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第二性》讀後感 《第二性》讀書心得

《第二性》讀後感 《第二性》讀書心得

《第二性》讀後感 《第二性》讀書心得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一】

要參透一本書,應該先了解作者,瞭解作者的生平經歷、思想觀念等,這樣才更有助於加強對作者作品的理解和體悟。所以為讀第二性,我先蒐集了一些關於波伏娃的資料和書的寫作背景。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存在主義學者、文學家,19歲時,她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波娃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寫了許多作品,《第二性》是她獲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鉅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意志、智慧的一本書,被譽為女人的“聖經”,成為西方女人必讀之書。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人類求索中的女性哲學,向所有的讀者,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提示了當代婦女面臨的問題:生命的自由、墜胎、賣淫和兩性平等。既是當代婦女問題的探尋,也是歷史與永恆的品味。波伏娃還將自己作為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第二性》這本書為何頗受爭議。凱特.米利特以及陶麗.莫伊在他們的著作《西蒙娜.德.波伏娃》中講到:“這本書很危險,像是一個報警器。它讓你不僅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女大學生,也想成為破窗而入的壞學生。”對許多人而言,這是一本關於“女權主義”的書。西蒙對女性主義的重要貢獻,在於把它從一種理想主義引向文化解析。

首先,書名“第二性”觀點鮮明的指出了女性生活在男性創造並主導的世界,處於受支配的不平等地位。這點很重要。因為即便當今,很多女性未曾意識到她們生活在男權制定的規則裏。

第二,指出這種被支配的地位不是天生註定如此。儘管有生理的原因,但並不具有決定性。經濟上的依附性更為重要,社會風俗法律道德等施加給女性的限制和枷鎖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源。對此,作者雄辯地從生物學、歷史學、經濟學、精神分析等多重角度進行了龐雜但條理清晰的論證。

第三,指出所謂“女性氣質”不是女性受支配的原因,而是其處於受支配地位的結果。並不存在天生如此、一成不變的女性氣質。女人的“特性”——她的信念,她的價值,她的智慧,她的道德,她的情趣,她的行為,應當由她的處境來解釋。其形成既是女性對自身處境的反應,也是社會風俗所施加影響的結果。童年和少女時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對女性氣質的形成“功不可沒”。

第四,作者説被支配地位的形成女性本身有“共謀”的成分。在男性允諾的利益誘惑下,女性主動接受了這地位和身份。儘管這地位使她喪失了主體的超越性,置身於“他者”地位的危險當中。

第五,作者對工業發展和思想啟蒙推動的女性解放運動和新女性的誕生以及男女平等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男女平等並非否認兩性差異,而是尊重差異,也尊重彼此的主體性,廢除兩性間存在的壓迫愚昧欺騙等,實現彼此的充分自由發展。唯有此,兩性之間才能形成真正的健康的手足關係。展望前景,筆者總結一句話就是,“男性需放手,女人要給力”!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二】

女人是什麼?生物學上把她定義為“雌性”。波伏娃認為:“‘雌性’這個詞之所以是貶義的,並不是因為它突出了女人的動物性,而是因為它把她束縛在她的性別中。”男人幾乎把所有關於“雌性”的形容詞都拋到了女人身上,諸如“懶惰、狡詐、無情、愚蠢”等等。波伏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區分物種:“性別的產生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物學上的。”正是女人通過她的‘感情生活’創造了她自己的身份,包括她的女性身份。”按照波伏娃的這種觀點,每個人的思想意識是不同的,那麼由此而產生的“身份認同”也會各異。可是,事實上,幾乎沒有女人會把自己放在雄性的行列中。

那麼,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她”都會把自己創設為“女性”呢?波伏娃並沒有對此作出探究。實際上,這個社會在“她”出生時變把她定義為“女性”,而在她之後的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在嘗試接受這種身份,接受這種社會規則。就像是一道判斷題,社會告訴你——你是女性。當然,你有權進行選擇,如果你選擇“正確”,那麼你就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否則,你就是社會上的異類,那些社會賦予其“女性/男性身份”而其自身又將自己界定為另一性別的人,往往受盡社會的謾罵和指責。在這種壓力下,更多人會選擇接受社會賦予他的性別。因此,雖然我理解波伏娃的觀點,但卻更傾向認為女性身份不是一開始就由“她”自己選擇的,而是社會根據其身體特徵強加給她的,她只是在心理上給予承認罷了。

波伏娃對婚姻提出了批判。她認為:“結婚與個人無關而與組織有關:婚姻是為了履行職責,而不是實現真情或表達感情。”“在婚姻中,性經歷一直被看作是一種職責,一種目的,它永遠不是一種真正慾望的表述。”或許我們會認為波伏娃的觀點太偏激,但倘若我們試着站在她筆下的那個時代去看待問題,這一切似乎便變得順理成章了。在戰爭年代,女人會因為墮胎而被送上斷頭台。一個女人無法自己選擇性生活,無法避孕,那麼“母性”對她而言也只能是強加的。我們知道勉強沒有幸福,那麼強加的“母親身份”又怎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試想一下,他和她的相遇,並不是在某個浪漫的午後不期而遇,一見鍾情,乃至廝守終身。這種屬於童話般的愛情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很難實現,更何況是在那個紀律嚴明的年代。他和她往往被某個組織撮合在一起,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是因為愛情,而是為了繁殖後代,給組織生產新的勞動力。

因此,這種婚姻生活並不是自由的,沒有自由的婚姻是沒有意義的,男人想佔有女人,倘若在女人的心裏壓根兒就沒有眼前的這個男人,那他和她的性生活也不過是在完成組織的任務,婚姻不外乎是一種形式。波伏娃的這個觀點對現代社會也有些適用,雖然我們在倡導民主,法律也賦予我們自由戀愛的權利,但在某些偏遠的鄉村,“包辦婚姻”、“買賣老婆”的現象還屢禁不止。既然這種婚姻沒有自由,失去意義,那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何波伏娃對“性解放”充滿渴望,這也是對女性自由的嚮往。

認同她在書裏的主要觀點:除了天生的生理差別,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徵都是社會造成,男性亦然。至於這句話的網頁拓展版: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甘心服從。有腦袋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會是波伏娃説的話,更會懷疑這是不是現代人説的話:隨着工業化程度比較高,除了野外工作,體力並不能顯示多少優勢,除非那個男人熱衷於和女人打架。 她的書得以流傳,得以認同,恐怕得益於薩特。

五十多萬的小説,一遍一遍過手,直到改到男性可以接受,才罷手。女權運動的“聖經”不過如此,女權教母也不過如此。男權統治太久,女性運動不過是一個調劑。他們明白:這只是蜉蝣撼大樹,和自己玩撓癢癢,求取他的注意力。如果真的開始燎原,他們絕對是最好的滅火者,神不知鬼不覺。這千里之堤何時才能潰,無從知道。只是他覺得這是嬉戲,一旦越界,翻臉不認人。忠誠地守護自己的地位權利。女性大多天生比較温和,只要不觸動她的底線,和平共處,甚至犧牲部分權力也是可以的。真正的女權運動者,她不是我們還沒看到已經倒下,就是已經淪為。各個政府都排斥她,甚至不如。還有基地,還有同夥。她什麼也沒有,連女人也怕她。像躲麻風一樣躲開她,她是最柔弱卻直擊人心的恐怖:曲線貼合每個女人的內心,直至女人不敢細想的東西,是內心的魔。一個人越是恐懼一個東西,越是因為那個東西接近自己內心。就像人總是看不慣和自己有一樣缺點的人,總是這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者。

沒有女人會把自己陷到那種危險境地中去:孤立無援,孤獨終老。寂寞到皮膚龜裂得像乾涸的土地,誰也不敢那樣。男人沒有切身體會,更不可能放棄背棄自己的權利,除非受到極大的傷害。天性不會使然,耶穌也只是強調眾生。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三】

在閲讀《第二性》之前,我並沒有感覺到女性真正在社會中亞於男性的地位,更不用説這種歷史根源了。男女要求平等的呼聲一直都存在,但我之前卻狹隘地將這種不平等理解為體力的區別所造成的,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以百科全書式的廣博學識,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大膽又平和的筆觸揭示了女性之所以為“第二”性的來源,以及一個女性成長為女性的過程和她的處境,

“在西方男人的思想中女人就是這樣的:她自由卻又受他的支配;她有自己的觀點,但最終順從她的觀點;她狡猾地抵抗着他,最後還是認輸。他的自尊心越膨脹,他要冒的風險就越大”——其實,在我們所處的東方社會也是一樣的:我們要求女性有各種柔順的特徵,在外表上女性特徵越突出越是受到男性的推崇,在性格上温柔和賢淑成為女性的優良品德。即使有一些特例,特別倔強和兇悍的“河東獅”也有人喜歡,但他依然基於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她兇悍,但是她會被征服。

同時波伏娃也提出了另一個觀點,那就是,當我們以為我們征服了女性的同時,女性也認為女性徵服了我們。那句著名的“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似乎不是誰的信口開河。男性在征服的時候大約沒有想到,聰明的女性正在將自己假扮成獵物從而達到以被征服的形態征服男人的目的。世間萬物都是如此,我們想要征服的東西一旦被征服,就會變成我們的一種牽絆。婚姻在早期主要用於確認女人成為男人的財富,但它同時也確認了男人對女人的責任——我們以為我們征服的是一個青春貌美的少女,但最後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家庭主婦所代表的整個家庭的瑣事。

波伏娃自己如何解決這個困境的呢?她和薩特的契約婚姻成為一段不可複製的傳奇。她與法國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共同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但他們之間沒有婚姻,有的只是雙方自願簽署的一紙愛情契約,約定雙方在相互尊重各自自由的基礎上共同生活,在這段時間裏,他們雙方都有與別的愛人同居的經歷,但直到多年以後,他們依舊保持着青年時代純潔的愛情,相互攙扶着度過白髮蒼蒼的歲月。

這種完全取決於雙方自願、互不干涉,互不佔有的婚姻無疑是很多追求自由的人夢寐以求的,但這需要雙方的對婚姻一致的認識和高水平的道德自律,畢竟,波伏娃和薩特都是鳳毛麟角的人物,契約婚姻在平民社會的可操作性不高,它牽涉到婚外戀、性自由的道德討論和重婚或離婚財產分割、夫妻和子女贍養義務的界定等法律問題。

但基於薩特和波伏娃的成功,我想他們至少説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由和信任對於婚姻的重要性。如果波伏娃同大多數普通女性一樣認為婚姻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麼她不可能和薩特維持這種看似不靠譜的契約,如果薩特同大多數男性一樣認為擺脱了婚姻就是徹底的自由,那麼他不可能依靠契約對波伏娃繼續這種純潔的愛情,契約婚姻就會徹底的失敗。他們二人基於存在主義的共識,將貌似神聖的愛情的加以生物學、社會學和哲學的理解,因此不會在生物性的妒意或佔有慾中迷失,才能給予對方充分的自由。

在中國社會,我們所受到的婚姻教育太少了,同其他各方面的道德教育一樣,我們過多相信法律,卻忽視了道德層面的疏導,我們試圖將人性約束在“正確”的規則裏,卻忽視了對它必要的解釋。

我們可以事無鉅細制定規則,卻不能真正在道德層面達成共識,波伏娃的《第二性》正是在告訴我們,兩性關係的歷史和問題的所在,只有我們看清了問題所在,才能找到正確的出路。

大學生《第二性》讀後感【四】

波伏娃是一個奇女子,同時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她與法國存在主義大師薩特的傳奇戀情更是令人神往.他們共同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但是他們之間沒有婚姻,有的是一紙雙方自願簽署的愛情契約,約定雙方在相互尊重各自自由的基礎上共同生活.在這期間,雙方都有過許多次與別的情人相愛並同居的經歷.儘管是這樣,風風雨雨過後,直到白髮蒼蒼,他們依然保持着青年時代那純潔的愛情.這種前無古人的“契約式愛情”在當時法國被傳為佳話.並且對世界上幾代青年的感情觀念構成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契約式愛情”我認為與現今的婚姻制度比起來它更符合人性一些.就是稍微缺乏一點可操作性.

人為了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是要經過許多波折,又要靠一定的運氣;四十歲以前你也許不能找到,但由於諸多原因,你不得不結婚;四十歲以後你有一天終於找到了,同樣由於諸多原因,卻必須放棄.這就是現代婚姻制度的尷尬所在.愛情是理想主義的,而婚姻是現實主義的.後者是社會的需要,而不是個人的需要.很多人認識到這一點,但沒有誰可以去超脱婚姻,世俗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它有着盤跟錯節的厲害關係與不可遏制的慣性,我們只能接受.雖然正如波付娃所説--現代婚姻制度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愛情的扼殺和褻瀆. <<第二性>>是波伏娃獲得世界聲譽的代表作,被譽為“有史以來討論女性的最全面,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甚至被稱為西方婦女的“聖經”.她以百科全書式的廣博學識,嚴肅科學的態度,大膽的筆觸,揭示了女性一生所面臨的艱難抉擇和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其內容涵蓋哲學,歷史,文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古代神話和民俗學等諸多領域,是一部縱觀整個女性的歷史和世界的不朽鉅製.

在這本書裏處處閃耀着波伏娃的智慧之光.她説:愛情是女人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她們以愛情為信仰,以家庭為中心;正因為如此,女人相比於以事業為中心,以社會價值為信仰的男人而言,只能成為區別與第一性的第二性了.

説到現代婚姻中物質主義至上的齷齪現狀,她説:婚姻的實質和妓女的存在同樣證明了女人出賣身體,男人要付給她報酬並佔有她.成交方式也只是批發與零售的不同.她還認為,情人之間相互彼此自由的同時給予和得到快樂,為肉體的渴求帶來了勇氣和愉悦.這時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羞恥的,因為這不是在被迫的情況下,是自願的情況下做出的符合人性的行為.要是婚姻將本來是建立在自發衝動的基礎上的相互關係變成了權利和義務的契約,它在性質上就是可惡的.原因是婚姻給予兩個身體一種工具的性質導致了人格的損害.它們註定了作為一般的身體而非個人的彼此體驗.丈夫一想到他是盡義務就會索然無味,而妻子則在意識到自己委身於對她實施權利的人時會感到羞愧.從這一點來看,她對現代婚姻的前景是抱懷疑與悲觀態度的,她非常反感於用婚姻這種形式來規範自由的愛情.她對肉慾之愛的理解是順其自然.她認為肉慾的愛既不是目的,也不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它無法為生存辯護,也無法接受外界的辯護.它在人的生活中應該是起到獨立樂章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是自由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o156l.html
專題