是“用水的考驗”、“”孤獨的美感“、“步出暗沉的山林” 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登山活動,校內登山訓練、規劃、任務逐漸由有登山經驗的大孩子接替。三千米高度,學生遭遇風雨、疲憊、危險,也經歷互助、友愛、責任與分享。置身責任,參與每件事,學生在處理危機、困難時學會方法、技巧,也同時學習溝通、人際交往、組織領導、面對責任與義務,最後成長為富有創造力、行動力、有夢想、敢擔當的個體。

想想現在的孩子,在家多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父母百般嬌寵,所以面對困難挫折表現得那樣的脆弱,不堪一擊。班上有一個男孩,在家裏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小皇帝”。上學要車接,班裏野炊活動家長全程陪同,幫忙搭灶、撿柴、燒烤等。他就坐享其成,到處亂竄。

書中為我們展示的登山運動、節水活動、獨自去旅行等等,都很好地點醒了我們,不能忽視對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多組織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四、做學生人生的指導者,而非指揮者。

韓愈有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書中的老師做到了真正的解惑,孩子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只是身邊的陪伴着,同行者,引路人,而非指揮者,評判者,認真聆聽孩子的問題,和學生一起想辦法”。例如在養成宿舍衞生習慣這一令人頭痛的問題上,這可是全人師生共同經歷的一個漫長的過程,師生能夠忍受長達一個學期的髒、亂、差,並接受孩子們的“私人空間”,這在我們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想想在自己的班級裏,每次去上課,看到沒有擦乾淨的黑板,到處亂扔的抹布總是一頓獅吼,這

個問題馬上就會解決。但是書中的老師一直在和孩子們共同尋找解決的途徑。有一句話説: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寬容別人,在斥責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責難他人,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他人,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已。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全人的老師是最明白這個道理的,也是最寬厚的教育者。

五、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

書中的師生關係是令人羨慕的。在全人學校創始人“老胡子”的序言中有這樣的句子:“我一直相信辦教育,教師首先得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也把受教育的孩子當成一個人,然後大家才能相互平等、自由地‘學習’,因為孩子的發展及成長,你不可能把什麼價值灌輸在他內心,教師和孩子都應該謙遜地注視激盪出來的火花。”謙虛地注視彼此,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把學生和老師放在平等人的狀態,在實踐與互動中,成全師生的生命成長。這讓我想起書中“三劍客”的故事:幾個孩子拔掉了老農的青菜,到教師跟前“自首”,描述故事經過的時候,嘻嘻哈哈,很隨意的樣子。老胡子面對犯錯的“三劍客”,謙恭的樣子,循循善誘,一步步引導孩子説出事情的經過來。最終,瞭解到三劍客實則是因為拯救小鳥而報復菜農。老胡子的處理方式可謂一舉多得,既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又給在座的青年教師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教育案例。而他的這份從容不迫來自哪裏?在未弄清事情真相之前,他並未先預設立場批判,也未直接給予教導,那是一份來自他心中真正的接納。是啊,一個老師能不能在自己的心中真正接納每一個孩子?能夠接納,就能夠傾聽,能夠傾聽就能夠尋求到教育的智慧。而這一切,也是在沉澱良好的師生關係,有人説:“好關係勝過好教育”是的,在我們

的教育生活中應該謹記:好關係才能成就好教育。好的師生關係是進行良好的教育的綠色屏障,而這道屏障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

寬容的老師,相信經過努力,我能做到;堅強的學生,是我們培養孩子能力的一個目標;做學生人生的指導者,而非指揮者,是我今後奮鬥的方向;平等的師生關係,是孕育學生美好心靈的土壤。所以我要讓自己像全人學校這座沒有圍牆的學校的教師一樣滿懷着幸福與憧憬將自己心中的陽光温暖孩子的心靈,迎來一個又一個絢爛奪目的春天。

但願以下相關範文能對你有用:

沒有圍牆的學校的讀後感 microsoft word 文檔

六年級_讀後感《讀《青色的圍牆》有感》

名著讀後感之《紅樓夢》讀後感

名著讀後感之《西遊記》讀後感

名著讀後感之《紅與黑》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19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